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勤劳的小编演员帮助大家整理的13篇又是一年清明时作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
时间匆匆流过,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还是来了。大概没人会喜欢这个节日吧。因为它总是让人想起已逝世的亲人或朋友,令人伤心地往事又在脑海中上演着,而我更是讨厌,甚至惊恐于这个节日。
在我妈妈怀我的时候我外公发生意外去世了。从我记事开始我常听我舅公说:“你这个克星,都是你把外公克死的,要不是你,我姐夫他定还活得好好地”。那时的我还不懂事,由于太年幼我甚至不知道“死亡”的概念。以为人死了再活过来不就好了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伤心呢?还哭鼻子。后来我知道我那时的想法有多么的天真或许说是笑话。已死去的人就永远不可能再复活,哪怕是抬一下眼皮都够奢侈!可是外婆并没有像舅公那么认为,然后不理睬我,讨厌我而是依然很疼我,自从哥哥和姐姐们出国后外婆更是把所有好东西都留给我。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但这并没有让我好过,而是让我更难过。甚至有了一丝罪恶感,一个问句不由得涌上:外婆真的不讨厌我么?
回忆中我的童年似乎并没有“外公”这两个字眼的存在。我从不知道我外公的事。我觉得这是个迷。可是,这谜底却是我不能知道的,因为这太奢侈了。外婆不提外公,也许是因为她怕自己会难过,也许是怕我会多想,或许两者都有。舅公常提外公也许是他要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罪人,也许是他要让我明白他有多么讨厌我。可能如外婆和邻居们说得一样——舅公神志不清说胡话呢!但不管怎么说清明节“外公”这个字眼对我对外婆都是最大的忌讳,不可提。
清明节,他们再三嘱咐叫我别去外婆家,我知道他们有他们的原因,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偷偷去了,来到外婆家门前,大门紧闭,外婆去哪了呢?我脑子突然蹦出一个揪心的想法——清明节了,外婆去看外公了吧!我失落的回到家,心中莫名的伤感。在房间我对着天花板和墙壁发呆。
天不知不觉黑下来。漆黑的天空好似被墨水染了色,星星们被捆绑了起来,因此,看不见他们俏皮的身影,少了会眨眼的星星们夜空显得格外凄冷。我有种想哭的冲动,但泪水在我的眼眶徘徊。我仰起头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哭,可眼泪不争气又流出来了。我不再束缚自己,坐在阳台上,我蜷起脚把头抵在膝盖上让眼泪尽情得流,当我抬头看向夜空我仿佛看见一张和蔼的老人面孔,是外公么?他在笑么?我不敢确定,但我依旧自问着。其实外公是在另一个世界看着我们吧!只是我们看不到他而已。外公最想念和放不下的是外婆吧!那么为了外公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外婆!
外公,您能听得见么?我向您保证我一定好好待外婆!好好孝敬她!外公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您就为我们祝福吧!
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一度的思念。伴清凉与煦的风,我又回到家乡,来度过这略带哀伤色彩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说得不完全对,现在不是艳阳高照吗?或许是老天怜惜,让我们带不至于太哀伤的心情去给亲人扫扫墓吧。
亲人的墓都沉睡在山上,我与妈妈带了把扫反,朝墓地走去,因为是山,所以一路上杂草丛生,稍不小心就要拌倒。坑坑洼洼的泥路,被人们踩出了一个个脚印。
不过一路上的风景也是怡人的。那漫山遍野的金黄,是油菜花;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是桃花。再爬得高些,就能望见那宽阔的海塘了。人在林间穿梭,鸟虫在树上欢唱,看那些风景,郁闷的心情也会一扫而空。
到了墓前,妈妈放上了一盆鲜花,花瓣还很娇嫩,露珠也在上面挂,不过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失去往日的色彩,枯萎了的。
墓四周长满了野草,拔了这些野草,手都有些红肿。接又要扫墓,我将墓前的土灰扫了又扫,却似乎扫不尽。正扫,突然发现墓边那一小朵蒲公英,生机勃勃的样子惹人喜爱。
轻轻地将它摘下,不能能它吹成满天飞舞的样子,噢,还没成熟呢!
