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案【6篇】

《牛和鹅》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牛和鹅》教案【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牛和鹅》教案 篇1

教材与学情分析: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课文内容生动,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是对学生进行朗读思维训练,积累语言的好教材。对于牛与鹅,学生还比较了解,也是喜欢的,故事本身非常吸引人,学生会很感兴趣,但理解课文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学生可能分析不透,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预设: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牛和鹅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作者他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细读探究,理解感悟。

1、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生汇报后师板书)

2、质疑。

师:根据板书,你们想提什么问题呢?

3、师归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

4、请同学们自由读5—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故事中的“鹅”在我面前表现怎样?“我”面对鹅表现怎样?金奎叔面对鹅表现又是怎样的?鹅呢?分别用__、﹏﹏、〓〓、(    )划出相关语句,写上旁注,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5、交流汇报,师相机指导。

预设:

(1)鹅欺负人

a.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师: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答。

真是一群鹅老爷呀!谁愿意来展示这些鹅老爷的威风!读一读。指导朗读。

b.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c.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

读了这些句子,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一只鹅呀?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吗?(耀武扬威、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狂妄自大……)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鹅的狂妄自大?谁来读出鹅的不可一世。

指导朗读。

(2)面对鹅的欺负,“我”怎样呢?你从哪里感受到我们对鹅的惧怕?

a.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b.孩子们大喊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c.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过渡:如果你就是当时这个可怜的小人儿,你会怎么办?

带着这种感受进入角色来读一读课文。

小结:从这一系列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实在太害怕鹅了,怕得胆战心惊,怕得魂飞魄散。

(3)金奎叔面对鹅表现又是怎样的?在金奎叔面前,鹅又怎样呢?

a、找出金奎叔对待鹅的句子,抓住金奎叔的动作“飞快地走、握住、轻轻地提”指导体会。

b、指导朗读。

c、刚才神气十足的鹅呢?用一个词来形容鹅老爷此时的表现。〔落荒而逃……〕

6、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牛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对鹅也不再害怕。是什么让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呢?

三、逐层深入,以事明理

1、找出金奎叔的话读一读。

2、交流通过金奎叔的话,“我”明白了什么?

3、过渡:金奎叔想告诉我们的仅仅是对待鹅的态度吗?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因为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就不同。如果我们遇到问题就应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小故事,看你是否能运用今天所领悟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

读故事,想办法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五、作业布置:

1、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来。

2、推荐阅读:《两个农夫》。

板书设计:

牛     欺负        不欺负

鹅      怕           不怕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牛和鹅》教案 篇2

这课已经酝酿了很久。如果是一串葡萄,那么现在应该是酿成葡萄酒的时候了!不过,滋味却是那样酸涩!

因为南岗区教师招聘需要部分教师来出题,我有幸被抽中,在出题点“关押”了五天之久,然后是批卷,直到周六8点多才回家。因此,本应是上一周该做的事情,只好挪到这周一来做了。

第三节课,复兴五年一。

开始上课了,按照既定方案,先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牛和鹅眼睛的故事。当然,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孩子们听得有趣,自然放松下来,同时,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这样过渡到课文内容,自己觉得比较自然。

学生初读课文,随着读我随着讲自己的感受:有趣,读着读着会乐出声。大家也会有这种感受吧?这是情感的渗透吧,也是一种交流。果然,孩子们读着读着,也乐起来,忍不住乐出声儿。为什么会这样呢?说说感受吧:被鹅追、咬时的狼狈样特别生动有趣;金奎叔赶鹅那一段有意思;还有前面欺负牛的那一段,觉得有意思。

这是预料之中的。接下来做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随时将学生的发言整理成板书:我怕鹅,鹅追我,金奎叔赶鹅……在这个基础上请学生结合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也是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只是放在这里,还略显不自然。

比较乱的地方出现在后面的环节中。我一直没有想好的,本来应该直接切入到金奎叔的话,但怎么切入却没有思路。于是,读事情的过程。为什么要读也并不清楚。只是含糊地说感受生动的语言。每想到这里便觉得发堵,不舒服。甚至现在都有写不下去的感受。不过,为了当初的承诺,我还是要写出来。讲好了给大家当样子,不好是靶子,给大家借鉴。

重点于是在体会我的表现,鹅的表现;金奎叔的表现,鹅的表现。因为,在此处我总认为是有比较的,正是这种比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而决定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或者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这次讲的时候,我便引导着孩子对比着来读,读出我的害怕,再读出鹅的神气;读出金奎叔的不怕,再读出鹅的害怕。反复指导朗读,这里用了大概十二、三分钟罢。后来想想,这里花的气力显得大了些,尤其是前面的问题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对这些描写生动的语句如此反复诵读也还处在一种无意注意的状态下,效果未必好。

