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 圆的认识(优秀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

《圆的认识》优秀教师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学习重点:

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体会圆的各点均匀性: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学习难点: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各点均匀性。

学习准备:

圆形纸片人手一个,多媒体软件,圆规,铅笔,直尺。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写好标题“圆”,和一名学生合作,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决定画圆的位置和大小。

一、什么是圆

师: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要来认识谁?(圆)

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除了圆是红色之外,其他的都是蓝色的。)

谈话中聊这些图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和学生讨论:为什么老师不在这里出示“角”,让学生明白这些都是封闭图形。

师生归纳:圆是一个平面图形,封闭图形,曲线图形。

二、怎么画圆

1、回忆已经学过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借助的工具,提问:圆可以用尺子画吗?

2、观看体育教师在操场上画圆定点的视频,提问:他在做什么?他等一下会做什么?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期间的讨论中,了解画圆需要先定点。继续播放体育老师操场上利用标枪和绳子画圆的全过程,让学生回答除了定点我们还需要定什么,以及画圆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体验画圆,选择画圆的工具,最后优化出用圆规画是最好的了。讨论使用圆规画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及画圆的过程,圆规两个脚与圆的关系。

4、亲身体验画圆过程,边画边参考画圆的教学视频,以及发表画圆经历中的体会。

三、圆有什么

1、学习圆心,学会找圆心,画圆心,圆心的理解和字母。

2、学习半径,学会找半径,画半径,半径的理解和字母,半径的数量,圆规两脚间距离与半径的关系。

3、学习直径,学习找直径,画直径,直径的理解和字母,直径的数量,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4、在学习圆的这三个部分时,进行概念的学习,画的技巧指导,有序数数量的思想渗透,以及学会在与同学交流中学习新知识,明白交流的作用。

5、归纳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定点、定长决定着什么,完善板书,突出学习重点。

6、让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分析,找出学习重点,进行有目的学习。

四、怎么用圆

1、出示幻灯片,一半径为3分米的圆,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2、出示幻灯片,一半径为2.5厘米的圆,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幻灯片,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半圆,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想到什么?了解直径可以把圆分成两半,在这里加入折一折找圆心和半径、直径的操作学习。

4、显示半圆外的外切长方形,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想到什么?指导学生学习用添辅助线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对图形的分析。

5、出示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和内切圆,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五、哪些是圆

1、列举生活中的圆,指导学生理解圆是个平面图形,说的时候需要说具体。

2、区别球体与圆形,通过实物比较,更直观的了解区别,以及球中有圆。

六、圆的作用

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车轴与圆的知识的关联,通过方形车轮、椭圆车轮、圆形车轮三辆车前进的演示,知道只有圆形车轮在前进中是速度最快,最平稳的,因为车轴所在的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不管是圆上哪个点接触地面,车轴的高度都不会变,让学生明白圆形的特征以及圆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七、回顾圆形

这节课,你最喜欢圆的什么?为什么?你觉得哪些知识理解起来还有难度? 关于圆的知识暂时先学到这里,当然关于圆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我们这个单元还会继续研究。

宣布下课。

八、板书设计

定点在同一个圆内

O

r位置r无数条→长度相等d

圆的认识教案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意义赋予,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抢答:根据教师的描述说出是什么图形?

(三角形、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二、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圆:这是什么图形,认识吗?

2、揭示课题:圆的认识。(板书)

三、探究新知

1、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

2、引导比较: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区别?

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探究圆的特征。

师:你知道老师这个圆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①、画:学生自己画比较方法的优劣

指名上台画谈画圆的体会。

到黑板上画学生评价感悟定点、定长的重要性

②、说:知道有关圆的哪些知识?在探底中动态生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圆心。 (o)

(b)半径(r);直径(d)画

(c)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d=2r,r=d÷2)

(d)有无数条半径、直径。

注意:尽量让学生说,顺着学生思路引导,在动态中把握。

③、引导验证:让学生结合图形进行验证。

④、按要求画圆:在黑板右面画一个更大的圆、独立思考、组织讨论、指名画

目标:〈1〉、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定点)〈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定长)按要求画圆。(r=3厘米;d=4厘米)让学生说画法、教师小结方法并板书进一步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找出圆中直径和半径。

