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故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描写了李大钊同志坚贞不屈,忠于革命的精神。除开头以外,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被捕前;第二部分讲被捕;第三部分讲在法庭上;第四部分讲被害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学习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李大钊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到今年的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2周年了,八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的党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牺牲了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 。
今天,我们学习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动人事迹,大家齐读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
二、检查预习
可以从下列内容检查:
生平、事迹、释题、课文内容、人物分类等。
步骤:
1、生交流怎样预习。
2、生谈预习的内容。
三、自读求知
1、再读课文,提出要求:
⑴ 自由朗读。
⑵ 边读边想边画边标记。
2、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预计学生可能有下列收获:
⑴ 内容方面的理解:
① 通过读有关局势紧张的部分,理解了李大钊忠于革命的精神。
② 通过分析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体会出李大钊沉着镇定,坚贞有屈、忠于革命。
③ 通过读有关于对敌人的言行描写,体会到敌人的凶残、心虚。
④ 通过读亲友的言行,理解亲友的害怕、机智等。
⑵ 写法方面的理解:
理解敌人凶残,衬托出李大钊同志的英勇无畏;敌人心虚缘于李大钊同志的勇敢镇定;亲友的害怕衬托出李大钊同志的从容不迫;亲友的机智因为受到了李大钊的影响。
⑶ 随机引导学生:
理解作者的遣词造句。理解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四、讨论
大家可能发现这节课老师没有板书,谁能帮老师写一写。小组讨论,老师找学生上黑板板书,并说明原因。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大家通过读,知道了课文从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等外表来表现李大钊的沉静、镇定,坚贞不屈,通过读,知道了文章写敌人的心虚、凶残是为了衬托李大钊同志的英勇无畏,知道了文章写亲友的害怕,突出李大钊的从容,写亲友的机智是因为受到了李大钊的影响。通过读,知道了李大钊之所以坚贞不屈,沉着镇定是因为他忠于革命,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那就是对于革命的信心。
六、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
预计可能出现这样的作业: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写读后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文章等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刽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刽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剖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制。这篇文章是李大铡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制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重正音)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理解回答:主要写了李大例牺牲的经过。)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事,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第一件: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件: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件: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件: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五件: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被难”是什么意思?(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指李大铡同志被害)
十六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割据,张作霖入关,占领河北等地,镇压革命运动。)
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讲我永远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一天。)
2.指名读第二段。
(1)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总是耐心他讲给“我”听)这次为什么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子说清楚的。“含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
(2)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铡的工作越来越紧张?(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制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不离开北京?这说明了什么?
(李大铡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势非常危急,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
(4)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局势紧张,但李大铡不离开工作岗位,说吩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
四、朗读第一、二段。(要求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语气。)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借助“思考·练习”1理解第三、四段内容。
课后反思:上完这节课,给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阅读教学不应仅仅是一种“告诉”,而应是我、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如 “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后留下的一个凸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再次的磨合,通过 “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中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与文本对话需要我和学生的情感投入,语文学科的文本是无处不充斥着情感的东西,"诗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的"情动辞发"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引导想象,谈谈感想,谈谈心情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引发了教师、学生与作者、编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一节课下来,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课文--学生--教师--作者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平等互动关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革命者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崇高品德,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知识要求: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刻感悟,加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加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入人物内心世界。
3、能力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本文作者。
2、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4、加强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知,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五月的鲜花》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现在请你们静静的欣赏。
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同学们,你们是否会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本单元导读,划出本单元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我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现在我大致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回答:本文作者是谁?课文讲述了什么时候的事情?作者回忆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三、简介李大钊、了解背景;介绍作者:
1、简介李大钊。
同学们,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有李大钊烈士的陵园,这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而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ppt)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那么,李大钊同志到底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受到中共中央这么高的评价呢?对于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当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你们可能不太了解。老师给大家带了一段资料,我想,对同学们一定有帮助。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段资料。(ppt)
2、介绍作者:
作为李大钊的女儿,在父亲被害后,李星华很悲痛。她写下了这些文字,既寄托了自己对父亲深切的怀念,同时对反动派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于本文作者,也有一段资料,请同学们读读这段文字。(ppt)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怀念革命先驱李大钊。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归纳: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的那几件事?(ppt)
2、指名归纳,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
3、那根据这个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应该怎样分?谁来说说?