再就读到金奎叔的话了,抓住“这样看”和“这点”两处让学生说清楚,然后说说句子的意思,再联系生活谈谈启示。基本就是这样的思路下来吧。层次不清楚的感觉始终有,所以课上下来觉得比较累。不知自己怎么讲下来的。

五年三,第二节、第三节

又讲这一课。这回在比较上下了功夫,另外我还调整了一下顺序,先理解金奎叔的话,但只是从字面上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再让孩子们读一读课文,然后圈画“我”、“金奎叔”、鹅的态度表现,看看通过比较他们的表现有什么发现。

这时,孩子们边读边进行思考:把我的表现同鹅进行比较;把我的表现同金奎叔进行比较;把鹅的表现同金奎叔的表现比较;把鹅前后不一样的表现进行比较。通过这些比较,孩子们说了很多想法和体会:鹅不怕我是因为我怕鹅;鹅怕金奎叔是因为金奎叔不怕它;鹅这动物欺软怕硬……在比较中,边谈边读,边读边谈,这回感觉自然了许多。在充分的交流朗读之后,我再让孩子们谈谈对金奎叔那句话的体会,这回孩子们的认识又深了一层:其实,鹅把我们看得小没有什么,它要是靠着这点欺负人可不行,“凭这点”说明鹅只是依靠把人看得小这点来欺负人,是没有实际的本领的,实际上人的本领要比它强得多;也有的孩子说,其实鹅对我们什么态度不要紧,关键看我们是如何看它。于是,引出下文“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想想看,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仔细阅读后,我们会发现,其实鹅的态度并没有变,还是和前文中一样“吭吭叫、扑打翅膀、一摇一摆”,只是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鹅在我眼中也就有了变化。现在,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启发了。

再谈《牛和鹅》一课的教学

这课成了一个心结了!但有时,课真的是需要磨的。反复思考下来,对这一课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记录在这里,供大家借鉴。

先大概说一说课的流程吧。

一、神话故事导入。

二、由神话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1.由神话故事到这段话,再到课文讲的故事。请学生自由读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语:

(1)吁哩哩哩、吭吭,这两个词重点是读准。强调“吁”是多音字,简单讲讲另两个读音组成的词。(呼吁、气喘吁吁)

(2)“惹”,扩词。

(3)“挣脱束缚”,注意“挣”是四声,表示努力摆脱的意思;“缚”是四声。指导学生读准确,再回到课文中读句子。

(4)通过做动作、做比较,弄懂“扳、握、掐”在课文中的意思。

3.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我”被鹅追,金奎叔把鹅赶跑,“救”了“我”的事情。)

三、精读主要内容。

1.结合课文主要内容及神话故事引出矛盾,激起疑问。

(说明:前面通过神话故事,学生得出“鹅”不怕人这一结论。而通过整理课文内容得出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这样问题自然形成了: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呢?看似简单,但孩子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大人和孩子外在身体上的差距,而没有注意到内在态度的不同。这正是课文要引起我们思考的地方。由此进入下面细读的环节。)

2.围绕问题“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默读课文5——11自然段。边读边用不同符号画出“我”、金奎叔、鹅的表现,再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还可以比较一下,也许你会有新的思考和收获。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来回答问题,结果往往是单一而简单的。学生容易直奔答案而去,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同时,在这里也是教给孩子比较阅读的方法。利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并能够有更多的学生更充分地发表看法。)

3.交流。

(基本上在第一课时能够交流一个方面内容:或者是关于“我”怕鹅的,或者是金奎叔的表现,或者是鹅的表现。然后第二课时继续交流。

交流时主要抓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得出“我”非常怕鹅这个结论,要读好;二是得出鹅不怕我,读出鹅的神气来。三是金奎叔的不怕和鹅的怕,这部分处理宜轻。可以不再读了。四是比较“我”和金奎叔的态度,比较鹅前后的变化——由神气到狼狈。

通过这样四个层次的分析、品读、思考,相信学生会得出问题的答案了:之所以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是因为“我”太怕鹅了,而金奎叔却不怕鹅。)

四、体会金奎叔的话,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其中的道理。

1.由前面内容,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我们对待鹅的正确态度应该怎样呢?

由这个问题过渡到金奎叔说的话。思考“让它这样看好了”、“要是凭这点欺负人”,弄懂金奎叔话里的含义。此时,要孩子进一步思考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时却是有困难的。

2.读第12自然段,再比较前后“我”的变化以及鹅的变化,看看又有什么收获?

