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说课稿【精选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比尾巴说课稿 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尖嘴巴和短尾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延伸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分析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尖嘴巴和短尾巴》选自省编教材,大班下中的主题活动,讲的是两只小田鼠天天吵架最后又和好的故事。大班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心强,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幼儿通过对本节故事的学习能够明白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的道理,同时《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中,积极的去体验实践,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以及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立了情感、知识、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能够倾听故事,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2、仿编故事

3、能够明白好朋友要互相理解宽容相亲相爱。

三、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将重点定位于,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含义。我将难点定位于,幼儿能够仿编故事结局。

四、教法学法

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同时开放多个感官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官通道更能准确的掌握学习对象。所以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游戏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等教学法。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征,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我将采用谈话法、趣味游戏法等学法。

五、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与情景游戏中,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尖嘴巴和短尾巴的手偶各一个。

2、符合故事的多媒体课件一套。

3、鼠妈妈和两只小田鼠的头饰各一个。

六、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够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1、激发兴趣利用手偶,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搬来了两个神秘的。客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铛铛铛铛,这个长着尖尖嘴巴的是尖嘴巴,这是短尾巴。

可是现在他们谁也不理谁了?这是怎么了?

小朋友们,老师来给你们讲一讲尖嘴巴和短尾巴的故事,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通过此环节,生动有趣的导入本课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伴随音乐讲故事

伴随着轻音乐,我用生动幽默的语气讲一遍故事。

小朋友们,尖嘴巴和短尾巴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尖嘴巴不交粗嘴巴?短尾巴不叫长尾巴?

通过此环节,使幼儿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区分嘴巴、尾巴、长短尖,这几个特色词汇,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同时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分段讲故事

配合着精美的多媒体画面,在轻音乐的伴随下,我一段一段的讲述故事,边讲边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为什么田鼠妈妈让尖嘴巴和短尾巴出去住?他们住在哪?当他们又碰到一起说了些什么?最后,他们是怎么和好的?

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并让幼儿明白;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相亲相爱的道理。从而完成我对目标三的设定。

4、分角色,表演故事

由我来扮演鼠妈妈,请两位幼儿,带上头饰分别扮演尖嘴巴和短尾巴,一起来表演故事。

然后,我将幼儿分为五组,每一组依次上台表演,对于表眼生动的小朋友我会夸奖她:“小朋友你真棒,你表演的真好,简直和简直和圣骑士的尖嘴巴的表情一模一样”从而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5、联系生活实际,升华主题

小朋友,你们今天有没有和小伙伴,或者是爸爸妈妈吵架?

吵架生气是不对的,小伙伴简要相互宽容一起玩,现在小朋友们拉着和你坐在一起的小伙伴说:我们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相互宽容。

比尾巴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小壁虎借尾巴》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的拟人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都很好奇,而且蛇、鱼、牛都是他们熟知的动物,对小壁虎、燕子可能会感到陌生,老师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难点: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学法: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读等方式开展,并要求学生在交流中勾画出优美词句。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我们先观看一段无声动画片,学生准备给动画片配音。

4.学生在兴趣引导下,按照要求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生字词,还要想办法记住它。

(2)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5.交流熟记生字的'好办法,以捉迷藏游戏的方式,认读句子。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为更�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学生读第1、2自然段。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他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保护自己)

3.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了解借尾巴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此环节采用“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习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习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学习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习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教师扣住“摇”字问:小鱼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学生回答是因为小鱼摇着尾巴)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摇”的动作,教师进一步问: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怎么要写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爬的路程长,这为后面突破教学难点: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B.学习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

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以及因为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有礼貌,这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学合二为一的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处。(总结板书)

4.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过——高兴)【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易断、重新生长的现象叫做再生】这一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对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的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三)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2.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尾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课文思路已经清晰,人物、语言、情感也已明了,为动画片配音的时机成熟,再配以班得瑞清新优美的《清晨》钢琴曲,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四)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我设计如下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小壁虎看到长出的新尾巴真开心呀!它要去告诉它的好朋友。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个小故事。

比尾巴说课稿 3

《小壁虎借尾巴》是二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小壁虎尾巴断了,向鲤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之外,还要他们了解摇摆甩的区别,使学生知道壁虎、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根据二期课改的主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课堂的气氛。我着手构建课文学习的教案。.

