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优秀7篇)

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化数学的学科特点,同时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篇1

扩展语句是20xx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一个考点,鲜明地体现了高考语文科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扩展语句主要要求考生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它通过扩展语意或语境,使简单的、抽象的、概括的句子尽量丰富、形象、具体起来,旨在考查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简洁、凝炼,或单纯、简略。扩展后的语句应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

一、命题特点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

1.着力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

2.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考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3.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5.答案丰富多彩,弹性较大,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激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二、试题类型

扩展语句的形式很多,可归结为三种基本形式:丰富句意,再现情景,拓展话题。

1、丰富句意

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通过加修饰成份,或通过加修辞手法使之具体生动起来以克服语言枯燥、表述乏味的毛病。

如:用三种以上的方法,使下面的句子逐渐丰满起来。

“她笑了”

扩展1:加修饰成份 她含着泪笑了

扩展2:加修辞手法 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

扩展3:加表现手法 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花儿因她的笑变得更加灿烂,月儿因她的笑而变得更加娇媚。

扩展1比原句多一点特色,扩展2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含着泪笑动人之处,扩展3通过花和月烘托了她的笑的灿烂和娇媚,这样她的'笑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2、再现情景

给出几个情景信息词,然后根据这几个词提供的信息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20xx年语文高考的第五大题即是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由于所给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个空白给我们的思维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请看下面三例:

①以“黄昏 我 海风”中的“海风”为重点,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情景描写

例:黄昏时,我走在沙滩上,轻柔的海风萦绕在我的耳边,向我诉说着关于海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例:黄昏时,我漫步海边,海风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撩拨我的头发,撩起我的衣角,也撩乱了我的思绪。

②以“黄昏 我 海风”中的“我”为重点,展开想象。

例:黄昏时,我伫立在海边的一个巨大的礁石上,海风迎面吹来,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放飞的风筝。我飞上高空,我看到了海欧追逐着怒涛的英姿,我听到了它那欲征服大海的嘶鸣。这给我的体内灌注了无穷的力量。

③以“黄昏 我 海风”中的“黄昏”为重点,运用想象写一段话。

例:在海风的陪伴下,我独自领略海的黄昏:落曰熔金,她带着她的炽热还有一天的疲惫缓缓向西沉去,而海——她最宠爱又任性的孩子——正在撕裂,正在摔打,正在吼叫,想把心中的不满都发泄在礁石和沙滩上,但落日静穆地看着这一切,不为所动,继续带着她的宽容而慈祥的微笑缓缓地离去,她知道,搏击就是他的性格,就是他的生命。

3、拓展话题

这种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以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其形式是给一个中心句或首句或结句,要求运用某种论证方法加以充实或拓展。

例如:

①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正反论证法加以拓展。

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的经验;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战胜怯懦的勇气;没有失败,也就不会品尝到胜利后的甘甜,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假设推理法进行拓展。

如果没有爱迪生999次试制灯丝的失败,就不会有他第一千次试制的成功;如果没有司马迁在仕途上的失败,就不会有他在史学上的辉煌的成就,……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首句,运用因果论证法加以拓展。

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之后获得的,失败带给我们不仅是伤痛,更多的是宝贵的经验,不敢面对失败的人或经历一次失败就退缩的人,那是永远看不到成功的彩虹的人。害怕失败则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我们可以变换要求,继续拓展下去,这样可以从各个角度打开思路,同时使语言表达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其实学生大脑中并不缺少存贮,他们之所以在运用时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料,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提取资料的路径,学会拓展的方法,即是学会提取资料的路径。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歌能力;

2、提高解答古典诗歌鉴赏题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重要环节,抓住关键词句。

教学难点:对诗歌背景及其所用典实的了解。

教学方法与思路

1、从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归纳所要复习的重点;

2、掌握具体方法;

3、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诗的王国,优秀的诗人像群星灿烂,优美的诗篇流传久远。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然而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年代相去甚远,许多同学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总是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似懂非懂,有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考试中失分较多。这说明我们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提高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解答能力。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古典诗歌鉴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板书课题:古典诗歌鉴赏)

二、从高考题归纳古典诗歌鉴赏的要点

1、投影显示199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1)。

引导学生思考:鉴赏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第一题是元曲句子的鉴赏,第二题涉及结构、内容、主旨、风格。

2、投影显示1997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2)。

引导学生思考:鉴赏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

3、归纳古典诗歌鉴赏题的鉴赏要点:

(1)字词

古代诗人在用词方面可谓孜孜以求。苦吟派的卢延江曾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推敲的诗坛趣话更是流传千古。

提问:你还能举出表现古人讲究炼字的例子吗?

