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医药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关键词】医药企业 目标市场 战略分析
目标市场战略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这三部分内容形成了目标市场战略的全部含义,它们不仅在逻辑思维上关联密切,而且在程序上前后不得颠倒。市场细分是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必要前提,而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是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本文主要讨论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战略。
一、医药目标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s),又称市场细分化、市场分割、市场面划分或市场区隔,它是指企业把某一整体市场的市场营销组合去满足这些消费者组群的需要。市场细分是由美国的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wendell r.smith)于195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既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又是一项非常有价值得技术。市场细分一经提出,就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并被广泛采用。在医药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是一个十分新颖且具有革命性的观念:它有利于医药企业发掘新的市场机会;有利于中小医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有利于医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医药企业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二、医药目标市场的选择
所谓医药目标市场,是指医药企业在市场细分化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资源和条件所选定的、准备以相应的医药产品或服务去满足其需求的那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
1.医药目标市场选择的条件
医药企业目标市场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
(1)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有一定的购买力,有足够的潜在需求量。从理论上讲,有两个以上的购买者,就可以进行市场的细分。但从实际和企业经济效益来看,由于细分市场的开发通常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所以细分市场应该足够大,能提高效益。
(2)有充分发展的潜力。即该市场的需求尚未满足,企业能获得较多的销售机会,并有不断发展壮大的余地。反之,如果市场十分狭小,发展潜力小,那么企业的前景就十分暗淡,企业经营的风险就大。我国医药企业应走创新之路,以免低水平重复,相互压价竞争,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目标市场尚未被竞争企业控制或竞争尚不激烈。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在一般情况下,应选择竞争者比较少,或竞争者在实力、经营管理水平或营销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弱小的细分市场。这样,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4)能发挥医药企业内部的相对优势。医药企业内部的相对优势,一般指原材料、机器设备、技术水平、职工素质、企业规模、资金、研究开发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能力。只有企业内部的相对优势与目标市场上未被很好满足的消费需求相适应,医药企业与目标市场才能呈现平衡状况。
2.医药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
选择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有充分发展的潜力、目标市场尚未被竞争企业控制或竞争尚不激烈、能发挥医药企业内部的相对优势的细分市场作为医药企业目标市场。企业确定细分市场作为生产和经营目标的策决,称为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可供医药企业有效地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有三种,即无差别营销策略、差别性营销策略和集中营销策略。
(1)无差别营销策略。把整体医药市场看作是一个大的目标市场。医药企业对构成市场的各个部分一视同仁,只顾及人们需求的共性,而不计其差异性,以单一的医药市场营销组合,推出一种医药产品,去试图吸引所有的购买者。然而,愈来愈多的市场营销人员对这一策略是否是最佳的表示了强烈的怀疑。今天,绝大多数医药企业都在寻找一种把市场加以细分的策略,事实上,市场细分化是社会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而且,当几家生产同类医药产品的企业都采用无差别营销策略时,就会形成大的医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小的细分市场无人问津,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
(2)差别性营销策略。企业把整体医药市场划分成若干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医药细分市场,设计制造性能及包装等各不相同的医药产品,采用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去分别满足不同的消费者的需要,完成销售目标,力争销售机会的最大化。
(3)集中营销策略。医药企业以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企业可以集中力量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销售。采取集中营销策略的企业,追求的不是在较大的医药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而是在较小的市场范围内占有较大得份额。这样,既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又可以减少生产和促销方面的费用。
3.选择目标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1)企业规模和原材料供应。如果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力量和设备能力较强,资金雄厚,原材料供应条件好,则可采用差别营销策略或无差别营销策略。我国医药工业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即使是国内一流的大型医药企业也难以与国外大医药公司相抗衡。采用集中营销策略,重点开发一些新剂型和国际市场紧缺品种,利用劳动力优势,建立自己的相对品种优势,不失为一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医药工业整体水平的捷径。
