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优秀1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1、谜语导入:一个婆婆院里钻,身上挂满红鸡蛋,鸡蛋不煮就能吃,没加白糖甜蜜蜜。(枣树)绿头发,长又长,春风吹来荡呀荡,你可认识这姑娘?(柳树)

2、让学生说出黑板上两种树的名称(如果学生叫不出枣树的名称,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并相机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枣”是平舌音)

3、交流:你最喜欢黑板上的哪种树?说说喜欢的理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猜谜语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充分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探究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标出小节、画出生字。

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分小组自学生字新词。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

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回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哪几节是写小柳树的?哪几节是写小枣树的?

2、自由默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比较两种树的外形有何不同。

3、感悟小柳树的美。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一找写小柳树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课件出示句子,抽生读,评议。指导怎样读好这句话。)

B、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它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自由度,交流:你觉得哪个词写的特别美?谁还觉得哪个词特别美?你也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3)出示穿着浅绿色外衣、刚刚吐芽的小柳树图片。让学生对小柳树说一句赞美的话,可以用书本里的语言。(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4)过渡提问:多了些日子,小柳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呢?

A、出示: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读句子,用“又细又长”说话。)

B、小朋友,你们看,小柳树长得更美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指导朗读,读出得意的神情。)

(5)你知道小柳树在得意什么吗?(学生各抒己见)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感受小柳树的美,齐读这三句话。

4、小柳树长得这么美,可是小枣树呢?(指导看图说话)

(1)找一找课文是怎么写小枣树的?(自由读14自然段)

(2)交流:

A、小柳树看着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B、他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3)提问:这两句话的哪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枣树的特点?把他们划出来。

A、理解“弯弯曲曲”、“光秃秃”

B、说出几个AABB和ABB式的词语。

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资助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参与读书评价,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读读、找找、画画、圈圈、说说、评评,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自主选择、品读欣赏

1、选择14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读出美感。

2、指名读、挑战读、表演读。

交流:小柳树和小枣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3、选择书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什么样的。 春天,小柳树 ,真美啊!小枣树,多难看呀!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在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加大语言训练的力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加深理解、促进积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作业,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示范,学生书写、描红“浅、漂”

3、熟读课文,抄写课后词语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字词教学是重点。抄写课后词语是为了把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最终目的是为了能灵活运用。填写课外资料袋,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不仅能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的能力,而且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小大人"贝当"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发师的风趣幽默。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生字。

2、能有感情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小大人"贝当"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发师的风趣幽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学习了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贝当。小贝当和你们一样也读二年级,不过有许多的生字他还不认识,谁来帮帮他?

2、(课件出示:理发店其他改口脸腮光净笑眯眯好半天扶着胡子。(背景为报纸))

3、指名读,齐读。

4、课件播放小贝当的感谢话:“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时间不早了,我要去剃头了。”

5、小结过渡:那们我们也去瞧瞧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510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一)自由读510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贝当想当大人?

3、指名回答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师出示一幅小贝当理分头的图片,问:文中哪自然段讲小贝当理小分头呢?

2、指名回答并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并评析:他读得怎么样?

4、小贝当的心情怎样?(高兴、骄傲)

5、齐读。

6小结过渡:为了更像大人他还要理发师干什么?谁能从文中把这句话出来?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师:“他”指的谁?“脸腮光净”是什么意思?

3、谁再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有趣的小贝当。

4、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710自然段。

1、师范读,边听边思考:理发师是怎么做的?小贝当在干什么?

2、为什么说小贝当是傻乎乎地在等呢?请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3、学生回答。

4、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并把重点词作上记号(好半天一个接一个一个人)

5、指名读,齐读

6、质疑:小贝当等了那么长时间,你们猜猜他心里会想什么?假如你是小贝当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

7、过渡:我们接下来看看小贝当对理发师说了些什么?

(五)学习课文910自然段。

1、指名读小贝当说的话。

2、评析,再指名读。

3、理发师是怎样回答的?

4、学生回答,再指名读。

5、分角色朗读。

三、回归文本,总结全文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全文。

2、小组代表朗读。

3、他们的朗读真精彩,不仅朗读好而且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那我们再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四、拓展延伸

1、你们和小贝当年龄相当,你们生活也有许多有趣的事吧,先和同桌说说吧!

