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个人自我总结(精选3篇)
是实施湖南大学建设与发展纲要的第三个年头。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依靠各学院、各职能部处的大力支持,研究生院紧密围绕学校目标,进一步落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学科建设与学位工作
组织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学科参加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和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对于找准学科的优势和差距,推动学科自主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步建立了博士生导师库,分析了近三年新增博士生导师学术状况,全面总结了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为进一步改进学校博士生导师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加强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博士论文的双盲评阅制度和答辩材料的形式审核制度,严格执行硕士论文抽查制度,强化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了学位授予质量。
开展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与推荐工作,产生了良好品牌效用和样板效用。全年评选表彰了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5篇、优秀硕士论文41篇。经过学校推荐和湖南省学位委员会评审,评为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26篇。经过湖南省学位委员会推荐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罗旗帜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能量原理的薄壁箱梁剪力滞理论与试验研究》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化学学科杨海峰的博士学位论文《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映射分析》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完成了量大面广的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和评定工作,截止到今年9月授予博士学位162人,硕士学位1890人(其中,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31人)。今年最后一次学位申请与评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
加强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新增博士生导师25名,新增硕士生导师75人,形成了一支与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相匹配、整体学术实力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组织了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获准8项。组织了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获准15项。开展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立项实施教改项目12项,精品课程建设2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5项,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
完成了新一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和职业型科学硕士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论证工作,积极推进了学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
健全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保障体系,增加了257门研究生学位课程的统一排课,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处理了两起教学事故,实行了网上排课、制定培养计划和选课等系统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顺利实施了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计划,全年三次选派研究生学生92名,推动了学校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会公布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选派情况通报,在攻读国外博士学位研究生占签约名额的.百分比排序上,湖南大学在处于全国高校前列的49所大学中列22位。
全面推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变了旧的研究生分类,施行了完全学分制,健全完善了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资助制和新型的研究生奖学助学,研究生基本奖学金覆盖75%博士生和70%的硕士生,优秀博士生在学期间获得的最高奖学助学金可达10万元。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起了省内外新闻媒体的热烈反响,在省内几家大报的重要版面或头版头条、经视卫视台的黄金时段均有报道,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和等纷纷刊载了专题新闻。
三、研究生招生工作
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制度,健全与完善了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形成研究生招生报名、初试、复试和录取各个关键环节的程序保障,促进了我校招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工作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进一步增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保障了在稳定生源数量的基础上提高生源质量。学校招收博士生386人,全日制硕士生290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37人。目前,学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5519人,全日制研究生超过10000人,其中,博士生1977人,全日制硕士生869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846人;全日制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达到1∶2。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调整,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标准化保密室、考场和考点的规范化建设,建设了高标准的研究生考试保密室,配置了先进的保密技术防范设施,为保障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
加大了推免生复试权重,革新了特殊人才选拔机制,开辟了校内跨学科、跨学院交流的通道,促进了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的创新。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创新的基本做法在今年《教育部简报》第79期专题刊载,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并向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
四、综合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开展了新一轮研究生院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对部门结构和岗位职责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院管理职能,优化了管理队伍的结构。
制定了学校研究生秘书工作标准,初步形成了研究生培养基层单位管理干部的工作规范,促进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编制了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半年工作计划,并将各项计划和工作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保障了研究生院工作的整体性和执行力。
定期制订了研究生院重点工作日程安排,健全完善了研究生院院务会制度,推动了研究生院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我即将完成在X学X专业的学习了。在大学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跨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一信念作为人生的又一座右铭。这是充实且有难忘的三年。毕业之际,回顾3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大学生个人自我鉴定如下:
在思想上,我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
