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优秀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找到的15篇中班音乐说课稿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设计意图:

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或殴打能够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小鸡》是一首外国歌曲创编而来的一首幼儿歌曲,小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我所选择的音乐将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另外,活动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音乐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新《纲要》中强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呕吐能够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皮亚杰指出:在前运算时期(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脱班幼儿很喜欢一边哼唱一边做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及感兴趣,并好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对这首歌有强烈的兴趣成了游戏的基础,目标2是目标1的基础上进行,又是目标1的突破口,而遵守游戏的规则幽将是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对音乐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加强节奏感等,我适当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

1、情景课件。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

二、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

托班幼儿正处在听觉感官发展时期,听觉的发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对音乐能表示出明显的情绪反应,这一环节是幼儿的听觉感受及动作感受,使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印象。

三、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

1、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

2、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3、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

四、幼儿游戏

1、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2、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讲述,让幼儿感受民风民俗,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2、在律动中感应拍子与节奏。

活动准备:

挂图、铃鼓、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端午节快要到了,龙舟爷爷好高兴!原来,又要举办划龙舟比赛了。今年刚出生了一只小老鼠,却不知道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1、请幼儿说一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家里人都会做什么。

2、教师出示挂图补充,介绍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挂菖蒲、挂艾草、喝黄雄酒等。

二、语词律动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划龙舟比赛的时候,要做什么呢?

1、教师念儿谣语词,通过肢体拍打出拍子。

2、播放CD,幼儿模仿老师念语词做拍子练习,间奏部分划船。

3、教师以过端午节的儿歌节奏,在黑板上画短短长,幼儿念语词,教师画。

4、幼儿拍手练习短短长,并念出短短长的节奏。

5、边念儿歌,边拍出黑板上的节奏线。

三、乐器演奏

师:我们的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有两种不同的`龙舟,一种是圆舞板龙舟,一种是铃鼓龙舟哦!

1、圆舞板龙舟

师:我们先来划划我们的圆舞板龙舟吧!

请幼儿敲奏圆舞板并念儿歌。

语词部分敲节奏,间奏部分划船。

2、铃鼓龙舟

师:圆舞板龙舟比赛完,该到铃鼓龙舟啦!

请幼儿拿好铃鼓后站在蓝色线上,排成一条长长的龙舟。

播放音乐,踏步前进,念儿谣敲出节奏,间奏时划船动作。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

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教法学法

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

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

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

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 。

一、说教材:

《萝卜回来了》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以“萝卜”为线索,将小动物们把萝卜送给朋友分享的一个个情节,串联成一篇充满爱心和喜剧特色的故事。故事采用反复式的结构,类似情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中描述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既有重复,又有不一样的内容,既易于为幼儿掌握复述,又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好的为幼儿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主题,正是当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种美好情感,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节奏社会生活,让现在大多数幼儿都缺乏“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体验,进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可见向孩子进行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并已逐渐学会了交往,这时候,给他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对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都将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

结合故事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目标,因此我选择了《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为活动内容,希望通过故事中善良、生动地人物形象来激发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一)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

1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学习复述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会说句子“天这么冷,__*一定很饿,我找到了东西要和**一起吃”。

3 、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为故事是语言技能锻炼、情感表述的载体,只有把握了故事内容,才一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作为活动的教育重点。难点: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因为情感的体验是抽象的,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

幼儿园课程整合评优课说课比赛20__ 。 4 。 2

解故事内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起孩子对“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为我的活动难点。

三、说教学准备: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

知识准备:幼儿认识故事中所涉及的动物以及食物。

物质准备:PPT课件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课件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清晰地表现出了送萝卜的过程,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这种“自己舍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爱的传递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教法:

1 、设问法:每次欣赏之前我都进行了设问,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让孩子能有目的的倾听故事,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2 、讲述法: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增强了,运用语速、音量的变化,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3 、多媒体演示法:由于孩子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图片、模型等,这个故事虽然内容重复,但是涉及的人物众多,容易混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孩子对人物形象以及“送萝卜”过程能更清楚的把握。(二)学法:

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学法:

l 、观察法:孩子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感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他们观察背景图(大雪天)以及人物图,这样不仅增强孩子的活动参与性,也帮助孩子抓住故事线索,了解故事内容。

2 、视、听、讲结合法:让孩子通过多种器官的感知,把语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特别是观察“送萝卜”过程图的环节中,孩子们在明晰人物间关系的同时,听听、讲讲,利于故事内容、语言的学习。

3 、模仿扮演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心理描述”语句的学习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模仿角色的心理对话,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重复、语言通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激趣导入,引发疑问―分段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完整欣赏故事《萝卜回来了》,理解朋友之间互相关爱之情―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1 、激趣导入,引发疑问。

出示雪景图片,了解下雪。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时候会下雪呢?