1. 以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学会生字。

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学会9个生字。我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开放式的识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由于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的识字方法。因此,课堂中或直接请学生来当小老师,交流识字的好方法,或让学生在小组活动范围内说出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然后在班级中交流。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2.“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习活动。

小组学习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学生认字,读课文,交流说话……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人人参与形成互补,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针对课文我采取让学生表演的方法。通过表演,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课文中描写鲤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摇摆有了形象的认识,对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有了体会。

3.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壁虎有更全面的了解,对课文的学习投入更多的积极性,我要求学生在课外多方面的寻找有关壁虎以及各种动物尾巴的资料。我想:这样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知识的学习与兴趣的激发结合起来,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与对文学爱好的培养结合起来,都是对学生有益的,这也是我们二期课改的主旨所在。

4.我还特地创造了有趣的情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课文进入复习阶段时,我用“开荷花”的游戏对新学词语进行复习,用“摘苹果”的游戏练习说话,不仅加强了趣味性,更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记忆与理解。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阵地,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体验的重要手段。新时期的教师,应该不断地树立更新的观念,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地丰富教学手段,不断地突破原先的自我。

比尾巴说课稿 4

一、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有着自然特殊的感情,他们喜欢小动物、乐意与小动物亲近,喜欢翻阅动物的图书,讲述动物的故事。在我们班的种植角就饲养了许多金鱼和小乌龟。一天有个小朋友跑来说“老师我现小乌龟也有尾巴,好多小朋友马上被他的话吸引,争先去看并展开了讨论“我知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为什么动物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形状也不一样呢?”我及时捕提了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的尾巴》这一活动内容将科学领域、语言领域、健康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体现了新《纲要》对科学领的要求,通过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和教师适当的引导,激发幼儿更大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去利用多种途径探索并发现动物尾巴的功能。

二、说教材

喜爱小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们的天性,这一点在中班孩子的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小动物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使他们的脑海里浮现着有趣的疑问。《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还要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兴趣。我选择了这节有关小动物的科学探究活动《尾巴的妙用》。即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还激发了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班上幼儿年龄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纲要》为依据,确立了在“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孩子们的年龄在增长,探究欲望也在逐步增强。因此,目标定位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1、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和观察能力。

四、说重点难点

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形状。

难点: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用途。

我通过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课件并以故事的形式以及启发性提问,使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探究、从而形象直观的了解尾巴的形状及用途、使活动的难点及重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五、说教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运用了启发提问法、课件演示法、观察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克服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究、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六、活动总结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初步的探究能力。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我用《揪尾巴》游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然后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提升幼儿热爱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大胆交流自己看到的动物尾巴的样子,并让幼儿比尾巴,大胆说出尾巴的不同形状。当幼儿的好奇心被点燃时,再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动物尾巴,并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新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要提供丰富的材料,我组织幼儿玩小动物找尾巴游戏这一活动,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カ。最后我组织幼儿交流自已知道的其它动物尾巴的特殊作用鼓励幼儿课后继续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七、说学法

学法: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八、说活动过程

活动材料的准备为活动目标达成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我们都知道要想活动目标顺利实现,要想活动重难点得以突破,那就要取决于活动过程的开展。我设置的活动流程有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以游戏导入活动;第二环节:引导幼儿探究尾巴的形状;第三环节:以故事的形式探究尾巴的用途;第四环节:以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五环节:在动物舞会中结束活动。

在活动中让每位孩子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的方式探究尾巴的形状和用途,促使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地想、大胆的说、快乐的玩。

第一环节: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大家好,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做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揪尾巴’。老师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每个小朋友身后别一条尾巴,小朋友要想办法揪掉小伙伴的尾巴,揪到着为胜。

(这一环节中,我以游戏的形式开始活动,可以说游戏是孩子的好伙伴,可以很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环节: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教师:刚才小朋友做了‘揪尾巴’的游戏,摸摸自己的屁股上有尾巴吗?谁有尾巴?(引出小动物有尾巴)

教师:世界上许多动物,它们身上都有一条尾巴,而且尾巴的形状都不同。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播放课件《比尾巴》。

欣赏完课件提出问题:

1、儿歌中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

2、他们的尾巴都是什么形状的?

(这一环节中,课件的展示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而且生动形象的让幼儿感知动物尾巴的形状。)

讨论:你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自己知道的动物尾巴的形状。引导孩子很快进入一个主动思考、积极应答的学习范围之中。)

小结:原来不同的动物,它们的尾巴是不一样的,有的长长的、有的短短的、有毛茸茸的------

第三环节: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尾巴的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这么多漂亮的尾巴都有什么用呢?我们先来听一个《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故事里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都向谁借了?让幼儿带着问题欣赏课件《小壁虎借尾》。

欣赏完课件首先让幼儿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接下来结合课件继续提出问题讨论:

1、小鱼为什么不借给小壁虎尾巴?

