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与发现的故事,以及胚胎进化论。
2、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童年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刻,天真可爱的我们总会冒出一些奇思怪想,做出许多趣事、傻事。人在长大或变老以后,常常会回想起童年的事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
(板书: 童年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阅读提示:请大家自由读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划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指名读文,及时纠正字音。
3、交流自学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轻声读文,想一想:
1、“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哪一段具体讲了我的发现?找出来,仔细读一读。
2、交流汇报。
3、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四、指导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请大家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九岁的孩子,竟然会发现奇妙的胚胎进化规律,费奥多罗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大家想知道吗?答案就在课文中。
二、精读课文,体味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费奥多罗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汇报
要点:天真单纯、善于探究与想象
3、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
(1)出示句子
师:谁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列举实例(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
(3)交流“我”受到了怎样的破坏?
三、联系生活,向往“发现”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比如:
(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总结全文
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侯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正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第一局部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办。第二局部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分,但“我”从中获得感悟。本文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小朋友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澄澈、困窘、天赋”三个词语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大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出示一些关于胚胎发育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自由回答)师:“这叫做胚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这么小小的一个胚胎发育形成的。人胚胎发展的规律现在对你们来说还比较难懂,但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究竟他真的发现了什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他童年的发现。”(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正音。
澄(chéng)澈、胚(pēi)胎、天赋(fù)、岂(qǐ)止、绞(jiǎo)尽脑汁(zhī)
困窘(jiǒng)
理解“澄(chéng)澈、天赋(fù)、困窘(jiǒng)”的意思
2.带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我”的“发现”是什么,画出相关句子。
生汇报:“我”的“发现”集中在第十三段
三、循果查因,理解“发现”的过程
1.师:“作者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呢?是谁告诉他的呢,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2.仔细阅读第三到十三自然段,画出“发现”过程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发现”的流程图。(10分钟)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做必要的指导并维持课堂纪律和注意时间的把握)
3.推选小组代表自由回答得出的答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一个清晰的过程
①我做梦总回梦到自己在飞翔,而且发现其他同学也一样,于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借助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否有过同样或类似的经历,大胆想象)
②我们一起请教老师,请老师回答我们的问题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 )
③老师的回答没有完全揭开“我”心中的谜,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于是通过抓鱼等的活动进行探究。
④通过自我思考,终于找到的答案。
流程图:我和同学都梦中飞翔,产生好奇
请教老师,老师解答问题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
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得出“发现”
从图中的信息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这一伟大的“发现”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平时要大胆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举例科学家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板书设计:
8.童年的发现
我和同学都梦中飞翔,产生好奇
请教老师,老师解答问题勇于发现问题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大胆思考问题
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得出“发现”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开放拓展
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⑴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⑵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⑶ 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⑷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⑸ 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课题
8.童年的发现 (精读课)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情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讲作者童年的发现。学生的着眼点不要放在发现本身,往往忽视发现的过程。应该让学生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要让学生自主读书,充分地读书,了解作者是怎么发现的。通过读议,学生会明白,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预习要求
查字典解决字词,熟读课文。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交流合作,抓住问题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感悟本文。
教具准备
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1、 生听。
2、 思考:童年有什么发现?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2.激趣朗读,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自豪,惩罚的愤懑。
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童年时发现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反思
一、回忆导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二、细读课文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指多名学生回答。(1)(2)(3)(4)(5)个小问题。
2.读一读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句子。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作业
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板
书
设
计
8.童年的发现
细胞(一个月)
——小鱼(一个月)
——青蛙( 一个月)
——人类(九个月)
——人的进化论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一、字:
1、会认的字:胚 胎 祸 盈 赋 岂 履 绞 汁 诺 窘
2、会写的字: 胚 胎 祸 澄 盈 臂 赋 妨 碍 岂 履 痴
绞 汁 诺 厘 禁 愧
3、多音字: 尽 禁 格
二、词:
1、理解的词:规律 祸患 惩罚 澄澈 盘旋 轻盈 困窘 痴迷
进化 绞尽脑汁 眉目 天赋
2、反义词:轻盈—笨拙 澄澈—浑浊 惩罚—奖赏
3、近义词:迷恋—眷恋 澄澈—清澈 困窘—窘迫 误解—误会
眉目—头绪 天赋—天资
4、积累词:祸患 眉目 妨碍 困窘 驱逐 情不自禁 绞尽脑汁
随心所欲 一本正经 不怀好意
三、句:
(一)重点句:
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2、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3、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4、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二)积累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四、段:
重点段:3---13自然段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拓展延伸:留心观察,记下自己的新发现或合作观察,写好观察日记。
授课思路:
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课前准备: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激趣朗读
师:上节课我们探究了作者童年的发现,同学们觉得“我”的发现有趣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吧!