2、学生试说,互说。

3、指名说,

4、师进行总结。

五、生字乐园

1、出示生字:净半其胡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指导学生写字

4、师范写“净”字

5、学生试写。

六、作业:

讲一讲: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演一演:课后找小伙伴合作,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演给大家听。

七、板书设计

叫我贝当先生

小贝当看报哗哗响

(一心想理小分头

当大人)要刮脸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3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嚷、剃、眯、梁、腮、焕、剩”7个生字。

2、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小贝当要求理发师给他刮脸的句子意思。

3、联系句子,知道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4、根据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表现体会人物的特点,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体会小贝当的天真与可爱,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

教学重点:

1、用自己所学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

2、学习边读边思,理解小贝当要求理发师给他刮脸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1、“但是”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初步学习用“但是”造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特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有趣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贝当,他才上小学二年级,却去理发店,要求理发师为他刮脸。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

2、揭示课题:4、刮脸。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在理发店,小贝当向理发师提出了哪些要求?理发师是怎样回答的?然后完成填空。

(学生所填的答案肯定顾头不顾尾,文中的小贝当其实对理发师提出了三个要求,只有找到这三个要求才能正确填空。允许学生发言且有不同答案,分析交流后用媒体出示正确答案。

2、学习字词。

三、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贝当是个怎样的孩子?

(1)学习课文第13节,感受人物形象。

听了老板的话,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XXXXXXX地想:XXXXX。

(2)学习课文第4小节。

思考:小贝当是怎么读报的?(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既然他不认识字,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天真可爱。)指导朗读:读出小贝当一本正经的样子。

(3)再读句子体会“但是”的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但是”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它前后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反的,然后引导学生造句。

(4)学习课文第6小节。

思考:小贝当是怎样要求理发师为他刮脸的?(他指指边上那位脸腮光净、容光焕发的先生说:“我要像他一样。”)

听了小贝当刮脸的要求,理发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理发师讨厌这个难伺候的小顾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习课文第710小节。

小贝当说话时的前后语气有了怎样的变化?这又是为什么呢?(小贝当先得意,后着急,心开始沉不住气了。因为理发师一直不理睬他。)指导朗读:读出小贝当先得意后着急的语气。

从理发师的言行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幽默风趣)

四、总结全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五、作业

1、火眼金睛找错字。

2、拓展:课文中的小贝当有着一颗渴望长大的心,关于“长大”这个话题,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天真可爱、渴望成为大人的小贝当说呢?

板书设计:

4、刮脸

剃头天真可爱

小贝当看报一本正经

刮脸渴望长大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学会写观察日记,养成记录生活细节的习惯。

2、以“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为例,练习动手操作,记录培育过程。

3、以“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为载体,练习写小的“观察日记片段”。并试着在活动结尾,学会整合几次的观察内容,写成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

4、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观察、记录、交流。

教学难点:

在实践、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真实、完整、充实的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简单介绍“豆娃娃”的培养方法。

1、关注学生的培养情况,与学生交流培养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

2、阅读学生的日记片段,进行评价与鼓励。

3、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之间交流,彼此观察对方的“豆娃娃”。

欣赏他人的“豆娃娃”及相关日记,获得启示与帮助。

把“豆娃娃”引进班级,与同学们共同欣赏、观察、交流趣事。

二、习作中期

组织培养“豆娃娃”的活动。

根据自己的培养情况,进行记录,写好“观察日记片段。”

1、培养十天后将自己的“豆娃娃”带到学校。

2、彼此介绍自己的豆娃娃及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及趣事。

3、学会整合日记片段,形成相对完整、充实的日记的方法。

4、选读评价。

5、作文评改。

6、佳作欣赏。

完成其他内容的观察日记。

三、习作终期

建议学生把“豆娃娃”带到学校,与同学们的进行比较与交流。

鼓励同学们彼此参观自由交流。

能不能将几次日记片段整合成一篇内容完整、充实的日记呢?

读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评价。

三批结合,进行批改。

将优秀作文进行展览。

鼓励生活中进行这样的观察。

尝试着按照老师的方法培养“豆娃娃”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及观察所得。

与老师共同分享实践的收获。

四、习作延伸

可以小组间交流、观察、欣赏日记片段。

学会处理已有的素材、找到合适的过度方法,写出完整的观察日记。

借鉴、修改完善作文。

批后修改。

阅读优秀作文

留心生活,记录生活。

帮学生创设学生一个生活场景,学会有意识的观察。

边做边写,有生活,有内容,真实而不失生动。

老师的建议与鼓励是他们坚持并不断并有所进步的动力。

互相学习,也是互相鼓励的过程,在关注中更加注意自己的实践与记录。

检验同学们的实践成果,激发彼此学习、交流的愿望。

通过彼此观察、彼此交流、阅读能受到启发、拓宽思路、学会评价。

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让内容变得更科学、更有条理、更丰富。

读文指导,给予方向。

批后改,是一种个别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为下次习作打好精神基础

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让生活变得有痕迹。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