2、小壁虎借到老牛的尾巴了吗?

3、燕子为什么不借给小壁虎尾巴?

4、引导幼儿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小壁虎没借到尾巴怎么办?妈妈告诉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呢?

(这一环节,我又一次播放课件,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寻求答案所在。正如《新纲要》中所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着、支持者、参与者。)

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经验后我又给了孩子一次新任务。

讨论:除了故事里这几种动物尾巴有用,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别的动物尾巴还有什么用?

(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想象、思考这些开放性问题,是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已扩展,在交流中总结出动物尾巴的用途。)

第四环节:以游戏《给动物找尾巴》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出示没有尾巴的动物)看看这些小动物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森林里出现了一件怪事;一位魔法师把小动物的尾巴偷走了,现在老师已经侦察到小动物的尾巴就藏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我们去帮小动物找尾巴好吗?你们有信心找出来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幼儿找尾巴)

(这一环节幼儿自己动手给小动物找尾巴,不仅巩固了幼儿所学的知识,活动的趣味兴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升华,更为有利地帮助了孩子亲身体验探究的结果,激发了幼儿爱护小动物情感。在游戏中老师会适时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表现汇集在语言表述中,让每位幼儿都和同伴去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第五环节:动物舞会。

教师:小朋友,你们帮动物王国的小动物找到了尾巴,它们为了表示感谢邀请我们去参加舞会?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参加他们的邀请舞会,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九、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活动,活动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用家园共育的方法进行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去将本次活动中了解的尾巴的作用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些喜欢的动物的尾巴的图片并了解他们都有什么作用,帮助幼儿把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继续延伸。

比尾巴说课稿 5

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课《比尾巴》。这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识字、阅读直观便捷。四节儿歌中一节与二节相对应,三节与四节相对应。两组儿歌结构完全相同,都是由简单的问答式构成,其基本形式是:一节问,一节答。

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课本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读好问话的语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一演、说一说、贴一贴等方法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培养探究的兴趣。

三者相互综合与渗透。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一年级教材主张学生在玩中学、主动学的指导下,依据一年级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征,结合课本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3、引导发现法

4、情境教学法

以上四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说学法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在教学中我把演、说、读、贴、圈等引进课堂。

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资源是生字卡片,教学课件,动物图片

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是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从动物王国给你们请来了几位小客人,在我们的教室里举行一场有趣的比尾巴活动,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参加,下面我们就尽情地欣赏吧!

这样设计,创设了合理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自主识字

1、在课文中用“ ”画出要求认识的字。

2、给生字条中的字注音。

3、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本课共识11个字。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孩子没有识字能力,开学以来,我在教学中逐步渗透以下识字方法:

(1)看图识字。

(2)猜谜语识字。

(3)游戏识字。

(4)生活识字。

(5)组词识字。

(6)部件组合。

学生根据初步掌握的识字方法,小组合作识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4、交流检查。

教师既是主持人,也是参与者,更是指导者,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播指导。

5、游戏激趣,巩固生字。

把字宝宝送到小动物的手里的活动中,通过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巩固识字。

三、读中探索,突破难点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的设置从一年级学生爱探索、喜欢尝试的特点出发,通过动画、声音等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评价比较中发展思维,主动探求问句的读法。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初读感知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结合两组画面自读、对读,教师指点读。多种读书形式交替使用,既不单调,又不乏味,让生字的读音重复再现。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共有四节,一、二节相对,三、四节相对,由问答式构成,写了六种动物的尾巴。比如让学生速读,提出“儿歌中每句话中都有一个相同的词看谁能很快地把它找出来?”一石激起千重浪”,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同学们很快就会找出这个词是“尾巴”,学生自主发现了这个词,实际上也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

(二)细读感悟

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本课内容浅显易懂,难点是读好文中的问句,1、2节和3、4节的结构相同,重点指导好1、2节。指导过程是

1、老师范读。

范读前,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

2、领读问句。

提醒学生我们读这样的句子时声音向上扬,就像问读第二声一样。接着让学生自由练读。

3、练说问句

联系生活实际同桌互相交流说问句。

4、对答练读

可分男女生对读、同桌两人对读,小组比赛读

使学生在对读中掌握问句的读法。

新课标倡导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让学生运用1———2节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3 、4节。

(三)熟读成诵

依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的特点,在教学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注意稳定性的提高。在这一环节中,可设计配乐让学生进行朗读擂台比赛,并鼓励学生尽量看图试着背诵课文。擂台比赛充满挑战意味,符合学生好胜的心理。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观察这些小动物的耳朵,模仿课文的格式编一编儿歌〈〈比耳朵〉〉

