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如下是美丽的编辑帮家人们找到的初一英语教学反思优秀4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本课时为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3 sectiona。本课主要围绕学习用品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学习用品的新名词,学会用“is this / that…?”来询问物品的所属并能用“yes,it is。/ no, it isn’t。”来回答。通过讨论物品归属,培养学生爱护学习用品并养成拾金不昧的。好品质。
反思本课的课堂实际教学,本堂课存在以下可取及有待改进之处:
一、可取之处
1、本课我通过运用实物(学习用品)问,学生回答来复习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how do you spell it?”来引出本单元需要掌握的新词,情景真实自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即复习已知又有助于下一步课堂教学活动的推进。
2、词汇教学部分关注学习策略(文具归类),使用图片、真实物品游戏操练词汇。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记忆。
3、“this / that”为本课的重难点,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区分开来,我运教室里现有的物品位置的远近,并结合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this / that的区别及用法不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让学生区别记忆。
4、创设情景,通过归还学生物品与学生自然对话,引入难点一般疑问句的句式特点及其回答,通过ppt中陈述句与一般疑问句的对比,让学生自己理解一般疑问句的句式特点。
二、有待改进之处:
1、我觉得学习英语首先要把基本的单词学会,并且要求学生做到会读。,会写,理解意义,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虽然单词的学习效果很好,但是耽误了太多有效地课堂时间,以后在单词教学上应该有所取舍,在课前预习上多下功夫。
2、在操练句型上活动单一,操练的时间不够,导致仍有部分同学没有区分开来人称代词的用法。
3、学生活动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教授,应设计多种合作方式或活动内容,多思考怎样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说话,每个任务都有话说。
4、本课对于知识的运用拓展仍然不够,还停留在课本上。
5、由于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本课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来设计好的关于“培养学生爱护学习用品并养成拾金不昧的好品质”的教育目标未完成。
今年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老师,在这将近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钻研课本,认真备课,努力做到;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外出听课也让我学到很多,课后我常反思,剖析自已。以下是我近一年来的感悟:
首先,在音标部分,教材并没有突出音标教学,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在开学初,我花了一周的课时进行音标教学。我根据课本内容,先复习26个字母,在复习字母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字母的发音,即音标的读写,这样学生有熟悉的字母做参照,记忆音标就容易多了。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掌握了音标之后,对于学生的词汇教学就相对比较容易了。很多学生反映英语单词很难记,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记忆单词,可是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导致词汇量少,看不懂课文,听不懂录音,上课很吃力,从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
其次,在教单词时,要求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度。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能力。
第三,课堂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把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情感性与自己的设计和情感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活动安排要紧扣教学目标,还要紧扣学生的学情,也就是说,一定要明确我们所设计的活动,是为了达到什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基础,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整个班级的班风来设计教学活动。课堂上活动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热情来源于浓厚的兴趣,学习语言的兴趣来源于习得语言技能的成功感。
在这节课教学设计里,上课的基本思路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提供辅助支撑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1、引入。学生欣赏一些大象的图片并用形容词进行描述。
2、 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掌握段落大意并选出合适的标题,掌握快速阅读技巧。
3、让学生进行Skimming练习,根据前面的快速阅读训练,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Skimming的练习。
4、Scanning根据教师给与的指示,通过精读,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细节,并掌握阅读技巧,完成2c的练习。
5、讨论:学生讨论出他们所知濒临灭绝的其他动物并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更加直观清楚除了文章中的大象,还有其他动物例如熊猫的生存环境也是遭受破坏。
6、小组讨论:为拯救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出谋划策。
7、整理小组讨论的结果,根据老师提供的结构完成文章。
教师反馈的优点: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浓厚。
2、视频图片相结合,课堂更活跃,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物所处的现状。
3、设计活动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4、学生的参与度高。
不足之处: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写作输出部分存在一定难度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他们努力展现自我。任务侧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他们英语的综合能力和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本周三第一、第二节课,景泉起老师在7。1班、石晓月老师在9。12班举行公开课,全州六个县市的教研员和州英语教研员崔训及我校全体英语老师参加了听评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学到了许多。首先,不论讲课老师还是听评课老师都本着交流探讨的精神来参加活动;同时可以看出各位老师对于新课程理念及新目标教材的认识都有了较大提高。对于景泉起老师的本节课,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
1、着眼全局的立意:
景泉起老师准确把握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对学生听、说、读、写技能进行全面训练,以“语用”为最终归宿,体现了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更是把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首尾呼应。
2、有效的课堂资源开发和应用:
鉴于新目标教材语言材料“散”且“不足”的特点,通过听写活动来开发生成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堂资源,并在后面的语言技能训练中充分利用。
3、把握准确的语言激活点:
本课学习内容为现在进行时态,景泉起老师运用游戏巩固现在进行时进而引出现在进行时的活动,课堂活动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设计的环节都比较贴近生活,学生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4、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在语言技能训练过程中,景泉起老师与学生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师生、生生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使语言技能的训练流于形式,学生参与活动积极热情。真正使独学、对学、群学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
5、简洁精当的课堂点拨:
针对本课学案重难点,让学生质疑,答疑使学生霍然领悟。当然,本堂课的学生展示环节如果在时间更充足的前提下可以覆盖更多的学生就更加完美了。
最后,提三点建议,1、对小组评价不及时。2、学生表演有些语言不地道,属于中国式英语。3、热身活动时间过长,使后面互评作文时间不够,虎头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