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学生一起完成。

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

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

三、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

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

四、课堂。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6

1、导入: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尝甜味的表情)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揭示课题: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卡片,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3、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1)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立、日、音、十、早、章、口、古、儿、兄、克。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7、激励:奖励园地之花。1、学生猜谜语后,激发学习兴趣。

2、和老师一起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子。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坐端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蜜蜂采蜜类比语文园地学习,既充满儿童情趣,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园地之花”的激励,甜的表情动作,符合“园地”中“小蜜蜂”角色的情感体验,也体现成功的乐趣。

(1)、同学们认真看蓝绿相配的长方形中的多字组合体,仔细观察,自己去拆一拆,看能从中找出那些字来。

小蜜蜂飞到第二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2、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的词语“父亲→亲人→……”为例,有节奏的泛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齐读分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被齐读、体会。

(3)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

4、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1、同桌互相将词语接龙来练习一遍,边拍手边练习,加强记忆。

2、再以小组形式,进行接龙比赛,加强合作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7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重点

1、积累节气谚语。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有句俗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

《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如:扒、搬、踏、推、铺。作者进行了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出示课件2)

《爬山虎的脚》中表示时间的词:不过几天、后来,说明作者不但细致观察,还观察了一段时间,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详细。(出示课件3)

“那倾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到的,“安静”是作者用到的,“弹琴”是作者用到的。(出示课件4)

(板书设计:细致连续眼睛看耳朵听心想)

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转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

片段二:街上出现了一些大苍蝇,他们身上蓝里透绿、闪着金光。它们跟秋天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它们还不会飞,只能勉勉强强用它们的细腿在墙壁上爬摇摇晃晃的。

片段三:叩头虫在表演它那晕头转向的把戏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就把头吧嗒一点,蹦个高儿,在空中翻个跟头,一直落在地上,站的好好的。

以上片段均选自法布尔的《森林报》。

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认真观察;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2、词句段运用

(1)把下面的字组词,体会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

A、大声朗词语。

狗窝鸟窝鸟巢猪圈猪棚马厩马棚鱼塘

B、思考并说一说它们的用法相同吗。

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如:“马圈”“马棚”。一个词还有另一种说法。我们写作时要注意。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B、理解加上“逐渐”“最多”的不同含义。

师: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词含义含义也不相同。

逐渐:在第二句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使句子更加具体。

最多:表示程度,在第二句中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

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一些句子加上某些限定的词语更加准确表达意思。

(板书: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

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

(1)朗读谚语。

(2)解释谚语的含义。

(3)学生读读背背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谚语。

(板书设计:表示节气的谚语)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学习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 8

教学准备

课题及栏巳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动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头饰。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提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出示图片。

(2)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尝甜味的表情)

(3)蜜蜂采花粉酿的蜜很甜,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掌握一项新的本领,高兴不高兴?甜不甜?

(3)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悄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及几丛绿草鲜花囤片(绿苹丛中暂隐藏“我的发现”等栏目标题),师生共诵白编儿歌:“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足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图片演示小蜜蜂采蜜动作。 [设计章图;由小蜜蜂采蜜娄比语文园地学习,既充满儿童情趣.又全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之花.D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设计意图:情境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

2.出小字的组合体“冀”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台宁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竟”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台过程,板书这些字。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平等合作,学生更轻松主动,合作棵究更积极。] 激励:奖“园地之花”。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十,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十,也可以自己想出铲u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设计意图:“四地之花”的激励.甜的表情动作、符合“园地”中”小蜜蜂”角色的情感体验,也体现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日积月累”

小蜜蜂飞到第二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口积月累,越积越多!”