这一作业的设计从同学们感兴趣的事物着手,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使课堂延伸到课外,更开放、更有活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地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整节课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兴趣为前提,游戏为载体,朗读为主线,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比尾巴》评课

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上课经常会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李人可老师在教学中,首先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大赛”的情境,告诉学生只要认真通过几关(记忆关、拼读词语关等)考查,就能做上这场比赛的小裁判。这样,她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到了课堂学习中,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并因这个情境的贯穿始终而使整节课充满童趣。

新教材识字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识字量增加是一明显特点。如果每节课只是单纯地要学生跟着教师读准字音,听教师来分析字形,这样,要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失去识字的兴趣。这堂课上,李人可教师通过分散识字,采用找反义词、找同偏旁的字等等多种方法,很自然地把要认识的生字一一落实,又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认识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可谓行之有效。

《比尾巴》一文的呈现是以上下篇、问答形式出现的。李人可老师在本节课上重点指导了疑问句的读法。她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练读,强化了朗读训练,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了感情,在读中了解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很欣赏李人可老师在最后写字环节所下的工夫。她注重认识新笔画、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字的姿势以及对学生写的字的评议,也给了学生充分的写字时间。细致、扎实,值得学习。

综观整堂课,李人可老师所引领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目标明确,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商榷的地方:

1、从游戏到复习旧知这个环节的过渡不是很自然,教师的引语容易引起误会,分不清是哪一课时。

2、要注意细节。写字教学中要注意间架结构的讲解和教学中有一个学生把“松鼠”都读成平舌音,教师没有注意,后来也有几个发音错误。

总之,李老师的课越上越精彩,为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无比快乐的学习享受。相信做李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是快乐的。

比尾巴说课稿 6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认知目标)

2、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观察,识破他们的花言巧语,不受蒙骗。(智能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狼和羊的对话。

2、理解狼的三次花言巧语。

教学教法:

激趣法、直观法、创设情境法、分角色朗读法、小组合作法、表演法等。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二、看看想想,初知内容。

三、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道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分两步)

1、为了要演好课本剧挑选演员,引题。

2、怎样才能演好课本剧呢?为了演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板书:狼和羊的头像)

我们是让学生在兴趣的情况下设置悬念,充分启动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走进故事的强烈愿望。

二、看看想想,初知内容。

播放录像(认真听、仔细看,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我给学生创设情境,直观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了解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分两大步)

(一)小组学习。

我设计了依次用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背一背等方式,分别学习狼和羊的五次对话。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学习其中的一次对话。这样可以开放教学思路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在合作交流上,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探究的命题。

(二)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学习第一次对话,(读一读)

我抓住关键词语“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连忙打招呼”作引导,点拨。

主要让学生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读出语气,读懂对话,并且在评议中,学生来当小老师互相纠正、探究,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可以让他们体会狼的狡猾。

2、学习第二次对话。(演一演)

(1)抓住“又老实又可怜”表演出狼是伪装的。

(2)“看了狼几眼”让学生猜一猜,老山羊看到了什么?

这一步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对话的特点而设计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再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把狼和羊的语言变成立体生活形象,并且在交流评议中探究,完成对课文的“再创造”。另一点发散学生的思维。

3、学习第三次对话(分角色,有感情地读)

抓住关键词语“半闭着眼睛”“答谢”。

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读出狼讨好的语气。羊要在狼还没有说完的情况下打断了它的话,读出肯定的语气。分角色朗读,体会狼说话的目的、心理、动作、神态,激发学生内在感受。从而入情入境,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4、学习第四次对话(背一背)

抓住“急了”“赶忙”“使劲”等词语。

内化积累后,出示课件(摇尾巴)直观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体会狼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勉强用摇尾巴的招数来继续欺骗的心态,读这一部分时要与老山羊的'话联系起来“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这是全文最关键的一句话。这样不仅体会了狼和羊的神态,还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

5、学习第五次对话(演一演)

(1)抓住“咧开嘴”“龇着牙”表演出狼的“凶相”。

(2)假如你是这只正在走开的老山羊,你会想些什么?

