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总结(汇编3篇)

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总结(精选3篇)

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篇1

大方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方案

(20xx年秋)

一、指导思想

为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促进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现决定在本学期开学之际,开展争创优秀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二、活动主题

树班风,立学风,展风采。

三、参赛对象

全校6个班级

四、具体评比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整体环境整洁、卫生,图书角、学习园地实用美观。班风、标语、学生守则等室内张贴物干净整洁,板块清晰明确。

2、班级制度文化学校相关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要分类、分版块,统一区域张贴。

3、班级精神文化:特色布置围绕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如:学习、书画展示、体育天地、学生风采、安全知识、学生评比、礼仪建设、班级绿化……),有较突出的两项版块或以上,能展现班级特色,符合学生特点,有时代特色,色彩、布局的整体效果好,质量高。

4、避免班主任包办,鼓励学生全程参与。

五、评定办法和时间

1、本次评比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此次活动不仅是评比,更重要的营造班级文化氛围、集体精神,因此要求在评比过程中每位班主任跟随评委一起参观。

2、评比时间为 9月29日

希望各班认真做好本次评比的落实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形成更加优良的班风,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

大方寨小学20xx年秋季学期

二0XX年九月

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篇2

班级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班级文化是班级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班级大多数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反映。积极的班级文化能起到导向性、激励行、规范行、陶冶行四大功效。

我校的班级文化乘着校园文化的强劲东风,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教室门前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我代表学校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声“谢谢”。感谢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期末备考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早到校,晚回家,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如果说班级文化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我们的师生一丝不苟、精心描绘的情景就是班级文化最生动而鲜活的背景。

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感激”。感激李聪、刘婷老师,没有他们的“抛玉引玉”,就没有我们更多班级的妙手回春。感激我们的一年级、二一班、三五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她们接受任务的时间最短,难度最大,但老师们在短短的两天内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令我们全体管理人员无比感激。

我想说的第三句话是“感动”。从一楼走向四楼观看我们的班级文化,我们的感受是步步有景,静静有情。

以冯景丽、张亚棉老师为代笔的一楼教室内的文化版面设计充满童真童趣,张贴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二楼以刘婷、刘艳萍等老师为代表的班级文化,形成了一幅风格一致、和而不同的美丽长卷,在花边的设计、版面的布置上,老师们的心如绣花针一般细;三楼、四楼的班级文化风格不同,各有千秋,在文化的背后折射的是班主任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郜卫霞、兀书琴老师的班级文化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经典美,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耐人寻味;李晓海、刘新匣老师的班级文化是师生智慧的结晶,远看是形散而神不散的优美散文,近看像一首灵动的小诗。高琳华、阴朝锁老师的班级文化带我们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

如果说班级文化的设计形式是美丽的外衣,那么班级文化的丰富内涵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价值所在。冯新祥老师的班级文化彰显了个人对书法和文学艺术孜孜不厌倦的追求,令人心生敬意,叹而观止;李晓海老师的班级文化是知识的百科全书;六1、六2、六3、六4学生的英语手抄报展示了不凡的英语才能。透过李聪、贾松娟老师的班级文化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和谐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每一幅画、每一张报都浸透着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我想和大家沟通的话题是“希望”。对于教室门前的班级文化是师生展示、提高、交流的平台,一是希望大家加强保护,班级的自治督导队要加强督察和呵护;二是希望这个展示台是一渠流动的水,每月及时更换期中的内容,让文化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三是希望用心拓展真正的班级文化内涵。教室里的一桌一凳、一书一画、一角一面是文化,是静态的班级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励学生的斗志。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管理风格,班级的学习风气、班风班貌,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是班级文化,是动态而日益生成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体和价值所在,让文化内化为知识、才能和行动,才是我们真正不懈的追求。

一、教学方面

1、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两班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对语文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特点,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2、以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充分发挥早读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任务,一学期下来,使学生充分地熟悉每一篇课文。另外,新课标特别强调积累,因此,学期之初,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采蜜集”。采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好词佳句,并能加以品味赏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3、加强培优转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两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且后进生面大,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后进生。尤其对后进生,加强课外辅导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鼓励,课堂中为他们创设回答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后进生学习的信心,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一学期下来后进生的队伍在逐步减少,班级的总体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八年级上学期两个班级的后20%控制在30%以内,并且也出现了不少的a等生。八年级下学期学生成绩也还不错,达到预期目标。

二、班主任方面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的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既教书又育人!关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而能快乐充实地学习;并且他们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做人。对于后进生,我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功。我时刻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孜孜以求。通过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做到勤管、严管、善管。引导他们自查自纠,变“他律”为“自律”,这样既起到了教育个体的作用,也为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在班级管理中,我还十分注重加强班干的队伍建设。我通过努力,培养出一批职责明确、工作热情、人缘好、威信高、有独立处事能力的得力班干部。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我让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让他们认真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以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加快优良班集体的建设。要净化班风,对于抓好思想型的后进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十分注重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通过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抓住反复点、促进飞跃点,使他们从自暴自弃中醒悟过来,变后进为先进。琐碎的班主任工作渗透了我点点滴滴的爱心,虽然很苦但也很乐。

我还年轻,在教育的岗位上还须不懈的努力!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的理想是不做教书匠,而要做一个教育家。用田震的歌词来形容: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我愿做一朵风雨后的艳丽玫瑰。

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篇3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负责、进取);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提升班级文化力、凝聚力);需要激发每位成员的潜能(学生强则班强;态度就是竞争力);给每个学生以尊重和理解(不易做到但很重要)。为此,班主任有必要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1、制订班集体的“共同愿景”。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目标就是前进的方向。包括班级和个人的目标(德育目标、学习目标、身体锻炼目标、特长发展目标等)。以目标矫正行为,激发潜能,促进个体和班级的成长。

2、制定一套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班风学风建设的保障,通过制定班纪班规,以制度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以良好的班风为保证,确保班级目标的实现。

3、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班级应设立五个部,一是创新部(由班长、副班长等成员组成,负责每周一次主题班会的选题与组织,每月一期班级刊物的出版,其他特色班级活动的开展);二是激励部(由团支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组成,着眼于情感沟通与潜能激发,落实一日常规:负责每天晨读开始时的集体宣誓、每天最后20分钟的反思,给学生积极的观念,激活学生自信心);三是学习部(由学习委员、各科课代表组成,负责收发导学案、收集同学中的疑问并向老师反馈、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分享、两语阅读时的带动等);四是纪检部(由值日班干部、小组长组成,负责行为习惯的督促与养成、每周一次班级点评、每周评选出若干名班级之星);五是环境部(负责劳动卫生的安排与督查、温馨教室的布置),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4、开展特色班级活动。

通过主题研究(如伟人)、主题班会、集体宣誓、读书会、辩论赛等活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学生的文明修养,为学生高远的精神追求搭建平台。

5、重视学风建设。

学风不好,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学习兴趣,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学习能力欠缺,因此,教师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两个方面。任课教师每节课都应出示学习目标,然后围绕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情境,引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力争达到堂堂清。

6、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人类修建渠道引水灌溉。教育也是如此,必须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强化自我教育与自主管理。

7、打造团结协作的学习小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成立学习小组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合作、分工,让学习不再孤单,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否则极易演变成小组矛盾。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礼仪方面的教育,学会尊重别人,懂得换位思考。

8、重视教室布置,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卫生彻底、不留死角;室内墙壁划分为三部分,前门为张贴栏(课表、班级公约)、后门为展示栏(学生优秀习作、荣誉证书等)、后窗为学生成长动态表(小组评价)。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班级文化。相信在课改班级管理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使集体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的良性循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