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年初一作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夕下午或晚上包好的饺子,初一早起祭神拜年之后就下锅,也有的祭神之后先煮饺子吃了再出去拜年的。头一锅煮好后,首先要盛在碗中去上给神灵,放好饺碗也要磕头,这是起五更大祭祀的继续。然后端给老人,再全家同吃。在饺子中放铜钱、钢蹦或其他东西,谁吃到谁有福、一年顺利。这个习俗至今还保留着,但也有人把钢蹦吞了下去,造成危险事件。
北方初一的饺子、南方的糯米糕团,是人神共用的特定食品。从家庭角度说,这是每个人的一种神圣权利。如果家中有谁过年未能赶回,也要留上一碗等他回来再吃。
春节那天,天还没有亮,老人们就已经起来整装。天亮了,孩子们起身洗脸,穿上新衣,把“压岁钱”套在头上,垂在胸口,向爸妈请安,再吃“五果汤”。五果汤,是用薏苡、芡实、豆粉、龙眼干、莲子,入锅煮熟,加上白糖就好吃了,有的用柿子代莲子,那就有六种不同的东西。还有一种习俗是年初一清早饮莲子桂圆茶,吃甜年糕,取甜甜蜜蜜、连连高升之意。
正月初一是鸡日,是日不杀鸡,家家食斋。大年初一只用斋菜和清茶。以茶祭祖在年初一,是必不可少的,表示一家清廉,对得住祖宗。上贡的水果有寓意平安的苹果,有寓意招财的香蕉,有寓意大吉大利的橘子,有寓意和睦的禾碌(袖子)。
传统上斋菜素食,俗称“罗汉斋”,斋菜用绍菜、木耳、粉丝、虾米制成,也有些人家会蒸腊味,但起筷时都要先吃斋。从科学角度来说,初一吃斋对身体也有好处,皆因年只十晚上的团圆饭佳肴太多,如果年初一还是大鱼大肉,很容易消化不良,这天就要清理一下肠胃,在接下来几天再战饭局。
人生最好的时光莫过于青春年华,而在青春中,莫过于童年时光最珍贵。
——题记
童年就像一幅水墨画,有的浓,有的淡。浓的,是悲伤,是忧愁;淡的,是开心,是快乐。这幅画经过历史的洗礼,在奔波中被岁月的风侵蚀,浓的,变淡了,淡的,消失了。
回望童年,每天睡到自然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的在太阳下奔跑,追逐。几群伙伴们,春天,放风筝;夏天,捉迷藏;秋天,吃水果;冬天,打雪仗。一玩儿就玩儿的不亦乐乎!开学时还好,每天有学校和家长两路人马前追后堵,把我们堵在了家里,虽然不能常玩儿,但每天的回忆也是让我们开心万分的。放了假,我们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一般,每天游戏到午夜。瞧!一场新的捉迷藏开始了,抓的数数,其他的四散跑开,一条巷子眨眼只留下一个人和几盏昏暗的钨丝灯。巷子里静的出奇,以至于让你全身一颤,孩子们呢?他们一个个躲起来的,真是“狡兔三窟”,四合院大门的内侧,卖烧饼的车子里,房与房之间的缝隙中……一切可能藏的地方,都是“兔子”的“一窟”。当抓的人发现“兔子”时,蹑手蹑脚,屏住呼吸,慢慢地走去,“呼”的一扑,抓到了!
