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优秀2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颜色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大小 适宜?

16、 白鹭 (实在)是 觅食 (钓鱼图)

〈赞美之情〉 韵味无穷的诗 栖息 (瞭望图)

飞行 (低飞图)

作业设计:

课内:1、描红、临写生字。2、抄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1、背诵课文。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随笔

一、谈话揭题?

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指读生字词:(1)白鹤 蓑毛 长喙(镶)嵌 玻璃框 嗜好

(2) 配合 适宜 寻常 美中不足?

瞭望 孤独 安稳 韵味无穷

4、齐读词语?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指导读顺句子。

6、指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7、交流初读后的收获:谈谈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不求说得全面,只要能说到一些就行)

8、质疑:读了课文后有什么疑问吗?(针对字词或句子进行提问)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在�

3、指读第一、第十自然段,读完后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4、讨论:说说诗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5、朗读1、10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再次朗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作业

1、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

3、抄写词语。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1、10自然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分组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2、试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二、读讲课文

1、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它呢?默读课文,想想原因,找找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段落来,可以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2、讨论交流:指名读找到的课文,说说从中体会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还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出示有关的段落和图片)(第2节的概括、第3节的比较、第5节的具体描述中,写出了白鹭的精巧,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结合进行板书: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适宜

4、指导朗读有关的段落(练读,指读或范读,评读,齐读)

5、小结过渡:因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那说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又是为什么呢?

6、交流:指读有关的段落(随机出示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取个好听的名称。(结合板书:觅食、栖息、飞行;钓鱼图、瞭望图、飞行图)

7、(第6节中重点抓住 “站着钓鱼”、“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7节中抓住“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引导学生想象白鹭到底是在干什么?体会白鹭栖息时的悠闲姿态;第8节中抓住“偶尔”、“悠然”、“一大乐事”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9节中抓住“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反问句,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8、你们喜欢这样的画面吗?能否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选择一、两个画面,再练习朗读)

9、交流读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0、小结:不管是早晨、白天,还是黄昏,不管是白鹭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它不会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怪不得作者那么喜欢白鹭,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1、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再一次来赞美一下白鹭,齐读1、10节。

12、你还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学生说话训练)

13、再次出示杜牧的诗,让学生读读,体会白鹭的美。

14、不管是杜甫也好,杜牧也罢,还是郭沫若,他们都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白鹭,让我们把他们的精彩语言复制到自己的头脑里去。(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背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试背杜牧的那首诗。

教学设计 2

嗜好      爱好

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很不好。

)分钟 3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  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  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  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4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这里有一首诗,自己读读

2、知道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动物的吗?

3、你还知道还有哪些诗歌是描写白鹭的呢?

二、新授

1、郭沫若曾经写过一文章来赞美白鹭,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明白吗?

(2)学生自读

2、出示生字词

(1)自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请两位)

(3)讲究几个重点的字

“蓑”你怎么来记呢?

我国的哪些古诗也可以帮助你背诵这个词语呢?

(这里的处理是好的,老师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这个比较难以认读的生字,但是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节课,学生是否真正能够记住这首诗,就要打问号了。)

齐读生字词

3、解决了生字词的问题,我们看看读书读得怎么样?

(1)指名读

(2)教师点评语言:读书读得真好,有了好的开头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读

(4)白鹭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师生交流:是歌、是诗、是精巧的诗

4、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文无穷的诗”

(1)读了这两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有了问题怎样解决呢?

(3)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明白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哪些地方说明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然后同座位之间进行了交流。

5、师生交流

(1)学生说:老师出示相关的语句

那雪白的蓑毛……

为什么?自读这一段文字――师生点评——指导朗读,——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吗?

老师把这段文字进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诗歌

这么美的文字,这么漂亮的白鹭,想把它留在自己的头脑中呢?

自己练习背诵――齐背课文。

(2)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是首诗呢?

老师觉得对比也是能够表现白鹭是一首诗的,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看看这只白鹭吗?想像一下,一阵风吹来,会有一种很什么感觉?

