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2024年度考核个人总结(通用3篇)
20xx年,我市的农业财政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在省厅农业处的具体工作指导和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
力度为核心,着力促进稳粮、增收、保供给;以大力支持现代农业为平台,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支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整合资金为抓手,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为基础,不断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财政支农和农财工作的各项任务,为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20xx年农业支出完成情况
20xx年,全市财政支农资金支出25.1亿元,较20__年18.4亿元增长6.7亿元,增长36.6%。其中,农业支出1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2%,水利支出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5%,扶贫支出59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1%,农业综合开发支出39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我们按照年度农业财政工作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分时期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支农资金,努力增加农业投入
20xx年,我们在各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工作、克服困难,多渠道、多层次,千方百计筹措支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完善支农资金积累投入机制,努力增加农业投入,确保了年度财政支农资金的持续稳定增长。20__年,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各项支农资金25.1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各项财政支农资金10.6亿元,市、县财政安排投入支农资金14.5亿元,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支农职能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1、努力做好财政支农年初预算安排工作。
按照《农业法》规定“财政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和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以及中央和省财政关于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保护、依法安排财政支农预算的精神,积极做好年度财政农业支出预算安排,并针对全市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情况,下发专题文件,对各县市区支农资金预算安排情况排名站队,进行通报,提出要求,确保全市年度财政支农预算合理安排,依法增长。20xx年全市各级财政共安排支农资金25.1亿元,较20__年增长36.6%。从全年预算安排情况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较好地贯彻落实了增加农业投入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出了很大努力,尽可能挤出较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发展,达到了《农业法》要求,保持了全市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的稳定增长。
2、利用财政贴息吸引银行贷款。
20xx年,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我们继续采用“财政贴息、银行贷款、农民还钱”的方法,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银行、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全年共计投入市级财政贴息资金263万元,吸引扶贫贷款,水库除险加固贷款,50家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农业结构调整贷款以及其它贴息支农贷款730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扶持畜牧业发展资金500万元,通过市农业财政信用资金管理处贷给新野科尔沁公司;通过财政贴息为鸭河水库除险加固贷款20__万元。
3、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20xx年,我们紧紧抓住农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发挥财政职能,努力争取增加中央和省财政对我市的农业投入。一方面及时掌握上级投资政策和支持重点,结合我市农业实际,积极做好项目的考察论证,建立支农项目库,有重点地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申报扶持项目。另一方面,加强项目管理,保证项目质量,在工作中注意及时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反馈项目情况,注重跟踪问效,上报典型材料,恪守资金信用,注重工作信誉,营造投资环境。20__年共争取上级资金129614万元,较上年增长10%。其中:农综开发资金1017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3413万元,其它各项支农资金106033万元。对增加我市农业投入,支持农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按照公共财政理念,改革支农方式,优化资金结构,突出支持重点,统筹各项支农资金,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发挥了较好的投资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地增加。
1、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围绕农田基本建设,整合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的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市各级财政集中财力,共投入财政资金万元,重点支持了旱涝保收田,灌区配套,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建设,有效巩固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筹措资金5.36亿元,重点通过支持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田间道路整修、村镇规划、村内道路硬化、农村沼气、秸秆气化等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建设的差距,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较好的硬件环境。20xx年,有重点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60个;共筹措资金1.16亿元,解决了全市3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支持构建农业收入的支撑体系。支持构建国家对农业收入的支撑体系,调动和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20__年,全市共投入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1.65亿元,对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1511.516万亩农作物进行良种补贴。把支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扩大内需的重要工作来抓,共争取上级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8431万元,共补贴各类机具1.27万台(件),其中大中拖1908台,小拖5043台,玉米收获机554台,水稻联合收割机37台,抗旱机械1745台套,旋耕机1219台,秸秆还田机299台,其它农机具2043台(件),受益农户12275户,拉动农民投资1.9亿多元。