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回味无穷。但因为种种原因,我离开了这个生活了十二年的巷子,离开了我的朋友们。
朋友——请珍惜童年吧,不要让你未来的回忆成为灰暗的历史,要为自己的童年天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你不在我的身边,我学会了自己坚强。
——题记
当困难来临时,我们一起面对,当喜悦到来时,我们一起分享。学校里,有我们一起洒下的汗水,小路上,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梧桐树下,有我们许下的诺言,发誓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有你真好。
时间总是流逝地那么快,来不及留恋,来不及挽留,你就这样离开了我。我仍旧记得,你阳光下暖暖的笑容,我仍旧记得,你阳光下那种暖暖的笑容。那么温暖,那么亲切。我忘不了,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忘不了,我们在一起的深厚友谊。
人总是这样,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在那个秋季,你离开了我。虽然,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虽然,秋天中有太多太多美好的事物。可是,你却在我最喜欢的季节离开了我。那个秋季,不再是美好的——它埋葬了我们美好的回忆。我知道,那时的你一定和我一样的痛苦。回到家,泪水悄然无息。我无力的依靠着墙角,试图想找到一个依靠……
离开了才知道,有你真好。失去了才明白,有你真好。
——后记
大年初一清晨,广州、香港风俗有“派财神”。有人挨家挨户送红纸木印的财神像,口中念念有词:“财神到,主人多财宝;财神到,主人大发财。”那时无论商店住宅,只要有敲门声,无不开门接受,给予一两角钱封包。
我国自古相传,财神爷的诞辰是正月初五,所以旧式商店,多在年初四晚宴盛宴伙计,半夜放爆竹,设三牲于财神位,并于拂晓出门接财神。最早一家接到财神符的,要给钱接归,贴在财神座下为吉利。清早在路口摆设性礼,金锣爆竹以迎神,叫做“接路头神”。接路头神必须早,怕别人接去也。粤、港旧俗均祀“五路财神”,所谓五路,当指财神来自东、西、南、北、中五路。但明清年间苏州人却把元末抗楼英雄何五路当做财神爷,后来就以讹传讹,称之为“五路财神”。
发财大蚬
正月初一起清晨,广州街头,小贩沿途叫卖:“发财大蚬,买发财大蚬……”声不绝耳。蚬分白、乌、黄三种,白蚬多生于海,黑而色润者名乌蚬,黄而明净者名黄蚬,黑、黄二蚬多产于江,黄舰又称黄沙大蚬。这么多种海鲜,人们为什么选择吃蚬呢?现代人大都不知。原来“蚬”与“显”同音,清代以前考科举,进而当上一官半职就叫做“显”。吃蚬,是希望能够出人头地。尽管民国成立,科举废除,无举人进士可中,但发财机会人人想有,故吃规风气仍然盛行不衰。
压岁钱原先叫厌胜钱,也叫花钱。厌胜,就是抗拒鬼神的。压岁钱曾经是汉代的五株钱,后来是各朝代的铜钱,民国后渐渐用纸币。长辈把它作为吉利品、避邪物和玩赏物交给孩子们,希望能保护他们身心健康、安然成长。这是长辈对子孙们的祈愿,也是尽到自己的家庭防后义务。压岁,意思是压祟,压住鬼祟。一般把压岁钱和糖果同时交给孩子们享用。此时可以形成家庭老少一起共享天伦的欢乐场面,进一步增加过年的团圆吉祥气氛。宋代时,还出现了压岁盘,盘里放有压岁果子,专让孩子们享用。
进人市场经济时期,人们手中的人民币也多了起来,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过年放鞭炮十分盛行,给孩子压岁钱也越来越多,少则一二百,多者上千上万,原来意义上的保护少儿平安成长内容变了味,被解释成孩子上学小饭桌钱、买书本钱,鼓励孩子将来考名牌大学的储备。这貌似好心,出手大方,使压岁活动出现实用主义、金钱崇拜的不良倾向。小孩们用压岁钱去玩游艺机、赌博、过网瘾更是误人岐途。大多数家长会把孩子的压岁钱没收存放,防止他们丢钱乱花钱,养成不良习惯,这样做还是很明智的。也有些利益关系,借过年给有权者的孩子压岁钱以进行物质报答或变相贿赂,这更使压岁钱产生了铜臭味道。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从未改变。在古代,人们相信人间的幸福掌握在福神手里,要想得福,须向福神祈求。
福神是何许人?自古以来有好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福神就是天官。这种说法源于道教。道教提倡“三官”信仰,“三官”即天官、地官、人官。传说天官负责赐福,于是人们就把天官作为降福人间的福神来供奉,家家户户都贴一幅“天官赐福”图。
和挂桃符、贴春联一样,过春节贴“福”字在我国也是由来已久的习俗。除了正常的贴法外,人们还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或“福运已到”。
这种做法,有人说从明初开始;有人认为源于清代的恭亲王府。
近年来,倒贴“福”字在各地蔚然成风,有民俗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宜倒贴“福”字,在古代,人们通常只在柜子、水缸和垃圾箱上倒贴“福”字,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一直来到柜子里;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倒出来,倒贴“福”字,是避免把福气倒掉。大门是家庭的出人口,这个地方的节日布置要庄重大方,所以“福”字要正贴,不宜倒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