此时,学生应该可以发现“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往往是由我们的态度决定的”了。

3.下面的环节引用落英缤纷的做法,由不再无缘无故欺负牛入手,回顾第二自然段内容:

“我教时临时发现一种讲法,说来也是受大哥启发,我让学生划出我们欺侮牛的动词:拍,摸,触,刮扳,骑。第一步,让学生读词说体会;第二步,学生思考调整词的顺序行不行,说理由。学生体会出,我们由不怕牛到欺负牛的过程,也领悟到牛的忍让促成了我们的行为。引完后让学生自学第二部分,划词,批注鹅如何一步步欺负我的课文,自悟“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效果较好,学生挺爱学的。”

五、总结。

《牛和鹅》教学反思其四

呵呵,其实不知是第四还是第五了,或许是第三?不在于第几,关键是思考吧。

今天在跟一位老师备课时,忽然想起了当时教学中的一个片段:教学本课的生字词语有这样一些,“吁哩哩哩、吭吭、惹、挣脱束缚、扳、握、掐”。教学最后几个表示动作的生字时,我有意想通过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积累。于是我走到第一排一个男孩子跟前,抓住他的手,做出掰腕子的动作。然后让大家说说我们在做什么 ——顺势讲到,这也叫扳手腕。这个动作——我一边说一边将那个男孩子的手腕扳向一边——就叫扳,后面的孩子都站起来看,一边看一边笑着。

这时,我又握住男孩子的手,用力摇了摇。“这个动作是——”

“握手!”孩子们大声回答着。

“哈——”孩子们忽然哄堂大笑起来。而被我握着手的男孩子红着脸,使劲要把手抽出去。嘿嘿,我回头看看剩下的“掐”字,也忍不住乐了。这群小家伙,一定以为我接下来要掐这个倒霉的男孩子呢!

“哦。‘掐’是什么动作?看看,这一定是女孩子的拿手戏!男孩子学学。”

话音未落,男孩子们就装模作样地在女孩子身上(离着一定距离)比划起来。看着他们的动作,我便学着他们的样子,用大拇指和弯曲的食指在空中一夹,再一转 ——“是这样吗?”“对。”“不对。”——“这是什么?”——“是拧~~”男孩子们特意把“拧”字拖了一个长长的拐弯。“那这样是掐吗?”我走到第三排一个男生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另一手的大拇指甲和食指的指甲做出一个掐的动作。“对——”笑声似乎比回答更响亮。

“哦?果真如此?”我清了清嗓子接着说,“请大家找找书里的话,看看书里是怎么说的?”

“金奎叔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胖子——”学生读。

我一把抓住了旁边一位同学的胳膊。“这就是鹅脖子。我现在的运用就是——握。”孩子们笑得更欢了。“另一句呢?”

“那咱们就得掐住他的脖子,把它扔到河里去……”

“哦,是这样掐吗?”我重复着刚才那个“掐”。对于鹅的脖子来说,这样的掐恐怕是无济于事的。“不是这样?那是什么样?”学生做出用力握的姿势。

看到自己的目的基本达到。于是就赶紧把话题扯回来。“对,这里的掐和握意思相近。在感觉上掐的力量更大些,更集中些。”说到这儿,我的话题一转:“其实,我们理解词语时就要像刚才这样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体会它的意思。因为汉字的歧义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只有联系课文内容才能准确地理解。记住,千万不要望文生意哟。”

《牛和鹅》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进一步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文章围绕牛和鹅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 评价

2.那么起初,文中的“我”是怎样对待对牛和鹅的?

【板书: “我” 牛 鹅】

自读3-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读,谈体会

牛——不怕 【板书: 不怕】

——从哪儿体会到的?

——牛长得那么结实,强壮,作者为什么还敢欺负它?

【板书: 欺负】

——回答,引读第一句“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

——因为“我”站在牛的角度,我们比牛大,所以我们敢欺负牛

鹅——怕 【板书: 不怕】

——从哪儿体会到怕?

——谈体会

——我们连强壮的牛都敢欺负,为什么这么怕一只小小的鹅呢?

——回答,引读第一句“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

——因为“我”站在鹅的角度,我们比它小得多,所以在一个小孩子的心中,他是那么怕鹅。

朗读:男声读第三段。女生读第四段。

过渡:可是后来,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1.齐读12自然段

2.指名说 【板书:不怕 不欺负】

3.总结板书

二、细读课文5——11段、感悟理解

1.自由出声读5——11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说

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1.默读5——7段,用横线画出我怕鹅的语句,你对这些句子有什么体会,读完可以在旁边用简短的语言做批注。

2.汇报交流 读句子,谈体会

(1)当看到四只大白鹅时——“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指导:

从哪儿体会到我怕鹅?

