分析英语语法(精选5篇)

关于语法分析心得体会 篇1

高中英语语法作为语言知识的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甚至把语法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新课改形式下,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对语法课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不断尝试新的语法课堂形式,力求提高语法课的课堂效益。

前不久,笔者听了本校的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就是人教版book 1 unit 4 earthquake 中的定语从句。笔者通过对本堂课的观察,对目前高中英语语法课的课堂形式及其效益作了一些反思

一、案例回顾

step 1: 授课老师通过中文提示,让学生在本单元学过的文本中找出以下句子:

1. but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 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 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

2. it was felt in beijing, which is more than two hundred kilometers away.

3. a huge crack that was eight kilometers long and thirty meters wide cut across houses, roads and canals.

4.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

5. then, later that afternoon, another big quake which was almost as strong as the first one shook tangshan.

6. 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those who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the dead.

7. 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

step 2: 教师通过ppt列出上述句子,并对它们的句子结构特点做解释之后,引出

定语从句的概念和先行词的称谓。

step 3: 教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另外6个例句,让学生翻译成中文并找出例句中

的定语从句和先行词。

step 4:学生造句, 教师点评并做修改。

step 5: 教师在上述6个例句中划出关系词:who, whom, that, which, whose,

解释这些关系词分别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在黑板上板书)。随后,教师陈述这些关系代词在指代先行词时的用法区别。

step 6: 教师继续呈现以关系副词 “when , where, why” 等引导的定语从句例句。

step 7: 学生翻译成中文,教师讲述关系副词在定语从句中的成分(在黑板上板书)。

step 8: 教师对比、小结关系代词 “who, whom, that, which, whose”和关系

副词“when, where, why”等引导的定语从句之间的区别。(制作成表格)

step 9:学生选择题练习(定语从句专项训练)

step 10: 教师讲析,并简要回顾定语从句语法规则。

step 11: 布置作业:定语从句专项训练。

二、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设置过高

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新生,对复杂句型接触较少,还不能熟练运用五种基本句型。定语从句对这些学生来说还是全新的知识,因此,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让学生在一堂课仅有的45分钟内,从了解定语从句的概念开始到学会区分各种关系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并能解答高考难度的综合题,这无疑是脱离了学生实际水平,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成了“拔苗助长”。

2.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教条

教师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地在课堂上把有关定语从句的知识展现在课堂上,单一地采用了“老师讲,学生记”的办法。表面上看,老师煞费苦心地把定语从句的用法特点以及例句一一写在黑板上,学生也不辞辛劳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但是过于模式化的语法课堂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教师的平铺直叙,有的只是学生的机械性的劳动,有的只是教师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大打折扣。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教条主义下,纵然是被灌输,被记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气之所在而不知其之所以来,更不知其之所去”,语法课堂缺乏生动的语言情境,学生缺乏积极深刻的思考,没有真实的语言运用练习,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运用定语从句。

3.课堂活动缺乏学生主体参与

学生在本堂课中的参与成分很少。仅仅体现在这样几个活动中:找文中例句——找例句中的关系词和定语从句——模仿造句——做单项选择题。从活动形式看,即使存在着一些师生交往,如教师问、学生答,但这种交往有不少仅仅是形式上的,是教师为了延伸教学、推进教学进度所设计的。整堂课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去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无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体系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4.应试色彩过浓

很多教师把语法课的最终目标设定为能让学生顺利应付高考,为此,他们在课堂上常常惟考试惟上,以练习高考题为常规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无论是定语从句知识的内容的广度还是深度上来看,本堂课都是以考试为准则,以考试为指挥棒,以传授语法细则和讲练语法题为主要活动形式,没有从语言的实际运用性出发来设置、开展课堂活动,致使语法课失去真正的意义。

5.教学环节出现“断链”