扫墓完毕了,与墓中沉睡的人儿告别,下山了,迎面而来的又是一阵清风,还含泥土味儿。那油菜花与桃花还在风中摇曳。拍下几张照片,算做这次清明节的留恋吧。有一句话说:“花开花落人依旧”,人哪是依旧的呢?花还未绽放,人已经落了。
清明节也许真的是一个哀伤的节日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题记
小雨淅淅沥沥的淋着,泪也慢慢流下……
清明祭祖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而清明下雨更是每年清明时节必有的标志。
每年清明我们一家都要去给素未谋面的姥爷扫墓(这素未谋面是因为老爷死后我才出生),而几乎每次都下雨。小雨淅淅沥沥打在举着的伞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每次扫墓,我们都要跟姥爷说说话。而以前的我年幼无知经常问:“扫墓是干什么?为什么不带扫帚?”大家只是笑笑……
而每回去,姥姥都要哭,哭得我都有些伤感。伴随着这雨声,姥姥也在默默地流泪,是触景伤怀?还是回忆往事?我不太清楚。但我想,姥爷生前一定和姥姥非常恩爱。每回我们都会让姥姥和姥爷“单独呆一会”姥姥总是边哭泣边说,有时说着说着突然就笑了,我们就在不远处默默地看着这凄凉的画面…
光阴荏苒,姥爷已经与世长辞十六年有余了。我也十四了。每次到姥爷墓前我也都向老爷诉说生活中、学习中的烦恼。希望姥爷也会保佑他这个素未谋面的外孙子。而我也希望姥爷在天之灵能够保有姥姥健健康康的活着。
小雨还在下着,我在伞下站着。可却有一滴水,打湿我的衣襟……
“燕子来时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了,根据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扫墓祭祖。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带上鞭炮纸钱和爷爷踏上了扫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黄,杨柳树绿。我们踏过一个个泥坑,践过一条条小溪,走过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过老爷爷老奶奶之后,我们来到了奶奶的墓前。我们点了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撕开点燃。烧完了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远远的转开了,同时,我的思绪也被带回了遥远的过去。
奶奶生前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们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读书时粮食紧缺,住校也必须自带粮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学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车了,奶奶看到后顺手一抓,结果奶奶被抛出了车外……从此,奶奶与我们阴阳两隔,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深爱的孩子们。后来,失去母爱的父亲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军校。
奶奶,今天您的孙子来看您来了,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爱却留下来了,您的爱可以永远照耀着活的人。这份亲情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亲情不会变,感恩的心不会变。不是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我想起唐大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歌时,就想到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每到清明,我们都要去扫墓,今年也不例外。那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经过十几分钟的电瓶车颠簸,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我们清理掉墓前的杂草,疏通边上的排水沟,放上供品,点好香、蜡烛,把折好的纸钱烧成灰烬给亲人拜祭,我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爷爷能保佑我读书聪明,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我们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爸爸就拿出鞭炮,我点燃它。鞭炮就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一声声鞭炮是我们对爷爷的问候,一片片纸钱是我们对爷爷的思念。
在烟雾弥漫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两个姗姗独行。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时节,我都会和姑姑、表弟来到我已逝的母亲坟前,祭奠我那九泉之下的饱经风霜的母亲。
我的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多了。二零零八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母亲因到河边淘米溺水而亡。舅舅说,其实我妈是会游泳的,可能是劳累过度,再加上营养不良,导致头晕栽进河中。听到舅舅的这番话,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内疚……是的,我的家庭条件不好。爷爷、奶奶都是近七十岁的人了,爷爷又长年瘫卧在床。爸爸在鞋厂上班,每个月也只能挣一千多元。妈妈在世时做完农活,不是去鞋厂做零时工,就是出去做杂工。哪儿挣到钱,母亲就往哪儿赶。
妈妈不仅辛苦,还很节俭,遇到可口的饭菜从来舍不得吃。记得那年冬天,妈妈随几个人到汉留小学旁边的河堤上挑土。当时他们十几个人自己烧饭,每次吃饭时,妈妈总是把可口的鱼肉夹到一个小盆子里,然后送到学校给我吃。我当时是那么不懂事,居然津津有味地吃了个精光。现在想想,我真内疚啊!我怎么那么馋呢?妈妈那么辛苦,她也需要营养啊!
一眨眼,妈妈已经走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学会了做许多事。比如:我会烧一桌可口的饭菜等。在这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里,我又来到了母亲的坟前。我端上了我亲手做的母亲在世时总舍不得吃的菜,让我已逝的母亲也来品尝品尝。妈妈,您在天堂里可要保重身体啊!
人?或许做人很容易,亦很精彩。
——题记
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人类有爱,因为有爱,才会有增补,才舒服那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
清明时节到了,我坐着汽车跟随我的父母和姐姐一路巅簸来了姥姥的那个“家”。那里长着茂盛的树,每逢春季,那树发出嫩绿的新芽,花朵也争相吐出泌人芬芳。或许,姥姥在那里生活的很增补吧!