大家说的真好,课文已经把这种感觉写出来了,你们能读出来吗?自己先读读――指名读――点评――齐读

看看这一节的最后一节,它站在高高的树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师生交流

指导朗读

(3)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

师生交流

出示文字,读读,你钓过鱼吗?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再请一位学生读读――指导朗读

(4)学生说:……白鹭本身不就一种歌吗?

师生交流

为什么它不会唱歌,为什么又说他的歌吗?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一种对比的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想,说为什么白鹭不会鸣叫,但是,作者却把它说成是一首歌?这个问题有点“哈”的感觉,非常好的问题。)

师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节目——《千手观音》

老师相信大家到了这儿,一定能够把这两句话读好。

学生齐读最后两句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略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 6

【预习导航】

一、知识链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 ,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 能涉水捕鱼虾等。

二、在文中圈出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白鹭( ) 嫌弃( ) 长喙( ) 粉黛( )

镶嵌( ) 镜匣( ) 嗜好( ) 清澄( )

四、请抄写以下生字词。

适宜 白鹤 嫌 朱鹭 嵌 玻璃框 镜匣 望哨 恩惠 韵

五、初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 什么特点?

六、你能给课文分成几 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七、提出质疑:写下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写下初读课文之后心中的疑问。

【新知探究】

一、课文探究。

1.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2.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品读。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4.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6.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从中懂得或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学习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精练反馈】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这里四季如春,很shì yí( )休养。

2.这个xiá zi( )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3.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4.他把这张珍贵的照片放进xiànɡ kuànɡ( )里,保存起来。

二、选词填空。

嗜好 爱好

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很不好。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 ,而且太不寻常了。( )

3.每每看见它孤独 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精致、巧妙( )

2.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

3.安闲、闲适的样子。( )

4.普通,一般。(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运 用了( )的写作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七、完成下列练习。

1.“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描绘了白鹭独特的美,作者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情。

八、“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参考答案

一、1.适宜 2.匣子 3.口哨 4.白鹤 5.相框

二、1.爱好 2.嗜好

三、1.适合 2.平常 3.悠闲

四、1.精致 2.美中不足 3.悠然 4.寻常

五、1.我们 祖国的花朵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六、1.A 2.B

七、1.比喻 田园之美 对白鹭的喜爱

2.图画之美 悠然之美 清澄之美 赞美 喜爱

八、示例:美往往蕴含在常见的事物中,我们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常见事物中的美。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目标

1、理解“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相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2021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能够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四)老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能够说,这个课是很有收获的。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具准备:书本

(三)教学设计

(1)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

美中不足散文诗

3、抽查背诵。

(2)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使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能够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能够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实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3)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4)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使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5)布置作业。

使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8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 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 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设计意图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新课教学

X分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 9

教学要求: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宜、鹤”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诗

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

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四、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脚(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赞美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课堂作业新设计 10

色(素   速)    适(宜   以)     白(鹤  贺)    (兼  嫌)气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11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诗。

3、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

①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四、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12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

一、复习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鹭》。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一首精巧的诗)

2、引读第二节:是啊,颜色的配合--,引读第五节:那雪白的蓑毛正因为白鹭的外形那样和谐、素雅,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和谐素雅)

二、引入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面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把课文拿出来,自己读6-8节,看看能从这几节中找到几幅优美的画?请用简洁的词给它们起个名字。(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2、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默读6-8小节,你的头脑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

三、学习课文6-8节

(一)学习第6节

1、(出示第六节)

2、教师引导:

(1)”钓鱼“,白鹭也成了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请你读第一句好吗?(指导读好:清水田里,悠闲的白鹭伫立着,正在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呢,再读)

(2)指导:普通的水田被白鹭一点缀,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画了。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清水、白鹭、绿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幅画。

(3)(第二句话)鸟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这就叫--和谐,和谐就是美。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指名再读。

(4)是啊,正如白鹭的身形一样,是恰倒好处,增一点儿则。(生背)而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专门为白鹭而设计的“,同样,这也是恰倒好处的。那么你是否也能照这样的句式来阐述这一”恰倒好处“呢?(出示句子训练)

(5)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和谐的画吧。你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3、总结:这清水田里的钓鱼、碧水中的倩影,这一幅”白鹭钓鱼图“,充满了宁静而灵动、和谐而素雅的韵味。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节。

(二)学习第7节

1、回到刚才的话题(出示:“读了第xx节,我仿佛看到xx)

2、(出示第七节)这幅画也很美,喜欢吗?为什么喜欢?(生交流)

2、引导:

(1)白鹭独自站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白鹭也随之轻荡,就像荡秋千一样轻悠自在,课文把这种感觉说出来了,你能把它读好吗?指读,再指读。

(2)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它真的是在了瞭望吗?它或许在干什么?