在这堂语法课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看似紧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上一个环节的目标达成和下一个步骤的实施出现了“断链”。如 “step 3”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从位置上来判断例句中的先行词和定语从句,或者说,是从一个复合句中 “认出”定语从句部分,而“step 4”的目标则是让学生能模仿例句造句,重在运用。为此,这两个步骤之间缺乏一个过渡,中间需要有更多的活动来输入足够的知识,最终达成“模仿造句”的输出。

三、教学建议

1.树立正确的语法课课堂理念

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语法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教师一味地遵循传统的语法教学理念,过度地看重考试,过度地强调语法规则,仅注重语言的形式,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结果只会导致语法教学的失败。语法课是最终运用语言的课堂,不是考试的课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摒弃传统的语法课堂教学理念,坚持新课标倡导的“优化而不淡化语法教学”原则,采用“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获得语法知识,借助情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其真实的交际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2.设置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者整个过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从学生认知现状出发去考虑学生“能学会什么”、“能学多少”、 “喜欢怎么学”、“不希望怎么学”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鉴于高一新生对定语从句了解不多,本堂课应设置成入门课而不是复习课。课堂应着眼于让学生认识定语从句,了解定语从句和先行词的修饰关系,基本掌握关系代词“who, whom, that, which, whose”的用法特征,并通过语境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加以简单模仿。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掌握定语从句的知识,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切不可一步登天,把高中定语从句所有知识在这一堂入门课灌输给学生。

3.优化教学方法

语法课并不代表教师对大量语法规则的罗列和口述,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死记硬背。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而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通过积极的思考、调查、讨论,研究、合作和交流,在实践中学习语法,把语法用于实践交流中。因此,本堂课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中去实施课堂活动:

1)猜谜游戏:教师预先准备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用定语从句描述,让学生来说出物品名称。

2)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提供多种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情景扮演中要尽量使用定语从句。

3)做统计调查: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组员用定语从句来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类型。组长进行记录并向班级汇报。

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尽量提供丰富的定语从句,让定语从句的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感兴趣的氛围中,让情景带动概念,以交际运用代替枯燥的听和记,让课堂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进行,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师生共同智慧在合作中碰撞出火花。

4.注重教学过程的衔接

教学过程的铺展一般要求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信息到识别,再到应用。教学程序的设计要求活动前后相关,前面的环节应该能够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做铺垫。为此,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不妨调整为:

step 1: 教师从已学课文中或身边事引用实例,引出定语从句的概念及先行词的称谓。(这步做法主要是由已知知识转换到新的知识)

step 2: 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例句中找出定语从句和先行词,并归纳定出语从句和先行词之间的修饰关系和位置特征。(通过学生自我观察,从形式和概念上学会判断定语从句。)

step 3: 学生找出例句的关系代词,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清各关系代词在语境中的具体指代,和指代时的用法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最终找出定语从句各关系代词的用法区别,体验定语从句的修饰功能。)

step 4: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如游戏、对话、访谈、表演等形式,通过听、看、读、转述等途径来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

step 5: 学生通过上述环节,通过观察、思考,小结出个关系代词在从句中可充当的成分。(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step 6: 学生练习一些典型题目,巩固本堂课的定语从句知识。

step 7: 课后作业:用5-6个定语从句来描写身边的一些人或物。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语法课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语言情景中,以听、说、读、写等多种维度去探索语法规律,运用语法规则,内化语法知识,最后能得体地综合运用语言,为今后的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基础。唯有这样,语法课的有效性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关于语法分析心得体会 篇2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坚持依据于课本,但又避免教材中机械的知识,对于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因为这些语言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英语作为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小学英语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确立以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读写跟上的原则进行。因此,整个考试加大了对听说能力的考查。

3、渗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

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本次试卷的问题设计上,增加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活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一)听力部分