清风从我的身边微微吹过,我却感到内心一阵凉意,泪眼朦胧间,我仿佛又依稀回到了从前,那个天真烂漫、爱意浓浓的童年时代。
“姥姥来我们家了,姐姐你快出来”我看到妈妈提着姥姥的行李来到院子,就欣喜若狂的跑到正在家中写作业的姐姐面前大声呼喊,奶娘产我应该先去迎接,她随后就到。姐姐和我一们都很喜欢姥姥,尽管她学习繁忙或心情不好上,也依旧在姥姥面前保持微笑。不不不,应该是我像姐姐,但是,姐姐这一尊老爱幼的特点,我却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姥姥看到我们蹦蹦跳跳的跑出来,便很幽默的说:“哎,我可是没有买好吃的。”姐姐就笑了,她说:“哎,既然如此,姥姥岂不是说我们只是为了吃的而来?非也,我们是为了您而来。”姥姥和妈妈都笑了,抚摸着我们的头,这时,我似乎觉得姥姥的眼睛会说话。
我和姐姐都是姥姥带大的,因为妈妈和爸爸大多数的时间在忙农活,所以有时想撒娇时,都会不由自主的去找姥姥,在姥姥的怀中,我们似乎都觉得不委屈了。总之,在姥姥的怀中,我们只能感到温暖,像婴儿在母亲的怀中一样。
但是,我却在这温暖中,犯了一个错误……
我看到院子里的杏子熟了,我嚷嚷着要吃,但姐姐和爸妈都不在家,只有姥姥屋里绣花鞋垫,(她知道我们爱穿她做的一切衣物,就算是一双鞋垫。所以她就算戴着老花镜也要给我们做,她的针线活从来都是井井有条的。)我跑进屋,对姥姥说我要吃杏子,姥姥有些为难,但还是答应了。她踩着凳子摇摇晃晃的'扶着树干摘杏子,我在地下接杏子,忽然,我注意到姥姥的脚很小,我便带着一丝好奇,终于我禁不住喊出了一句话——小脚姥姥。
但是,在我喊出这句话后,我就后悔了,我明显的看到姥姥脸颊上有亮晶晶的液体划过。她轻轻的下来一步一步的走回了家,我望着姥姥远去的背影,我意识到我错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旧社会给她带来的痛苦。我去找姥姥,她却依旧将我搂在怀里,给我吃家人给她买的好吃的,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日子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姥姥也到了年迈老稀之年,而我也在姥姥与家人们的呵护下渐渐长大了。清晨的阳光照射在身上很暖和,我们一家人吃了早饭后便各自忙活了,姥姥很反常的叫我们坐下,听她讲话。
“我现在也老了,不能老是照顾你们了,今后你们一定要过得好好的。好了,你们现在快去忙吧,我没有事了。”姥姥讲完后,神情依旧平静、慈祥、谈笑风声。我们开始觉得奇怪,但看到姥姥的笑容后,我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没有太过注意,姥姥看我们都忙去了,她一个去了奶奶家……
姥姥从奶奶家回来之后,就说自己累了想躺一会,接着她躺在床上盖好被子,对我和姐姐说:“好好学习,将来好孝敬你们的父母。”我和姐姐很爽快的答应了。
她睡了,睡得很安详,平静,仿佛听不到世间的喧闹,就那样睡着了,再也没醒过来陪我们玩耍,照顾我们,安慰我们……天下起了雨,很大很大,仿佛也在哭泣,而我却希望它不要太吵,把我睡着的姥姥吵起来。我觉得姥姥是太累了,她抚养了几代人,现在也该去找早逝的姥爷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要吃鸡蛋、荡秋千、扫墓、踏青、还要插柳……
在清明节,扫墓是必要的了。在这天,大家都会去一些革命烈士的墓前,深深哀悼,表达我们对烈士英雄们崇高的敬意和惋惜。除了给一些革命烈士们扫墓,在这天,大家还都要给自家去世的亲人们上坟、烧纸、磕头,以表示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节时,在中国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那就是踏青。早晨,大家吃完饭,步行或骑着自行车去郊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刚刚从地下探出脑袋的小草向我们微笑,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如果你靠近小河,还可能会看见许多小鸭子在水里互相嬉戏、打闹。看着道路两旁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不禁让人心旷神怡,一派和谐的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过清明节还不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荡秋千。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扎一个大秋千,一个或两个人站或坐着荡秋千,既有趣又刺激。
清明节的习俗还有很多,这些事情光靠说是不行的,要亲身去感受,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和快乐,才能真正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使我不由地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但是这个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节日,依然铭记在大家的心里。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等方面的变化,所以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