师小结:是呀,冬天到了,你瞧,地上、山上、树上都盖满了雪。此环节的重点是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故事的线索,运用了观察法,让孩子对故事的背景有一个了解。

2 、分段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

(1)小兔送萝卜。

师:看,谁来了?小兔要去干什么呢?(看课件)

小兔去把萝卜送给谁了?它是送给它最好的朋友,小猴。可是小猴?(不在家)小兔就把萝卜放在桌子上,回家了。

(2)小猴送萝卜。

师:小猴哪去了?(看课件)

小猴把萝卜送给了谁?(小鹿)可是小鹿?(也不在家)那小鹿去哪了呢?(3)小鹿送萝卜。

师:这时候,小鹿也在雪地里找呀找呀,它一边找一边会说什么呢?我们来说说看。(看课件)

小鹿把萝卜送给谁了?(小兔)小兔在干嘛?(睡觉)小鹿不愿意吵醒它,就把萝卜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回家了。

小兔醒来,睁开眼睛一看,它看到什么?它会说什么呢?(放录音)它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怎么样?

(教师鼓励幼儿用生动的语言模仿小动物的心理描述语句。)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教师通过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帮助孩子了解故事中情节的发展顺序,幼儿通过视、听、讲结合法,模仿扮演法来学习重复的语句,增进对故事情感的理解。

3 、完整欣赏故事((萝卜回来了}},理解朋友之间互相关爱之情。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萝卜回来了》,现在我们完整的来听一听。(播放课件及录音)

萝卜最后又回到小兔子那了,怎么回事呀?小兔找到一只萝卜,先送给了小

猴,小猴又送给了小鹿,小鹿又把萝卜送给了小兔,就这样,萝卜回来了。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听好了哦!小兔子呀,送萝卜呀,送小猴,送小猴,小猴送给小鹿,小鹿送给小兔,萝卜回来啦,萝卜回来啦!好听吗?我们也来唱唱。

此环节完整欣赏了故事,课件中“送萝卜”路线图的运用,帮助孩子进一步清楚了解了故事发展的顺序,解决了活动的重点。

4 、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师:故事里的小兔、小猴、小鹿,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老师也很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愿意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真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好朋友!提问:“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你是怎么样来关心他的?" “好朋友又是怎么样来关心你的?”等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师小结:“恩,我们小朋友也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好朋友!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我们到时候也准备一样小礼物,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此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即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师运用讨论交流法来激发孩子对故事情感的把握和迁移,解决了本环节的难点。延伸活动:

1 、故事表演;2 、自制礼物送给朋友。

我觉得这种孩子参与的形式能让孩子较深刻地感悟到这个“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并把情感的理解上升到实际行动中。

以上是我对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的说课稿,谢谢各位老师!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说课题名称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小红帽》。

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二、说设计意图

音乐是表达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可以选取由幼儿熟知的故事改编的歌曲,《小红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幼儿在此之前已经在语言活动中对故事有所了解,很容易对歌曲产生兴趣。并且这首儿歌简单易懂,同时儿歌中有不同情绪之间的转变,可以使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体会感情的转变。

众所周知,中班幼儿在初期虽然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他们已经展现出活泼好动、主动积极的特性,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歌曲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完成《纲要》中“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所以,此音乐活动很适合在中班进行开展。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基本动作的发展情况以及《纲要》中制定的目标“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情感目标:体会儿歌中感情的转变,感知音乐的美。

2。认知目标:学会唱此儿歌,并且能够有大胆的在众人面前进行表现。

3。动作技能目标:根据儿歌情境设计动作,并表演。

四、说活动重难点

在活动目标的指引下,结合本次活动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将此活动的重点定位为:学会唱此儿歌,根据儿歌情境设计动作并表演,并且能够有大胆的在众人面前进行表现。需要突破的难点为:体会乐曲中感情的转变,感知音乐的美。

五、说教法、学法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纳曾经说过,:“要给幼儿适合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了以下教学法:

教师注重轻松的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以下教法:

①提问法: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②示范法:教师亲身示范儿歌唱法,便于幼儿进行模仿。

③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形象生动的图片,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引导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和音乐的动人熏陶。唱就是指幼儿歌唱掌握正确地唱歌方式,在体验音乐不同变化的同时,能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幼儿注重自由地学――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采用以下学法:

①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的指出,“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学一学、听一听、学一学,使活动变得丰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②师幼合作法:师幼合作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的提高。”为了让幼儿对儿歌有更深一步的熟悉,我采用了教师和幼儿合作接唱的方法,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积极对答教师的活动中,理解并学习了儿歌的歌词曲调,感受儿歌中感情的转变。

这些教法学法都能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的去参与到活动中,极大的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有效的实现目标提供了依据。

六、说活动准备

为了能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的,活动前做了如下物质准备:

①物质准备:儿歌画册四幅。

②经验准备:已熟知童话故事《小红帽》。

七、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为了实现活动目标而设计的,为了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是一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五个环节:

激发兴趣———教师范唱———理解歌词———练习活动———创编动作

八、说活动延伸

根据纲要要求,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所以此次活动延伸教师给幼儿布置任务,回家边唱边跳给父母看。

