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今天是x月x。再过九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所以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
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投汩罗江而去。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记得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要向别的国,你一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 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
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粽子看赛龙舟。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同学们,端午之争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有了一种忧患意识,并且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教化。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谢谢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进入农历五月,家乡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除了做各式各样的香包之外,还包品种繁多的粽子。
妈妈最会包粽子了。包的粽子有咸有甜,有荤有素,还有桂圆馅儿的、五香味儿的,等等。我对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素粽子情有独钟,里面不仅有大大的枣子,还有花生和芝麻。妈妈包的粽子总是大大的,糯米的浓香里裹着甜甜的枣子,那真叫一吃一个爽!咬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地嚼一嚼,真是越嚼越香!
说起端午节,不得不说屈原。汨罗江边,屈原大夫的内心充满无奈。楚怀王昏庸无能,屈原眼睁睁看着国土被侵略,大好河山毁于一旦,他感到昔日的楚国不复存在,于是绝望地在汨罗江边轻轻一跃,就此殉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荡舟江河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担心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将米团投入水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家乡的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煮鸡蛋和在家门前插菖蒲等,真是不胜枚举,乐趣无穷。
年年都有端午节,我对端午节的感受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都不同。
亲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孩子们:
早上好!我是三班的学生。今天,我将在国旗下发表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庆祝端午节,庆祝父亲节”。
以往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孩子们一定是吃了粽子,看了龙舟赛,过了一个很开心的节日,但是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我来告诉你!
中国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不忍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敌人侵略,就用一块大石头跳进河里,用生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咬屈原的身体,老百姓划到河边,有的敲锣打鼓把鱼虾吓跑,有的把饭团扔到河里喂。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孩子,我现在就唱几句,“我家有个酷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手掌有点粗,引我学会走路。”孩子们,歌里的这个男人是谁?对了,是我们的父亲。下周日,我们又要过父亲节了。爸爸很辛苦。大家一定要做个礼物安慰爸爸,然后大声说:“爸爸,我爱你!”。
孩子们,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我们要学会热爱祖国,关爱家庭,做一个阳光健康的孩子,快乐的度过我们的童年。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