我们在家里准备了一些点心,水果,小吃和酒等祭拜物品,然后又去鲜花店买了白菊花和黄菊花。我们本想买十六枝菊花,但是鲜花店的阿姨告诉我们:“给逝去的家人买菊花的时候要买单数,不要买双数。”所以我们买了十五枝菊花。这下,我又学到了一点小知识。我们一路上看见了很多拿着鲜花的人们,这些人们大慨也是去扫墓的吧,他们的神情都很严肃,可能也在思念自己的亲人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坟山上,看见许多坟山已经挂起了上坟钱,还有一些祭上了鲜花。我们也摆上了祭拜的物品,表示我们晚辈的孝心。大人们分工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许多。最后大家按从大到小的辈分轮流磕头祭拜,口中还念念有词。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明白了:“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绿之时,逝去的亲人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长长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要给逝去的亲人扫墓。
又到一年清明时。我、爸爸妈妈和阿姨一家去给外婆扫墓,望着来来往往的扫墓人群,我不禁想起了诗人杜牧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但想起外婆,我的心情“晴转多云”,不免有些伤感。
爸爸开车载着我们来到陵园下,一眼望去,人山人海。爸爸只能把车慢慢开动,停在陵园下的停车场,停车场上都是车,爸爸转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停车位。下了车,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沿着陡峭的山路慢慢往前移动。我举目望去,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空气中还夹杂着不知名的花草香,给这闷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惬意。
好不容易才来到了外婆的墓前,妈妈和阿姨拔去墓前的一些杂草,我把鲜花摆在了墓前。接着,阿姨把外婆生前最爱吃的点心一一摆在墓碑前面。爸爸把香点燃,然后把香分给了我们,我们一起拿着香拜外婆。我一边拜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对外婆说:“外婆,希望您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幸福快乐。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拜完后,我们开始烧纸钱给外婆,望着那一张张燃烧着的纸钱,往事涌上心头,外婆最疼爱我,她总是喜欢抱着我,陪我玩耍,给我讲故事。每次知道我要回去时,总是会提前买许多我爱吃的零食……而现在,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能再有了,我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此时此刻的我,更深深地体会到诗人高翥诗中所描绘的清明扫墓时的悲痛心情。
祭拜完外婆,我们要回家了。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更加明白了:我们在缅怀先辈的同时,也要懂得珍爱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虚度光阴,要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
四月清明,是一个气清景明的时节。梨花风起,我们一家又离开县城,来到了乡下。
在婺源乡下,做清明粿自然是最能代表清明节的了。所以一到乡下爷爷和奶奶就开始忙活,爷爷准备馅料,奶奶煮了艾叶来把米粉和好。只见婆婆们先把一团艾粉抓起来放到手上,三两下就捏成一只小碗,再把馅和料放进碗中,一边按压馅料,一边捏挤碗沿,不一会儿,小碗就变成一个绿色的小仙桃。再用两只手掌心一压,一个漂亮的青团呼之欲出,但虹关老家的大人做清明粿很讲究,为了做到皮薄馅儿足,婆婆们会将青团压成娃娃脸那么大,这样蒸熟以后,每个粿饼都在朝着我们笑,也朝着家里的祖宗笑。
奶奶总是在清明粿出锅以后把蒸粿屉端上八仙桌,笑着说让祖宗们先吃,这样做让我们对祖宗产生诸多好奇,七嘴八舌问个没完没了。每年清明,爷爷奶奶都会分享很多关于祖先们的故事,非常神奇,让人追思。
