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技术员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篇)
转眼间,辞旧迎新、平凡而又不太忙碌的一年已到尽头,不知不觉时间过的真快,悄然无息、xx年的日历即将翻过去。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回首自己一年来经历的风雨路程、对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我做出如下工作总结:
公司于年初完成了搬迁、复产、改造工程。这期间大多数员工放假,只有办公室、班组长及部分生产骨干上班,面对新落成的诺大厂房,我们不怕苦,不叫累,清理垃圾,安装设备,为尽快复产作准备。我们从没休过公休日,就连元旦也一天未休,有时甚至加班到深夜,在大家的努力下,仅用20天便恢复了生产,并于4月份顺利通过GMP认证,这其中也有我的汗水和功劳。
1、务实工作、自我加压、认真工作、有得有失。
前半年、值得一庆,(威海文平和谐家园高层c5、楼)自己着手参加的第一个住宅工程已经竣工,我们主抓质量、进度使规定期间内竣工。同时也让我学会了一些施工工序、包括图纸的一些细部构造、及公司规定的一些细部做法、及技术资料的整理等。包括为人处事都有很大的改进,也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体施工完毕后、主要参与砌体的放线、拉结筋的植设、及最后砌体的验收等。后期主要和甲方人员及监理人员做分户验收、及室外污水管道的标高抄测。泛泛的工作岗位维护的是一团氛围。做为一名新手、同样也出现了很多的错误、(楼层外飘窗的砌筑)造成返工、但我会汲取教训、认真熟读图纸、问题考虑全面。坚决不会在让同样的问题出现。
后半年、新的工程开工、位于威海市高技区、楼座为三栋小高层a1、a2、a3、三栋多层a4、a5、a6、及一个大车库总面积由于58000m由于开始技术人员人手紧张、相当忙碌、虽说忙碌、但很快乐、对自己有很大的信心。因为这是我第一个从基础来挖到最后封顶的工程、所以我很期待。
2、工作要有责任心,合理安排工作。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项目。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xx年共上报了《山东省临沭县蒙香花生色拉油项目》、《山东三兴食品有限公司烘干蔬菜脱水生产线项目》、《临沭县昌盛面粉日产300吨扩建项目》、《国家蔬菜(大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等6个项目。
在这里更让巩固加深了上半年所学到的知识。更明白了:趁年轻多学习的道理。业余时间我会拿出一定的时间多去看规范、图集。唯一不足就是:工作没有计划性。所谓有失必有得,总结一年的工作后,我认识到工作计划的重要性,合理的安排工作可以大力的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更好的顺利进行。数据的统计要从实际出发,以计算量为参考,经多方讨论确认后,再进行数据上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做事要有责任心,发扬三勤管理精神,多看、多问、多查,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现工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方法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按照图纸进行施工还要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有什么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施工问题及返工现象的发生。最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有正确积极的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
吸取xx年的失败、为了我能够在xx年取得更好的成绩、减少返工及维修使自己自我完善。我做出如下建议:
1、xx年开春将会进行拉结筋植设及砌体抹灰工作、这个时候一定要严加谨慎、看好图纸坚决一遍成活、不能造成返工及丢三落四、留尾巴的现象。
2、进行主体施工时、一定要认真、严肃、从大局着想、楼层标高控制好、
3、楼层标高控制好、放线完毕最后要进行较线。
4、做好各项技术的交底。
5、不能年轻气盛、搞好人际关系。
试用期结束了,现在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法,以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下面就本人试用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将工作定位为协助好技术负责人的工作和不断的自我学习充实,在参与建设的工程中,在完成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的同时,还协助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并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指导与编制,和施工员一起进行现场质量检查,以及协助安全员落实、督促、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工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以求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不要急于出成绩,埋下头来干工作”,是我的工作格言,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施工现场的经验累积。
施工现场工作更使我深深明白,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自己翻看规范、规程死记硬背的知识远不如实际经历过的记得牢固,而且好多学问更是书本里学不来的,完全是凭自己的经验。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多看,多学,碰到施工现场的做法与书本里不一样的地方及时的向技术负责人、工长等虚心请教,尽管有时候得不到理论上的解释,但是却是很好的经验。刚工作时觉得技术资料工作、测量工作,质量检查工作都比较简单,而实际上却学问大着,一直觉得自己会,而实际操作起来才发觉自己的不足,时常事倍功半,缺乏效率。现在实践操作多了,方法掌握了,经验有了,才得心应手起来。比如说测量,重要的是要抓好其关键工作,个人认为,测量关键性的工作一是选择施测方案,二是一定要进行复测以避免人为错误。
另外,拿技术交底工作来说,并不是简单的把交底写完交给劳务施工队签字就完成工作了。而是在书面交底工作完成后,还要在工人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发现未按或未完全按技术交底施工的工人,要耐心的`给予讲解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分部分项工程做到位,避免返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质量。
