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关于我最敬佩的科学家演讲稿(通用9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他就是钱学森爷爷。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为祖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他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爷爷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对火箭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钱学森爷爷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20xx年间,钱学森爷爷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钱学森爷爷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很不容易,而钱学森爷爷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种种艰辛,最后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才终于回到了阔别20xx年的祖国。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爱之情,是多么的感人啊!
1955年初冬,刚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爷爷,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他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这是多么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呀!”就这一句话,决定了他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1956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钱学森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在酒泉发射场钱学森爷爷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他的指导下,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爷爷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一位美国将军说,钱学森爷爷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战斗力。
钱学森爷爷在国外取得了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祖国,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奉献出他的全部聪明才智。这种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呀!同学们,今天我们是小学生,十年以后,我们将面临大学毕业,那时振兴国家的重任将落在我们的肩上,钱学森爷爷的事迹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让我们以前辈为榜样,刻苦学习,长大后好好报效我们的祖国吧!
谢谢大家!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吧,他的全名叫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他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了许多东西。
爱迪生出生于1897年2月11日,从小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喜欢亲自动手去弄个究竟。有一次,他看见母鸡孵蛋,很好奇,就学着母鸡趴在蛋上,可想而知小鸡没有孵出来。还有一回,他看见马蜂窝里的马蜂飞来飞去,觉得好玩,就拿树枝去捅,结果被马蜂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长大后,他不断地发明出各种东西,如电灯、电话、印刷机、放映机等等。他做起研究来非常专注,常常会把周围的一切全忘掉。在结婚那天,他居然把新娘和客人扔在婚礼现场,自己钻进了实验室里。这种人少见吧?真是做事认真的模范啊!
我最要学习他这种认真细致的精神,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确保不出错。我的英语一向都是很好的,可这次考试没得满分,就是因为我不细心,数香蕉时竟把十一个数成了十个,结果扣了一分,多亏呀!
我崇拜的科学家爱迪生,我要向你学习,像你一样做事认真,像你一样勤于动手,像你一样刻苦钻研。相信我吧,我会努力的!
有的人崇拜名人,是为了追时尚,而这种盲目地崇拜会使人误入歧途。有的人崇敬名人,把自己崇敬的名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激励自己像他们一样,为人民做贡献。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人们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成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 喜欢的名人,无论是崇拜还是崇敬。我也不利外,我崇敬居里夫人。
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已具备了漂亮这一资本,但是,她却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她为了做科学研究,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的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然而,她的努力不是徒劳的,最终,她终于发现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镭。
她本来可以就在她发现镭后申请专利,从而获得大笔财物,可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将镭的提纯方法公布于众。后来,居里夫人竟由于缺少购买1克镭的经费而难以从事科学研究。最后,还是一位美国知名女记者在美国发动一场募捐,筹集所需的10万美元款项。
居里夫人是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作报告的第一个女子。
我对居里夫人的人格感到钦佩。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项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她坚强、她意志纯洁、她严于律己,使我不得不肃然起敬!
谢谢大家!
尊敬的:
谈到最尊敬的科学家,肯定每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而我最尊敬的科学家是斯蒂芬威廉霍金,他是一个让我深深震撼的人!
他在20xx年生于牛津,在他21岁时被确诊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之后被禁锢在轮椅上长达40年之久,只剩下右手一个大拇指会操纵,全身仅三个手指能动!
几年下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不顾艰辛的编写伦理宇宙,伦理黑洞,伦理大爆炸!的书籍,但是我们值得一注意的是,他全身只有一根手指可以来动,他的秘书曾私下对别人讲,他写一篇1小时的演讲稿需要3天的时间,打一段话需要近乎一个小时!
但是令人惊讶的霍金坚持下来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册册的书籍出现在我们世人的眼前。
要知道这是他一个人,坐在一个40年都没有离开的轮椅上,用仅可以动的一只手指在一个小小的鼠标上来编写出来的!
