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体会三个动物的品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生字词
2、指名口述课文的第一部分
二、精读第二部分
1、理解课文内容
听课文录音(第二部分,完成练习)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语句“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等
板书:憨厚 节俭 聪明能干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边读边想象每个人说话时是什么语气,说话时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⑵同座位互读
⑶分角色朗读(读中指导读小猪说的话)
⑷同座位分角色练读
3、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⑴看板书,自己练习
⑵指名口述
⑶分角色口述
三、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
2、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3、小结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三课时(略)
板书: 21、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憨厚
小牛——保存——节俭
小猴——播种下了地——聪明能干
作业:
1、听写词语(麦子 礼物 保存 防止 食品 神秘 收获 拜访)
2、组词
良( )防( )秘( )般( )
食( )访( )密( )搬( )
3、讲故事。
个人评分:————————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0
周海东
新的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而发展的内涵是以全面和谐发展为核心,是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只注重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
笔者曾先后在两所学校听了两位教师执教了同一篇课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三袋麦子》,两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中都安排了一个相同的环节———辩论。第一位教师是由“读”到“辩”;第二位教师是“读———演———辩”。从课堂上看,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积极互动,气氛也很热烈,都不失为一节好课,但两位教师都没能对三种小动物的态度进行整合,未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更好完善,我认为这是美中不足。
评课时,针对两节课,我提了一个相同的建议: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当学生辩论完,作为教师,是不是应该引导学生作一结论,也就是如果给你一袋麦子,你是学习小猴、小牛、小猪的其中之一,还是集三者之长?在两所学校,同一个问题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两位上课教师说,她们课上只在于换取学生心态的开放,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故“不求统一”,也就是不管学生喜欢哪一种做法,都应该给予肯定;其中一位教师还说,她从网上下载的资料看,小猪的做法最可取———人生苦短,应及时享乐,但又不便作结。笔者认为,“不求统一”的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开放的,有利于学生个性、主体的发展和凸现,但正是这“不求统一”又造成了另外一种矛盾,因为新课标里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放在重要位置,而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新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所以“不求统一”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稍有偏悖。
辩证唯物�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一、复习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A一样。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
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评析]至此,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评析]教者眼光独到,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
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小朋友又学到了哪些新词语?
[评析]这个问题问得好!放手让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独立学习(59)自然段,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憨厚:请你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模仿)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评析]词语教学很有特色,真实到位,一改机械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模仿、朗读、表演等形式中真正掌握了词语。
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分角色朗读)
[评析]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五、总结全文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有远见)
[评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六、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板书设计:
小猪
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
小牛
节俭
小猴
聪明能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生字词:
麦子 一份 迫不及待 食品 保存 烙饼 防止 拜访 真棒
馒头 发霉 虫蛀 憨厚可爱 麦囤 收获 仍有 抚摸 神秘
理解“憨厚”(通过图来理解)
2) 读准多音字:
麦种 种地 干活 晒干 磨面 磨墨
结果又是怎样的?通过读书学习,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 精读课文
1、 这个故事里有哪些人物?(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动物图片)
2、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齐读第一段。理解“各”就是“每个”的意思。
3、 电脑出示:
默读课文二——四自然段,想一想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它们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样处理的?用“————”划出有关句子。
4)、读了这几段话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能通过读来表达吗?