3、支持科技进步和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测土配为施肥项目实施范围。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根据扩大内需的新形势,结合农民工大量返乡的新情况,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完善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强化监督检查,防止骗取、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20__年共争取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1551.9万元,对我市1.8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和7690名贫困地区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增强转移就业的本领,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建绿色南阳。一是支持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林业生态省建设为核心,将退耕还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等纳入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努力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效果。一方面筹措资金2789万元,积极做好林业生态省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认真抓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的需要。全年共落实补偿资金2759万元。同时,认真完善资金管理措施和补偿制度,努力规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为确保我市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保证。同时,积极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共拨付资金12233.7万元。二是支持兰营水库生态防护林建设。筹措资金1010万元,支持兰营水库生态防护林建设,努力营建市民的山水休闲后花园、健康大森林和游憩大自然,促进南阳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一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筹措资金480万元,积极支持全市重点特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贴息、补助、信贷担保等方式,重点支持宛西制药等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水平。三是支持现代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4810万元,重点支持了方城、唐河、邓州粮食产业,社旗、新野、邓州畜牧产业,西峡县食用菌产业等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发展。
6、支持扶贫地区扶贫开发。20__年,我们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贯彻中央、省有关扶贫工作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断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财政扶贫工作的规律,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贫困人口参与反贫困的能力,并努力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做好解决贫困地区农民贫困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突出资金使用重点,着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农民培训等。投入财政扶贫资金x万元,通过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尽量将财政扶贫和财政支农资金结合起来,形成合力,集中力量解决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强化资金的投入管理,积极推行县级“报帐制”管理办法,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努力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质量和效益。四是不断壮大贫困地区县乡财政,积极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努力实现农民与财政双增收目标。
7、建立应急机制,努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一是强化资金管理,全力支持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为管好用好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行职能,及时拨付资金,强化资金管理,严禁擅自扩大开支范围,防止截留、挪用和浪费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积极引导受益群众及社会资金投资,形成投资联动。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基本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产权的归属予以明确,建立了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了资金、工程发挥效益。二是要建立应急机制,全力做好防汛、抗旱、病虫害防治、畜禽疫病防治、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工作。
(三)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对我市20__年度各类农业财政资金进行审计检查。二是积极做好审计问题整改工作,督促唐河、淅川等县做好对审计署专员办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三是认真做好20__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和财政扶贫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下发了《关于对20__年度科技扶贫项目检查验收情况的通报》,通过检查,进一步加强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中薄弱环节的监督力度,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的整体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确保了支农资金效益地发挥。
(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自3月份以来,我们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省厅有关要求,抽调人员,部门配合,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围绕目前“三农”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调研,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提高支农决策水平。在调研中目的明确,措施得力,深入实际,积极大量地收集第一手资料,在理论上进行研讨,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并认真撰写了《财政扶持引导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调研报告,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情况,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对策,对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支农工作将起到有益推动作用。
(五)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科室自身建设,提高支农工作水平
今年以来,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年度农财内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活动中去。通过强化学习、征求意见、分析评议、整改提高,达到了学习讨论氛围浓厚,思想触动深刻,工作革新力度较大的目的,切实提高了科室干部职工素质,增强了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使活动的开展真正起到提高“五个能力”、发扬“六种作风”、达到“五个明显”的实效,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财政各项工作地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0__年,我市的农业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一)财政支农进度不均衡,支农专项资金大多挤在年末支出,支出质量不高,影响支农项目落实。
(二)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的一些制度规定、工作方法以及资金使用管理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转换财政职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支农资金管理不严的问题还没有根本好转,挤占、挪用支农资金以及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四)学习不够深入扎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应付事务多,工作深度不够。