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6

一、活动来源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蔬菜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建构教学中“香香的蔬菜”这一主题活动正是要带孩子们去看一看、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他们会十分兴奋地顿然发现蔬菜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如此令人入迷,与自己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买菜》就是这一主题中的内容,通过歌曲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各种蔬菜的了解。本次活动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造宽松的音乐环境,放开幼儿的手脚,让每个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对音乐的感受之中。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确定本次教学目标为:

1、学习用看图谱的方法记忆歌词以及轮唱歌曲,艺术地表现自己的生活体验。(认知目标)

2、能简单地创编歌曲。(能力目标)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情感目标)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习用看图谱的方法记忆歌词以及轮唱歌曲,艺术地表现自己的生活体验;而难点则是:用欢快的情绪来表现歌曲,旋律重复地部分能分声部连贯地演唱。

三、活动准备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让家长课前带孩子到菜场逛逛,增加对蔬菜的了解。

2、物质准备:磁带、图谱、各种蔬菜的小卡片(如:鸡蛋、青菜、黄瓜、西红柿等)、用实物布置的菜场场景。

四、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活动需要,有目的地设置了菜场的场景,形成表象,使孩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的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

2、示范法: 陈鹤琴先生说过:“让孩子教孩子。”本次活动也将采取这种方法,让个别唱得正确的幼儿先示范轮唱,然后再让其他幼儿跟着学,这样不仅能让示范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能激发其他幼儿参与的欲望,形成互动效应。

3、图谱教学法: 苏联某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过:“只要音乐是形象的,即使是不同的体裁,都能使孩子接受。“因此,在活动中我将根据歌词的内容,精心设计各种能表现音乐内容的形象的、符号的、线条的等等小卡片,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启发幼儿在理解图案基础上掌握各种旋律节奏,使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有效地发展。

五、说学法

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看着图谱将歌词念出来,加深印象。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想这次活动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通过特定的情境,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的体验,获得新鲜感、成功感。

以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的方法,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六、说活动过程

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分配如下:

(一)练声和律动

1、老师:早上的空气真正好,看,爷爷奶奶都出去锻炼了,我们也去锻炼身体,好吗?(表演律动《健康歌》。)

2、老师:我们一起跟爷爷奶奶打个招呼吧!(练声,复习歌曲《哈罗哈罗》

3、老师:奶奶锻炼完了该去买菜了,我们也去逛逛菜场吧。

第一环节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早晨锻炼的情境,引发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轻松自然地过度到教学活动中。

(二)讨论交流

1、老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在菜场里都看到了什么菜呀?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呀?请你跟旁边的伙伴说说。

在课前孩子们就已经有了去菜场的经验,有些蔬菜早已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因此,在问题提出之后,我就让孩子和同伴相互讨论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合作学习机制。在这个环节,孩子是处于自由,宽松讨论氛围中的。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蔬菜。

3、老师提出:有一个小朋友今天也去了买菜,他是和谁去的?又买了什么菜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三)欣赏歌曲,学习歌词

1、欣赏歌曲。(清唱)

欣赏完之后通过提问根据答案出示卡片图谱。利用简单的图谱,了解歌词、熟悉歌曲的节奏,为解决难点作铺垫。

2、朗诵歌词。(边看图谱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图谱出示完之后,先让幼儿尝试着边看图谱边念出歌词。然后再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念。

3、跟着伴奏音乐朗诵歌词。

在此环节重点练习分声部念白部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四)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范唱歌曲。

2、幼儿跟琴学唱。

3、跟着录音机唱。

鼓励幼儿尝试跟着音乐集体唱、分组唱、个别唱,重点练习分声部部分。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逐步加快速度,培养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五)创编歌曲

1、老师:刚才我们在菜场里还看到了很多的菜,我们也把自己看到的菜唱到好听的歌里去吧。

2、幼儿分小组创编歌曲,老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小组上来演唱自己创编的歌。

(六)结束活动

老师:天气不早了,该吃早饭了,还得上幼儿园呢,大家快把买到的菜带回家吧!

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7

一、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

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教法学法

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

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

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

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欣赏就是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音乐欣赏题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充分考虑音乐对儿童的可感性、可接纳性。《啄木鸟》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4——5岁的儿童欣赏。A段音乐平稳、流畅,犹如啄木鸟在逐一检查哪些苹果树病了。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笃笃笃、笃笃笃”地为苹果树捉虫。C段音乐较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如往日那样欣欣向荣,充满朝气。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虽然已开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本次活动我将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纲要》为依据,我确定了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知识目标: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分辨乐曲的结构和强音

2、能力目标: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不同的音乐形象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如何帮助儿童理解乐曲乐曲结构对强音的掌握和分辨。

活动的难点是:能根据乐曲的变化帮助儿童对找准跳音。

总之,我将积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进行过有关于树木的病了该怎么办的问题的讨论。