第一部分:(1) 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部分:(2-7) 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部分:(8-17) 父亲不幸被捕的经过。
第四部分:(18-29) 与父亲在法庭上见的最后一面。
第五部分:(30-32) 得知父亲被害,全家人的悲痛情形。
五、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文中那几个部分是集中回忆父亲的?(2、3、4、)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部分内容,用“﹌”划出描写李大钊的句子;用“_”划出描写敌人的句子;用“﹋”划出描写我的句子。
3、认真、自由朗读描写李大钊的句子。读完后说说:你通过对这些句子的阅读理解,李大钊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李大钊先生不仅是一位平凡、慈爱、可亲的父亲,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面对凶残的敌人,他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说明他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胸怀,表现出革命者坚定不移、革命到底的豪迈气概!
板书:慈爱可亲的父亲 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5、是什么力量使得李大钊不惜献身、初衷不改?指名说。
师小结:理解的非常好!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因为他坚信革命事业必定胜利!体现出他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与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板书: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六、体会写作方法与表达特色。
1、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1)课文二——四部分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光辉形象,让我们禁不住对老一辈革命者产生了由衷的敬仰。作为他的女儿,李星华不光对父亲充满了敬意,同时也有深切的怀念与哀痛。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一与最后三个自然段。读完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说。
(2)、作者在这前后两部分中强调了哪一天?这种表达方法在写作上叫什么?作者采用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用意是什么?(这样写还能使文章的结构紧凑。)
2、体会对比的写作方法。
同学们,接下来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我解决,布置同学们愿不愿意?
首先,我要问:你们感知到的李大钊先生的光辉形象,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的描写体会到的?(描写李大钊的句子)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没有让你觉得让李大钊先生形象更伟大的其他的描写?(敌人、我)那这在写作上又称——(对比)。在本文中,采用对比的写法,你们觉得有什么好处?(更加突出李大钊先生的高大、革命者的大无畏、坚贞不屈)
3、 师小结:本文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全过程,文章按时间的顺序,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使得文章结构严谨。还运用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场景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七、升华感情、朗读全文。
1、同学们,在此老师再给你们补充一小点资料,请细听:李大钊烈士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处死的,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他们对李大钊实行“三绞处决”,绞杀整整进行了四十分钟。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和我一样激动。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完整的读读课文,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切怀念吧!
八、布置作业。(ppt)
1、解释下列词语。
被难日——
会意——
一拥而入——
2、标画并抄写文中你认为感人的句子。
板书: 10 十 六 年 前 的 回 忆
李 大 钊
被捕前 被捕时 被捕后 法庭上
慈爱可亲的父亲 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姥爷、绞刑。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伟大的革命者的形象。
三、教学准备
《十六年前回忆》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文的作者是谁,回忆地谁
根据课前批阅《学海拾贝》的情况学习交流生字
自己读,找同学读,齐读。同时纠正学生读错的读音。
强调几个难写的生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写易错的生字。
2、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试着让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3、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伟大的形象
通过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请同学们找到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李大钊是一位忠于革命,视死如归,沉着冷静的革命者。
那些句子或段落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没有强调让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来说,结果说得很混乱
(1)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引导学生来读这段话:这段话应该读出父亲的坚决,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自己体会着读,再找学生来读,让学生理解那些词语能够体现父亲态度的坚决,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父亲却坚决留在北京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体会李大钊在面对敌人时的沉着冷静。通过引导学生看看与父亲的沉着冷静相比敌人表现是怎样的?让学生找描写敌人言行的句子和段落。
面对像魔鬼一样的敌人父亲是那样的沉着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3)父亲仍旧穿着她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引导学生李大钊已经受过苦行,同时出示课件资料进一步体会敌人的残忍。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引导学生明白李大钊的坚贞不屈。
面对敌人的苦刑父亲仍那样的坚贞不屈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再次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感受李大钊光辉的革命者的形象。
4、感受失去亲人全家的悲痛
没有老师的范读环节,没有学生自读环节,结果学生没有进入文本
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全家人的悲痛。
先让一个学生读,再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自己读。
5、李大钊的被害也是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引导学生读李大钊烈士墓上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6、拓展延伸: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者,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我们也将永远缅怀他们,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
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