指导朗读、个别读、领读、齐读。
5)、对三个小动物不同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学习。电脑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分角色做动作读六——九自然段,再在书上用“-----------”划出土地爷爷的态度,最后填写表格。
6)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一边汇报老师一边板书:
小猪 吃光 憨厚可爱
小牛 保存 勤劳节俭
小猴 种下地 聪明能干
7)师生分角色表演读。
8)请学生上台戴头饰表演整个故事。(再次熟悉课文内容,想一想小动物们的话语、动作、表情。除了文章里已写了的,还可以自己想象、设计)
9)评价。
10)由于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小结:大家在讨论中尽管想法不一样,但都能说出理由来。同时还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做法。我想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要追求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每件事,那么我们也一定会有沉甸甸的收获。
三、 发散思维
讨论:如果土地爷爷也送一袋麦子给你,你会怎样处理呢?把你的做法写在卡片上。
让写好的学生读出来。
四、听、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做成食品 吃光 憨厚可爱
小牛 保存 慢慢吃 善于计划
小猴 种下地 麦囤满满的 聪明能干
一、议议,读懂课文
师:同学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猪、小牛、小猴对自己得到的一袋麦子不同的处理方法。你欣赏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
生:我欣赏小猴的做法。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虽然不能马上吃到。可是一年以后,它却能吃到一囤的麦子,它最能干,最聪明。
师:(高兴地):说的真不错。
生:我不欣赏小猴,欣赏小猪的做法。它很会享受,把一袋麦子全磨成了面粉,做成自己最喜欢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我想,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那时最开心的事。
师(赞许地点点头):不错。你挺有分析头脑。
生:我欣赏小牛的做法。它吃完了自己家的杂粮,把好东西留到最后再慢慢享用,它会打算,知道勤俭节约。
……
师:刚才同学们对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位同学的看法都很有道理。不过,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认为小猴的做法最好。确实,书中很多地方也暗示我们,小猴的做法最好,请大家认真读读,找找,看谁找得又多又好。
(学生自由朗读,书中圈划)
……
生:从结果看,小猴的做法最好,它收获了更多的麦子,是满满一囤的麦子。
生:从做法本身看,小猪就想到吃。小牛很节俭,但很累,怕麦子坏,常要把麦子搬进搬出,透风、晒太阳,而小猴呢,把麦子全种下了地,既省事,效果又好。
师(高兴地):你很会动脑,看法不一般。
生:从土地爷爷的态度上也恩能够看出。对小猪,土地爷爷总是“哈哈大笑”,对小牛,是“夸奖”,而对小猴,却是“兴奋地说”,显然,“夸奖”只是表扬,是意料之中的事,而“兴奋”是土地爷爷意料之外的事。
师(喜形于色):你看书看得真仔细,很会分析,这一点,老师也几乎没看出来。
生:书中有“上等的麦种”,麦种,又是上等的,是暗示小猴的做法好。
师(点头、微笑):你真会看书,找的真仔细。
……
二、赛赛,读好课文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靠自己读懂了课文,那你们打算怎样来读好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西哈的一段对话,试着读读。要求不仅要读出感情,而且要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自由感情朗读)
……
生读: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了!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
我是用高兴的语气来读这段话的,因为小猪迫不及待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食品。它非常想吃。
生读(上面一段话)我也是用高兴的语气读的,不过,读时还要从心里流露出馋的感觉。
……
三、演演,读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太棒了。同学们,真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把它演一演啊?