工程施工中,安全更是不容忽视的主要环节,根据一年的工地实际经验简单谈谈安全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安全意识,首先在项目部管理人员心中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只有项目部管理人员从心底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用心做好这项工作。如果项目部管理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这项工作,那在工程安全施工方面是致命的隐患。所以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将安全工作从心底认识并付诸实施。对于劳务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工人进场以后要安排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同时要对劳务施工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这些工作都做好后,就是具体实施,项目部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争取将安全隐患在萌芽状态时就彻底消灭掉。在安全方面特别注意的就是架体支撑、工人自身携带或佩戴的安全设施等。要时刻督促和检查工人必须佩戴安全设施后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架体支撑在搭设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要求施工班组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或规程进行搭设施工,要做到无任何安全隐患,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序施工。
多年来的工程施工工作,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长进和加深,工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多年来的工作表现也得到了项目部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在学习中进步和成熟起来,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开始,新中国桥梁建造技术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铁路桥梁建设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为主要标志,桥梁跨径不断提高,结构形式不断创新,从勘测设计、工程材料、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等诸多方面体现出铁路桥梁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ノ浜撼そ大桥是京广线上的重要桥梁,1957年建成通车,为双层式结构,上层4线公路、下层双线铁路,全桥总长1670m,正桥长1156m。
正桥钢梁计9孔,为3联3x128m连续钢桥梁,是国内首座采用连续桁梁的现代化桥梁;钢材 为苏联进(内容来源口的3号桥梁钢,铆接结构;构件采用胎具组拼,机器样板钻孔,钢梁制造精度很高。公路面行车道为混凝土板与钢纵梁结合共同受力的结合梁,是我国采用结合梁的开端。桥梁深水基础首次采用钢板桩围堰管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管桩直径155cm,振动打桩机振动下沉,是我国深水基础结构形式的第一次飞跃,该深水基础施工技术曾全面推广。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自力更生建设现代化大跨度铁路钢桥的开端。
京沪线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建成通车。全桥铁路部分长6772m,公路部分长4588m,正桥长1576m;主跨为3联3×160m连续钢桥梁,另加1孔128m简支桥梁。该桥应用了许多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钢桥梁在支点处加高,下弦呈曲线形,上弦平直;主桁材质为新开发的国产16锰桥梁钢,铆接结构;但公路纵梁为焊接,铁路纵横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对我国栓焊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公路行车道板为陶粒轻质混凝土,铁路面首次铺设长钢轨。正桥基础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有4种类型:筑岛重型混凝土沉井基础(沉入土面以下约55m)、深水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沉井加管柱基础,后2种基础是武汉长江大桥管柱基础的发展,管柱直径由155cm加大到360cm,并引进了预应力技术,由普通混凝土管柱发展成预应力混凝土管柱。南京长江大桥建桥新技术,获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是我国现代化铁路桥梁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1995年竣工的孙口黄河铁路大桥,其跨度108m的连续钢桁梁首次采用了整体节点新技术,改变了过去惯用的拼装式节点施工方法,减少高强度螺栓的用量,节约了钢材,方便架设施工,缩短了工期。 建成于1994年的九江长江大桥,是京九铁路大动脉上跨长江的关键工程,其主要技术成果为:
(1)首创“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桩基础施工法”,此种新型施工技术,可在长江中全年进行基础施工,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
(2)首次将“触变泥浆套”和“空气幕”工艺用于下沉深度达50m的正桥和引桥沉井基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铁路引桥首次采用当时国内最大跨度的整体式40m无碴无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
(4)首次在国内采用最大跨径216m的三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结构,首创216m大跨跨中合拢及柔性拱合拢工艺;
(5)研制并成功运用屈服强度不小于412mpa的新钢种15mnvnq,最大板厚达到56mm,且很好地解决了其焊接技术问题,使国产高强度桥梁用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6)研制成功材质为35vb的m27、m30大直径高强度螺栓,并制订了相应的施拧工艺;
(7)自行设计制造吊重300t的双臂走行式架桥机,在当时为我国起重量最大的架桥机;
(8)首次采用双层吊索塔架全悬臂架设跨度180m钢梁,为国内全悬臂架设钢梁达到的最大跨度;