2、物质准备:关于乐曲的多媒体课件、磁带。

3、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

重点和难点:

难点:对于难点的处理则是运用了节奏图谱帮助孩子对跳音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很快找到跳音的位置。

重点: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特地在网上下载了和制作了音乐课件动画啄木鸟的故事和动画VCD,儿童通过观看课件获的直观经验,帮助了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同时又采用启发试教学,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和方式来表示强音。

准备:

节奏图谱一幅、啄木鸟音乐VCD和苹果树找医生故事课件

二、说教法

科学教法——轻松引领师幼互动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以可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还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儿童进行欣赏音乐时,我选择了听觉、视觉、运动觉同步开放的参与式的方法,让孩子通过多种感观的参与活动知识、能力和情感经验。先让幼儿耳听音乐、欣赏课件、眼看节奏图,幼儿则按音乐结构随着教师的手在节奏图前一起练习。教师则把乐曲分为啄木鸟为苹果树检查身体、治病和苹果树病愈的三个过程。

2、情境教学法:这种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和场景,以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运用课件和VCD让孩子充分理解乐曲的结构。

3、本次活动中,我还将采用审美熏陶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我设计了让孩子们分组合作扮演啄木鸟和苹果树来

三、说学法

有趣学法——学海无涯乐作舟

在本次活动中,我将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学法有:

1、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我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情境模拟等手段,让幼儿体验乐曲中体验和表现出啄木鸟对树木的亲切关怀、爱护的感情和啄木鸟为树木治病的愉快心情,和苹果树恢复健康的愉悦情感。

2、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首先,老师让幼儿耳听音乐、眼看老师、手随教师设计做“啄木鸟抚摸树干——啄木鸟啄虫——树叶重新长出来”的律动表演动作。要求幼儿最终能达到:在脱离节奏图和老师示范的情况下,在集体中,能随音乐做动作并能基本准确地放映出音乐的结构、性质。我将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幼儿对音乐欣赏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激发兴趣——欣赏音乐——掌握重点和难点——分角色合作表演——延伸活动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故事导入:果园里的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请谁来给苹果树治病呢?(教师)

教师可在幼儿回答后出示课件《啄木鸟》给幼儿观看。一,引导幼儿谈话。(课件一的内容是:一棵苹果树生病了,树叶都发黄了,叶子也都落了下来了

师:你们猜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该怎么办呢?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创设这样的环境就需要老师多提开放性的问题,尽量一问多答,充分挖掘幼儿的思维能力。在这个问题里,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为什么会让他们积极地去思考的可能性,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回答问题。也许孩子会说:请猴子来;也许会说请小兔来;也许会说请啄木鸟来给大树治病……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答案,只要孩子愿意动脑筋,愿意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就是我要求达到的目的。而且这样设疑环节的设置也为下面的音乐学习做了恰到好处地引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很想知道到底是谁来给苹果树治病”这时多媒体课件和音乐同步进行,孩子们不用你去费心地组织,都认真去听了。

课件放完教师总结: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苹果树得了很重的病,啄木鸟来了以后果园里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今天老师就要请你们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里说的是什么事?

(二)欣赏乐曲

1、第一遍无画面欣赏音乐后,师:“小朋友们,听了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感觉怎样?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是一个概括性的问题,我认为大班孩子已有培养这方面能力的必要了,在孩子回答时,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回答,老师要鼓励他们表述完整,并给予积极的肯定。)

2、第二遍无画面欣赏音乐请孩子们把刚刚自己发表的想法用动作表现出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倾听、模仿和想象能力,帮助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捉着重与引导孩子倾听和想象,并对不同的孩子询问他们的感受。

教师:你们听出来了吗?到底啄木鸟是怎样为苹果树检查身体的?

3、分段欣赏

1、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树干,表示啄木鸟在为苹果树作检查。

师:“听了这首音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啄木鸟医生来了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如何提升幼儿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那就需要老师不仅要博学多才,还要灵活机智了。

幼一:“啄木鸟在为苹果树检查身体。”(这个孩子富有同情心,他可能正在同情生病的苹果树,那我们可趁机教育幼儿要富有爱心,并鼓励他们向啄木鸟学习,并引导孩子模仿啄木鸟为苹果树检查身体。)鼓励孩子的发言。

师: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啄木鸟为苹果树仔细的检查出是哪生了病?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要求孩子能听出啄木鸟为几可苹果数检查身体,没一句的开始要求幼儿拍一下手。(4棵)

师生共同游戏分组游戏为苹果树检查。

3、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个跳音,第4句一个跳音,表示啄木鸟在捉虫。(难点)

教师努力引导孩子能听出跳音,而且前三句是 三个跳音,最后一句是一个跳音。在这里我出示了节奏图谱,让孩子能直观感受到啄木鸟在捉虫的动作和节奏。

在这里我设计了让孩子来听一听、说一说、动一动、演一演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音乐并模仿啄木鸟有节奏的表演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4、啄木鸟医生为苹果树看了病,结果会怎样?第三段音乐欣赏。

师:接下来的这段音乐苹果树怎么样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C段:每四个小节画半个树冠,表示苹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

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强音。经我多次实践,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迎。

幼一:“这首乐曲真优美,我听了还想听。”

幼二:音乐听起来有点断。

幼三:活泼……

教师适时引导孩子找准强音,鼓励幼儿有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强音。《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请他们上来表演,肯定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师:这段音乐讲的是什么?