明确: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

(2)诗句

诗句的理解往往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诗句的考查也是重点之一。它的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修辞技巧,表现手法,有时还考查诗句所涉及的典故等。

(3)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借助意境来表达。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境界,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必须体味意境。体味意境的主要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4)评价

包括作者评价、内容评价、思想评价、艺术评价等,往往是总体评价。

三、借鉴题例,把握鉴赏三个环节

1、显示题例:习题1、习题2

2、思考与练习

3、把握鉴赏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

板书设计:

词语把握

语言选词炼字

句义把握

1、了解名物

典实

背景

2、感悟

3、联想

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四、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1、出示材料甲,训练对词语的把握能力。

材料甲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D)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躁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内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2、出示材料乙,训练整体把握能力。

材料乙读陆游的《小园》,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D)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枳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A、第一、二句是描写,B、第三、四句是叙述。

C、卧读陶诗是指D、卧度陶渊明的诗。

E、这首诗属于田园诗歌,F、其选材和表达的意蕴与陶渊明的诗很相似。

G、陆游不H、可眼不I、愧为爱国诗人,J、即使是写田园生活,K、也表达出忧国忧民之心。

4、出示材料丙,5、训练整体鉴赏能力。

材料丙对以下一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待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孤独、寂寞、空虚的感触;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念之情。

D、作者将对友人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做到了言尽而意无穷。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关于张炎《南浦春水》的鉴赏文字。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篇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母爱的伟大和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学习两篇文章同一题材的不同写法

3能自行阅读,理清思路,归纳段意

教学重点:学习两篇文章同一题材的不同写法

教学难点:两位母亲的的性格,品性,两位作者的不同感受和表达,不同的写法

教具准备教学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设问 阅读,思考回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人人都有母亲,人人都体会过母爱,母爱是伟大的。在我们呀呀学语的时候,她们用一双勤劳的手,一直呵护着我们,我们长大成人,她们默默的送我们远行,在我们困惑时给我们自信,坚强和勇敢,我们每一个人,对母爱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联系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作家的两篇关于母亲的,歌颂母爱的文章——(板题目) 作者介绍

二,阅读课文提示,点教学要点

三阅读第一篇课文,听录音,默读或轻声跟读,并有初步印象。

四,自行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按思路再次阅读课文,理解设问

(一)(123)母亲家世,(所处位置,姓氏,家境)—生在农家,勤劳诚实,身体好 (板书)

设问:母亲的家世如何?为什么写这些?(强调了母亲在农家,从小劳动,诚实,身体好,这是本质,基础)

归纳段意,写法(按时间顺序,简洁平实)

(二)(4—11)嫁为人妇——贤惠勤劳,坚忍顽强,奉献守礼 (板书)

设问:嫁为人妇,母亲经历了什么?(辛苦操劳,好客,忍让,吃亏,乐于助人)#

从母亲的这些经历中,可以看出母亲的什么品质?(贤惠勤劳,坚忍顽强,奉献守礼)

我从母亲身上获得些什么?(平和待人,忍让吃亏,做人有一定宗旨,法则)

归纳:段意,强调母亲是受封建传统道德影响的中国妇女,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写法,写一件件平凡小事和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东方母亲。

(三)(12-16)对儿子的培养,期望儿子因事业在外不能尽孝而歉疚和思念 (板书)

设问:母亲怎样支持儿子的学业(默默的筹巨款,含泪送,有行动和宁可孤独)

儿子为什么说自己使老人伤心?(不成家,远游英国,儿行千里母担忧)

远游在外的儿子如何远对在家乡的对母亲(思念,怕拆信大段议论深化主题,抒发浓郁的思母情)

