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9篇小班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重叠对应的比较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积累有关一一对应的感性经验。
2、学习应用“多些”、“少些”、“一样多”等词。
3、提高观察判断、对应比较、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学习运用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难点是能正确判断并说出两组物体谁多谁少。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运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一样多。 2、材料准备:红皮球4个,绿皮球3个;饭碗3个,小勺3把,盆子4个,小弟弟图像4个,帽子4顶,红花3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皮球。
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好玩的东西,(出示4个红皮球)这是什么?(红皮球)对,(教师贴好红皮球,出示绿皮球)这是什么?(绿皮球)我们把红皮球和绿皮球来比一比,(教师边讲边将绿皮球一一对应地贴在红皮球的下面)红皮球和绿皮球哪个多?哪个少?(红皮球多,绿皮球少)小朋友回答得真好,现在老师看哪一个小朋友本领最大,能一个人回答红皮球和绿皮球哪个多?哪个少?(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饭碗,小勺和盆子。
小朋友,这是什么?(饭碗)老师还带来了勺子(把3把小勺分别放在3个碗里)小朋友,你们看。碗和勺子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一样多)
现在老师又带来了盆子,边说边拿出4个盆子,一一垫在饭下面。然后用教棒指着一个上面没有饭碗和勺子的盆子问:这个盆子上面有饭碗吗?(没有)那么盆子和饭碗哪个多?哪个少?(盆子多,饭碗少)教师依次问幼儿:饭碗,勺子和盆子哪个多?哪个少?
3、教师出示弟弟、帽子、红花。
小朋友,现在看谁来了?(小弟弟)天气很冷,老师给小弟弟戴帽子了。边讲边把帽子一一对应地戴在小弟弟头上。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弟弟和帽子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一样多)现在我们来给小弟弟戴红花,边讲边给3个小弟弟戴红花。我们来比一比,小弟弟和红花哪个多?哪个少?(小弟弟多,红花少)。
4、引导幼儿看教材做练习。
(1)用一对一的方法,把小狗和骨头连起来。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
(2)熊猫和竹笋,哪个多?哪个少?
5、延伸活动。
玩“找椅子“的游戏。
把小椅子摆成一圈,幼儿站在椅子后面听教师拍手声,拍手声一停,幼儿立即找到椅子坐下来。第一次教师拿走一把椅子,第二次增加两把椅子,每次游戏结束后提问:什么多?什么少?第三次可让幼儿与椅子一样多。启发幼儿说出“一样多“。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讲的是小班数学比较多少,目的是让孩子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
活动开始,我拿出两种颜色的气球来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孩子说出是红颜色的多,还是绿颜色的多。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地说出来,接着我进行小结,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的方法。
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我还准备了小弟弟图像,帽子,红花等教具。帽子四顶,红花三朵。整节课下来感觉课堂气氛比较好,幼儿也较积极的参与,效果较理想,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让每位幼儿都操作,还有少部分幼儿没有完全掌握。对于这一点还需改进。
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轻度学生基本掌握,中度学生初步掌握,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戏这一环节,学生的情绪激昂,他们可能注重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而忽视了活动能给他们所带来的认识。还有鼓励做得太少,虽然知道有些学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应该给与表扬,至少参与其中了,不能给予忽视。这节课突出的瑕庇是玩与学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理想。通过不断的反思,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有突破的。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学习正确使用单位量词“匹”。
2、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并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夏天背景图。
2、动物贴绒片五张(数量分别为1—5)。
3、排队标记图。
活动过程:
一、感知5以内的数量。
1、逐一出示五张动物卡片,感知5以内的数。
教师:今天胡老师要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做拍手数数的游戏,好吗?
教师:玩游戏之前呢,小朋友要听清楚游戏规则哦!
教师:首先,小朋友要看清楚卡片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给一只动物拍手一下,边拍边数,数完以后两手合拢说:“几只XXX拍手几下”。
(每一只小动物都要让幼儿数清楚,并且说出总数)
2、集体数数,最后出示五匹马,学习使用单位量词“匹”。
教师:这是什么呢?
教师:哦,是小马。那小马有多少呢?
教师:马的单位量词我们用匹表示。用什么表示呀?
教师:那这里有多少匹马呢?(让幼儿完整的说出马的数量,学习“匹”这个量词。
二、学习1—5的排序。
1、出示排队标记图。
教师:小动物们要去森林里玩了,它们想要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去玩。谁来在标记图上给小动物们排好队呢?(请幼儿到黑板上给动物排队)
教师:我请小朋友按照小动物的数量从少到多的排。
教师:排的时候要说:“XXX,我请你排在最前面,XXX,我请你跟在XXX的后面…。.”