1.“我会接”一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朽,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设计意图:师生共读,在和谐的氛围中,既培养了语感,又领悟了接龙的规则,提高了学习效率。]

(2)任选—个非课本上的词(如

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

”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利于知识积累。]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秋越多广“甜不甜?”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令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被。”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寅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设计意图;以身边的环境、实物为语言载体,给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平等对话,充满亲和力的互动,学生学习更轻松、更有趣、更主动。同时结合动作演示,由提供“耙”宇句训练转换为“被”字句到由只以动作演示,由学生自主说出“把”亭句、“被”字句及二者的转换,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拓展了课本的知识容量,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设计意图:不时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触激大脑皮层的兴奋点,符合儿童认知心理,保持学习主体良好的注意状态和奉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3.“凄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旧,带仁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鹿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设计意图:由丈中的图画转为头饰表演。由静态到动态,拉近了小鹿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更乐于与小花鹿亲近,表达情感。]

(2)指名说出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叫、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设计意图:朗诵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带有个,性化色彩。自由读到指名读,只要表现出对小花鹿的喜爱,只要有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都予以肯定。]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 [设计意图:由表演读到小动物来到学生中间,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与小动物们的情墨之流,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总结、课堂延伸

演示小蜜蜂继续在语言园地中采蜜(后面还有“口语交际”“展示台”等栏目的花丛):“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啊,真甜!” [设计意图:语文园地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台,不断参与探究、积累。创造,正如小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酿出甜蜜,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9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同学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同学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要放手让同学去观察、议论、鼓励同学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同学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同学用自身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

过程建议:

1、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 ) 录音──( )

电影──( ) 会议──( )

【日积月累】

这局部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其中“读读认认”是让同学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加强积累。“我会填”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同学在搭配词语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保守文化的熏陶。

〖读读认认

过程建议:

1、同学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身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

3、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过程建议: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同学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身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

络绎不绝的汽车。

〖我会读

过程建议:

1、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看录像)

3、创设情境,让同学进行对读或扮演读。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同学联系学过的课文,自身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和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准备:

同学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把同学分成若干交际小组。

过程建议: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⑴ 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身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⑵ 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沛“对话”,夸夸家乡:

⑴ 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身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身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⑵ “导游”“推销员”介绍自身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3、写一写:

⑴ 把自身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身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⑵ 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身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身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同学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沛展示自身各方面的才干和学习效果。

1、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身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安排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效果。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是对本组专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其目的一是让同学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同学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局部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身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身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同学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赏析现代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和能力。

2、了解古代文人的概况,培养学生根据文人识记汉字的能力。

3、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4、积累现代诗句名言。

[教学重难点]

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

(二)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首现代诗,请同学们回顾诗歌内容,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2、全班交流。

预设:

很多诗歌饱含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之情。

3、教师归纳。

(1)鉴赏语言。(反复诵读,品味韵律;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2)鉴赏形象。(捕捉意象,体察诗情;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3)鉴赏感情。(知人论世,找准情感;比喻象征,发掘内涵)

(4)鉴赏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二、识字加油站

1、齐读课本上的古代文人的名字,注意读音要正确。

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8位古代文人的资料(朝代、生平、主要成就、代表诗作等),小组代表整理后发言。

3、教师出示课件明确。

4、对古代文人的名字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辨别识记。

三、词句段运用之仿写颜色的句子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三句话,并讨论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好处。

生讨论后示例:

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银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颜色的洁白。

第二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的情景。

第三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黄”“蓝”的程度,令人沉醉。

2、小组讨论交流还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类似句子。

3、教师出示课件示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之仿写一首小诗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学生齐读课本上的两首小诗,注意加点部分的内容。

2、学生讨论加点部分的特点。

教师点拨:这两首小诗中加点部分都采用了偏正短语的形式,内容上都是对生活中的细节或景物进行描写。读起来朗朗上口,感情上亲切而感人。

3、根据上面的分析,仿写小诗。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现代诗中的名句?(学生积极发言)

2、学生齐读课本中“日积月累”部分。

3、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诗句你了解了诗歌的哪些特点?

明确:(1)语言形式的音乐性。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2)思想内容的集中性。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3)表达方法的抒情性。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4、学生再读诗歌,通过同桌互动读、填空读、引读等形式熟读成诵,内化积累。

5、拓展积累。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纪伯伦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泰戈尔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中的“交流平台”主要培养学生赏析现代诗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从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导,层层深入;“识字加油站”从大家熟知的古代文人入手,对汉字进行识记;“词句段运用”中主要对描写颜色的句子进行积累,难点是仿写小诗,指导学生赏析例句特点并进行总结练习;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对关于“诗”的名句的认知和积累,这些都体现了对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的知识面有待拓宽,仿写能力有待提高,在平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多加积累和提高。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11

【课型】

复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宽、穷、贱、减”等9个认读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贵贱”的意思,以及我的发现中词语的词性。

【教学方法

讲授发、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想去那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游玩吗?瞧,草原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草原的景象。)

2、我们来到这美丽的大草原,那就赶快去参加有趣的活动吧!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边欣赏草原的风光片,边倾听悠扬的草原之歌,使学生感到仿佛来到草原中,为以下的几个活动的展开打下了扎实的情感铺垫。〉

(二)、游戏(我的发现)

1、第一个活动草丛寻宝,赶快到草丛中去找一找。你们找到了什么? (学生到草丛中寻找,交流并把找到的词语贴到黑板上。)

2、找到的宝贝是两个字词语的,请赶快贴上去。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这些词语呢?