(2)产品特性。对于具有不同特性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同质商品,虽然由于原材料和加工不同而使产品质量存在差别,但这些差别并不明显,只要价格适宜,消费者一般无特别的选择,无过分的要求,因而可采用无差别营销策略。而异质性商品,如药品的剂型、晶型、复方等对其疗效影响很大,价格也有显著差别,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价格、包装等,常常要反复评价比较,然后决定购买,这类产品就必须采用差别营销策略。
(3)市场特性。当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欲望、偏爱等较为接近,购买数量和使用频率大致相同,对销售渠道和促销方式也没有大的差异,就显示出市场的类似性,采用无差别营销策略。如果各消费者群体的要求、偏好相差甚远,则必须采用差别营销策略或集中营销策略,使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4)产品寿命周期。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不同,采用的营销策略也是不同的。若产品处于介绍期和成长期,通常采用无差别营销策略,去探测市场需求和潜在顾客。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无差别营销策略就完全无效,须采取差别营销策略,才能延长成熟期,开拓市场,维持和扩大销售量,或者采用集中销售策略来实现上述目的。
摘 要:旨在分析中国医药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并由此说明中国医药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医药产业;跨国经营;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04-03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国际直接投资将代替国际贸易的趋势下,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国医药产业应迅速组织和发展自己的医药产业跨国公司,早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是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既定方向、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医药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医药跨国公司的健康成长必将促使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出现历史性的飞跃。
1 中国医药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处在初始状态,国际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以医药生产企业为例,在全国4000余家医药生产企业中,按国际化经营的状况划分,大体可归为三类。
(1)尚不具备国际化经营条件的企业。中国的绝大多数医药企业尚不具备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条件。这些企业距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条件要求有很大差距:产品技术含量低,多为低水平重复的无特色品种;管理水平低下,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人员素质偏低,技术开发能力差;企业规模小,成本高,产品无竞争优势;生产效率低,生产效益差。入世后,这部分医药企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实行国际化经营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2)初步具备国际化经营条件的企业。此类医药企业已经完成GMP改造和建设,生产的软硬件条件较好;人力资源状况和产品质量较好,生产的品种比较适销对路,部分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管理比较科学、规范;经济效益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就总体而言,这类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条件,可以从产品贸易起步,逐渐向深层次国际化经营方向拓展,但眼前尚没有开展大规模的、高水平的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实力。
(3)已经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此类医药企业是本行业的佼佼者,它们之中有些已有多年的国际化经营经历,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它们较早地完成了GMP建设和改造,生产的软硬件条件均较好,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管理比较科学规范,经营理念好,竞争意识强,产品在国内有很强的竞争力,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和优势。它们主要是通过贸易,特别是产品贸易开展国际化经营。
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包括化学原料药、西成药、生化药)进出口总额达243.5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49.9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19%;出口商品结构中,西成药进出口额为36.22亿美元,生化药进出口额为11.87亿美元,化学原料药仍然保持霸主地位,进出口额为195.50亿美元。从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85.94%,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9.8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出口占2.63%,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方式出口占1.08%,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占0.23%。2007年,化学原料药出口额为135.64亿美元,占西药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90.46%[1]。2007年1~11月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占我国医药产品同期进出口总额的3.94%,达到13.74亿美元,1~11月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达到10.56亿美元,中药类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医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4.76%[2]。但就其经营水平来看,主要是通过对外营销的形式,具体讲是主要通过原料药贸易来进行的,许可证贸易、专利、资金、技术贸易、出国合资办厂等还很少。应该说这些企业已具备了向更广阔、更深层次的国际化经营方面扩展的能力,但是要成为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 全球医药跨国经营的现状