2、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直径为8厘米的圆比半径为4、3厘米的圆大。

3、思考:怎样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机动)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画法:定点、定长、圆心:o(位置)旋转一周

半径:r无数条;长度相等

同圆(大小)

等圆直径:d无数条;长度相等d=2rr=d÷2

圆的认识教案 3

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圆》第一小节。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圆,探究圆的性质,感受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难点:

探究圆的性质。

教具准备:

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

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圆:

师:同学们,八天长假刚过,假期之中我们度过了温馨的中秋佳节。提到中秋老师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庭院中圆圆的石桌旁,欣赏着圆圆的明月,品尝着圆圆的月饼,一家人尽情享受着团圆的喜庆,那种感觉真是惬意至极。你们这个年龄这种感觉还不会太深,有的同学可能那个时候光顾吃了,所以开学后我见有的同学的脸有圆了一圈。细心的同学出来了我这番话中最多提到的一个字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圆)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书:认识圆)

二、亲近圆,感受圆,初步探究圆。

1、视觉感受圆的美。

(1)学会例举生活中的圆。

师:提到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圆?

学生举例。

(2)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圆,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美,激发探究欲望。

师:圆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自然界中也随处可见圆的影子,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配乐、解说)

解说词:遥远的天际悬挂的那轮圆月总会给人无限的温馨与惬意、太阳光折射形成的光环给人无限的遐想、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遥远的天体—————月球表面的山脉也是圆形的,人们称他为环形山、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也是一个个近似的圆形、在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太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竞相开放的五颜六色的花朵,静卧在水面上翠绿的、浑圆的荷叶都尽情体现着生命的活力,向世人展现着圆形的魅力。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的这些圆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师:是啊,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的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究圆的奥秘。(出示课件)

2、比较中感受圆。

师:圆,在数学中属于一种平面图形,古希腊有位数学家在对大量的平面图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师:比较一下这些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圆属于曲线图形。

3、画圆中初步认识圆。

师:这么美的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要想画一个标准的圆要用到什么工具?(圆规)

(1)简单介绍圆规:

教师手拿圆规问:画圆时手捏住的地方叫什么?(柄)下面这两个叫什么?(脚)

师:下面就用你手中的圆规试着画出一个圆。

(2)学生画圆,教师巡视,挑选不规则圆,前面展示。

师:同样是使用圆规画圆,为什么这些同学竟创造出这样的圆呢?看来画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谁来说一说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按照学生的做法演示画圆。要求学生再次画圆。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A、认识圆心:

师:(随手拿起一同学的本子)同一把圆规画出的圆,为什么一在左一个在右呢?

学生自由发言,引出圆心并指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画圆时,圆规针尖所在的点就是圆心,用字母0表示(教师板书:圆心0)请同学们在你画出的圆中标出圆心0。圆心的位置发生变化圆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B、认识半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还发现有的同学画出的圆大,有的同学画出的圆小,在画圆过程中什么又决定着圆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两脚间叉开的距离决定着圆的大小。

师:对。(教师演示)我们把圆规两脚间叉开的这段距离就叫圆的半径。(教师板书)谁能划出一条半径?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本上画。

师:观察画出的半径,其实它是一条线段,我们看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谁?(圆心与圆上的一点)

教师板书。

师:半径用字母R表示学生在圆内标出半径。

C、认识直径:

师:圆的大小还可用直径描述,(教师画出一条直径)观察直径它通过了哪?两端又在哪?(给直径下一个定义,教师板书)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

要求学生再圆内画出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D、随机练习:

师:请同学们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应该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操作)

师:再请同学们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那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又应该是多少呢?

总结:由此可见半径或直径都决定着圆的大小。

4、探究圆,走进圆。

(1)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要想真正的走进圆挖掘圆美的内涵,我们就要对圆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你手中的圆片、圆规、直尺等这些研究工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有新的发现。

(2)汇报探究结果,全班达成共识。

(3)提出质疑,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曾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出示课件)

师:一中指什么?同长呢?这一发现与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一样)但是,老师却对这一发现提出了置疑。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教师问:难道只有圆一中同长吗?