感人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或许还有很多或许,耐人寻味。想着白鹭黑亮的眼睛,读好这句话。

3、总结:(播放课件)天刚放亮,白鹭就舒展开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飞向蓝天、碧野、树丛,洁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间点缀出迷人的景致,就像这小树绝顶的瞭望,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女同学读,男同学读。(配乐)

(三)学习第8节

白鹭的美远远不只这些,(播放课件)斜阳中晚归的农人,村庄里袅袅上升的炊烟,再加上黄昏空中低飞的白鹭,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怎不让作者看得如痴如醉呢?让我们一起也来享受一下这乡村的一大乐事。齐读。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诗意。你能为这幅画配上相宜的诗句吗?

(四)小结

(图)这清水田里的钓鱼,这小树绝顶的瞭望,这黄昏空中的低飞,分明是一幅幅绝妙的图画,这图� (板书)

这三幅画面,包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其实,在白鹭的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远不止这些,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白鹭的生活还会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诗来简单描述。(嬉戏翩翩起舞。)

四、学习第9节

1、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因为白鹭不会唱歌。但白鹭的外形这样和谐素雅,行动这样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无声的歌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看着这一首无声的歌,想象着它每一幅动人的画面。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写一句两句就可以了。

2、学生充满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师看了这些画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写了一首诗,读给大家听。

4、小结:白鹭美吗?妙吗?我想现在我们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浓缩到这句话中。齐读: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5、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和谐、素雅。

清水田里的钓鱼,

小树绝顶的瞭望,

黄昏空中的低飞。

......

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五、作业:

1、背诵文章的优美章节。

2、用诗一般的语言赞一赞其它小动物。

试试看,祝你成功!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 14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诗。

3、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四、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 1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同学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2、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十六课《白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同学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3、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4、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同学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蓑毛 配合 嗜好 美中缺乏 长喙 孤独 平稳 韵味无穷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精讲课文

a、学习第1~5节

1、(出示画面)瞧,这就是白鹭。

2、课文诗怎样描绘白鹭外形的?自读1~5节。

3、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b、学习6~8节

1、自读6~8节,在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假如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画些什么?

2、交流第一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配音——取名,区别“钓鱼”与“捕鱼”——齐读)

3、交流第二幅画面。

(生描述——出示画面,师范读——想象或许还在干什么——朗读)

4、交流第三幅画面。

(出示画面——朗读——取名)

5、刚才同学们用心描绘出了三幅韵味无穷的画面(出示画面)。齐读6~8节,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c、学习第9~10节

1、引读第9~10节

2、为什么说白鹭的自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欣赏一组画面。

3、小结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

1、赞美白鹭

2、(出示一组画面)欣赏白鹭独特的美。

板书:

16 白鹭

颜色的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的大小

韵味无穷的诗 觅食 栖息 飞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 1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课型】精读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

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

(1)听写

(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画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问:精巧在哪?

(预设: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这精巧的仅仅是这四处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②同学们,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诗呢?你能从哪个字或者词读出来是恰到好处?

预设:白鹭的大小也正好,颜色也是恰到好处的。从“一分”“一忽”中读出来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动作,就这样疏忽之间、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试着读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丝一毫的改变,都是遗憾。现在我们阅读这一段,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这就是这段话的出处。

出示:

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这样的白鹭,它身段的大小是适宜的

(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适宜的

(女)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全部、每一处都是适宜的。

(齐)我们一起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⑤这一自然段,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完美无缺的画面。让我们把这幅白鹭外形的画面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

(生看着画面背诵。)

(2)课文的第2、第5自然段浑然一体,那么中间为什么要插进第3、第4自然段,这两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衬托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

是呀,有多少人见过白鹭呀!可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文字走近白鹭的身边好好地欣赏欣赏它如诗如画的美吧!