跨国经营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对外贸易,二是参与国际投资,三是组建跨国公司。加入WTO,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步伐会加快,跨国经营将越来越普遍。医药需求的世界性和医药生产的集中性,使医药产品成为国际贸易最广泛的产品之一,也使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医药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跨国经营作为一种较高形式的经营方式,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埃及的32%、阿根廷的50%、印度的70%、巴西的78%、厄瓜多尔的90%以至许多非洲国家的100%的市场份额都被跨国医药公司所占领。跨国医药公司经过多年的激烈竞争和购并,已经形成了少数跨国医药公司统治着国际医药市场的局面。前100家世界性的医药企业供应着全世界80%的药品。并且,全世界近90%的药物生产是来自发达国家:美(30%),日(24%),德(13%),法(9%),英(6.4%),瑞典(4%)[3]。可见,医药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费用,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医药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大型(或优势)医药企业集团。它们拥有雄厚的财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名牌产品和营销网络,从发展前景看,能有效地将国外子公司的发展纳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之中。第二类是国际化经营能力强的大型(或优势)医药外贸公司。这些公司率先走向国际市场的优势是,经过多年发展,它们已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拥有大批精通业务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健全的信息网和营销网。
3 中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医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和中药制造业两个产业[4]。因此,文章主要从中药和原料药产业进行比较分析。
3.1 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
3.1.1 中国、日本中药产业企业规模和生产集中程度比较分析
大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品牌、营销手段等方面比小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常常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与日本比较,中国中药企业规模和生产程度集中度是较低的。从企业规模来看,日本企业的总体规模水平远远大于中国中药企业的规模。日本最大的汉方药生产企业津村1999年销售额6.12亿美元,而1999年中国最大的中药企业同仁堂的销售收入为22.017亿人民币(约2.65亿美元),不及津村销售额的一半。从企业规模结构来看,中国中成药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2000年中药产业销售收入的前10位合计占25.8%,利润的前10位合计占30.55%。日本中药产业销售额的前10位合计占978%。[5]
3.1.2 中国、日本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日本中药产业科研开发能力较强,专利申请以企业为主,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日本政府加大对中药研究的投入,对中医药研究拨款逐年增加。日本汉方制剂生产的机械化、连动化、自动化以及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使日本汉方制剂生产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中国中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申请专利件数不断提高,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还没有成为申请专利的主体。中国企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远远低于日本中药企业科研投入水平。中国中药产业的整体工业水平还比较低,在纳入中医药局统计的1059家中药生产企业中,中小型企业1018家,占96.1%,中药制药装备落后,制剂设备仅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的国际水平,品种规格少,系列化、标准化、配套能力差,自动化水平低,质量检测装备滞后,企业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经验。
3.2原料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
化学原料药产业是目前整个医药产业中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中国在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其中间体、维生素C、维生素E、皮质激素类、抗癌药物等非专利药物原料方面,很多品种的销售规模都达到国际前三四位的水平。
从出口额与国际竞争力看,目前中国化学原料药贸易额已经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两个具体产品的事例是:地塞米松经过10余年的技术革新曾将法国罗素等国际巨头挤出中国市场,另一方面,生产能力过剩的VC也使得国际市场价格从10多年前的13~14美元下调到3美元以下,很多国外大公司被迫退出市场。
但我们也要看到,出口产品在人用药上的比重仍比较低,如:抗生素中的55%用于兽药和植物用药,而人用的只占45%;维生素类、有机酸类更有70%是用于食品添加剂、饲料补充剂等。估计这种面向低端的出口产品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
4 中国医药产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4.1 中国医药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中国医药产业既不具备新药创制的基本条件,也没有抵御进口药品冲击的能力。虽然国内市场需求和医药产业都不断增长,但国际医药厂商与中国医药企业争夺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将会加速医药产业国际化的进程,使其不得不参与国际竞争市场。在开拓世界市场上,中国医药企业面临许多困难:资本不够雄厚,销售渠道没有优势,产品难以得到国际认证,缺少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
4.1.1 企业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
在国际医药市场中,规模竞争是决定性因素。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规模也不到国际大型医药企业规模的5%,并且市场分散化也导致了技术开发资金不足,从而使产业技术进步日趋艰难,其直接后果就是使中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医药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跨国经营举步维艰。