听力测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听音、辨音及听力理解和快速反应能力。

1、五年级听力满分为40分。听力第一题是听录音,在括号里标序号。平均正确率为94.4%。第二题考查听录音,选择正确的单词短语。本题难度比较适中。得分率教高,平均正确率为96.7%。这两题达到了预期效果,成绩较好;第三题考查学生的时间表达能力,此题失误较多。因为学生在听录音之前只浏览了第一或第二大题,等到接下去再听第三大题时已没有时间再阅题了。第四题听录音,根据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本题有一定难度,得分率不高,有很多学生把对话听完后,搞不明白是什么。听力第五题是写出相应的单词,本题难度适中,得分率较高。

(二)笔试部分

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词、词组(习惯用语)、语法的正确运用和读写能力的考查。现分述如下:

1、五年级:第六题语音,主要考查学生对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情况,此题失误严重。原因是教师参照了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材,而课标和教材又没有对音标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第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介词、词组或习惯用语及语法等在句子中的运用能力。此题失分率不高。失误较多的是第1.10小题。第2小题学生对表达方位的介词in的。使用掌握的不是很好;教材中没有系统地归纳,教师在教学中也忽略了归纳总结第八题英汉互译。本题共8小题。5题是四会词组另外3题是三会词组。学生做错题最多的computerstudiesandleftarm.只要平时对词组抓住训练,其它也不难得满分。重在平时的训练积累。而且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牢牢掌握。第九题是搭配题。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三会四会句型的掌握。教师只要教了,学生基本都会。这题正确率高达90%。第十题改错题。3.5两题是很简单的,学生得分很高。4.6两题错得多。4题学生根本不懂mine是什么,6题yoursister是单数do应改为does。有一部分形式都不明白,看来还是老师没有提到,也没有讲过此种类型。第十一题根据提示用恰当单词完成句子,本题是送分题,学生都能掌握。极个别后进生还是有点问题。第十二题阅读短文,分别按要求答题。第1题纽约是美国的,因为没有当成重点,记忆好的学生有印象,而大部分学生都判断错了,剩余几题都简单。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最后一题是考察学生对第三人称单数后面动词变化的;理解。从整体上看,正确率达70%。此句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应讲到位练到位。

从整个笔试部分的分析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普遍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还不能灵活运用;基本的语法概念较模糊;知识面狭窄,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以上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加强。

本次质量监控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现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狠抓基础,培养能力。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特别是最基本的词汇、语法和常用句型,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等,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

2、中、高年段要强化阅读训练。平时应加大阅读量,教师应多选一些内容健康、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强的短文,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书虫”读物等。

3、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规范答题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答题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方法。

4、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还要进一步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听说演的训练,口语好于书面语。但是卷面的许多错误(如四年和五年级的书面表达题型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都与学生缺乏正确的英语语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学生平时有大量英语朗读和口头表达的习惯,许多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关于语法分析心得体会 篇3

听力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力,第一个问题是听音组合,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得满分。第二个问题是听句子选择最好的答案,调查学生对情景对话的反应能力,问题接近生活和日常交流,学生大部分都回答得很好。第三个问题是听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同学缺乏对话的理解,不能迅速记忆,交际运用不灵活,得分率不高。第四个问题是听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很难,满分的同学很少,大部分得了4~6分。第五个主题是听短文的内容,填写缺少的单词。这个主题相对困难。大多数学生不能写单词,这表明学生对这方面没有足够的把握。

1、考题内容注意课内、课外结合。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基础知识以课标要求、教科书内容为主,按照8年级的知识点进行评价检查,难以适中。在单选问题中重点调查单词的固定组合,一般来说将来固定句式等主要项目和重点词汇和短语。阅读理解中的文化差异、兴趣故事、补充对话中的假期话题,这些都是八年级外部研究英语教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注意科学性和兴趣性的结合。

2.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调查。试题结构与中考试题基本一致。整个问题的编制设计注意情景的设定,单纯调查语法、词汇的问题很少,单项选择的问题大部分也来自教材对话和短文。完整填空也类似于练习册中的主题,一些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选择正确的答案。

1.听力、语法、词汇和结构、交流项目总体情况良好。问题:听力理解时反应不敏感,无法迅速记忆,失分率高的语法知识运用不正确,如单选第26、29、35题误选较多的交际运用不灵活。