(分组朗读班齐读第2自然段;一二小组读第3、4自然段;三、四小组读第5自然段)

过渡: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此外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像画面一样的诗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①句子当中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为我们描绘一下你通过这段文字读出的那精美的画面吗?

那清水田当中一定倒映着——(预设:倒映着白鹤那美丽的影子,远处的山被白云围绕着,映在水中若隐若现,天上还有几朵白云在那飘,十分美丽。)

②相信你也能为我们读出这样的精美,读——

齐读。

③画面中的白鹭真的是在钓鱼吗?那我们换成“啄鱼”“捕鱼”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现在我们再回到白鹭的画面,看从这样的画面当中,你又能感觉到怎样的心情呢?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就这样,白鹭站成了一幅画,钓起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像它这样闲适地惬意地读一读这段话吧。读——

④现在你可以给这首诗起个名字了吧?

小结:刚才这样我们抓住“钓”这样看似平凡的字眼,边读边想,读出了文字背后的画面,又从画面当中读出了心情,走进画里,读出诗来。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8两段,看你能读出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读出怎样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①交流看到的画面。

②白鹭真是在望哨吗?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画面面前没有人的心是平静,没有人的心会烦躁,所有人都会感觉清澈透明,所以白鹭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鹭,我们再读——

②你想给这样的画面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

4.我们相信白鹭怎么看都是画,怎么读都是诗,是一首精巧的诗,让我们配着音乐合作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同学们,一静一动皆有韵,一花一鸟总关情。所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块四:领悟表达,拓展深化

1.同学们这便是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大家看这是另一篇文章当中对白鹭的介绍,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地读一读。对比课文中的写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白鹭,简称鹭,也称鹭鸶。体长60厘米左石星纺锤形。鹭鸟的身体特征是嘴长、颈长、脚长和爪趾长,体态纤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所以被称为“蓑羽”。白鹭脸部裸露部分为黄绿色,嘴黑色,胫与脚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若学生都喜欢第一种,可以这样来引领:如果要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段,根据他去野外寻找我们没有见过的白鹭,那你如何选?)

小结:第1种写法说明具体,第2种说法饱含深情。

2.如果你喜欢第1种,可以尝试着把本文变成这样的表达方式说一说,若喜欢第二种,可以读读《石榴》。这是选做作业。

3.必做作业是背诵《白鹭》。

板书设计:

1.白鹭

色彩——水田闲钓

身段

身段——黄昏低飞

(静)(动)

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1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对,就是白鹭。(出示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吗?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读课文

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检查:

○1生字词:

鹤蓑喙嵌框嗜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指导分段:

一(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二(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三(6—9)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四(10)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第四段

1、指名读第一、第四段。齐读。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在你的脑海中,诗留下什么印象?

(语言精练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4、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过渡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三)第二段

1、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2、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鹭钓鱼图○6;白鹭瞭望图○7;白鹭晚飞图○8)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瞭望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朗读。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四、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竹涛声声;白鸽群飞;日升日落……)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 1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课型】精读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

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

(1)听写

(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画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问:精巧在哪?

(预设: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这精巧的仅仅是这四处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②同学们,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诗呢?你能从哪个字或者词读出来是恰到好处?

预设:白鹭的大小也正好,颜色也是恰到好处的。从“一分”“一忽”中读出来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动作,就这样疏忽之间、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试着读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丝一毫的改变,都是遗憾。现在我们阅读这一段,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这就是这段话的出处。

出示:

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这样的白鹭,它身段的大小是适宜的

(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适宜的

(女)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全部、每一处都是适宜的。

(齐)我们一起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⑤这一自然段,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完美无缺的画面。让我们把这幅白鹭外形的画面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

(生看着画面背诵。)

(2)课文的第2、第5自然段浑然一体,那么中间为什么要插进第3、第4自然段,这两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衬托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

是呀,有多少人见过白鹭呀!可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文字走近白鹭的身边好好地欣赏欣赏它如诗如画的美吧!