“马上不响了”

放学的路上,也许我们正有说有笑,也许我们正追逐嬉戏,当一看到鹅,我们立刻收住声音,放轻脚步,屏住呼吸……

还从哪儿体会到我怕鹅?

贴着”“悄悄” 为什么不用“沿着”墙壁而用“贴”呢? 两句对比读。

看见鹅,我们大气都不敢出,足见有多可怕。

指名读——再轻点,要不然就把鹅引来了,再指读——引齐读。

过渡(情境):我心里这么怕鹅,一心想躲开它的视线,可我躲过去了么?

(2)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这是一群怎样的鹅?(神气十足,目中无人。)

从哪体会到它很神气?

一摇一摆地、神气地——神态中体会到什么

“吭吭”——叫声中体会到什么

(对比鹅听见了,就抬起头来,直着眼睛看了看,——动作中体会到什么)

(对比扇着大翅膀——动作中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

这还是一群怎样的鹅?

你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目中无人

齐读——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神气十足,目中无人的鹅。

鹅为什么这么神气、目中无人?

过渡——鹅越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就越害怕了

还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3)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

指名读 谈体会。

看到鹅后慌忙逃窜,我逃掉了么?

鹅追得更快了。

还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4)“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刚才还说敢骑在牛背上呢,现在见到鹅就腿软无力,我都这么害怕了,鹅有没有就此罢休呢?

(5)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除了目中无人,神气十足,这又是一只怎样的鹅?

“啪嗒啪嗒”是形容鹅跑的声音,“吭吭”形容鹅的叫声,从象声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还是一只怎样的鹅?

从哪看出鹅的胆大妄为?还从哪看出?

一口就咬住、拉住我不放。

男生读,让大家再来见识见识这只胆大妄为的老雄鹅。

(4)连人都敢咬,真是胆大妄为!我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指导:

指名读,谈体会

看图:作者怕鹅怕到什么程度?

眼神——惊慌失措

用手挡——不敢看鹅,不光是怕啄,更不敢面对这一切

身子向后,快要倒地——怕到极点

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扣子挣脱了——顾得上捡吗?敢去捡吗?

此时此刻,作者心里会想什么?

听老师读,闭眼想象,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读

师旁白,生读我的话。

再看图,鹅又是什么反应?

指名说。

我越是胆小,鹅就越是胆大,我越是哭叫,反而还把这只老雄鹅激怒了

引读——只见,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况且还有别的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从老雄鹅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让我们通过读再次感受我的害怕与狼狈,鹅的神气与大胆

女生读我 男生读鹅 老师来读其他句子

我怕鹅怕的胆战心惊,怕的魂飞魄散——我为什么这么怕鹅呢?回归首段。

我十分恐惧,时间似乎突然凝住了,我的脑子里乱乱的,只听见心儿扑扑地直跳——就在这时,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引读8-11

(六)读8-11段

1.同样对鹅,金奎叔是怎么做的?

2. 刚才那只胆大妄为的鹅见了金奎叔是怎样的反应?

3.金奎叔为什么不怕鹅?

指名说。

因为站在人的角度看,……,所以……

——引读:金奎叔说——

4. 再读两遍,看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指导“这样看”指的是谁怎么看?

那我们呢,我们该怎么看?

5.对!鹅有什么可怕?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他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实在”可以换成什么词?

我们人比鹅强在哪儿?

是啊!鹅怎么看我们,那是鹅的事,可我们确实比它大,比它强!

怕它干嘛?我们——不要怕它!

6.这以后,我不再怕鹅,鹅呢?——

指名读

鹅没有变,还是那么吭吭的叫着,可我对鹅的态度变了,它便不敢再欺负我了。

所以我看到牛,也不再欺负它了,因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呀!

7.回归板书,从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8.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收获?

引——第一段第二段——不要总相信固有的观念,要敢于尝试。《小马过河》

从牛和鹅的故事中,你还有什么收获?