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与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狼和羊都有自己的体会。我要给他们表演的机会。这时,设疑老山羊一边走一边在想什么?引导学生沟通课堂内外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另一点,你会想些什么?根据课文引导学生想象到老山羊是聪明的,善于观察思考的。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出示儿歌,总结课文(让学生在儿歌中总结狼是狡猾凶恶的,老山羊是善于观察思考的。)

(2)设疑狼的下场怎么样?(目的是开拓学生思维,深化主题)

(3)进行德育教育。(目的是联系生活实际,学为所用)

板书设计:

是为了突出对话类型的课文特点。

附板书

狼的头像老山羊的头像

狡猾、凶恶善于观察、分析

比尾巴说课稿 7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十课《比尾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既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也是一种生活所必须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及课后反思这几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全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他们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

二、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擅长直观,形象思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听音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这篇课文是一年级孩子进入小学所接触到的第十篇课文。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和一个识字单元,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朗读技能经过七篇课文的学习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应继续巩固这些训练成果,如有可能适当拔高。

三、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小节,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我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会朗读问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和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五、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比、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

在新课标“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针对这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我用声音、动作、谜语等不同形式和孩子们进行游戏,让他们猜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在猜对的同时用课件出示这些小动物们。这样,刺激了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此时学生已情趣盎然,我马上出示了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认读有关动物的几个生字,我会问他们:你还能叫得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吗?小组内先认一认。然后我先请个别学生认读,再采用带拼音和图片读,去掉图片开火车读,最后去掉拼音读。这样分层进行教学,降低了难度。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出现,强化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紧接着我转入了正题:你们知道吗?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一场有趣的比赛,邀请我们当裁判,大家愿意吗?裁判们,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这样导入势必会激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课题“比尾巴”。学生自行认读这三个生字,抽读检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步:趣味对读,熟读课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学生走进了文本,对所学内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他们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当裁判,融入课文情境:裁判们,请认真观察动物们的尾巴,呆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喔!然后让学生评动物们的尾巴。如此设计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有了上面观察和练说的基础,学生要读好课文并不难。接下来,我安排了趣味对读:请大家自由选择一个伙伴,你问我答地来读一读

课文吧。让他们边读边做动作,然后男女对读、小组合作对读、配上节奏读,抽出几个生字让学生比赛读,再把生字放到句子里检查读。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同形式的读,使全体学生都处于读书训练之中,学生想读、乐读,在读中感知、理解。新课标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亲历体验,积极倡导师生的平等对话。 课件出示“我能读好”,由学生自主选择读,重点指导读好问句和轻声词“尾巴”,教师可示范读,和学生竞赛读。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同时,也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第三步:做“找尾巴”游戏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此时,我安排了一个“找尾巴”的游戏。打开课件,我故作惊讶地说:“你们瞧,这些贪玩的小动物,玩得尾巴也丢了,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聪明的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尾巴吗?”屏幕上出现了尾巴错乱的动物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依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正确的选择。然后看着课件用“__的尾巴___”的句式说话。通过出示形

比尾巴说课稿 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讲述四季中小松鼠帮助别人的情节。

2.能根据图片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3.愿意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图片四幅、人手一份故事的小照片、小篓子6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出话题。

1、教师提问,引出话题。

师:“你们见过小松鼠吗?”

师:“它有一条?”(大尾巴)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说一说小松鼠的大尾巴的作用。

二、运用已有经验,幼儿尝试讲述故事。

1、教师引导幼儿选择一张图片,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图片内容。

师:“小篓子里有三张照片,请小朋友每人选一张照片说一说,小照片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讲述。

3、教师出示PPT图片,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照片内容。

●幼儿观察小照片,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照片内容。

三、仔细观察图片,根据教师的提问,感知理解小松鼠的'大尾巴在不同季节的作用。

1、教师示范讲述前三幅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启发幼儿想像故事情节.讲述画面内容。

师:“前面我们说了春天、夏天、秋天,接下来是什么季节?”

师:“在这个季节里,小松鼠会用它的大尾巴做什么呢?”

3、教师用PPT出示第四个画面,启发幼儿看图讲述小松鼠用大尾巴当被子盖的情节。

4、教师完整讲述第四幅图片的内容,引导幼儿理解讲述思路。

●幼儿倾听教师的示范讲述。

四、引进新经验,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述,幼儿能够按照故事中的讲述思路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画面。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采用等待、留空等方法让幼儿填空,讲述图片内容。

●幼儿通过教师的完整讲述学习新的讲述思路。

五、巩固新经验,引导幼儿仿编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助别人的情节。

1、师:“小松鼠的大尾巴真神气!想一想,小松鼠还会用它的大尾巴帮助谁呢?”

2、教师提醒幼儿用上述思路,讲述仿编的故事情节。

●幼儿大胆一起说一说。

六、结束活动,组织幼儿讨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幼儿讨论小松鼠帮助他人的心理。

师:“小松鼠帮助了别人,它心里会怎么想?为什么?”

2、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理解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你在什么时候,帮助过别人?帮助了别人,你感觉高兴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