(分组朗读班齐读第2自然段;一二小组读第3、4自然段;三、四小组读第5自然段)

过渡: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此外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像画面一样的诗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①句子当中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为我们描绘一下你通过这段文字读出的那精美的画面吗?

那清水田当中一定倒映着——(预设:倒映着白鹤那美丽的影子,远处的山被白云围绕着,映在水中若隐若现,天上还有几朵白云在那飘,十分美丽。)

②相信你也能为我们读出这样的精美,读——

齐读。

③画面中的白鹭真的是在钓鱼吗?那我们换成“啄鱼”“捕鱼”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现在我们再回到白鹭的画面,看从这样的画面当中,你又能感觉到怎样的心情呢?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就这样,白鹭站成了一幅画,钓起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像它这样闲适地惬意地读一读这段话吧。读——

④现在你可以给这首诗起个名字了吧?

小结:刚才这样我们抓住“钓”这样看似平凡的字眼,边读边想,读出了文字背后的画面,又从画面当中读出了心情,走进画里,读出诗来。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8两段,看你能读出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读出怎样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①交流看到的画面。

②白鹭真是在望哨吗?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画面面前没有人的心是平静,没有人的心会烦躁,所有人都会感觉清澈透明,所以白鹭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鹭,我们再读——

②你想给这样的画面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

4、我们相信白鹭怎么看都是画,怎么读都是诗,是一首精巧的诗,让我们配着音乐合作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同学们,一静一动皆有韵,一花一鸟总关情。所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块四:领悟表达,拓展深化

1、同学们这便是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大家看这是另一篇文章当中对白鹭的介绍,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地读一读。对比课文中的写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白鹭,简称鹭,也称鹭鸶。体长60厘米左石星纺锤形。鹭鸟的身体特征是嘴长、颈长、脚长和爪趾长,体态纤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所以被称为“蓑羽”。白鹭脸部裸露部分为黄绿色,嘴黑色,胫与脚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若学生都喜欢第一种,可以这样来引领:如果要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段,根据他去野外寻找我们没有见过的白鹭,那你如何选?)

小结:第1种写法说明具体,第2种说法饱含深情。

2、如果你喜欢第1种,可以尝试着把本文变成这样的表达方式说一说,若喜欢第二种,可以读读《石榴》。这是选做作业。

3、必做作业是背诵《白鹭》。

板书设计:

1、白鹭

色彩——水田闲钓

身段

身段——黄昏低飞

(静)(动)

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19

【教材简析】:

《白鹭》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恰如清风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凭借语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白鹭》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简约,读来韵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设计思路】: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总领全文的句子,指导学生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再带着“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悬念朗读课文,通过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导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要说明: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二、借助工具,读准课文。

三、合作学习,读通课文。

四、加强指导,正确书写。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20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开展读课外书的活动,体验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的愉悦,感受阅读的乐趣。

2、在交流课上,与同学说说自己读了哪些有关神话的课外书,分享读书的快乐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故事书吗?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有没有关于神话的书?快来给老师讲一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二、了解神话

1、课件出示:

三、你读过这些书吗?

1、学生自由读课本内容,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不明白的可以在班上讨论。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进行引导。

(1)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文学作品。是原始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当时生产工具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的威胁,但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日月的运行、昼夜的变化、水旱灾害的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惊奇和恐慌。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因此,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神话是原始人在那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同时也寄托了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

(2)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

(3)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

(4)西方的神话更加丰富,古希腊神话是成体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还有《神谱》、《变形记》等,以及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

四、如何读书

怎样读书呢?

1、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指导。

五、选择阅读类型

1、除了中国古代神话,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古希腊神话。

2、小组交流:向同学介绍你带来的神话故事书,告诉他故事主要讲什么,哪个地方最有趣。

六、精彩片段我先读

《山海经·黄帝大战蚩尤》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来天上的“女魃”帮忙,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中国古代神话·吴刚伐桂》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古希腊神话·丘比特之箭》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相传他是一个顽皮的、身上长着翅膀的小神,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会使他们深深相爱。

课后反思

高尔基所说的“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巨大的享乐”。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神奇的世界。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勇于发言,能力得到提升。

个别同学阅读量太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关注学困生,让他们的能力也有较大幅度地提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