学生解释中加深认识,理解同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是圆的重要重要特征。

师:看来我们这一发现是非常精准的。而且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国古代的这一发现整整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大家是什么感觉?(充满智慧的中国人)

三、解释圆、运用圆:

1、巧思妙想:

师:古人不仅研究圆,而且还巧妙的应用了圆。(出示课件)例如:阴阳太极图的设计就应用到了圆形。知道这幅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看一下分解图。(出示课件)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相等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已知小圆半径是2分米,通过这个条件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

2、生活中解释圆:

(1)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前人固然伟大,但后人也相

当了不起,在前人诸多发现的基础之上,后人不断地发明创造,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比如:今天我们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从他们身上是不是也能找到圆的影子?(车轮是圆形的)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所有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呢?

学生回答。

师:车轴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师:假如把车轮换成其他形状行不行?

(2)解释雨滴落入水面上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不光是我们人对圆格外的喜欢,就连大自然对圆也情有独钟(出示课件)调皮的小雨滴像一个个小伞兵争着抢着落入湖水,打破了湖面原本的平静,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真是美极了。

你能用我们今天探究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吗?

3、出谋划策:(出示课件)

某小区要建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形花坛,在建花坛之前首先要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然后沿这条曲线打地基、砌砖。那半径为2米的圆还能用圆规来画吗?那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花坛建成后,要在花坛内部安装一个旋转式喷水装置,� 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的美妙而神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所在吧。

课件出示(配乐解说)

解说:

(1)S生活中的圆:中国人喜欢用圆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如:圆形的钟表、圆形的镜子、圆形的灯饰、圆形的会议桌、圆形的床(学生自己去认),圆将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格外温馨与惬意。

(2)商标设计中的圆:好多商家也钟爱于圆,用圆来设计产品商标。认识这些商标吗?(学生认)

(3)工艺品中的圆:古朴、典雅的圆形工艺散发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4)建筑中的圆:世界各大知名建筑中也巧妙的应用了圆。它们的规模、它们独特的建筑形体充分体现出圆形的魅力,体现出人类非凡的创造力。

师:同学们,看到这感觉怎样?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说出圆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圆。使学生感受研究圆的必要性)

师: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短短一节课我们还不敢说真正走进了圆的世界,只能说我们靠近了圆、亲近了圆。因为,圆还有好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去研究圆,用心去欣赏圆,真正走进圆的世界吧。

圆的认识教案 4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新课标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材简析: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同学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同学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同学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通过“圆”的教学,本单元在教学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化曲为直、等积变形这些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发展转化的战略和推理能力。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四局部编排,本节课教学第93·97页圆的形状特点以和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教学中采用由表和里、逐步深入,来体验圆的特征。例1通过说圆、画圆、感

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教材里没有直接指出圆是曲线图形,把机会留给同学体验和交流。这样,同学在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了一步。例2通过用圆规画、用尺量来教学圆心、半径、直径,使同学能更准确地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例3布置同学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入体验圆的特征。练习十七在布置练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同学进一步体会圆,开展数学考虑,发展空间观念。

特别说明:由于本届五年级同学还没有使用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关轴对称和平移,旋转的内容无法涉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同学认识圆,知道圆各局部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和笼统、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同学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和其特征,让同学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剪刀、线绳、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

1.课前交流:略

2.导入新课:

(1)(指着物体上的圆)这种形状叫……

(2)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

二、自主合作,初步认识圆

1.画圆。

(1)同学借助物体画圆。

(2)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然后组织同学交流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定长、定点、旋转一周。

(3)用圆规规范地画圆、剪圆,让同学再次感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4)比较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认识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①观察剪下来的纸圆,组织同学在交流中认识圆心,并知道常用字母0表示。

②通过让同学折圆,使同学进一步感受圆心的特征。

③通过让同学画一画、比一比纸圆上的折痕,交流有什么发现,从而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2)认识圆的特征

①组织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圆的有关特征。

②完成填表题和判断画圆,让同学知道圆的大小和半径或直径有关。

③教师小结有关内容。

三、联系实际,初步应用圆。

1.广场花坛喷水装置的设计,假如你是设计人员,喷头放在哪里?喷水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巩固圆心的作用。

2.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

3.这是一个球场,要在中间画这样一个圆要用哪些工具?怎么画?