(三)完整欣赏:

师:这首曲子有几段?讲了几件什么事?

孩子在单纯享受乐曲的旋律美呢!老师在这时就可以顺势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的性质了。认识乐曲结构,音乐和故事一样(说了三件事)有三段。(重点)

教师和幼儿一起为三段音乐编不同的表演动作,并一起表演。

分角色合作表演。

幼儿每5个为一组,四个幼儿演果树,一个幼儿演啄木鸟。表现啄木鸟为苹果树治病的过程和苹果树恢复健康的愉悦情感。《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认为我设计的音乐情境表演是孩子领会乐曲的一种升华,也会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延伸活动:

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讨论如何用配器和节奏型的变化表现三段不同的音乐。

a)如A段用X —/X —/节奏、B段用XX/X0/节奏、C段用X —/X—/节奏为乐曲伴奏。

b)组织幼儿为乐曲配器进行演奏。如用碰铃演奏A段,响板演奏B段,铃鼓摇奏演奏C段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现有打击乐器的条件,看指挥变化演奏方法,累加乐器种类,逐步丰富演奏效果。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秋天来了,叶子一片片都变黄,秋风一吹,就像是翩翩起舞的蝴蝶飞落下来,美丽的意境贴近着幼儿的生活又为他们所喜爱。《小树叶》这首歌曲不仅符合了季节特征,而且易于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优美抒情的旋律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提高艺术表现力,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歌曲是一首AB段式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教材,第一段主要表现小树叶离开树妈妈,心里很难过,第二段主要写小树叶变勇敢了,树妈妈很高兴。此环节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对比作品中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运用启发引导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树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学习用连贯,舒缓的声音表现秋叶飘零,略带伤感的情绪;用断顿,有跳跃的声音表现小树叶勇敢,乐观,期盼春天归来的情绪。以此来化解活动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活动呈现趣味性,游戏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更加喜欢音乐中的游戏活动,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了,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具体目标为:

1、理解歌词,知道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初步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情、动作等来表现音乐的内容。

3、热爱大自然,从小竖立起保护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良好意识。

三、教学方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在本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和示范法。其中,通过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情境教学法贯穿活动始终,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为幼儿享受艺术,表现艺术提供了机会,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欲。

四、教学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的姿态及树叶飘落的情景(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理解歌词做好铺垫)。

2、多媒体课件《小树叶》(这是作品欣赏的重要部分,它将作为一个载体,向幼儿呈现完整、感性的视听觉的艺术形象。创设意境,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3、若干片“小树叶”(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运用这些材料来创设秋天的情境,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呼应,同时为最后的表演环节提供材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活动过程中,将充分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促进幼儿艺术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为此我将活动分为六个环节来完成。

1、设置情境 感受旋律“小朋友,秋天到了,风呼呼得吹着,马路两旁的树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学学树叶飞落的样子。”

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做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样子,以及树叶在风中飘舞的情景。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对秋天落叶情景的联想,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初步感受《小树叶》的音乐旋律,并由此而导入故事《小树叶》。

2、欣赏童话 理解作品“秋风起来啦,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心里可害怕。它们伤心的哭了。”(你们听到故事里讲了什么?你们伤心时会怎样呢?等等)在此环节中,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引导法,通过开放式的问题给了幼儿一个较大的思考空间,让幼儿回忆自己伤心和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老师巧妙地将的范唱溶入到童话欣赏中,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为下面理解歌词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一:大雨小雨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声音或动作来表达同一首歌曲中强弱的明显变化。

2、体验下雨天的气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VCD、有雨声的VCD、纸张、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①互相问好:对远处的小朋友大声地问好,再对近处的小朋友小声问好,体验和比较声音的强弱。

②放录音,让幼儿听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感受声音有大有小。

2、欣赏并学唱歌曲《大雨小雨》:

①倾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

②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体现大雨和小雨、随声音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动作,如强音时拍手,弱音时用食指与拇指轻碰来表达等。

3、活动延伸:幼儿唱熟后,引导幼儿采用相互对唱的形式进行、同时可用打击乐器给予伴奏(用为摇沙球表示大雨、轻轻碰击小铃表示小雨)。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1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中班音乐主题活动《动物朋友齐上阵》中的《小猪睡觉》,我将从活动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教学法及活动过程六个方面说课。

