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假期作业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同学们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寒假假期试卷的阅读答案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日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全文有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慢——()
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
露(露水看见显现)蹦(出跳照)
(2)本自然段共有话。第二句的意思是讲。第七句的意思是讲。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这几句话是按照顺序来写。
观日出参考答案
1.3个、2个2.淡、快3.(1)显现跳
(2)7句、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太阳出来后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3)太阳出来的过程,整个过程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2、造句。不仅……还……。
3、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
4、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画出相关部分语句。
5、“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好语文呢?
“煮书”参考答案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②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豁然开朗)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疑惑不解)
2、造句。不仅……还……她不仅举止优雅大方,还平易近人。
3、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只有做到博览群书的人,写作时才能妙笔生花。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乌鸦问 喜鹊老兄 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回答说 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 村村有口井 只是井很深 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 乌鸦说 这个我有经验 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
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1)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2)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①乌鸦的经验 ②乌鸦喝不到水 ③乌鸦第二次喝水 ④老办法不行了
(3)用“——”找出中心句。
(4)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用“‖”把短文分为四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办法不管用了
【参考答案】
(1):“,?”:“,。,。”:“。”
(2)①
(3)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4)第一段为第一层:乌鸦出门旅行在村子停下为找水喝。
第二段为第二层:乌鸦在村子里面没找到水。
第三层为第三段:乌鸦和喜鹊交谈村子里面哪里有水。
第四五段为第四层:乌鸦用她的老办法并没有喝到水。
(5)对待困难,解决问题不能一成不变,要学会创新和变通,这样才能成功。
我爱语文课文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兴旺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1、 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分段。(用“||”表示)
2、 短文中第2、3、4自然段都是具体写 3、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1)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2)形容连续不断。()
4、 各用一个成语表示下列意思。(可用文中的`,也可自选)
(1)没学期我一拿到新书就想看的心情。()
(2)上语文课时我的神情。()
(3)每天清晨我一遍遍朗读课文时的神态。()
5、 用“ ”画出描写语文书的作用的句子。
6、 本文的写法是(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 借物抒情。( ) (2)借物喻理。( ) (3)借物喻人。( )
【参考答案】
1、1—4自然段为第一段,5—6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他的为第三段。
2、 我爱语文课本。
3、 小巧玲珑 源源不断
4、 迫不及待 目不转睛 津津有味
5、 从第5自然段中的“你像一位亲切……”到这一段完。第6自然段中“你也源源不断……”到“怎样作文”。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其中第()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2)
2.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2)
3.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它靠自己的()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孩子们夸小花苗()。(12)
4.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4)
温暖——()难过——()
5.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2)
大墙下的小花苗参考答案
1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2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3“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4“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5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6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其中第(3)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2)
3.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又瘦又小很难过),它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见到了阳光/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花朵),孩子们夸小花苗(真勇敢)。(12)
温暖——(寒冷)难过——(高兴)
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