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计划(通用三篇)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计划(通用3篇)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计划 篇1

一、目的要求:

1、培养全新全意为病儿服务的思想,树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医德医风。

2、掌握小儿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的特点和方法、熟悉儿童常用检查正常值和常用药物剂量。

3、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二、业务要求达到的标准: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并结合教科书及参考书,学习和初步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临床实践,熟练掌握儿科疾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诊断方案的制定,以及儿童基本护理。

3、学习和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4、了解和初步掌握儿科常用药物剂型和剂量。

5、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掌握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三、培养方法:

1、主要通过临床实践进行学习,上级医师适当介绍儿科学新理论和新进展,指导阅读有关教材和参考书,重点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实践和操作能力训练。

2、参加科室业务学术活动及全科和专业组病案讨论。

3、要求每两周给实习学生进行小讲课一次,每日查房。实习学生应充分利用上级医师查房时进行学习。

四、转科

结束科室实习时,应主动征求带教教师的意见,办妥离科。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计划 篇2

一、专科计划

1. 第一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护理学习,培训能独立完成内容,包括:药物剂量的计算, 皮试,肌肉注射,小量保留灌肠、吸氧及高热病人的护理,在这些基本的操作中养成养成学生独立及严谨的作风,并在此阶段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常规。

2. 第二周,组织学生学学习儿科常规护理的理论知识,这周的时间里,由带教老师指导学 生进行专科护理,如:高热惊厥的护理、急性喉炎、喘息型支气管炎、过敏性紫癜等专科护理。出科前进行一次操作考试,严格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评分并记录。

3. 在两周实习中,了解责任制护理,掌握分级护理制度,熟悉新生儿室的设备,了解使用 方法及治疗意义,了解设备清洁消毒方法及管理制度。

4. 安排一个独立带教日,针对以往一对一带教制,使学生了解的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接触 到的本科室的所有疾病,这样难免会影响学生实践多病种的机会,通过带教日,让同学可以全面系统的了解儿科各种疾病的护理。

二、入科教育

内容:

1、 对新到科室的学院,统一进行科室人员疾病区环境的介绍。

2、 讲解各班的工作职责及上下班时间,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3、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4、 以“病人为中心,时刻为病人着想”,热情、周到、耐心地,为病人服务,树立高度的 责任心。

5、 组织护生学习《医疗差错事故的处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和自我防 范意识,在工作中,要严格、谨慎、认真、耐心、细致、反复核对确保医疗安全。

6、 加强理论知识的巩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基本功能训练。

7、 掌握儿科常用药物的规格剂量,学会剂量的计算。

8、 实习护生的护理操作定期考评和随机抽查。

9、 实习学员有一对一的带教老师,任何护理操作都要在带教老师监督指导下进行,做到放 手不放眼。

10、实习学员可以监督带教老师,是否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计划 篇3

护生进入临床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动手能力的极好机会通过制定教学目标、规范操作步骤、安排业务学习、举行护理查房等,使护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技术的操作和基础理论的应用,并对护理工作的内涵、特点、要求有一个全新认识。根据护理部带教计划,结合本科具体情况制定带教计划如下:

教学目的: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做到学以致用,全面了解心血管和内分泌疾病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帮助她们规范操作步骤,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完成角色转换,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教学目标:

一、掌握各项专科护理技术。如:生命体征的测量、血糖的测定,心电监护仪及微量泵的使用和保养、皮下注射、安全使用静脉穿刺针等。

二、掌握心血管及内分泌常见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

三、了解其他相关疾病(如心衰、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痛风等)的治疗和护理。

四、掌握专科特殊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五、掌握心血管和内分泌疾病健康教育的一般知识。

六、熟悉科室工作特点及工作注意事项。

带教工作安排:每周讲课一次;第四周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由带教组长安排;出科时书写实习报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