四、20__年工作计划
(一)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农业投入。一要安排落实好各项财政支农支出预算。认真做好市级农业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并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安排好农业财政支出预算,确保预算内农业财政支出依法增长;二要多渠道、多层次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市农业扶持资金。三要利用财政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增加农业投入。
(二)认真组织对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检查监督和绩效评价,强化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继续推行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项目论证和专家评审制度。
(四)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方式,优化支农结构,整合各类资金,突出支出重点,改善农业支出缺位、越位和错位状况。
(五)开展调查研究,以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结合农业财政工作实际,加大政策调研力度,探索工作新思路,创新工作新举措,努力提升农业财政工作层次和水平。
20x年,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20x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效农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设施农业面积位居全区之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农业后劲明显增强,农民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三农”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标,以农业开发、基础设施投入为途径,大力推进全镇农田水利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今年我们充分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项目倾斜,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为我镇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继20x年全长13、54千米的仰化干渠防渗渠工程顺利建成后,今年5月份干渠下游及保祥、建新支渠防渗渠又建成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为我镇农业持续的稳产、增产带给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国土开发整理工作,投入与推进力度前所未有。20x年7月启动建设的省投土地整理(保祥、涧河)项目,到20x年底工程基本结束。项目不仅仅彻底解决北半边四个村的用水问题,它还同时解决了二十多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出行问题,目前每个自然村村村通上水泥路,使两村近6000多口人受益,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了两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两村群众的增收致富、经济发展带给了有力支撑。
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工作同样成绩突出。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奖惩分明,严加督办,镇村两级联合组织人力、机械对土地整理及挂钩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入库项目2个,项目新增耕地50亩;增减挂钩项目入库项目48个,拆迁农户217户,新增耕地272亩,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我镇的国土管理目标任务。20x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先进乡镇”。
二、以稳产、增产为目标,以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为手段,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放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20x年在去年推广机插秧面积超万亩的基础上,机插面积到达1、98万亩,占水稻插秧总面积的85%,与此同时,秋小麦机播面积推广比例超90%,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由收到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扬。顺利完成了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粮食高产建立工作获得上级好评,实验单产达700公斤以上。农机工作继去年被省市表彰为“先进工作单位”之后,20x年,依托镇农机站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又被国家表彰为示范合作社。
三、以打造高效农业第一强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大棚蔬菜、规模x生猪生产工作。
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镇是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截止目前流转土地约8600余亩,其中:设施蔬菜流转4000亩,高效养殖流转约2500亩,优质稻麦种植约2100亩。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一方面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品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一方面透过农业招商,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高效农业发展精彩纷呈,成为富民强镇的一大抓手。
1、设施蔬菜连片开发:20x年根据我镇区位及特色优势,党委、政府倾全镇之力重抓农业招商,高效农业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构成了反季节蔬菜、规模x殖、无公害生猪生产等特色鲜明的五大产业集群。随着沭阳胡道之老板于今年九月投资2600万元占地1015亩苏跃蔬菜科技园项目的建成投产。我镇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面积已达3900余亩,加上其他蔬菜种植方式,全镇累计蔬菜总铺地面积达8000亩以上,真正成为全区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
2、规模肉禽养殖,总量迅速扩张:20x年,我们用心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透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大力发展肉禽产业。全年共引进和建设规模肉禽类养殖项目10个。其中投产8个,分别是占地84亩、鸡舍1、6万平米的宿迁市志峰x殖合作社;占地45亩、禽舍1、2万平米的宿迁市红红养鸡场;占地50亩、禽舍面积8000平米的宿迁市新桥肉鸭养殖有限公司;以及阳光x康盛x弘河x永信x轩隆x协议项目2个,分别坐落在新桥和同意村内。禽舍总建筑面积达98000平方米,协议投资总额2、15亿元,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肉禽养殖目标任务。
3、推进生猪养殖链条化,产业模式全区独树一帜。以占地56亩、建筑面积1x平方米的宿迁市环山良种猪繁育基地落户仰化并投产为标志,经过本人与农业条线全体人员两年的不懈努力,以宿迁市华忠种猪场带给种猪、环山良种猪繁育基地带给苗猪为产业龙头,以淮阴正大(仰化)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带给技术为产业支撑,一个由种猪-苗猪-肥猪繁育养殖,技术服务-饲料配送-订单收购,浑然一体的产业链模式在仰化正式构成。全镇生猪养殖一路攀升,构成了以镇西猪场、镇东猪场、念成猪场等大型生猪养殖场为产业主力军的独具特色的仰化生猪产业链,带动了全镇360多户专业养猪。预计年出栏生猪可到达12万头,生猪存栏在35000头左右。
4、肉牛养殖异军崛起,品牌效应显山露水。今年5月,透过南上北下,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宿迁市刘老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和投资x多万元的肉牛宰割、鲜肉销售x宿迁市富利来食品有限公司,10月初,该公司已从东三省购进了1000头肉牛进场,正式投产。为实现规模扩张,打造品牌效应,11月宿迁市金牛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又成功落户我镇,该项目占地地40亩,是一个新的集肉牛养殖、屠宰、肉品销售综合型养殖企业。宿豫肉牛第一养殖大镇和肉牛宰杀销售基地初现雏形。