归纳:段意,家人在母去世后一年才告知,结尾感念母亲的给予,表达心中的歉疚

五本篇小结:

主题思想:文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品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法报答母亲恩情的歉疚之情

写作特点:按时间顺序和发展写母亲,善用众多小事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看似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在语言方面,记叙语言流畅,朴素亲切,议论语言深情,富含哲理

第二课时

一导入:如果说东方的母亲对孩子所表现出来的 母爱是默默的,含蓄的,用行动的表达的,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孩子产生影响的,而西方的母亲却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现在我们接着学习第二篇,来感受一下西方母亲的爱。

作者简介

二,阅读课文提示,点教学要点

三阅读第一篇课文,听录音,默读或轻声跟读,并有初步印象。

四,自行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按思路再次阅读课文,理解设问

第一部分:母亲探望在部队的儿子——儿子的感受,期盼

↓ 言谈,举止动作 鼓舞,激励 必胜 归来报答 (板书)

张扬,自尊,自信

设问:母亲和儿子的告别场面怎样描写母亲?(找出描写母亲言谈,举止,动作的语句)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出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张扬,自尊,自信,)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鼓舞,激励儿子)

儿子有什么感受和期盼?(读第8段,明确必胜信念,凯旋而归,安慰报答母亲,见练习册的课文阅读)

归纳:段意,写法,在一个特定的场面里,将笔触集中于一点,用语言,动作,举止描写来体现母亲张扬,自尊的个性,以及在极度的预言中饱含的母爱,儿子对母爱的感受和对胜利的期盼,也很有新意

第二部分回忆13岁时的家庭生活——母爱克己无私 (板书)

辛苦维持,素食(物质上)

设问:在穷困的生活中,母爱怎样表现?(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讲述)

归纳:段意

第三部分:回忆母亲的多个预言——母爱鼓励,树立儿子的自信心并学会忍耐,努力(精神上)(板书)

设问:母亲的'预言有点狂,却对儿子产生什么影响?(见上)

归纳段意,母望子成龙,方法得当写法,以对话形式表现。

第四部分:回忆往事,母亲坚强,母爱——对儿子的期望和担忧 (板书)

自信,乐观

设问:母亲为什么有病要满着儿子?(体现了她的坚强和对儿子的期望)

在离别前夕,从母亲和儿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是怎样?(既自信,乐观,又担忧既矛盾心理又幽默)

归纳段意,

第五部分:探望病重母亲——给予儿子勇气,微笑,道别 (板书)

《母亲》两篇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设问:母亲在病重时怎样挂念儿子?(要求学生从33段中回答)

母亲打算出什么新花样?(不知,埋下伏笔)

母子送别是什么情景?儿子获得什么?(学生朗读34页的几段并体会)

归纳段意,并指出他们的道别是互相鼓励,母爱给了勇气,运用了伏笔)

第五部分:母亲死前写下250封信——母爱延续——给儿子力量和勇气 (板书)

设问:母亲生前为什么要写下多封信?是否新花样(启发学生答后,确定母爱延续,前面的伏兵在此得到答案)

我从母亲哪儿得到什么?(力量和勇气)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与前照应,使读者在意料之外,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五小结本篇:主题:通过记写母亲一生中的若干片段,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骨肉深情,也塑造了一个张扬,乐观,坚强又极具母爱的西方母亲

写作方法与特点:有选择的写日常生活片段,通过言,行,举止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性格 使一个西方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伏笔与照应,结尾戏剧性

第三课时

一讨论, 分析,欣赏

1比较两位东西方母亲,他们的性格,行为,气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两位作者,如何感受母爱,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3同是写母爱,两篇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和安排上各有什么特点?