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我尊敬他!我崇拜他!
但是尊敬崇拜之后,我们是否也应该静下来想一想,如果连一个全身瘫痪,只有一根手指可以动的残疾人都可以成为世界的物理学家,那我们这些正常人是否可以做的更出色?我们有健壮的双腿、这可以为我们节约许多生活上自理因自理而浪费的时间,我们有灵活的双手、可以为我们节约许多因为打字所浪费的时间,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比霍金在身体方面上强。但是我们却从来都没有为此感到欣慰!
霍金曾说过:“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同学们,让我们快点抓紧时间学习吧!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我相信我们会比霍金还要更加出色!
谢谢大家!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科学,我觉得大家应该很喜欢科学吧,那么也就一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而且很崇拜的科学家,他是谁呢?我想来跟大家谈谈我最喜欢也很崇拜的科学家——伽利略。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总是提出一些很不寻常的问题,是老师很难解答,还被其他的学生成为“辩论家”。伽利略还发现当时人们很崇拜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是错的,伽利略经过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证明了亚里士多德是错的并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验证。
我为什么喜欢伽利略呢?因为他相信真理,有自己的主见,而且不管别人怎样说,依然坚持自己观点。通过伽利略的这件事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没有人是一贯正确的,不管你是多么伟大的学者,你说出的话也不会永远正确。
我觉得我们要学习伽利略的敢于质疑的精神。而且我们在以后还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老师听别人的,它让你怎样就怎样。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哥白尼是一位伟大天文学家,他在1506~1520xx年间已经写成“太阳中心学说”的提纲——《试论天体运行的假设》。 早在哥白尼旅居意大利的时候,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就重新颂布“圣谕”,禁止印行未经教会审查的书籍,可疑的书籍一律焚毁。 1520xx年哥白尼从意大利归国时,就亲眼看到宗教裁判官对胡斯分子的血腥镇压,许多密谋聚会的人都被抓起来活活烧死。在哥白尼的一生里,波兰国境内至少进行过300次以上的宗教裁判活动。哥白尼也经常受到威胁和迫害,在他担任弗隆堡大教堂修士的瓦尔米亚教区,他舅父务卡施大主教死后,几个继任的大主教都三令五申地“查禁邪教”并对修士们严加监视。他们认为哥白尼是个“叛教者”,直到他临终时,身边还有上司所布置的密探和奸细。
主使迫害哥白尼的是斯古尔捷特,斯古尔捷特虽是个修士,却信奉无神论,自己不做圣功,别人做圣功他还嘲笑。他对哥白尼十分钦佩,两人很快就成为知己。这就引起霍兹乌施和新任主教扬·丹提谢克的猜忌。丹提谢克是个很阴险的家伙,他看出如果《运行》出版,他所维护的神学殿堂就会土崩瓦解。于是,丹提谢克开始向哥白尼步步进逼。他首先要哥白尼和斯古尔捷特断绝往来遭到哥白尼的严词拒绝。斯古尔捷特后来遭到罗马教廷拘捕。 不久,丹提谢克又根据弗隆堡教长的告密,强迫哥白尼和安娜脱离关系,安娜被驱逐出境。 这一期间,罗马教廷对哥白尼的学说也很感惊慌。1533年,安娜皇克雷蒙七世曾叫人阐述“太阳中心学说”的基本原理。哥白尼学说的革命内容使教皇大为震惊,他决定想办法把哥白尼的手稿控制起来。1536年,一个红衣主教写信向哥白尼索取手稿,哥白尼拒绝了。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我一想起我们的教师哥白尼的命运,就感到心惊胆颤。”但是,教会的迫害并不能阻止《运行》的出版,哥白尼的斗争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1543年5月24日,当这部巨著印好并送到弗隆堡时,久病的哥白尼已危在旦夕。御医梭尔法把书放到被子上,并把哥白尼的手放到书上,哥白尼用他的无力的手痉挛地抓住书本。哥白尼已到弥留的时刻,一小时以后他就与世长辞了。 《运行》带着遍体鳞伤,在人世间流传了300多年。直到19世纪中叶,《运行》的原稿才在布拉格一家私人图书馆里被发现。1873年,出版了增补哥白尼原序的《天体运行》,但有关原子说的章节仍未补入。1953年,《天体运行》出第四版时,才全部补足原有的章节。这时哥白尼已经逝世了420xx年。
这是真是一位令人记念的天文学家。