而蒸熟后的清明粿,无论是复蒸食用,还是下锅煎贴一翻,都很美味。爸爸爱吃煎粿,奶奶将它们放平底锅里一摆弄,出锅时粿皮两面金黄,油汁在粿皮上跳舞,像落地的雨滴,一蹦三尺高,不只是因为惊吓还有出于欣喜。爸爸用筷子夹起清明粿,第一口下去,油和馅就从粿皮里冒出头来,直流到筷子上,流到指缝间。吃第二口,油与馅都被吸溜到了嘴里,好不满足。再吃第三口,爸爸能把粿皮全吃进他的大嘴巴里,留下一筷子的清香。后来我总结:爸爸打小爱过清明节,全是缘于美食的透惑。
爷爷奶奶也爱过清明节,翌日,爷爷奶奶必会带我们上山去给祖宗挂钱。纸钱是爷爷特制的,跟别人家挂的铜钱样式不同,铜钱纸是先剪出圆形,再用一根小铁杵压住圆心,然后拿大木捶敲打而成。爷爷的纸钱是一张20厘米见方的白纸,对边折两次再对角折一次,然后拿剪刀在上面弯扭一些弓字形,剪好后拍拍打打地还原,看上去还是一张纸,没有半点损耗,要是捏起方纸的中心往上一提,一个捞鱼的网就出现了。爷爷说祖先们祖祖辈辈勤劳工作,钱肯定是挣下了,爷爷要送给他们装钱的网兜,时髦点说就是要送钱包,也告诉祖先自己生活过得很好,钱包里有钱。爷爷的清明是为了祭祖,为了向先贤有交待,也为了传承礼仪。
爷爷将纸钱挂在竹子上,竹子扦插在坟头。奶奶把果品和好吃地往墓碑煎摆好,然后烧火点香,每人三根,拜九拜。奶奶边拜边说好话,拜请祖宗护佑。我看见漫天的纸灰萦绕,竹子上的纸钱迎风飘扬,听人说清明节祖宗的魂会回家,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正从墓室里爬起来,站在坟头微笑。
我爱我的祖先们,也爱始于四月之初的清明节,你们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一个缅怀逝者的日子,被诗人杜牧用千万缕飘飞的雨丝勾兑的悲伤满怀。
然而,对于像我一样在乡镇工作的人来说,诗中描绘的天气总是那样罕见,大部分的清明节却是艳阳高照、春风习习,“雨纷纷”竟成了我们的奢望和企盼。
我从20xx年9月被组织上分配到潞城市**乡政府工作,弹指挥间,竟有10余个年头了。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三天,只要不是“雨纷纷”,按乡政府的惯例,除去值班人员,剩下的机关同志都会被化整为零,分配到辖区的村庄护林防火,今年也不会有例外。
这时候的我们从来不分领导和被领导,从来不分长或青、男和女,一律穿着迷彩服和支、村委干部们、护林员们一起巡逻在林间山头。
这时候的我们每个人兜里都有一沓传单,遇见路人一边发放一边叮咛“不敢点火啊”亦或“看住把火弄熄”。
这时候也总有乡政府的流动宣传车一路广播着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远远地招个手,鸣声笛报个平安,就是最温暖的感动。
这时候的我们也会向着亲人长眠的方向登高远眺,默默无语,百感交集……
十年来,我欣喜地看到护林防火意识在村民们的心中逐年提高,火灾火情逐年递减;十年来,我欣喜地看到鲜花祭祀、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且愈演愈烈。真希望有一天,祭祀中的一些陈规陋习能完全被文明祭祀所取代,那时的我们也能踏着青青绿草去祭拜一下先人。.。.。.
掬一把黄土迎风而撒,遥祭远方长眠在地下的亲人。
采一束野花沿河飘走,请捎去我们切切的念之痛。
又是一年清明节,向 “战斗”在护林防火第一线的兄弟姐妹致以平安的问候!!
又是一年清明节,回想历史,顿生感慨。
又是一年清明节,仰望着历史的天空,我看到: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伏清白以死直兮
站在汩罗江边,回想着楚王冷峻的眼神,回想着奸臣得意的坏笑,他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变法改革,因谗言见疏;劝谏怀王,被流放汉北,力劝怀王,被放逐江南。
又想起楚襄王与贵族们的狼狈,在阳城的苟且偷生。他写下《离骚》,极度苦闷、绝望。
不顾百姓们的劝阻,人们的挽留,他抱起大石,跳入滚滚的汩罗江水……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他用一死,表达了他的爱国,他的大义。只愿警醒国人,却惊醒了世人。
他,就是屈原。
铁马冰河入梦来
怀着“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豪情,抱着”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的壮志,他年方二十便走上收复河山之路,出生入死,血战沙场,他集文韬武略于一身,却把希望寄托于江南一隅的。小朝廷——南宋。
他本可打出一片天地,但还是念朝廷、念百姓,想要得国兴邦。
“夜阑卧听风吹雨。”被夺去兵权的他,只能够在破落的屋中,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入梦来。”即使在睡梦中,他仍不忘收复山河的理想。
可惜夙愿未能达成,临终时候,仍不忘得罪的梦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无望告乃翁”成了他的绝唱。
他,是陆游。
一切都在漫长的岁月中褪色,他们不变的爱国之情,千古佳句,不朽诗篇,却像彩虹一样,在后人心中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