一、说活动设计意图

什么东西最吸引幼儿呢?那一定是小动物了。小猪是幼儿生活中喜爱的动物,它那扇耳朵、摇尾巴、打呼噜等憨态可爱的动作幼儿模仿起来很感兴趣。正如《纲要》中所述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既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小猪各种可爱的动作,这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小猪睡觉》这首歌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这首歌词简短有趣、曲调生动活泼,预计孩子乐于学习,易于掌握。

二、说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1、感受歌曲的诙谐,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唱准│×××××│和│××××│的节奏。

3、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创编成功的喜悦。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感受歌曲的诙谐,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初步唱准│×××××│和│××××│的节奏。

活动的难点是:初步唱准│×××××│和│××××│的节奏,尝试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中用音乐磁带《小猪睡觉》让幼儿欣赏歌曲及跟唱歌曲,用课件《小猪睡觉》主要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小猪头饰的使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五、说教法和学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提问法: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幼儿想问题,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再加上肢体语言,使幼儿更感兴趣。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在音乐游戏的环节中,我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来表演小猪各种可爱的动作。

3、演示法:我通过多媒体,把小猪憨态可爱的动作演示给幼儿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认识,多媒体的运用,引导幼儿去听去猜去模仿,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游戏表演,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

4、交流讨论法:我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通过看课件,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加深了幼儿对小猪的认识。

5、角色表演法:幼儿带上可爱的小猪头饰,表演小猪憨态可爱的动作,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克服了原有的说教模式,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六、说活动过程:

想使活动目标顺利实现,活动的重难点得以突破,那就取决于活动过程的开展。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环环相扣的活动程序,活动步骤为:问题导入、欣赏歌曲、欣赏动画、理解歌词(熟悉XXXXX和XXXX节奏)、学唱歌曲、创编动作(手指动作和身体动作)、音乐游戏(小猪睡觉)。

1、问题导入,引起幼儿探讨的兴趣我在活动的开头设计以下问题:小朋友们见过小猪吗?小猪长的什么样子?小猪是怎样睡觉的?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积极去探讨我见过的小猪的样子,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活动的兴趣。

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我先让幼儿倾听《小猪睡觉》这首儿歌,然后用课件让幼儿欣赏小猪吃饱、闭眼睛、扇耳朵、摇尾巴、打呼噜的。动画,再请幼儿说说小猪睡觉时做了什么事情,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在理解歌词的过程中掌握歌曲中│×××××│和│××××│这个节奏(这是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通过请幼儿用拍小手节奏的方式来初步的解决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学唱歌曲主要以倾听、欣赏、感受为主,以多种形式激发幼儿歌唱,让幼儿初步学唱歌曲。并能唱准小猪打呼噜的节奏│×××××│和│××××│,这里边让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边用小手反复的练习拍打小猪打呼噜的节奏│×××××│和│××××│,从而解决活动的一个重难点。

4、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主要以手指动作辅、身体动作表现为主。幼儿已经学会唱歌曲,兴趣已经较为浓厚,再让幼儿模仿小猪的形象,更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时试图通过音乐,幼儿用小手变成一只小猪,用小手来表现小猪睡觉的样子,边唱边表演,然后再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歌曲中小猪吃饱、睡觉、扇耳朵、摇尾巴的可爱形象,让幼儿自由表现,选择表现较好的让全班模仿,这里体现学法中的相互学习,从而体验表演的快乐。在这一部分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5、结束部分最后幼儿带上小猪头饰进行《小猪睡觉》的角色表演,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复习巩固本次活动中所学小猪的各种可爱动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

七、预设效果

本次活动希望能充分发挥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发挥并根据各种节奏型做相应的动作,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诣在通过三项目标的达成,促进孩子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于说课的内容和方式的理解,我也是处于探索阶段,今天和各位评委老师一起交流、探讨,有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说课稿 篇12

一、说教材

散文《落叶》它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以生动的童话语言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散文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秋天的情景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小树叶由绿变黄,一个个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翩翩起舞”这都和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作品的体验。散文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

二、说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2、加深幼儿对树叶从春天到秋天逐渐变黄,最后变成落叶的认识。

3、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第三个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启发提问、动作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新词,以突破难点。为了展示给幼儿,作品的优美意境,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图片若干张,实物投影仪

2、大树妈妈头饰1个,小树叶头饰若干个

3、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磁带。

(二)知识准备:

了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的季节特征。

三、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直观教学法:本活动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散文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当老师在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时,逐段地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观欣赏作品。

2、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小树叶在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又怎么样了?秋天又怎么样?小树叶落不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等等除以上教法外,我也将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学习此散文,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3、动作表演法:本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习新词,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地学习理解新词我将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学习翩翩起舞一词时请孩子们用各种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而表现四面八方时则请孩子们四散站立。

4、游戏法:活动中还要求幼儿能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则采用游戏法,由老师扮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在游戏中加深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1、幼儿交流导入活动让幼儿俩俩结伴,根据已有的以经验春夏秋冬的树叶及特征。

2、完整欣赏散文介绍散文名称,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散文,幼儿第一遍欣赏。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欣赏散文。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小树中落下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它们心里在想什么?最后小树叶又飘到哪?为什么?幼儿根据散文内容进行回答。