圆的认识教案 5

《圆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教学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学具

教学准备:

教学圆规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圆纸片、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小组内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引导生回答:对折的折痕就是直径,两条直径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在折纸中发现圆是对称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几个圆,一起折一折吧,你发现了什么?与同伴交流。 引导生回答:将圆对折,正好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就是两条半径长的和。

2.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引导生回答:d=2r或 r=d/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完成课本第七页“试一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点,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识图和分

析能力。

3.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画出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4.全课总结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圆是轴对称图形,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那么,用圆还可以设计许多更美丽的图案,有兴趣的同学下课之后可以去收集一些,或者自己设计一些,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我们的发现: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同一个圆里 d=2r 或r=d/2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验证。多次折纸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第一次折纸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多次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轴对称的内容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个别学生已经忘记了,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练习的第三题有效的巩固了轴对称的知识。

2.使用建议。在学生交流对“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关系”的发现时,除了折纸的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圆规画图的过程说明自己的发现。另外,个别学生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所以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圆的认识教案 6

教材简析: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同学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同学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同学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同学认识圆,知道圆各局部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和笼统、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同学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和其特征,让同学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剪刀、线绳、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

1.课前交流:略

2.导入新课:

(1)(指着物体上的圆)这种形状叫……

(2)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

二、自主合作,初步认识圆

1.画圆。

(1)同学借助物体画圆。

(2)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然后组织同学交流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定长、定点、旋转一周。

(3)用圆规规范地画圆、剪圆,让同学再次感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4)比较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认识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①观察剪下来的纸圆,组织同学在交流中认识圆心,并知道常用字母0表示。

②通过让同学折圆,使同学进一步感受圆心的特征。

③通过让同学画一画、比一比纸圆上的折痕,交流有什么发现,从而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2)认识圆的特征

①组织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圆的有关特征。

②完成填表题和判断画圆,让同学知道圆的大小和半径或直径有关。

③教师小结有关内容。

三、联系实际,初步应用圆。

1.广场花坛喷水装置的设计,假如你是设计人员,喷头放在哪里?喷水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巩固圆心的作用。

2.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

3.这是一个球场,要在中间画这样一个圆要用哪些工具?怎么画?

数学《圆的认识》评课稿 7

今天两位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首先要面对两大问题:

一是在40分钟的教学中,学生要理解很多概念性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去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以及相关的知识。

二是他们面对的是一班五年级的学生。所以执教老师在对本节课的教材处理、教学预设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对生成资源处理都是相当考究的。结果两位老师都做得相当出色。基于此:我认为这两节课中的四大教学理念使《圆的认识》教学更加有效:

(1)有效的情境导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经历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建构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如袁老师、邓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展开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圆——圆与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这样设计就为学生学习新知架起了一座桥梁,既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利用自主探究和大量的动手操作来促进学生双基的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个理念在两位教师的'数学课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如尝试练习画圆;在折圆练习中对圆的各部分名称进行命名;测量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本节课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融入到闯关游戏中;把黑板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参与板书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地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3)借助多媒体课件使抽象变成了形象和直观教学,使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更加有效。如:老师在教学“同一圆内每一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时,结合学生动手测量,屏幕上的多条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完全重合,非常直观地凸现出这一知识点。又如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教师利用了猴子骑车的动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也有欢笑声。

(4)两位老师都能做到用好教材,活用教材,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当然,课堂中存在的如:教师怎样的设问可使教学更加有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有些局部处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难免的事情。

《圆的认识》 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能: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情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    法:合作探究法

学    法: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 观察电脑画面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电脑出示生活画面。)学生观察并指2、 出图形。

3、 请学生说说圆与以上图形有什么不同4、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5、 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6、 你一定想进一步了解圆,7、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8、 认识圆

(1) 你会用你带来的学具画圆吗?动手画圆,(2) 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四人一组动手操作。

(3) 你们是怎样画圆的?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4)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5) 的圆形纸片,(6) 想办法找圆心。学生动手操作。指(7) 名(8) 上台讲解。

9、 探索半径和直径

(1) 请同(2) 学们打开圆形纸片,(3) 除了圆心外,(4) 你还看到了什么?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请同(5) 学们自学课本86页,(6) 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划一划、读一读,(7) 并在圆形纸片上标(8) 出这个圆各部分名(9) 称。

(10) 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认识了哪些新的概念?它们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11) 请同(12) 学们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电脑出示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10、 画圆

(1) 教师演示用圆规画圆,(2) 学生总结方法。

(3)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4) 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