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师: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是什么表现呢?
生:“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师: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生1:因为给我们上课的是以为年轻的女教师。
生2:并且这位女教师还是一本正经地给我们上课。
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师:你们能谈谈“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我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师:可以。
生:就说哥白尼吧,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己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生:我也想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生:伽利略也有这样的遭遇。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
师:“太阳中心说”,一个多么重大而有意义的科学发现,尽管它是正确的,但由于人们当时认识有限,眼界狭小,科学家们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啊!看来,作者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想?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因为他现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发现了胎儿发育的规律,却被老师误解,轰出了教室。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迫害啊!
生:对,让他丢了面子,还受到身体上的惩罚。
师:虽然这种“风险”远没有刚才我们说的几位科学家那么严重,但这种“驱逐”,无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对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它会让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使这段让“我”颇引以为自豪的、本来应该留下美好回忆的童年往事,多了些许不愉快的记忆。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事情。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他对老师这种做法很不满。
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
师: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天真单纯的孩子。
师:能具体说说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吗?
生:他对做的梦很感兴趣,梦中的情景记得那样清楚。从梦中的情景看,就能感受到他是天真可爱的,所以梦才是那样的富有幻想色彩。
生:做这样的梦,就以为自己有飞行的天赋,很为自己而自豪,也足以说明他的天真了。同时,他还把梦讲给同学听。
师:你怎么知道他把自己的梦讲给同学听呢?
生:因为课文中写着,“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也都会在梦中飞腾。”“终于”和“弄明白”说明他一定跟伙伴们说过自己的梦了。
师:你说得还真有道理!有时候,不起眼的一个字,一个词,就能给我们传递出一些信息,只有仔细品味语言的人才能感悟到,你的语感很好,我们就应该这样感悟语言!
生:我觉得他后来关于胎儿发育的想象,也是很天真的,只有孩子才会这样想。
师:恐怕从这里我们不光能感受到他的天真,谁来读一读这一段,看看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读。
生:我觉得他还是个爱探究的孩子。你们看,他想弄清楚人究竟是怎样来的,都想痴迷了,看到一条鱼,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
生:我觉得他是个善于想象的孩子。他从地图联想到了人的变化过程,并且,都把每个阶段分了时间,折合成正好是九个月。
师:那么还从哪儿看出他爱探究呢?
生:从问老师关于为什么会飞翔这件事中也能看出作者爱探究。
师:请大家练习读一读这个部分,看能不能把“我”的特点读出来。
指名读后,请同学评议。
生:我觉得读出了“我”和小伙伴爱探究的特点,尤其是问老师的话,读出了追问的语气,使我们好像看到了“我”和小伙伴的好奇的表情。
生: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因为是追问,是不是问话读得急迫一点,这样就更能体现他们的特点了。
师: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分角色再读一读吧!
师:通过我们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难怪他有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了!