3、通过动作表演学习新词“翩翩起舞、焐焐、四面八方、惦记、盼望”

4、集体朗诵并表演一遍散文,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体验小树叶快乐的情绪和爱妈妈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用抱一抱、亲一亲、看一看等动作表现母子相亲相爱的情感。

5、迁移作品情感通过提问引出谈论的话题:小树叶是怎么爱妈妈的?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是怎么关心妈妈的?围绕这样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或到集体面前谈。在幼儿交流时提醒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6、活动延伸请每个宝宝对妈妈说一句关心的话或做一件事。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13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开放的音乐活动是《胖胖熊和小老鼠》。

我是中一班的xx老师。我园的体验教育包含若干个子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就是如何将体验教育理念和思想落实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方法手段的运用上。

我承担的是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实施体验教育思想的子课题研究。本学期,我班根据体验教育阶段目标和班级教育目标,精心选编教学内容,采用南师大许卓亚教授编的音乐教材以及以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理论和体验教育理论为指导展开一系列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给予幼儿音乐节奏的美。

在实施过程中,除了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以外,我们还利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帮助幼儿感知节奏,让幼儿去寻找、去倾听、去模仿,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例如:让孩子们去倾听“嚓、嚓、嚓”的手表声、“铛-铛-”的敲钟声、“嘀嘀”的汽车声,去模仿走路、切菜、洗衣服等节奏鲜明的动作,从这些不同的有节奏规律的声音和动作中,孩子们渐渐知道声音和动作有各种各样的节奏。

每当孩子发现了生活中富含节奏美的事物时,我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引导孩子模仿这些声音、动作或形态,增强幼儿对寻找生活中的节奏的兴趣。

今天我向大家开放的音乐活动是“胖胖熊和小老鼠”,目标定位于:

1、熟悉故事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的节奏,初步掌握节奏型×-|×-|、××××|××××|。

2、通过探索,初步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会用乐器表现。

3、积极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故事情节与乐器带来的愉悦情趣。

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选用节奏鲜明、对比性强的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动物形象,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通过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来感知胖胖熊和小老鼠在外形上的不同;其次,给孩子提供模仿的机会,我则与孩子同学同乐,为了进一步感受节奏的速度和力度,我和孩子们一块儿学熊宝宝-熊妈妈-熊爸爸,由强到更强;学鼠爸爸-鼠妈妈-鼠小弟,由弱到更弱;然后,孩子们根据动物走路的性质选择小乐器来探索乐器声音与动物走路声音的关系,我着眼于启发、引导、点拨,最后,每位孩子手拿一件小乐器跟着老师的故事情节分别敲出胖胖熊和小老鼠走路的声音,从而感受故事情节与乐器配合带来的愉悦情趣。

在此,无论我今天的活动成功与否,我希望我今天的活动能给孩子带来欢乐,让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学习,这也正是我园体验教育的目标之?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快乐,我是这样做的,我园的其他老师也是这样做的。那今天我能不能将快乐带给每个孩子呢?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说课稿 篇1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综合活动《漂亮的蔬菜彩虹》,这是我们班主题活动“蔬菜朋友”当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此次活动来自生活。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我们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品种非常的多,营养价值也非常的丰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汤、可以凉拌、还可以腌着吃,总之,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蔬菜。然而,幼儿虽然知道很多的蔬菜,但对蔬菜的种类、用途、营养价值等还不是相当的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不爱吃青菜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加深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引导幼儿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纲要》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赶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老师的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以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A、幼儿在感知蔬菜不同颜色的基础上,尝试不同颜色的搭配。B、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C、在活动过程当中,体验自己动手劳作的乐趣,产生对蔬菜的喜爱之情。

根据我制定的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蔬菜的不同颜色,知道颜色的搭配(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进行排列)。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幼儿的自主操作,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并根据蔬菜颜色的不同,把蔬菜分层装进玻璃罐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总之我们的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让教育溶入生活当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的活动准备:A、空间准备:操作台6张呈长方形两张两张摆布成3张长桌。B、物质准备:已做好的“蔬菜彩虹”;黄瓜、白萝卜、胡萝卜、包菜、红辣椒、青辣椒等蔬菜切成条;小盘子、塑料刀、一次性桌布、花椒、八角、高粱酒、白醋、盐巴、糖等分成三桌摆放;C、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本次的活动,老师提供的主题,一定要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还要挖掘此次活动的活动价值,所以我们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所谓操作法就是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进行自主的探索发现,可以得到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本次