4.1.2 新药研发能力弱
医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先导型产业,国际医药市场竞争主要是新技术的竞争,具体表现为新药研发的能力。国际上大制药公司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占其销售额的15%~20%,在这一点上,国内企业无法与之相比,这也是中国药品生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关键因素,而创新能力不强致使企业无法参与专利药市场的竞争。
4.1.3 出口结构不合理
化学制剂出口额所占的比重很小,仅占医药出口总金额的9%左右。原料药的出口仅次于世界第一制药大国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但大部分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国际水平,没有竞争力。中药出口75%靠中药材,而中药材出口也仅占世界植物药市场的5%左右的份额,加之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工艺落后,附加值低,成药的出口也难与日本、韩国相抗衡。并且中药仅在部分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国际华人区域)中有一定的市场,中国的中药面临着国际上强有力的竞争。
4.1.4 国际营销力量薄弱
中国医药产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国际医药营销体系。现有的中国国际医药贸易绝大部分是效益较低的出口贸易,很少进行直接的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严重缺乏国际营销的经验,在这一方面,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医药公司,而且落后于其它发展中的医药大国,如印度和巴西等。
中国医药产业严重缺乏大量合格的医药营销人才。医药营销人才无法用一般的国际贸易人才来代替,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4.2 解决对策
加入WTO,中国医药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但我们不能再等待,那将更落后,我们必须加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首先,通过与国外大公司竞争,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世界著名企业都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竞争,企业的发展缺乏动力,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其次,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扩散时,发展中国家通常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来获得发展良机。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实施扩大投资、启动消费、推动出口等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并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重点扶持一批大型企业,加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都将增强中国医药企业跨国经营的实力。虽然中国医药产业跨国经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否我们要等待条件充分之后再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去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只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借助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中跨国经营应作如下选择:
4.2.1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和切实加强宏观管理
中国政府对开展跨国经营很重视,早在1985年,国家有关部门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并在税收和外汇留成上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鉴于中国医药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其国际竞争力薄弱,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跨国经营法》、《海外投资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倾斜政策,鼓励和扶持医药企业形成跨国生产经营体系。医药企业应充分借助国家的相关机构,收集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的医药投资环境、投资机会、市场准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料,为跨国经营服务。有关部门还应对医药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在投资方向、发展规模、区域选择等方面制订长远规划,加强宏观管理,避免投资分散和过度竞争等问题。
4.2.2 鼓励国内医药企业走外向型发展道路
中国医药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应根据国际医药市场情况和企业自身的优势以及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逐步发展。依据技术转移梯度理论,寻找技术水平低于中国的市场,实力较强的企业或国内市场已出现饱和的产品应率先开拓国际市场,抢占并提高产品在国际医药市场的份额。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鼓励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引导它们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4.2.3 重视中国中小型医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
一是以中国较强的外贸专业公司为依托,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需求层次和需求结构多样化的特点,按照国际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扩大出口。二是以参股形式,依靠大型(或优势)医药企业集团的优势,共同拓展国外投资。三是确立正确的投资方式、结构、区域和规模。当前,中小医药企业的投资方式应以输出设备为主,尤其应以闲置机器设备作为投资,这样既输出了资本,又减少了资产的闲置,报批也容易获准,可谓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 2007我国西药类商品进出口浅析及2008展望[EB/OL].中国经济网,2008[2008-02-28].省略。
[2] 2007年1-11月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EB/OL].云南医药网,2008[2008-01-15].省略。
[3] 王婷。把中药卖到美国去[N].财经时报,2006-01-19(C03版).