在学习上,我觉得大学生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学习就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根据这个理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动态;尤其是有关于本专业的知识,有针对性的自学了有关经济管理学的课程,掌握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使自己始终紧跟世界最新发展潮流和时代的步伐。还熟练的掌握了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操作和安装系统,熟悉网页设计,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勤奋拼搏、刻苦好学来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并系统地学习所开设的课程知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大学三年里,我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能力和其他方面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尽我所能的帮助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使我懂得了除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的重要性和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在实习工作时,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业到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辉煌的里程碑,它们为我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只要时时回顾,不管多远,我都不会迷失方向。
一、基本情况
信息工程系几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书记与副主任为副组长、学工办主任与辅导员为组员的就业工作小组。常年开展工作。
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一届毕业生的工作还没完成,新一届毕业生工作已经开展,甚至是新生入学之后,专业教育连同就业教育一同开展了。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注重信息及时交流、工作经常沟通、经验总结积累,使系部就业工作有序不间断运转,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工作规律,使就业工作虽紧张、繁重,但有章可循,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1.为了进一步总结一年来的就业情况,系毕业工作小组专门开了两次会,会上大家做了认真的总结。同时按照学院就业工作指标体系的要求认真进行自评。同时也总结出工作的不足和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
2.对于学生座谈会,我们与原辅导员商议,我系参加座谈会的学生非常有代表性。即有原来的学生干部,又有原来的一般学生;即有参加工作的,又有在高校继续学习的;即有三年制的又有五年制的;有软件专业的又有计应专业的;
3.搜集了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原始材料。如:辅导员工作日记、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表、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到就业实习基地实习的材料、各种会议的材料等。进行整理、归纳。
二、工作状况
信息工程系对就业工作十分重视,作为系一把手对就业倾斜力度特别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一个踏实肯干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细致入微的学工办主任。
系领导对就业工作重视体现在:大会小会时时强调,大事小事逐一落实,从上到下齐想办法,从内向外开拓市场。每次系部会议上我都谈到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要求辅导员时时刻刻向学生宣传,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效性。系主任亲自做了许多学生的思想工作。凡是与就业工作撞车的事一律让行,不能解决的大家齐想办法。学生在大三时把就业工作、毕业设计结合在一起,要求指导教师必须负责所指导学生的就业工作。全系上下为学生寻找就业市场。与网通、联通等关系单位经常联系以增近感情。同时利用已往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一线工作室刘鹏、贸易通的`周 经理都来我系招毕业生。同时我们到大连、沈阳等地联系,有了很大收获,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
系主任亲自抓毕业生就业工作,每两周召开一次就业工作会,定期听取学工办主任和辅导员的就业工作汇报,研究毕业生的心态、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就业率的统计,召开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会议,开办就业讲座等。制定毕业班辅导员工作职责,主要对其就业工作进行考核。对在就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些措施有力的促进了信息工程系就业工作的开展。
学工办主任魏秀艳踏实能干,工作有思想、有方法、有措施,大量日常工作都由她带领辅导员完成。信息工程系的就业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与学工办主任是分不开的。
2.建立了毕业班辅导员工作职责,提出了工作目标。
要求辅导员必须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对毕业生的求职信息进行记载;学生的思想教育、就业信息传达、学生毕业去向认真记载,有案可查;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完不成就业指标的不得参加评优。初次就业率多一人次和年终就业多一人次,分别奖励多少都是有标准的。
3.多次开展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与动员大会
对xx届毕业生通过毕业实习教育、就业动员大会、学生放假发送致家长的一封信、应聘注意的事项和技巧讲座、就业办主任开展文明离校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对学生的就业思想和理念进行教育。加大就业宣传力度。要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需要怎样的人才,政府、学校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培训,不能盲目地追求就业率。
4.深入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寻求就业市场。
针对xx届毕业生,信息工程系大力挖掘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途径和平台。xx年主任带领教研室主任到大连的动漫一条街、沈阳的浑南动漫城联系学生的变业实习情况。同时走访企业调研动漫专业人才需求规格。走访了兄弟院校:大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农大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探讨了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就业服务等工作,受益匪浅。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坚持长期性、准确性。跟踪调查深入、全面,通过各种方式如到用人单位实地调查、邮件、电话等等方式。对毕业生比较集中的联通公司、网通公司等企业单位我们主动到用人单位走访、座谈。诚恳的征求用人单位意见。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这一手段了解我们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5.辅导员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发布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服务。
信息工程系所有就业信息都是及时上传到就业工作板上,而且再通过辅导员在班级重复一次,同时采取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设专门的就业信息专栏、到第六学期,学生很多分散,辅导员就利用QQ、E-meil、电话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座机不方便时就手机联系。魏玲和刘姜的电话费都损失不少,从没有一个人来系里斤斤计较。
辅导员对每一位毕业生的去向记载详细,并经常进行电话、E_mail、网上QQ联系,确保对已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
6、每个专业都有就业实习基地并充分开展工作
每个专业都建立了两个以上的就业实习基地: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用人单位方便准确地选录毕业生,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公司、网通公司、铁通公司、石油一厂、报社等单位都是我系的就业实习基地。学生在这些企业中学到许多东西。
几年来,我系的就业实习基地给我系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培训见习提供了有力帮助,石油一厂、联通公司、网通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时有许多毕业生应聘后在这些单位就业。
三、存在问题
1.就业岗位群体比较分散,行业没有形成区域。
软件公司用人少且滚动性差,有些岗位需求量大但不吸引人。劳动力市场上求职者供大于求;从产业需求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占2/3,第二产业需求占近1/3。
2.学生的满腔热忱与冷清的就业市场形成反差。
3.部分学生不认真学习,不能按时毕业。
4.工学矛盾依然存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开拓出更多的就业市场。
2.与就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寻求域外就业天地。
3.充分利用三年的时间,搞好就业宣传、就业服务,让学生到大三时从心理到思想、到技能、到理念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
4.加强对辅导员的督促工作,工作做到基层,做到实处,产生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