二总结全文: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平凡,伟大,崇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这种爱,报答这种爱,正如古人所言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心草,抱得三春晖

三巩固复习课后练习与思考及做练习册

四布置作业,课下收集若干篇古今中外回忆母亲,歌颂母爱的文章和诗词,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四课时

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诵,讲解,口述)交流收集到的材料,歌颂母亲和母爱

教后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积极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探究活动

走近《孟子》

一、提供材料专题阅读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

二、研讨主题

研讨可侧重于以下几点

1.孟子思想的研究

2.《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

3.《孟子》语言风格的研究

三、交流、评价与总结

可以在高三年级组织一次“走近孟子”为主题的论文(或者学生自作的主页)交流会。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积极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和结构形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

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

四、教学设想:

1.比较阅读《心随飞翔》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2.概括能力训练: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新闻,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特点(此时教师要有方法指导)

3.作业布置:运用题——写作训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激情导入为兴奋点,走进甘地,了解甘地生平以及材料背景。

(二)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探究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题材上抓住人物事件的典型意义,从遣词造句上体会精炼的新闻语言。

(三)以解读点击连接为切入点本文是篇事件消息,联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一文,说说这篇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哪里?找出文章的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以及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

板书

该板书学生不仅一览无遗地揭示了这则消息的内容、结构,同时也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图解了“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便于学生轻松自如地理解文章的重难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联系上节课内容。

(二)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心随飞翔》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的结构特点(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

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1)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2)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A.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B.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C.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D.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三)运用训练

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完整规范的新闻消息(包括有正标题副标题,请学生概括它的新闻写作特点。)

(四)作业设计:

根据校运会的赛情,运用消息的写作特点,写一则消息。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

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四、通读全文

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

2.对照书下注释,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

3.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教师纠正字音,明确停顿。

五、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进入文章情境。

二、课文分析

1.第1段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起笔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着由天及地,写天地的广大,写滕王阁的`具体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更写出了滕王阁的宏大气势。

如此灵秀美丽的工地,一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驰”一句由陈述地理位置转而对人进行描写。在盛赞了宾主之后,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后,又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加这次盛会的原因。

2.第2段,第3段。

2、3两段写景。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

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背诵时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及重点句。

教师可请一两位同学当堂示范,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要强求。

3.第4、5段。

写宴会盛况,并抒发人生感慨。

第4段作者紧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写,说到美丽的景色使自己情绪激动。极写管弦之感,歌声之美,铺陈宴会宾主欢饮娱乐的场面,多次使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表现宴会的豪华。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难并”,心绪一转,不由得“兴尽悲来”,由喜悦渐生愤慨。接下来的几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感情基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看出,“兴尽悲来”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脉。

“兴尽悲来”,而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空有绝世才华、却远离都城,无可施展;心怀君主,却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见,不由得让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大有生不逢时之感。然而作者并没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劢,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勇气。其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思想意义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的品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郝援引于此,表明了他不放弃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观。

4.第6、7自然段

述说自己的身世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知己难遇。

三、作业

1.背诵课文2-5段。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的检查。

三、总结骈文特点。

可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汇总后老师指导方法。

由此文可看出骈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求平仄,用韵严格,注意藻饰和用典。

四、课上练习

1.填空。

①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指_______________。

②“初唐四杰”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勃,字_________,绎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

2.《滕王阁序》中出现的成语有哪些?

3.默写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③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①“一楼何奇”中的“楼”指。

②“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

参考答案:

1.①滕王阁,岳阳楼,鹤雀楼,黄鹤楼。②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③子字。

2.物华天宝,老当益壮,钟鸣鼎食,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高山流水,俊采星驰,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3.略

4.①岳阳楼②“忧”和“乐”

附: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一、作家作品及本文写作背景

二、骈文

骈俪文,四六文。

三、分析

地势雄伟,地灵人杰

楼阁壮美,山川胜景

宴会胜况,个人遭际

自叙经过,谢主引宾。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 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跂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积极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积极”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预习《师说》:

(l)认真阅读注释,运用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3)说说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参看“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文言常用实词表》)

补充练习

一、在括号里写出通假字的读音,并指出它们与本字的读音有怎样的关系:

1.知( )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 )非异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4.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并说明这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变化:

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硕则利

3.蟹六跪而二鳌

4.蚓无爪牙之利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木直中绳

2.而绝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四、填写本文不同设喻方法的例句:

l正反对照的形式,如

2.反复形式,如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

4单说比喻,不提论断,使道理隐含其中,如

5.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

五、比较《为学》和《劝学》两篇课文,它们设喻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作文《“善假物”小议》;《赞“锲而不舍”》

要求:

1.两题中任选一题;

2写出提纲;

3.用设喻方法;

4.字数400左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