(5) 电脑出示同(6) 心圆,(7) 请学生观察圆的什么变了,(8) 什么没变?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

(9) 出示不同(10) 位置的等圆,(11) 请同(12) 学观察:圆心变了,(13) 圆的什么就改变了?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1、 练习

(1) 填表。

r(米) 0.24  1.42  2.6

d(米)  0.86  1.04

(2)判断:

①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  )

②画半径为2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2厘米。 (  )

③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3)选择:

①在同一个圆内有(   )条直径。

A 、2     B、无数    C、4     D、10

②(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A、圆心   B、半径    C、直径

③圆中哪条线段最长? (  )

A      B        C        D

12、 讨论生活实际问题。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状?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

圆心(O)         半径(r)

定位置             定大小

直径=半径×2

d=2r

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充分动手、动脑,探索中学习,问题也就由难到易,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津津有味。

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索半径和直径”是让学生自主动手实验,体验学习的快乐。

本课比较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教学认识圆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圆心,画圆,看谁的方法多,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圆的认识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认识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2 、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3、初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去找一找那些物体是圆形的。

提问: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二、课堂展示

1、初步感知圆

生:阅读课前查找有关圆的材料

师:好,圆这样神奇,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学生借助圆形的实物画圆并剪下来,教案《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学生介绍自己画圆的方法

提问:圆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体会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1)师: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材56页例2.

(2) 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3、认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出示问题:

(1) 在同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无数条)

(2)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相等)

(3)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用圆规画圆

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尝试画圆。

师生共同总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提问:用圆规画圆时,员的位置是有什么决定的?(圆心)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半径)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圆的认识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填表。

r(米)

0.24 1.42 2.6

d(米)

0.86 1.04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

定半径

2、定圆心;

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五、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圆的认识》优秀教师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圆、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二、教学线索

(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1、思考:如何从各种平面图形中摸出圆?

2、操作并体会:圆与其它图形有怎样的区别?在交流中整体感知圆的特征。

(二)在操作中丰富感受

1、交流:圆规的构造。

2、操作:学生尝试画圆,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方法。

3、体会(学生第二次画圆):如果方法正确,为什么用圆规画不出其它的曲线图形?

4、引导(教师示范画圆):使学生将思维聚焦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体会到圆规两脚距离的恒等,恰是“圆之所以为圆”的内在原因。

(三)在交流中建构认识

1、引导:引导学生将上述距离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概括:介绍古代数学家的相关发现,并与学生的发现作比较。

4、类比:学生尝试猜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5、沟通:圆的内部特征与外部形象之间具有怎样的有机联系?

(四)在比较中深化认识

1、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中类似等长的“径”各有多少条?圆的半径又有多少条?

2、沟通:这些正多边形与圆这一曲线图形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五)在练习中形成结构

1、寻找:给定的圆中没有标出圆心,半径是多少厘米?

2、想象: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猜测:不用圆规,还可能怎样画出一个圆?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半径、直径之间关系的认识。

4、沟通:用圆规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六)在拓展中深化体验

1、渗透:在与直线图形的对比中,揭示圆的旋转不变性。

2、介绍:呈现直线图形旋转后的情形,再一次引导学生感受圆与直线图形的联系,体会圆与旋转的内在关联,丰富对圆这一曲线图形内在美感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案 12

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上)教材1618页上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圆,并说明理由。

2、运用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并且等于半径的两倍;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能画出加圆的对称轴。

3、能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了解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并能用圆的特征解释。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学生学法:自学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具:圆片,三角板,PPT课件,圆规,尺子,白纸,剪刀,细线等。

教学过程:

一、再现场景,导入新课。

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学生说)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图片。)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中都有圆。你能从这些物体中找到圆了吗?

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意大利诗人但丁、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学习新知

(一)试一试

1、同学们能用手中的材料试着画一个圆吗?