(9)在国内首次采用抑制吊杆振动的新型“质量调谐阻尼器”(tmd)技术,解决了三大拱中吊杆的风激涡振问题。九江长江大桥在设计、施工中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代表着当时我国桥梁建设技术水平和科持发展水平,被誉为公铁两用桥梁建设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筑工程“鲁班奖”。
1995年竣工的攀枝花铁路单线桥,采用主跨跨度168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为当时我国同类型铁路桥梁中最大跨度。
1998年建成的石长铁路长江湘江大桥,正桥为62m+7x96m+62m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该连续梁采用特制的造桥机以预制节段拼装的方式进行施工,预制节段梁块重量150t;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大跨度造桥机进行铁路预应力连续梁架设施工。
1999年建成的长东黄河铁路二桥,全桥长13.01km,采用了国产新钢种mnnbq钢及整体节点新技术;该桥实际施工工期为12个月,月成桥进度超过一公里,创下新的建桥速度。
20xx年建成通车的芜湖长江大桥,其技术创新的主要成就体现在:
①主要跨采用180m+312m+180m板桁结合结构低塔斜拉桥新桥型,
是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低斜拉桥,第一次在正桥采用钢梁与公路桥面混凝土板结合的板桁组合结构,主孔312m也是国内目前公铁两用桥梁的最大跨度;
②研制开发了高性能mbq钢,该种强度适度﹑厚板效应不明显﹑可焊性好﹑韧性和抗断裂性好,为我国大跨度桥梁用钢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国产新钢种:
③正桥钢梁采用厚板(50mm)组成的全焊箱型杆件和整体节点构造,推动了我国桥梁焊接技术的发展;
④312m主跨采用跨中合拢新技术,实现跨中精确合拢;
⑤主塔墩采用30.5m双壁钢围堰钻孔桩低承台基础,抽水水头差达42m;副跨采用吊箱围堰大直径钻孔桩高承台基础,为国内首次。芜湖长江大桥工程建设,在桥梁结构、工程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桥5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3项为国内领先水平,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纳入相关的规范和工艺;它的建成在总体上把我国桥梁建造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被誉为继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后,我国铁路桥梁建设的第四个里程碑,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筑工程“鲁班奖”和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20xx年竣工的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其主跨是世界上同类桥梁最大跨度的上承式推力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桥位于v形的山谷中,一岸直立并倒悬、另一岸呈71°角度,主跨236m、桥长468.2m,采取平面转体法施工,单铰半跨转体自重约为10400t。该桥设计新颖、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极大,其单铰转体重量居全球之冠。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20xx年全线贯通。沿线月牙河大桥桥长7840.61m,上部结构为双线简支箱型梁,箱梁现场整体预制,梁体重达540t,以jq600下导梁轮轨式架桥机运架一体化施工法进行安装,架桥机和运梁车在吊装及运输能力上从过去的160t飞跃至 500t级,较常规的架设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小凌河大桥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整孔原位施工32m双线简支箱梁(梁体重750t),该施工方案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不需要建设大型预制场及存梁场,不需要重型运梁设备和大吨位起吊架梁机械,也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加固处理,有效地解决了工地条件和运架设备能力方面的限制,并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
20xx年建成通车的宣杭铁路东苕溪奉口大桥,主桥跨度112m,为国内第一座铁路尼尔森体系钢管混凝土提篮型拱桥。
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是青藏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是全线唯一的非标准设计特大型钢管混凝土拱桥。该桥地处海拔3670m、桥长928m,主桥采用连续与钢拱组合型结构。大桥于20xx年5月提前胜利竣工,为在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等恶劣生态环境下建造桥梁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20xx年建成的宜万铁路万洲长江大桥,正桥采用单拱连续钢桁梁桥式,其360m钢桁拱主跨在世界同类型铁路桥梁中居领先地位。
即将竣工的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与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式结构,其主跨为130m+2×275m+130m,跨度将在国内同类型铁路桥中位居第一。
建设中的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跨504m,为目前世界上主跨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实现了我国公铁两用大桥主跨从300m到500m级的飞跃;大桥上层为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铁路设计时速200km,为我国第一座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大跨度斜拉桥;该桥可同时承载2万吨的载荷,是世界上载荷最大的公铁两用桥。建设中的南京大胜关大桥是京沪高速铁路﹑沪汉溶铁路﹑南京地铁过江的通道,其主桥采用六跨连续钢桁拱结构;设计时速300km/h,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设计核载为六线轨道交通,是目前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梁;主桥最大跨度336m.是时速300km级别中最大跨度的高速铁路桥梁。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和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铁路桥梁建造新水平的标志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