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纪委《关于开展“小金库”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认真开展“小金库”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自查自纠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由局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具体工作由办公室和财务部门负责。
二、加强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按照要求,我局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县纪委《关于开展“小金库”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要认真对待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腐败,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和保护干部的需要。要求各工作人员认真自查自纠,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认真开展自查,实施长效监督
按照要求,我局对各类帐户、帐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清查。
1、我局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区会计核算中心帐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帐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2、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没有设帐外帐和“小金库”的行为。
3、按照财政集中支付要求,现金管理采取备用金制度,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
4、在认真清查核对的基础上,将清查结果在局务会上进行了通报。
虽然我局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清理检查“小金库”,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加强了法制法规教育,强化了财务管理,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提高财务透明度,力争做到清理工作不留死角,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有更大提高,严防“小金库”的出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济南玫瑰酒业有限公司是我县生产加工销售白酒露酒的老牌企业,在县各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食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食品安全是企业道德的底线,为了维护发展保护玫城春这一老字号品牌,公司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文件精神,我公司在县质检局的领导下,由总经理李迎带领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负责人,对公司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实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现将此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我公司由公司法人代表任组长,组员由质量、生产、采购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行使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完备,达到了上级职能部门要求。
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企业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过程,所有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都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没有提供相应合格证明文件的一律不能采购。生产环节中各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制订了每个产品相应的生产质量关键控制重点,严格按照食品质量许可证的流程制作保证了稳定的产品质量。
生产环境的卫生方面,每班次下班后个生产小组由组长的带领下每天打扫卫生、清洗生产所用的生产器具,生产人员方面生产销售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工作,突发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职工痊愈后方可参加生产工作。
人品、食品,品品相照;苍生、民生,生生相联,除了食品生产企业的硬件和国家制定的各项制度以外,我公司还定期开展对职工的道德培训,定期开会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让职工对食品安全重视起来,杜绝职工因为无知对食品安全的不重视或思想麻痹大意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经过此次自查,我公司符合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要求,提高了质量安全意识,杜绝了质量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我公司建立了质量安全保证长效机制,为长期、持续地生产优质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5月份以来,面对国际粮价大涨大落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形势,我局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粮食局的关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粮食工作,正确把握形势,积极迎接挑战,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政策,切实加强市场调控,着力强化监督检查,努力做到依法管粮,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妥善化解各类矛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发展流通产业。经过全市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全系统安全生产与和谐稳定,维护了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保护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了粮食供应和市场的基本稳定,确保了全市粮食安全,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
(一)抓好粮食收购,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一是做好市场粮价监测,分析预测粮价走势,向社会及时发布粮食价格信息,为农民和粮食经营者提供粮食信息服务。二是指导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及早做好市场化条件下的粮食收购仓容、资金、设备及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准备,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去年,全市共收购稻谷3.7亿公斤。收购资金得到有效保障,未出现打“白条”现象。全市早稻收购平均价格达97元/百斤,中晚稻收购平均价格达96元/百斤,分别高出国家最低收购价格20元/百斤和17元/百斤,帮助种粮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二)完善调控手段,确保我市粮食市场稳定一是建立了我市最低和最高粮食库存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文件要求,对全市77家粮食经营企业的最低和最高库存量进行了核定。其中:国有企业45家,民营企业32家。通过实行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分级管理,明确粮食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履行的最低、最高库存量义务,从而更有效的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二是启动建立县级粮食储备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局主动商请有关部门,及时确定并下达了地方储备粮规模计划。贵溪市政府已率先建立了1500万公斤县级粮食储备,使该市的粮食市场调控有了物质基础。三是认真落实省局关于省级储备粮重新定点布局的要求,积极配合省局完成了我市省级储备粮承储库点资格审核工作,并圆满完成了省局下达的3900万公斤省级储备粮轮换任务。同时,对市级储备粮也进行了轮换。四是为应对灾害天气等突发性事件,建立了10万公斤应急面粉临时储备机制。五是巩固粮食产销协作机制。近年来,我局坚持与浙江衢州、丽水、金华、福建福州、南平、安徽黄山、广东东莞等市保持密切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组织企业参加由各地承办的粮食产销衔接交易会、贸易洽谈会、产销合作会,有效促进了区域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三)周密部署,全力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从今年初开始,我局积极准备,周密部署,全力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切实加强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领导;二是制定印发了《XX年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清仓查库的范围内容、时间方式、进度安排、工作要求;三是派出25名业务骨干参加省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清仓查库工作培训班。四是具体组织实施了全市粮食清仓查库普查阶段工作。共组织46名同志分一个督导组、三个检查组,按照国务院“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帐必核,查必彻底”的要求,深入全市43家粮食经营企业、71个库点、347座仓房,共清查我市范围内国有粮食企业各类库存粮食42.61万吨。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参与普查的同志加班加点,忘我工作。目前,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已完成了县(市、区)自查、市级普查和省级复查,正在接受国家重点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