2、交流反馈。

3、既然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能画出圆,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比较一下,能发现那种方法适用性更广一些?从而引导出用圆规画圆。介绍圆规的组成部件。

(二)说一说

1、请用圆规画圆的同学谁能把你的方法给老师和同学们说一下。

2、生说,教师在黑板上板画。适时规范学生的语言。(先将针尖和笔尖张开一定距离;然后将针尖固定在一个点上;最后使笔尖落在纸上,将圆规旋转一周,毛尖就画出了一个圆。)

3、其它学生用刚才那个同学的方法在纸上自由画一个圆。

(三)学一学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7页例2下面这部分内容自学一遍。把你新学到的知识勾画出来,并重点理解一下。最后在你刚才画的一个圆里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收集信息为下面反馈做好准备。

3、学生交流,边说边在自己画的圆中指出相应位置。教师适时追问,刚才针尖的位置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针尖与笔尖的距离是什么?它决定圆的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一个绳子系上一支粉笔头甩出不同大小的圆,加深学生理解。当学生说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不够规范时要用书上的规范用语,并通过重点词语理解概念。教师在追问及学生回答时适时板书。

三、独立探究,获取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片独立探究。出示探究目标(课件出示):

1将自己手中的圆用不同的方式找到圆心、半径和直径并做好标识。(学生找圆心时若有困惑可适时引导:我发现有个同学真聪明,他将手中的圆对折几次后就很快地找到了圆心,学生们试试看。)

2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这些半径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得到的?

3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这些直径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一条直径的长度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这些关系你是怎么得到的?

4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若是,它有多少条对称轴?能画出其中的一条吗?目标出示后,学生一定要认真读,明确要求,然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巡视,适时指导调控时间。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适时板书。

四、介绍圆的历史

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同长就是指----

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出示图),认识吗?

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

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出示图)。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学生说)

师: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五、解释与应用

1、基本练习(制成课件)

2、解释现象。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车轮是绕着轴承转动,轴承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简单的自然现象中,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至于其他一些现象中又为何会出现圆,当中的原因,就留待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去调查、去研究了。

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

六、总结与反思

1、请同学们将本节课所学知识整理一下,用一两句话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教师总结: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有的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圆的认识教案 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理解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与生活的联系,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画圆的方法以及理解同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怎么知道的?

2、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圆。(注意纠正学生表述有误的地方)师: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的完吗?

师:正所谓,圆无处不在。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我们来欣赏一下,圆的美体现在哪。(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

师:好看吗?美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更进一步来认识圆(板书),感受圆的存在和圆的美。

(二)探究新知

1、第一次画圆

(1)只看只说不行,咱们来动手画一画。

要求: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可参照书p57。

(2)个别同学的圆画的不标准,哪出问题了?

引出圆规用法:手握顶,针尖固定,距离保持不变。(师演示)

2、第二次画圆

(1)要求: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咱们全班画出的圆一样大呢?生:统一两脚间的距离/统一半径(师抓住半径板书)

师:意思是说,咱们全班同学只要把圆规针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统一一下,画出的圆就一样大。你想象一下,这样可以吗?师:那咱们就统一把它定为3厘米,画出这个圆。

(2)圆倒是有了,可要是有人问起,这是个多大的圆,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生:半径3厘米/直径6厘米(师抓住直径板书)

师:有同学提到了半径、直径,那到底什么是直径、半径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6页,寻找一下答案吧。(生自学)

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a、圆心:通俗的讲,圆心就是圆的中心,用圆规画圆时,中间固定的这一点就是,通常用字母o表示。

b、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生板演,师提示是线段)

师:说说画半径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自己刚画的圆上画一条半径。

师:老师有个问题,一个圆里只能画一条半径吗?在自己的圆里试试,看能画几条。你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

师:长度呢?

生:都相等。

师:想象一下,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

c、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找一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刚才的圆上同样画上一条直径,并标上字母。

师:思考一下,在一个圆里,直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

(3)再次观察自己的圆,你还有什么发现?(直径、半径的关系)生汇报,师板书

师:直径是半径的2倍,它的前提是什么?(同圆或等圆)

(4)其实早在2014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记载,墨子在一部著作中,与这样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圆心,“同长”

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模仿古人的语气,读一下这句话吗?

师:我们古人的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信息你们觉得怎么样?

(5)我们今天一起认识了圆,现在来看看,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直线图形/曲线图形)

(三)练习巩固

1、选择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2、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5)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小。()

3、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4、阴阳太极图:你知道了什么?

5、拓展: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圆是美的化身,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因此人们喜欢用圆来表达彼此美好的祝愿,你们知道的词语有哪些?那我就祝愿所有的同学在十五小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圆满,今后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圆自己的美丽梦想。也祝愿各位听课的领导,老师们事事圆满如意!