同学们,要表演,就升秒年要对课文中很多叙述进行想象创造,在不改变课文原意的基础上,加入合适的动作表演及台词等,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读,组里的其他同学可以当小导演,指点他们该怎样演得最好。
(学生小组排演)
选一组同学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民主、宽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上面这一案例,无疑是一堂成功的课,从中我们看到学生是聪明的,他们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叹息之余,颇有感触。
一、摆正师生位置,树立学生主体观。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教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面对课堂严肃的气氛和教师威严的神情。学生大都眼都不敢抬,口不敢开。问题不敢提,意见不愿说,这种沉闷的叫气氛,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案例中,学生的思想之所以那么活跃,是因为这堂课教师注意发扬教学民主,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一堂课,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表现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在互动中形成了体验、探究的氛围。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主体化,教学内容广泛、自由。
不仅如此,教师更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该学生“安全感”、“自由感”。一堂课,教师常用激励的语言、明白的手势、适时的点头、即使的表扬、随机的赞叹等,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以平和的心境、稳定的心态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叙述心中的疑惑。
在此作用下,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了很好发挥,主体人格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他们在老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被激发出来了。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的信念会不断地树立,学生无限发展的潜能也就不断地被发掘出来。
二、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乐学”、“乐练”的意识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可以转化为考试的诸多结论,而忽视教学过程,如此就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条问背诵。这种教学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把语文教学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要听讲、背诵条文就能获取高分的地步,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扼杀了“人性”,从而将学生异化为“应试工具”。
而案例中,教师能结合学生特点,根据教材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整堂课,教师有意识创设一定的情境,发挥学生“乐学”、“乐练”的意识,通过读书、议论、表演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体验课文的内容,领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语文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自由”、“言论自由”、“行动自由”,语文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探讨的乐土
虽然还没有深层的挖掘课文内容,但孩子们已经能说得很好,当然语言的组织上还有所欠缺,但已经能够自己做出思考,我觉得 这已经相当的不错了!鉴于以上的思考,我来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进行全文表演。在学习时我的主要时间就化在了让学生进行表演上,抓住一些关键词来进行表演,边表演边挖掘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并通过语言和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低中年级的课堂上,一些表演总是免不了的。特别是这样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更是乐于表演。表演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身体,让学生体验文本,学生喜欢这样的表演舞台,在这样的舞台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创造性得到最大的释放。
首先,我让学生把课文全文读个三两遍,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在分角色朗读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然后在讨论中或示范或模仿,以此来让学生把握角色。为表演打下基础。
我再分工让全班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角色,也就是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在全文中找到这个小动物的所有相关内容,熟读之后,先试着进行表演,要把稳重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个方式已经在前面两课中做过了,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了)。第一次表演的时候,可以看着课文表演,等到熟练了,就可以丢开书本进行表演了。
全班交流表演时,一边表演一边再挖掘人物的内心:通过人物的生动的对话,形象的动作以及人物能够表现内心心理的神情的细微变化。要把稳重的语言通过你的表情以及动作给表现出来,可以有自己的创造性的东西在里面。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能投入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学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
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幻灯出示):
麦子、迫不及待、粮食、保存、防止、拜访、仍有、神秘、收获
2、读得好!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哪几个小动物送了什么节日礼物啊?
三、学习课文2—4段
(一)1、这三袋一模一样的麦子,在小动物眼中却是有些不一样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5段,仔细找一找,把有关描写麦子的词语圈出来。
2、指名答。根据回答,引说。(1)看到这麦子,小猪会情不自禁地夸道:这金灿灿的麦子多诱人啊!这麦子金灿灿的,闻起来香喷喷的,太好了!(2)而小牛也会赞道:这麦子一粒粒多么饱满,竟找不出一粒干瘪的麦子,太棒了!(3)小猴会怎么说呢?他却觉得这麦子是上好的种子。
3、因为对麦子的想法不同,所以他们处理麦子的方式也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同。
过渡:你们看,小猪已经迫不及待地闪亮登场了。那就让我们先到小猪家看一看吧!谁先告诉老师,哪一段写了小猪?
4、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段,看一看,小猪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什么是迫不及待啊?(等不及的意思)
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迫不及待的情况?
5、读了第二小节,你首先感受到了什么?
(小猪看到麦子很开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猪很开心?为什么会这么开心?因为他好像看到了——又松又软的白面馒头、香喷喷的烙饼
6、你能把小猪开心的心情读出来吗?
总结过渡:想象着自己将有一个如此美好的新年,小猪的心情太兴奋了,所以他开心地喊道(齐读:)“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
(二)1、现在我们来说说小牛吧!老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思考小牛是怎样处理麦子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牛?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什么动作?指名答。(捧起、看了又看,心想)
3、从这里可以看出小牛做事怎么样?(不着急,先想清楚再做,做事有计划)
师:小牛面对事情先思考再决定,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4、那小牛是怎样处理麦子的?(先……再……)
5、“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这里可以看到小牛做事怎么样?(很勤奋很有经验)。
6、齐读这一段,读出小牛的勤奋。
(三)过渡:小猴一贯受小朋友的欢迎。很多同学在作文当中就常常提到小猴,那文中的小猴在得到一袋麦子后,又是怎么做的?请大家自读第5段。
1、小猴是怎么做的?