(学生读找到的词语)

3、能为这些词语分别找找朋友?(举例:照相)为什么?齐读

4、其实这些宝贝我是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中找到的,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54页,读读这六组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六组词语)

5、学生交流发现成果。(发现加了一个字后意思就不一样了,)交流完后贴一帖。

6、一起读读这六组词语,瞧,我们祖国的文字多奇妙呀!加了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学生齐读)

7、在你的词语库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赶快想想!比比哪组在规定时间里写的多。开始。(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看看其他组是怎么写的)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

方法让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而且采用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游戏(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

1、大家的词汇量可真丰富,看来,这些词语中藏着的秘密就是宝贝呀!瞧,连牛羊们也想来凑热闹和我们交朋友,你能交到几个朋友呢?请你读读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出示9个生字)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读读记记生字。(贴在黑板上。)

2、看谁交到的朋友多?(抽个别读)

3、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大家的识字方法可真多,接下来咱们开火车组词读。(开火车组词读)

5、刚才许多同学采用反义词组词,快找到反义词朋友来贴一贴。(看看你的椅子,找到的快来贴一贴。)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6、读反义词,我们怎样记住这些反义词?你有好方法吗?

7、让我们来玩玩你说我对的游戏。(教师示范,我来和你对对反义词。)。赶快找你的朋友对一对。大家可以离开座位。)

〈通过玩“对对子”的游戏中记住反义词,使学生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中完成积累的任务。〉

(四)、民歌导入(诗歌敕勒歌)

1、对对子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生活在草原上的敕勒族人他们最喜欢唱歌跳舞,让我们一起来学唱他们的民歌。可以自己轻轻的哼一哼。(播放这首民歌)。

2、咱们先来学会这些歌词吧!(要读准字音。)(刚才听到有同学提出“见”在这里怎么读现呢?“见”通“现”。)板书(见现)

3、谁来读?一起来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那苍茫辽阔的大草原吗?)来跟着唱一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随机指导“四野、穹庐”。)随机教学敕勒族。〈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诗歌所描写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其实无论是想象也好,描述也罢,都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锻炼。又随机增加了敕勒族的知识,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来,让我们跟着能歌善舞的敕勒族人边歌边舞吧!

<将敕勒歌配上曲子编成一首动听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舞,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五)、做导游介绍宁波。(我会填)

1、热情的敕勒人向我们展示了大草原的风土人情,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我们的家乡介绍给他们呢!

2、来,咱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

3、你能给这些词语找找朋友吗?请先和小组同学交流。

4、选你最拿手的来和大家交流交流。(抽个别学生交流)

5、你们可真会动脑筋,瞧,这些景色是哪里呢,可以边看边交流。

6、能用上这六个词语,来介绍宁波的风景吗?(学生交流)

7、这个内容就是日积月累“我会填”。接下来,咱们就动笔完成我会填。写完后请你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当当小导游介绍宁波。(学生填写)

8、谁愿意来当小导游介绍呢?(抽学生来当小导游)

〈把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与口语交际进行有机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大量的图片把语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词语,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感受语文的乐趣。〉

(六)、小结:

刚才大家介绍了宁波的迷人风光,其实宁波还有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文化,那让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中再来畅谈我们美丽的家乡------宁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课后反思】

1、抓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二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 12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文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冰。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明白文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并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有关冬天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冬爷爷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能让大地一片雪白,它还能在方方家里的玻璃上画画呢!大家信吗?

2、板书课题—冬爷爷的图画(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指名读生字,全班以各种形式认读。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三、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7个生字,学生拼读。

2、给生字组词。

3、分析识记字形。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5、讲评学生的书写。

四、作业。

1、朗读课文,书写生字。

2、找出几幅你喜欢的图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明白文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听写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说一说屋内和屋外有什么不同?(温差大)。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暖融融”,“呼呼呼地吼着”。

(二)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哪些词语看出方方想快点看到冬爷爷的画。

2、冬爷爷在方方玻璃上画了什么?

3、学习“兰花后面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4、冬爷爷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5、指导朗读。

三、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3、科学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收获许多知识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预习新课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