教师:你们说XX排的对吗?(如果排的正确就请幼儿来说操作结果,如果排的不正确,就要请其他的幼儿来排过一次)
2、请全体幼儿说操作结果。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操作结果。
三、通过游戏,让幼儿再次感知1—5的排序。
教师:我们来做游戏吧!(请幼儿分别站成1—5的数量的圆圈,让他们排好队)
四、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3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能用——对应的方法对两组物体进行数量比较,说出各有几个、什么多、
3、能在教师引导下,关注别人的意见。
活动重点:知道3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难点:能用——对应的方法对两组物体进行数量比较,说出各有几个、什么多、
活动准备:
底纸11《马戏团》和白磁板插入多用插板,备3套;动物卡磁帖大熊6个、大猴3个,实物卡磁帖玉米4个、香蕉2个。多用插板、白磁条、底纸11《马戏团》
活动过程:
一、以“马戏团的小动物要上台表演”为情境,引出“从台上的小红旗开始往后排动物”的要求。请幼儿集体同步操作,感知动物数量。
1、引入角色教师:“今天马戏团的明星来表演,请大家看看都有谁呀?”提示幼儿只认分类盒里的熊或猴。
2、排列动物出示底纸11《马戏团》:“狗熊和猴子要上台表演节目了!大家看看,舞台在哪里?”
二、请幼儿对应动物“发食物”并比较多少。先集体观察不同的对应方式,判断动物、食物谁多谁少,了解幼儿用的是那种策略;在集体学习用对应比较的方法,检查自己的操作。请幼儿设法将动物、食物变成一样多,并用对应比较的方法确认等量。
1、奖励食物教师:“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呀?(3个)小动物的表演很出色,驯兽师要请你帮忙给动物明星发实物,你会把盘里的两个食物奖给哪两个动物呢?”
2、比较数量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三种不同的对应排列方式:“大家看一看,这里的猴子(狗熊)有几个》?香蕉(玉米)有几个?哪个多哪个少?”
3、变成一样多教师:“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让动物和食物变成一样多?
三、以小动物的名义答谢幼儿。交流分享判断多少的不同方法,鼓励能倾听别人发言的幼儿整理学具。
1、小结请所有幼儿停止操作,转向教师。
2、评价教师:“今天你是怎样检查动物和食物谁多谁少的”
3、整理教师“请小朋友把材料收拾好,送到老师这里来。”结束活动。
一、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儿童对抽象图形的理解不感兴趣。如果孩子们仅仅识别图形而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他们将无法实现教育目标。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情境,让他们在自己的经历中认识和掌握他们。
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项目,如食物、使用、游戏等。我们班的几个孩子在课间休息时也会谈论他们最喜欢的项目,并将他们的特点告诉同龄人和老师。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机遇,引导孩子们奋发向前”。一般来说,孩子们热衷的行为往往符合孩子们那个年龄发展水平的需要。根据小班儿童的发展特点,他们可以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体的形状。因此,我根据班上孩子的年龄特点,鼓励孩子们开拓进取,以游戏的形式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于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图形。并通过游戏“寻找朋友”和“帮助图形宝宝找到家”,进一步巩固孩子对图形的理解,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掌握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困难:找到适合生活中图形特征的东西。
三、活动准备
1、每个孩子一个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头饰,背景音乐和三种预先在地面上绘制的图形。四、活动目标:
2、巩固儿童对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理解,了解每个形状的简单特征。
3、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4、在理解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流程
1.听音乐。招生老师:今天的图形宝宝邀请我们在图形王国里玩,但是孩子们记不起要去了?
2.给我们看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老师:请向图形婴儿自我介绍。
3.这三种形状是朋友刚才介绍的。现在,你认识他们吗?你能告诉我它们是什么样子吗?老师小结:圆,没有角,旋转真的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边三角,就像山上的监狱。矩形:对边和四个角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正方形:四个边长度相同,四个角大小相同。正方形真的很有用。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能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两张、方形、圆形、三角形宝宝卡片各一张。
2、三种形状的实物挂牌(与幼儿人数相同)。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师:小朋友,图形王国里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认识吗?(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2、师: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
师: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生小结)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二、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1、小朋友,图形王国的宝宝要到草地上去玩了,你们能帮助图形王国的这些宝宝送回家吗?
(1)哎呀,形状朋友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了。先看看哪些图形宝宝在草地上玩?它们是形状的?请小朋友说一说。
如:皮球是圆圆的,是圆形妈妈的孩子。电视机是方形的,它们是方形妈妈的孩子。帆船宝宝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妈妈的孩子。
小朋友真棒,帮形状妈妈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三、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现在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呀?找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做朋友,一起来跳舞吧。
四、幼儿操作:喂图形娃娃吃饼干。
哎呀,图形王国的宝宝们饿了,我们送点饼干给宝宝吃吧。圆形宝宝喜欢吃圆饼干,方形宝宝喜欢吃方饼干,三角形宝宝喜欢吃三角形饼干,请小朋友给图形宝宝送饼干吧!