圆的认识教案 1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06~108页,练习二十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4.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经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实物投影仪、计算机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想问一下,大学喜欢动画片吗7(喜欢)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屏幕,(出示课件)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那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那你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2(因为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

[评析: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识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从思想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1.实物举例。

一年级的时候,咱们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了,谁来说一说,除了车轮是圆的以外,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上哪里还有圆?(学生举例,可能举以下实物。)

①硬币的边是圆的;②圆桌的边也是圆的;③有些钟表的外形象也是圆的;④咱们研究的都是平面图形,而足球是一个球体,它不是一个平面图形,我们以后再研究。刚才咱们举出这么多例子,那到底什么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呢?请大家观察屏幕,(出示课件)如果我们沿着这些物体的外沿画下来,就得到了一个圆,大家看明白了吗?(明白了。)

圆和咱们原来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角形和四边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线段)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而圆是什么围成的。(曲线)所以,我们就把圆叫做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评析:由物体是圆的,到抽象出圆的几何图形,以及与三角形、四边形比较,初步认识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这些知识只有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才能步步加深认识。这样安排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

2.分组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对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咱们前面已经研究过了。

而作为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圆来说也有自己的特征,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为了便于咱们研究,咱们先来画一个圆,大家会画圆吗?(会)

谁能到黑板前快速画一个圆。(评价。你能敢上来画一个圆,已经很好了,请回。)

看来只用一只粉笔,是不太容易把圆画好的,想画好,咱们就得借助工具,下面老师就给你一些工具,打开信封,看里面有什么?(图钉、线绳、铅笔头)注意听清我的要求:一会咱们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聪明,能用这些工具在最短的时间里在作业纸上画出一个圆。开始。(学生画圆,教师指导。)

我们一起看这几个组同学画的,大家评一评,哪个组的同学画得最好?(由不好到好,依次展出学生画出的圆。)

大家说,哪一组的同学画得最好?(第x组)

下面咱就请第x组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是怎样做的?怎么画得这么圆?(学生介绍。)

他们想的方法好不好?(好。)你再给大家说一说应应注意些什么就能把圆画好。(①固定好图钉不能动;②线绳随时拉紧。)

大家明白了吗?(明白了)其他组的同学说一下,你们是怎样画的?

(①系绳的方法不同;②不转动绳,转纸。)

我这里也有三样工具,下面我就用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法,也画一个圆。

(师画圆。)

怎么样,我画的圆好不好?

我想只要注意两点就可以把圆画好。一是图钉固定的这一点不能动;二是线绳必须始终拉紧。

[评析:数学教学,主要是组织好数学活动。从学生到黑板上画圆(不规范),到分小组合作画圆,互相介绍画法和注意的问题,是一个很实在的数学活动。由于学生十分投入,所以对圆心,和半径的直接感受是非常深刻的。这就为深入研究圆心、半径、直径积累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充分地研究讨论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图钉固定的这一点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心,也就是圆中心的一点,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

我们还知道画圆时,线绳必须得拉紧,也就是粉笔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线绳的长度变不变?(不变。)

由此,可以看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

现在我沿着线绳用尺子画出一条线段,也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一条线段。像这样的线段,我们就把它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谁来说一下什么叫半径?(学生回答。)

大家看,我在圆里再画一条线段,注意观察,我是怎样画的?

也就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

像这样的线段,我们就把它叫做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板书:"直径d"。

谁来说一下,什么叫直径?(评价:很好很完整。)同桌同学互相说一下,什么叫直径。

[评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单靠学生讨论是完不成的关键时刻,还需要教师系统的。引导和讲解。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

4.分组讨论圆的特征。

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请大家结合刚才咱们画圆的过程,讨论一下在同一个圆里(板书)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各小组开始讨论一下。(指导学生讨论。)

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说一下。(同学反馈。)

评价:你们组讨论出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很好。其他同学又做了补充。

过渡:刚才大家讨论出了这么多圆的特征,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看屏幕。(计算机演示特征。)

大家看,计算机演示的和大家讨论的结果一样吗?(一样。)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多少条?并且所有半径的长度都怎样?(板书: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也就是说,直径也具备这些特征。(完成板书。)

刚才大家还讨论出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你能用字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d=2r

或r=

[评析:提出很明确的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画圆的感知和经验,通过广泛深入地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

5.巩固练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圆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做两组题,看哪些同学掌握得最好。先来看第一组,请你读一下题目要求(微机出示第一组,指名回答。)刚才我们知道了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现在咱们如果知道了半径的长度,能求出直径的长度吗?知道了直径的长度,能求半径吗?(教材第109页第3题填到书上)做完共同订正。

通过这两组的练习,可以看出,刚才大家掌握还是很不错的,下面请大家还得继续努力?