2、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完形填空,短文类似于练习册的篇目,但学生不能正确填空。有些同学无法着手,有些人错过了彼此,张冠李戴,错误百出。

3、书面表现力弱,写作水平低。

书面表达最能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卷是最差的问题,得分率极低,英语表达能力非常低,没有多少句子可读。没有句子结构、时态、主谓一致的概念,中文式英语随处可见。有些同学的白卷还在复印书籍,读材料,试图蒙混过关,得分。

教育措施:

1.1的双曲馀弦值。继续加强基础培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不断加强学生听力训练的强度。

3.进行书面表达训练,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不用英语写作文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作文由句子构成,正确的句子,需要正确的句型,需要正确的词组构成。写作文,没有诀窍,只能多写练习。

4.完全填空,阅读理解这两个项目,是所有英语考试中重要的两个部分,是综合考试,一半学生推测得分。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考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并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关于语法分析心得体会 篇4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语法的教学,是一个敏感的教学,语法的教学一度成为了过去时,许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而忽略的语法的教学,学生是能开口了,但是语句错漏百出,写作能力也是一塌糊涂,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当然要重视与法的教学了,但语法的教学如何教,我们应该以显性教学为主,还是隐性教学为主呢?今天,听了谢纯才老师的小学语法教学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了。

学生学习语言或者是特别学习语法规则,一般分为:一隐性的和显性的教学。所谓隐性的就是不直接讲规则,但是通过一些例子,通过实际的运用,或者通过实际的一些活动,让学生反复的接触这些规则。而且理解这些规则的意义,包括这些形式。所谓显性的教学就是直接了当的把规则呈现给学生,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规则,这个规则的结构。那么我们如何在两者直接取得平衡呢?和如何在课堂里面进行操作呢?谢纯才老师也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案,教学的步骤大致分为6个:

step1:歌谣热身

step2:在情景中感知

step3:在情景中操练

step4:在情景中运用

step5:在课文学习

step6:在拓展中让学生自己归纳,老师再指导。

教学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情景上进行学习的,这就是所谓的隐性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与法,并且让学生自己动口归纳出所学的语法点和注意的问题,这样很好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趣味。在情景创设的上,市教研员邓宁霞老师在情景创设的问题上,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1.情景创设要真实;

2.情景要有意义;

3.情景不要脱离学生的实际。

总之在今天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讲座上,我个人是受益匪浅的,我所听所理解的是:语法教法要在大量形象生动、直观有趣、富有交际性的语言活动中进行,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已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概括其特点,使语法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帮助交际任务的实现。

关于语法分析心得体会 篇5

1、 with结构修饰名词,with作后置定语,不紧跟前面名词的情况。

例,bihar is india's poorest state, with an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of $111,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ostimpoverished countries of the world.

with结构修饰bihar

2、with结构修饰名词,紧跟名词的情况。

例,under the restructuring, the huge organization that operates the company's basic businesses will be pided into

five groups, each with its own 结构修饰each (group)

例,with total sales of less than three hundred dollars and fewer new subscribers than last year, the new england

theatre company is in danger of losing its building.

1、with作伴随状语

曼哈顿论坛ron对with作伴随状语的解释:

it appears that "with" may be used with a present participle (-ing form) to represent

circumstances that are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action described in the main clause

大意是,with引导的状语,与主句动词动作同时发生。

with解释为,在……的帮助下。修饰动词producing

dolphins lack vocal cords, but they do create sounds, producing a complicated system of whistles, squeaks, moans, trills and clicks with sphincter muscles inside the blowhole.

海豚缺少声带。但是它们确实能产生声音,在喷水孔内部的括约肌的帮助下,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由汽笛声,吱吱声,呻吟声,颤音,和咔哒声组成的复杂声音系统。

with解释为,用……,修饰动词portray

george sand was one of the first european writers to consider the rural poor

legitimate subjects for literature and to portray them with sympathy and respect in her novels.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