一是不应该因为鹅把我们看得小,我们就把自己看得小,我们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去看到自己。

二是不要因为我们比人强就去欺负他们。

“不以己强而欺人,不以己弱而惧人”

三、总结升华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角度决定看法,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而做法决定了结果。”

四、推荐阅读

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

板书设计

牛和鹅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牛 不怕——欺负——不欺负

鹅 越来越怕————不怕

《牛和鹅》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回顾全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谁能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师:是呀,课文开始就告诉大家,“我们”深信这句话。所以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就不截然不同,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用喜欢的符号勾画,朗读)

二、细读探究,引导感悟。

1、“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因为“我们”用了牛和鹅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2、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 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3、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品读感悟,释放主题。

1、快速浏览5-11自然段,找出在这件事中有几位主角?(指名生说:鹅、“我”和金奎叔)板书:金奎叔 “我”

2、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们,围绕这三位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概括:“我”被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

3、自由读5-11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 写作 中心)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太嚣张、太飞扬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为是。)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

(指名读——齐读)

师:我当时真是__(狼狈不堪 抱头鼠窜 软弱可欺 任人宰割。)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 指名汇报读第1自然段)

(回到课文开头,师:因为“我”相信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再怕)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 (指名说: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说)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些时候换个角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乐观。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然后写下来。(生汇报)

四、总结凝练 ,升华主题。

师:说的多好呀,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灾难带给我们痛苦和不幸,但换个角度讲,灾难不正是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吗? 愿我们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给生活更准确的答案!

板书设计

牛   和   鹅

“ 我”         不怕           怕

不再怕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金奎叔

《牛和鹅》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学生展示课前精彩两分钟

《牛鹅换眼》

2、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文章。

师板书课题(牛字小鹅字大)

学生齐读课题3、师:看了这个提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主要问题)

黑板一侧板书:a、牛字小,鹅字大?b、主要内容?

4、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对于初读提出要求: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收获,请在书上做好批注。

2、指名汇报: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提示可以按“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说。

生根据提示自由说,并在老师的引领下学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

生自由说,师提炼并小结:因为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a、师:文中“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读文并用喜欢的符号分别在课文中勾画标记。

(提示:1-4自然段)

根据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  欺负

害怕

师: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师小结: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b、后来主人公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生汇报,师小结:主人公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根据学生回答,修改板书:把牛字写大)

c、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主人公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

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描写了这件事?(5-11自然段)

三、细读探究,理解感悟

1、快速浏览这一部分,用简洁的话告诉我们,围绕鹅、“我”、金奎叔发生了什么故事?

补充板书

学生汇报,师引导:“我”被(神气)的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鹅(落荒而逃)。

2、根据刚才的回答,自由读5-11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并做好批注。

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

a、汇报读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找出鹅在欺负我时的句子,体会鹅当时心里的所想。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

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b、汇报读第6、7自然段,读出“我”的狼狈,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找出词语,自己试读,评读

师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和鹅的形象的?(生: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鲜活。

(2)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救星——(生:金奎叔)到了。

找出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

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

(3)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还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牛和鹅了。(板书:不欺负   不害怕)

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金奎叔的话)课件出示

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4)“我们”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前者从鹅的角度看人,后者是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结果不同。)相机板书: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5,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同学们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你是否能用今天领悟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1、读故事,想办法。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                        ),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然后写下来。

板书设计:

牛     欺负      不欺负    角度不同

鹅     害怕      不害怕    结果不同

“我”   金奎叔

《牛和鹅》教案 篇6

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共38人。其中男22人,女16人。他们有较强的是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三、教学目标:

1、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

4、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分析:教会学生由读文——理解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的过程。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悟其中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 (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①(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③指读象声词

④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师巡)

2. 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 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 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 “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鸭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鸭子!

你能读出鸭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5. 我们害怕鸭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请你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你能读出鹅的害怕吗?自己练习读读,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我们一起读读。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 好,同学们很会读书,能运用不同的符号做出标记!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四、总结升华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牛和鹅

欺负 怕

不欺负 不怕

牛和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做《同步探究》的题目,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同位互批。

3.评价并改错。

二、做《同步探究》的题目。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中的这点指的是是什么?

3.金奎叔的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

三、小资料:

牛和鹅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而鹅则相反,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常常主动去啄人,企图吓唬人。然而适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脚。

四、小练笔;

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同时,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大不相同。你能不能结合周围发生的事情写一写。

(让学生通过漫画演示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点,为后面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

五、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配乐)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作业设计:

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阅读中的《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你在课后读一读。

板书设计:

牛和鹅

牛和鹅的眼睛

尊重客观事实

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七、课堂练习:

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同时,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大不相同。你能不能结合周围发生的事情写一写。

八、作业安排:

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阅读中的《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你在课后读一读。

九、附录:教材及小马过河课文

十、自问自答:

参考小马过河由浅入深经行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