小朋友真能干,把饼干送到形状王国去吧,和那里的形状宝宝一起分享。
活动目标:
1、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重点:
能够说出球体和圆柱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篮球、足球,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
学具:乒乓球、皮球、篮球、足球若干;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薯片桶、露露筒。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受球体和圆柱体。
1、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球体和圆柱体。
师:教师里有很多的物品,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选一个喜欢的放在桌子上。
2、讨论:你喜欢哪一个物品,为什么?
二、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球体的主要特征。
(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突破重难点)
1、出示皮球,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的特征。
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形状?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鼓励幼儿找出教室里是球体的物品。
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三、幼儿动手操作,了解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操作法、比较法突破重难点)
1、出示圆柱体积木。
提问: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吗?
2、幼儿动手操作,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教师:请你在筐子里找一个和你的圆柱体上面小一样的圆形,比一比圆片和下面的一样吗?
小结: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鼓励幼儿讲述生活中球体、圆柱体的相似物。
延伸活动:带幼儿到户外寻找球体和圆柱体的相似物。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的实物。
2、能认真观察、寻找自己身上及周围事物中隐含的有关4的数量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兔子的生日宴会》。
2、操作材料:萝卜、苹果、花、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主题数量--4。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猜猜是谁呢?
1、猜测小兔子几岁。
2、数蜡烛:点到哪里,数到哪里。1、2、3、4,4支蜡烛。
二、寻找动物身上的,进一步感知数量4
1、寻找小乌龟身上的数量4:发现乌龟有4只脚。
2、寻找蜻蜓身上的数量4:蜻蜓有4片翅膀。
3、寻找隐含在企鹅衣服上的数量
4:有4粒纽扣。
小结:这些小动物身上都有数量4。瞧,小乌龟有4只脚,蜻蜓有4片翅膀,企鹅衣服上有4粒纽扣,所以他们都能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
三、从自己和朋友身上寻找是否隐含数量4。
1、集体找老师身上的数量4。
师:"这么多的客人都去参加生日宴会了,老师也想去。请小朋友赶快帮我也找找,我身上有没有数量4?(有4个口袋,或4个纽扣)
2、找自己和朋友身上隐含的数量4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去吗? 那你们也赶快找找你们身上有没有数量4的东西?也可帮助好朋友找一找她身上有没有数量4。
四、从周围物品中找4。
1、为小鸡解决困难你们看小鸡它也很想去,可是它也为身上没有数量4而着急那?(出示小鸡)师:刚才身上没有数量4的小朋友,你们会想什么办法哪?
2、找礼物按小兔的要求,拿4个礼物,边拿边数。
五、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
师:宝宝们,我们唱着生日歌,拿着礼物一起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吧。
活动延伸:
家园合作:寻找家庭中数量是4的物品。
数学区:给数量是4的物品送点卡。
活动反思:
以小兔过生日邀请身上有数量"4"的朋友参加宴会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点数,掌握点数的技能,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中一开始就以4根蜡烛,牵引幼儿正确的数数方法,对4有了初步感知后再寻找数量"4",活动逐步在提升、巩固。
活动目标:
1、能够区分图形特征,尝试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2、体验帮助小熊的`快乐。
活动重点:
区分图形特征、大小。
活动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画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图、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多个,人手一份镂空纸制小路。
3、PPT。
活动过程:
一、熊宝宝摔跤了
(价值分析:情境导入,激发帮助小熊的情感)
1、出示手偶小熊胖胖:(幼儿向小熊问好)
2、播放PPT:小熊摔跤(音效)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会摔跤?
重点提问:原来路上有洞洞,让小熊摔得好痛!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洞洞是什么形状的?那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洞洞的形状、大小,并想到要修路)
二、一起帮小熊修路
(价值分析:复习巩固图形,根据图形的不同和大小配对)
1、说说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导幼儿想象)
2、修路(出示背景图以及有洞洞的路面、与洞洞相应数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石头"若干。)
(1)请个别幼儿来搬"石头",
重点提问:你搬的是怎么样的石头?(引导幼儿说出形状和大小)
(2)鼓励幼儿一起帮助同伴搬"石头" 修路(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进行配对。)
重点提问:说一说你搬的石头是怎么样的,你的是什么形状的,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头?
? 可能出现状况1:图形未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形状对不对)
状况2:图形配上,大小没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大小对不对)
小结:原来要把洞洞填满,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石头"才行。
(3)师生共同检查"修路"情况。
重点提问:我们终于把路修好了,大家一起看看路修好了吗?(引导幼儿观察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进行检查)
三、结束活动
小熊说:"谢谢你们!帮老师把路修好!现在老师可以和老师的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3添上1是4,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4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幼儿认真观察后,启发幼儿说一说:1个苹果是怎样变成2个苹果的?2个苹果又是怎样变成3个苹果的?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通过操作知道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