[评析:对刚刚理解了的知识,进行有变化的练习巩固,而且把练习内容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

6.学习用圆规画圆。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根据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用圆规画圆。

下面就请大家拿出圆规试着画出一个圆,如果你画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就打开课本108页,看书是怎样说的。

(学生用圆规画圆。)

请大家坐好,谁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样用圆规画圆。

学生演示,注意提示:

①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也就是什么?

②针尖固定的这一点也就是什么?

③注意旋转的技巧。

我们可以把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方法概括三点:

①按要求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也就是定半径。

②把装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也就是定圆心。

③最后按一定的技巧旋转一周。

[评析:让学生试着用圆规画圆,有困难时再看书,向书本学习。比硬性让学生看书后画圆,更尊重学生,也更富有启发性。画圆之后,让学生共同概括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就可画出一个圆。

下面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出几个圆,先画一个小点的,换个地方再画个大点。

再请大家画出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并分别用字母标出它的圆心、半径、直径。

请同桌同学互相用尺子检查一下,画对了吗?

请大家坐好,刚才咱们又学会了怎样用圆规画圆,结合刚才画圆的过程,大家体会一下。画圆时圆心和半径各起了什么作用?

师:也就是: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评析:让学生在反复画圆之后,结合画圆的过程,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设计自然、和谐,便于学生深化对圆心和半径的认识。]

7.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好了,这节课关于圆的有关知识咱们就研究到这里,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106页,看一下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

师:大家看,咱们课本上是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的,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圆这个图形,我们是让大家通过动手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的,你们体会到了吗?

请大家合上课本坐好。

[评析:运用课本并不是死读课本,而是要把教材内容吃透、用活。在这里,教师让学生通过看书并与动手合作画圆相对照,体会动手操作学习知识的优越性,同时,又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很巧妙的。]

8.全课总结。

大家回忆一下,通过刚才的学习,咱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①认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

②知道了圆的特征。

③学会了用圆规画圆。

三、实际应用,深化知识。

记得刚上课看动画片时,大家都猜小狗能得第一,结果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大家继续片下看。(播放动画。)

小狗果真得了第一,谁来说一下,小狗为什么能得第一?为什么车轴装在圆心上,谁跑得又快又稳呢?

学生发言(略)。

师总结:因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上,就能保证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因此,车子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大家明白了吗?

[评析:前后照应,继续放完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让学生亲眼看见圆的知识的应用,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圆,而且还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说明数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学好数学。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总评:这是一节有创新精神的观摩课。首先在深入研究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把折圆纸片感知圆心、半径,认识圆,设计为小组用图钉、线绳、铅笔头合作画圆,来认识圆心、半径和圆。由于这样设计动手幅度大,学生体会深刻,合作性强,活动时间、空间扩大,提高了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组织形式上,突出了小组学习和多种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在教学方法上是探索法、研讨法、讲解法、实验法的多种结合,表现了老师驾驭课堂的灵活性和艺术性。在师生关系上有大的突破,老师由站在讲台上权威式的发问、讲解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建立起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听过课之后,有一种亲切感、童心感和智力潜能的展示感。学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远远超过了教师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在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也有新的突破,特别是中国少年科学院12岁小院士制作的动画,活灵活现展示小动物骑车比赛的生动场面,不仅显示了教学法手段现代化的优越性,更展示了祖国未来的希望。

总之,这是一节创新的课,充满童趣的课,让人难忘的课。

不足的是,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还欠细致,前后时间的安扑上还可更好一点。]

教学设想:

圆的认识是学生的低年级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由认识平面上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因此,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和圆锥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加强操作、研讨等数学活动,通过小组学习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教学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愉悦。

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15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填表.

r(米)

0.24 1.42 2.6

d(米)

0.86 1.04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五、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六、板书设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