2、齐读
过渡:不同的处理方法,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他们会对土地爷爷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7-10四个小节,默默地读、静静地想。老师想知道,你会看到什么样的小猪,什么样的小牛,什么样的小猴?
四、学习第6-9节
(一)1、土地爷爷来到了小猪家,小猪看到土地爷爷非常开心,对土地爷爷说了什么?
2、一只容易满足的小猪把快乐和开心带给我们大家,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猪憨厚可爱了?
3、“他不由得舔了舔舌头。”大家猜猜小猪在舔嘴唇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你们看小猪的快乐多简单啊,有东西吃的时候很快乐,东西虽然吃完了,但沉浸在回味中的他还是如此快乐,如此可爱!
4、你们看,土地爷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5、想象一下他听了小猪的话,会说些什么呢?(你把麦子都吃了,过完年,你吃什么呢?小猪啊,小猪你好可爱啊,不过你不能这样只想着吃)
6、师:憨厚可爱的小猪不仅带给我们快乐,还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麦子吃完以后怎么办呢”?
过渡:那小牛和小猴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三段。你们可以用刚才的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的小牛或小猴,你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一年后土地爷爷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结果?这又让你想到些什么呢?边读边想,并把有关的词语画下来。
(二)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小牛告诉土地爷爷什么?
2、一年以后,小牛还剩半袋麦子,真的是很会计划很会过日子。有人注意到土地爷爷对小牛的评价了吗?(从老人点点头也能看出对小牛这样勤俭节约的做法他是满意的。)
3、土地爷爷是满意的,但也许还有话要说呢,你们想土地爷爷可能会说什么呢?(小牛,你做的不错!但你再节俭,麦子还是迟早会吃完的呀!)
4、总结过渡:勤俭节约的确是美德。可节俭并不能阻止麦子的减少。
(三)1、土地爷爷告别了小牛,来到了小猴家,小猴拉着土地爷爷的手,神秘地说:“……”
2、小猴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神秘)为什么你不马上告诉土地爷爷你有这么大的收获?
3、小猴此时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自豪)小猴为什么感到这么自豪?(因为他把一袋麦子变成了一囤麦子,他是靠自己的劳动才有了收获)
4、想想这一年中,小猴把麦子种下了地后,还会做了些什么才有了今天的收获?(劳动,辛勤的劳动。)
5、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只有劳动才让人更聪明,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能创造财富的人才最了不起!让我们再来自豪地读一读小猴说的话。
6、而土地爷爷也情不自禁地夸奖道——(引读)
7、你们注意他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和语气了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抚摸小猴的头,很兴奋,很激动。说明他最喜欢小猴师)(看看土地爷爷望着这满满的麦囤,望着聪明能干的小猴笑的多开心啊!)
8、把你的这些理解带进去,再读土地爷爷的话。(生朗读)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了土地爷爷给它们的一袋麦子,结果不同,当然也得到了土地爷爷不同的评价。
想一想,那在三个小动物中,谁吃到的麦子多?(从长远看,还是小猴吃得——最多。)谁来说说看,这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拓展练习
1、天宫的粮仓少了一个保管员,你推荐( )
2、天宫的食堂需要面点大厨师,你觉得谁最合适( )
3、你是天宫长远发展部门领导,想选个规划师,你选( )
七、布置作业
过年的时候,小朋友们也会收到了一份份节日礼物,那就是压岁钱,那你会怎样处理这些钱呢?
板书设计: 9 三袋麦子
小猪 吃光了 憨厚可爱
小牛 慢慢吃 勤劳节俭
小猴 种下地 聪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