活动当中,我安排了幼儿的两次操作。第一次是引起幼儿兴趣后的操作,主要是让幼儿探索蔬菜彩虹的色彩,知道颜色有层次的搭配。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中获取感知。为后面的操作做好铺垫。第二次的操作活动是让幼儿自己亲手制作“蔬菜彩虹”,有层次的把切好的蔬菜装进玻璃瓶里作成泡菜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2、演示法: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老师说明怎样把已经切成条的蔬菜切成丁,并且演示如何把已切好的蔬菜根据颜色有层次的装进瓶子当中,在瓶子当中除了装进蔬菜还要怎样把各种配料给装进去,让幼儿对“蔬菜彩虹”的具体制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让幼儿得到浓厚的兴趣,使其对制作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话活动等把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劳作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

本次活动我们采取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当中目标名明确的指出:(幼儿)“能用多种的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当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此次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2、尝试法: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动当中,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着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根据老师的演示,制作“蔬菜彩虹”。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通过自主操作、观察同伴或是同伴协作尝试着自己制作。当然,孩子不一定一次就能够做得非常的好,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会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蔬菜彩虹做得最好看、最美味!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之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此次活动的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自由劳作——品尝交流——活动延伸

(一)激发兴趣(品尝美味的蔬菜彩虹)

活动的一开始,老师就拿出事先做好的“蔬菜彩虹”,请幼儿品尝,让他们猜猜看老师是拿什么蔬菜做的?引发幼儿观察“蔬菜彩虹”的兴趣。

(二)自由探索(观察蔬菜彩虹)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在第二个环节我就安排幼儿自由的观察。我们为每组的幼儿准备了用大玻璃瓶装好的蔬菜彩虹,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是引导者,在轻松的活动氛围当中,幼儿摸摸、看看、说说各自看到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得到

的知识经验是零散的,为了能够加工整理,再幼儿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整理幼儿获取的知识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预设幼儿将得到以下的知识经验:在玻璃瓶当中的是各种各样的蔬菜,切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老师根据蔬菜的不同颜色的把他们分层的放在玻璃瓶当中,看上去就像七彩的彩虹很漂亮!里面还放了酒和醋、还有一些黑黑的东西(一些八角、花椒等)。

(三)自主操作(制作蔬菜彩虹)

具体说,我们的这次

活动主要是劳作活动。幼儿在通过大家的自由探索和老师示范当中,已经产生了对活动的好奇和兴趣,于是我们就乘热打铁,安排幼儿自由操作,制作“蔬菜彩虹”。因此我们要求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来尝试制作。在这个环节,我们主要的要求是要孩子把切成丁的蔬菜,根据蔬菜颜色分层次的放进玻璃瓶子当中。因此,只要是幼儿看见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和老师做的一样漂亮,他们就能够很高兴,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四)品尝交流

刚刚制作好的“蔬菜彩虹”是不能马上食用的,所以我们在上课的前两天预先制作好一些好吃的“蔬菜彩虹”,让刚刚自己做好了“蔬菜彩虹”的孩子们品尝!这样不仅增添了孩子的喜悦之情,更是增添了孩子对自己制作的期待之情。他们将会带着“我的‘蔬菜彩虹’也能向老师做的一样好吃吗”的疑问,继续保持着对其的兴趣。

(五)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我们并不能告一个段落。接下来还有孩子对自己制作成果的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蔬菜彩虹”能够很美味,能够让大家都喜欢。接着,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制作带回家里,请爸爸妈妈品尝,到时候,孩子不仅仅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得到家长对他们的赞许!我们也可以请家长配合,在家和孩子一起做“蔬菜彩虹”,让孩子从中体会另一种乐趣!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篇15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课《小树叶找妈妈》。

1、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小树叶找妈妈》这一活动是在平时到户外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结合本季节开展的主题:金色的秋天,我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树叶的活动,本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我们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会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对家的认识。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能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2、知道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初步保护环境的意识。

3、能在活动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应的方法帮小树叶找妈妈,最后通过送小树叶回家,巩固对树叶特征及名称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

2、磁带一盒;

3、物质准备:叶标本三种;杨树、柳树、枫树的挂图;彩纸若干张。

四、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讨论、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树叶时享受探索的快乐、在帮树叶找妈妈时,享受助人为乐得乐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的帮助小树叶找妈妈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

2、问题设置法: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激发兴趣的提问:这些树叶是从那里来得?激发情感的提问: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会怎样呢?我们可以帮它做些什么?使幼儿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进取。

3、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与实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用小树叶拼贴出美丽的图画。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拾落叶)

播放音乐,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片从树上飘落的叶子,配合音乐模拟叶子飘荡。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幼儿小树叶随音乐做动作,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小朋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树叶。

(二)幼儿观察树叶(发现树叶的特征)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做朋友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在这一环节中是启发幼儿合理想象。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我们能看到他们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树叶可以引发他们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树叶(杨树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考,出现各种奇思妙想。〕

(三)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看看你的树叶朋友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我们可以帮小树叶做些什么?它的妈妈是谁?

(四)体会成功的喜悦(课间操)

帮助小树叶找到妈妈,并于它们一同跳舞。

(五)知识拓展(知道树的种类、作用)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了解其他树的种类。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树木有什么作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树木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六、延伸活动(制作叶子画)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