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那么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
1.下列汉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扰——搅 B.数——擞 C.踢——剔 D.惶——慌
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同音字。
一座金碧辉( )的( )家宫殿出现在我们眼前。huang
个别人仗着某些势力有( )无恐,不把这次考( )放在眼里。shi
3.用“ ”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词语 | 不句一格 | 来日方常 | 众星供月 | 一泄汪 洋 | 举世闻明 | 诗情画义 |
改正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百兽震惶(恐惧) B.风景名胜(胜利)
C.与国无疆(疆界) D.奇珍异宝(奇异)
5.与“足智多谋——诡计多端”关系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精益求精——吹毛求疵 B.兴高采烈——得意忘形
C.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D.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6.补全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①国( )民安 ②丰衣足( ) ③生灵( )炭
④政( )人和 ⑤兵( )马乱 ⑥哀( )遍野
(1)给词语分类。(写序号)
表示生活安定、幸福的词语:
表示生活危困、痛苦的词语:
(2)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7.“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极言圆明园损失之惨重 B.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悲愤惋惜之情
C.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这句话说明圆明园具有世界意义
二、课本回顾。
1.《示儿》一诗的作者是 代著名爱国诗人 。诗的后两句是“ , ,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
。
2.“暖风熏得游人醉,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
的《 》。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
3.清代诗人 的《己亥杂诗》中,“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
4.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
5.《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从 的布局,风格各异的 ,
的珍贵这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6.《小岛》这一故事表现了驻守在小岛的战士们 、
的精神和 的高尚情怀。
三、交流广播站。
右面是丁丁同学收集的资料,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四、阅读天地。
春 望
[唐]杜 甫
国破①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②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③欲不胜④簪⑤。
【注释】①破:沦陷。②烽火:这里指战争。③浑:简直。④胜:能承受。⑤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1.从题目上看,这首诗是诗人在 (季节)的时候写的。
2.从“草木深”三个字可以看出长安城的现状是( )。
A.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B.草木繁茂,一片生机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 ,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也反映了广大人民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
5.诗的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写 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 和 ,更加体现出诗人 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答案
一、1.C
2.煌 皇 恃 试
3.句 拘 常 长 供 拱 泄 泻 明 名 义 意
4.B
5.D
6.泰 食 涂 通 荒 鸿
(1)①②④ ③⑤⑥
(2)示例:改革开放后,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7.C
二、1.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2.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题临安邸 对南宋权贵的讽刺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4.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5.众星拱月 建筑 收藏文物
6.扎根海岛 艰苦守岛 热爱祖国
三、示例:这则资料告诉我们侵略者从圆明园内掠夺了无数价值连城的宝物,这不能不令每一位中国人感到痛心疾首。我们应该从这一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牢记国耻,发愤图强,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不再受人欺负。
四、1.春季
2.A
3.拟人
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5.头发 痛苦 愁怨 伤时忧国、思念家人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难读的字抖擞(sǒu) 鳞爪(lín zhǎo) 应聘(pìn ) 汴州(biàn)
吸张(xī) 脉管(mài )武陵(líng) 剔透(tī) 苛刻(kē)
虔敬(qián) 万马齐喑(yīn)乃(nǎi) 熏(xūn) 恃(shì) 擞(sǒu)惶(huánɡ) 履(lǚ) 澜(lán) 烬(jìn)役(yì) 屡 (lǚ)膛 (tánɡ)
二、难写的字
乃:不要多写一“乀”。
侵:左边是“亻”,不要多写一“丨”。
略:左边是“田”,不要写成“口”。
毁:左上是“臼”,不要写成“白”,右部不要写成反文旁。
祭:注意上面部分不是“癶”,不要混淆。熏:注意中间部分的两点,下半部分是个“黑”。履: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双人旁不要写成单人旁。统:注意右半部分与“流”的右部不同。抵:不要忘写最后一点。殖:右部“直”中间有三短横,不要写错。
三、形近字组词
乃(乃翁)及(及时)
祭(祭奠)察(观察)
抗(抗战)杭(杭州) 陵(武陵)棱(棱角)
试(考试)拭(擦拭) 销(销毁)硝(硝烟)
四、多音字组词
降:降落(jiàng) 投降(xiáng)
干:干将(gān ) 干劲(gàn)
笼:笼子(lóng ) 笼罩(lǒng)
藏:收藏(cáng ) 西藏(zàng)
乐:乐手(yuè ) 快乐(lè)
五、重点词语
毁灭 园林 辉煌 殿堂 楼阁 象征 景观 烟云 艺术 精华 漫步 漫游 流连 置身 幻想 众星拱月 诗情画意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玲珑剔透 奇珍异宝 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窃窃私语
如泣如诉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六、近义词
笼罩—覆盖 任意—随意 苛刻—刻薄 打量—端详 悲戚—悲伤 果断—坚决 伫立—站立 冷峻—严肃但—只 休—停 恃—靠 哀—伤 重—再责任—义务 独立—自立 进步—进取宏伟—雄伟 瑰宝—珍宝 估量—估计景观—景色 销毁—毁灭 任意—随意
七、反义词
精华—糟粕 幻想—现实 销毁—保存
宏伟—渺小 悲戚—欢快 果断—犹豫
漫步—疾走 破坏—保护 死—生
暖—寒 哀—乐 进步—退步胜—败 强—弱 纵—横 毁灭—保存损失—收获 热闹—冷清 精华—糟粕众星拱月—无人问津
八、词语搭配
(金碧辉煌)的殿堂 (举世闻名)的园林
(琳珑剔透)的楼阁
九、词语归类①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天南海北类似的词语:左顾右盼 大材小用 声东击西天经地义 南腔北调 有口无心②量词:一片灰烬③修饰词:不可估量的损失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⑤形容社会安定的词语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⑥形容世道破败的词语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十、佳句积累1.比喻句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这句话把圆明园周围的小园布局比作众星拱月,形象地写出了圆明园的中心位置。
2.精彩句(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 洋。语句押韵,句式整齐,一气呵成,突出了少年中国前途灿烂与不可限量。(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3)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用“是……也是……”的句式,由中国写到世界,突出了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很高,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巨大。
十一、课文重点理解
1.《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诗人痛惜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希望儿子以后家祭的时候能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自己,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还只想着安乐的愤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已亥杂诗》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2.《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3.《圆明园的毁灭》描绘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4. 《无名岛》通过叙述将军与战士们共享(小白菜)的故事。表现了海岛战士(爱岛建岛)、捍卫国防的坚强决心,歌颂了守岛战士(热爱海防、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
十二、考试热点1.《古诗三首》经常考查默写《示儿》,或以填空形式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2.《少年中国说》常考查对作者的认识和对重点句段的默写。有时也考查重点句子的含义,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 洋”等。3.《圆明园的毁灭》主要考查对课文中心句的理解,有时考查对重点段落的阅读理解,如文章的第3自然段等。4.《无名岛》主要考查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掌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试的一个热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阅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篇课文表达出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个?十三、“1+X”阅读推荐篇目:王怀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推荐理由:《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一篇极具爱国热情的现代诗歌。在诗歌中,诗人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阅读方法:这是培养我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的一首诗。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调和感情来朗诵,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