如果你问我最崇拜哪位科学家,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当然是爱迪生!”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先来分享一个小故事吧,故事的名称叫“爱迪生救妈妈。”
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急性阑尾炎又发作了,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爸爸赶紧骑马去几十里外请医生。医生来了,说一定要做手术,但是那时候已经很晚了,而且家里离医院很远,于是医生决定在家做手术。可是房间里很黑、很暗,爱迪生的爸爸点了许多盏油灯,但还是不行。就在这时,爱迪生一溜烟地跑出了家门,当他回家的时候,手里多了一面明晃晃的镜子,身后还跟着几个小男孩,每个人手里都捧着面镜子。爸爸生气极了,气呼呼地对爱迪生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你看!”说着就和几个男孩一起拿着镜子站到油灯旁,把光聚在了一起,房间里顿时亮了起来。爸爸这时才恍然大悟。手术顺利地做完了,医生摸着爱迪生的头说:“今天多亏你这个小家伙帮忙,要不然这个手术就做不成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是不是觉得爱迪生非常聪明?其实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但是他也非常好学,他的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明亮的灯泡,好看的电影……都是爱迪生发明的。这是多么伟大的科学家啊!
我相信,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勤奋读书,也会出现像爱迪生一样的伟大科学家的。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数不清的科学巨匠们以他们超凡的智慧,和无私的精神为科学的发展贡献出了宝贵的青春与生命。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崇高的品德以及艰辛的科学奋斗经历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我最敬佩的一个科学家是——爱迪生。
爱迪生是一位美国人,他也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提起他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你们知道如此聪明的科学家,小时候却被老师称为“低能儿”吗?从小爱迪生只能在家里受教育,但他并没有停止对新事物的探索,相反,他对什么都感兴趣,促使他去探索,所以一生才会有两千多项发明,成为发明大王。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爱迪生在调试电话时,发现了一个规律。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发现,却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想制造一个留住声音的机器——留声机。它产生了这一构想后,着了魔一样,整天呆在实验室里,经过几天的苦战,爱迪生终于做到了。爱迪生发明的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一个大胆的设想,诞生了一个会说话的机器。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些奇特的设想,如果我们也能及时抓住这些设想,努力的去把它实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所发明那?
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古至今,科学家已有千千万,而我,最敬佩的还是敢于和炸药打交道的那个人——诺贝尔。
1859年,诺贝尔回到祖国,他到各地考察,发现许多采矿和筑路的地方还在用人力工作。工人们用铁镐一下一下刨着坚硬的岩石,累得汗流浃背,却只能刨下一点点,既辛苦,进度又慢,根本不能完成巨大的工程。回去之后,诺贝尔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他决定,要研制一种威力巨大又安全可靠的炸药,实现人们移山填海的梦想。
研究炸药是一种多么艰巨,危险的工作呀!为了发明出炸药,实验室中连连爆炸,搞得四邻不安。于是,诺贝尔被“请”出了实验室。
在爆炸中,有一次,五位实验人员牺牲了,其中包括诺贝尔的弟弟,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但,失去亲人的痛,没有动摇诺贝尔研究炸药的决心。
在失败N次后,他终于成功了。那一次,爆炸异呼寻常的猛烈,只听一声巨响,实验室巨烟弥漫。人们都悲叹“诺贝尔完了”。可是,满脸是血的诺贝尔从实验室 中冲出来,并欢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这就是我敬佩的科学家,我喜欢他的毅力和知难而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