以上高效农业项目的落户建设与投产,贴合国家扶持政策,适应了农业规模化、设施化、技术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的产出率,壮大了农业发展的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拉动带动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为我镇高效农业上档次、上品位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x年继11年被区表彰为“高效农业”“农业招商”“土地流转”工作先进乡镇之后,又被市政府表彰为“市高效农业先进乡镇”“市十大特色农业基地乡镇”荣誉称号。
四、以改善民生、打造生态仰化为目标,认真抓好各项惠民政策与惠民工程的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1、顺利完成植树造林任务,打造仰化十里生态绿色长廊。20x年,我镇结合世行贷款建设防渗渠的契机,在仰化干渠上种植了500万棵杭白菊,并根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原则,见缝插绿、做到应栽尽栽。栽植女贞、垂槐、紫薇、红叶李、大叶黄杨、黄槐等花灌木及绿篱等各种景观树近8万余株。打造了仰化十里生态绿色长廊,这一举措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仰化镇的农业品味和对外形象。
2、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步伐。今年配合区能源办在建新、孟湾、大同、同意、卜圩等村实施新能源建设(沼气池)工程,计划建造沼气池330门,现已全部建成。
3、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春雷行动”、“夏季风暴”;顺利完成“三夏”“双秋”工作,强力推行秸杆集中堆放、还田利用工作,严禁露天焚烧,农村卫生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人居环境得以大幅度提升。
4、配合省新农村五件实事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农村道路及桥涵配套建设工作。新增水泥路里程21、3km,新建六塘河三叉河大桥、郭圩大桥两座,其他农桥涵洞35座。
五、以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以项目帮带、结对帮扶、扶贫贷款为途径,多措并举、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完成
抓好扶贫工作,实现全镇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要求,也是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因而做好扶贫工作职责重大,好处深远。20x年扶贫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项目帮带、结对帮扶、扶贫贷款。
项目帮带,即贫困户入股分红。去年落户我镇的隆润蔬菜项目总投资2个多亿。农户(含贫困户在内)以地入股,财政奖补资金贫困户入股分红169万元。同时该项目还带动约450余户贫困户就业,直接和间接带动解决贫困人口约1700余人。类似的高效农业项目带动的贫困户约有680余户。
结对帮扶,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保证机制。全镇所有的镇村干部和中小学教师“手牵手”一对一每人帮扶一名贫困户。透过结对子,全镇共有293名贫困人口得到长期有效帮忙或救助。
扶贫贷款,着眼培育低收入群体自身的“造血”功能。选取贫困户中有劳动潜力、致富愿望、遵纪守法、信用观念好、收入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贫困农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0x年区下达我镇3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指标,目前已全部发放完毕,预计可带动89户、近400人口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市区表彰。
回首20x年农业农村工件,概括地说,粮食及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后劲及农业生产支撑潜力得到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农业条线团结奋进、奋力拼搏的结果。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必须要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拓宽思路、务实苦干、奋力赶超,以打造“宿豫高效农业第一强镇”为奋斗目标,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加速“强镇富民”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
20xx年,我局工会在局党组XX县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工会工作各项任务。现将20xx年人社局工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职工积极开展活动。
举办重大节假日前的职工文体竞赛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积极参与县总工会、县妇联、县体育局等单位组织的“安康杯”竞赛活动、“三八”妇女节活动、“五四”青年节活动、“国土杯”廉政辩论赛、“廉政杯”全县职工运动会等。通过深入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激发了职工工作热情。
二、进一步抓好创先争优活动。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创建“职工之家”和争当优秀服务标兵等活动紧密结合,推动人社工作和人社工会工作。经常组织职工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健身操等活动,定期组织退休老同志开展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理顺工会机构。
20xx年加强了局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理顺了二级单位工会组织机构,配备了兼职工会工作人员,健全了工会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加强规范引导。
四、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人社局与县总工会一道在做好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率和履约率方面,加强了区域(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行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标准,围绕工资增长、劳动定额、计件工资单价等职工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协商,让职工与企业及经营者共享发展成果。
五、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维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20xx年人社局加大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参与处理突发事件,及时追讨民工工资,仲裁调解维权作用更加明显,为构建劳资双方和谐劳动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六、加强作风建设。
按照“面对面地与职工交流,心贴心地做职工思想工作,实打实地为职工服务,出实招、办实事,努力实现职工队伍状况在一线掌握、工会维权帮扶在一线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工会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在一线开展,密切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服务能力”要求,积极开展活动,提高了人社系统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素质,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推动了人社工作整体提升。
七、扎实开展为职工办好事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对困难职工或生病住院职工进行了慰问;二是为职工开展了健康体检工作。
20xx年,人社局工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县总工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着组织职工活动不够,信息报送不及时等问题。20xx年,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工会信息报送及宣传工作;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工会活动,陶冶情操,激发工作活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锻炼职工良好的身体素质,激发职工对生活和工作的激情,为推进人社工作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