关键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例研究;资本融资环境;资本市场
自1993年6月29日我国第一家医药公司—哈医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09年3月我国共有医药上市公司100家,医药板块作为朝阳产业广受投资者关注。医药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群体,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力。其中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上市公司有18家,占医药行业的18%,代表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总体状况。笔者将对这18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进行资本市场利用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期对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总体发展概况
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前期的研究开发与后期的产业化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生物医药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注入资金、专业技术和人才等多种现代生产要素。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是走向资本市场利用的有效途径,上市后的生物医药公司可成为龙头企业,拥有组织制度优势、市场组织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18家生物医药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筹集到大量生物医药业发展资金,同样也说明我国生物医药业目前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医药类公司—四环生物上市以来,深、沪A股市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从最初的9亿元增长至44.08亿元,增长了3.9倍。可见,生物医药业类公司整体筹资能力在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2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经营情况分析
生物医药类企业发行上市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为生物医药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适时分析该类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以及资本运营的规律,发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资产调整与重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该类上市公司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析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见图1)。2002年平均每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67亿元,占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4.291亿元,占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长0.205亿元,年增长率为5.89%。其中,长春高新、北海国发、交大昂立、钱江生化、星湖科技、诚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在4亿元以上,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42亿元,年平均增长7.119亿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仅2.10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较大幅度增长,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徘徊在2亿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净利润为0.149亿元,占医药行业整体水平的23.97%,变化范围在0.01-0.31亿元之间,年际间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北生药业、银广夏、深本实、四环生物、长春高新等5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负值,莱茵生物、达安基因、交大昂立、诚志股份、四环药业、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等10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0.519亿元,是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体现出一定的风险性特点,但超过一半以上的该类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净利润。
结合图1来看,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别是两个逐年增长的过程。但在18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净利润都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公司应该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但其主营业务收入虽逐年增长,净利润却依然存在年度间的大幅增减变化,说明其年际间存在明显的成本增减变化。
2.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间有明显差异。但诚志股份、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莱茵生物、华兰生物、双鹭药业、科华生物、上海莱士等8个公司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3%,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5%-35%之间,年际变化幅度为12%-22%,属于具有稳定净资产收益的企业。而四环药业、北生药业、深本实、长春高新、四环生物、星湖科技等6个公司的年际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属于自有资本获取收益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益较差的公司。说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之间、年际之间其资本收益和资本运营效益存在差异,也是其经营风险的体现。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时最常用和综合性较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年际间变化范围在
-0.06-0.23元之间,公司间变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间;其中上海莱士、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莱茵生物、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诚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个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医药业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每股收益为0.45元,公司间变化范围在0.13-1.01元之间,年际间变化范围在0.33-0.47之间。但深本实、北生药业、银广夏、四环药业、长春高新、四环生物等6个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星湖科技、北海国发和钱江生化等3个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仅0.02-0.06元,远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16元,年际间在1.75-2.57元/股之间波动,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3.24-4.23元/股之间。除了深本实和ST银广夏的为负值外,其余公司的均为正值,其中双鹭药业、交大昂立、华兰生物等12个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高于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平均值,年际间变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间,公司间差异范围为2.31-4.23元/股之间。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间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和年际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比较高,显示出稳定的高水平发展优势,其资本经营状况良好。
2.4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场潜力分析
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比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因为投资者投资股市除了希望获得眼前的稳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特征的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是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
(1)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生物医药作为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高科技与资本对接,为生物医药类企业提供诱人的发展空间。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既有很高的投资收益和广阔前景,技术创新活动又充满风险性。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只不过在投入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活动时,企业经营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即可尽可能地避免之。
(2)获利能力与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关。从每股收益来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具有获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业绩,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45元,明显高于医药行业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盈利能力较差。说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对于投资选择来说这也是风险性的一种体现。
(3)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除深本实和银广夏两个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62%,明显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0.83%。2002-2007年医药行业的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而生物医药业为3.53%,其中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更达到了16.83%。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综上所述,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优势分析
2003-2007年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572.78万元,是非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润为5624.29万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3结语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其中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开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数生物医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因此,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全8[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国家发改委。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