四、拓展延伸,引导“发现”
1、拓展:
师:课前老师布置咱同学搜集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并谈谈感想。(如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瓦特发现壶盖跳动等。)
生交流、谈感想。
2、比较:
师:上课前,大家都交流了自己的“发现”,请把你的“发现”或同学的“发现”与作者的发现、牛顿的发现、瓦特的发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你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的思维最敏捷。
(让学生在比较中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发现,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发现能力。)
3、引导:
师:“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给自己这样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们的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我们的学习是那么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就会有新的发现,能有新的发现,是一个了不起的本领。
(重大的发明、发现往往源于生活,源于对生活现象的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4、实践:
师:课下老师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记下自己的新发现或合作观察,写好观察日记。比一比,谁的发现最有意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课尽意未犹。学生的亲身观察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还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 驱逐、迫害
↓
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2)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过程 主要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以人和生物发育及进化的图片、视频导入 新课后,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再按阅读提示多读几遍课文。然后围绕重难点读一读,议一议。课文的重点是童年的发现,教师引导的着眼点放在了发现的过程上。这样,通过读议,学生就知道了“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1、敢于提问;2、反复思考;3、大胆想象。对课文中两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加以理解。课后让学生收集一些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进行交流。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课文先是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个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之后得到证实。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发现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我”童年时勇于发现,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大胆想象的精神,并且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现规律时的自豪,兴奋;被老师误解时的愤懑无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生物的起源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生物的起源。(视频播放,教师配合解说)
在45亿年前地球上还是一片荒芜,没有任何的生命迹象。直到35亿年前,地球上才开始出现单细胞生物。最初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是一些藻类单细胞生物。这是水母,也是较早的一种生命形式,是由多种单细胞组合而成。接下来又经过了几万年地进化,生物的构成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在海里生存,它也长出了鳍和尾巴,这是早期的鱼类。慢慢地它的牙齿开始变得尖锐,靠多吃一些弱小的群体为生。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一条鱼爬上了岸,而它又很幸运地生存了下来。它的鱼鳍慢慢地变成了有利于爬行的四肢,就这样从鱼类进化成了两栖类动物。当两栖类动物能够彻底摆脱水,在陆地上生活时,它也就成了爬行类。环境不断地变化,几百万年后的某一天,可能为了够到更高处的食物,爬行类动物开始尝试向上爬行,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又经过了几亿年,慢慢地进化成了猿,奔跑的过程中,他的前肢被解放出来,开始直立行走,最初的人类也就形成了。
看完视频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生物进化的过程是根据什么而变化的呢?
环境。
对了,这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生命受环境的影响,由低等动物开始演变为高等动物。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的时候,是22岁,而我们课本上有一个小朋友却是在9岁的时候就发现了类似的规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小朋友,了解他童年的发现。(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童年的发现)
很好,我相信大家在周末一定做过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了,接下来我想请几位同学来帮我读一下生字。
预习检查:
1.读写:胚胎,祸患,澄澈,天赋,岂止,草履虫,绞尽脑汁,困窘,滑翔,双臂,厘米,羞愧;(开火车的方式挨个下去,然后请同学来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的字音和字形需要特别主意的?
全班齐读生字。
2.根据意思写词语:澄澈,随心所欲,天赋,进化,绞尽脑汁,眉目,困窘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既然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做童年的发现,那么我究竟发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翻到35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我童年的发现了究竟什么?
胚胎发育的规律
你是从哪里找到这句话的呢?可以读一读吗?
我们试想一下,要是你们9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那你会有什么感觉?你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自豪,满足,骄傲
很好,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情感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下。
a.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pp展示)
文章中还有一段是具体来说,胚胎发育的规律是怎么样的,请大家找一找。
谁来说?
b.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结合刚才我们看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三、深入文本,探究过程,体会发现时的情感
我们来看一下,从草履虫这样的简单生命进化到人类,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过程呀,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发现的呢?让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来找一找,我一共经过了几个阶段才发现这个规律的呢?
如何发现?4个部分
1.始于梦中飞行;开心、激动板书:始于梦中飞行
他是怎样飞行的呢?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的内容读一读。飞行是十分自由的,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同学们想像一下这段话的场景,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够离开地面,要是换成是你们,能够随意地飞行,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开心,激动,新奇
很好,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开心,激动,新奇地心情把这段话再来读一遍。(齐读)
过度:我的发现始于梦中飞行,只有我一个人会在梦中飞行吗?那么我由梦中飞行引发了什么问题呢?
2.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寻求老师解答板书:梦中飞行?解惑(善于思考,求知欲强)
我产生了这个问题之后,自己解决不了,就去。。。。在寻求老师的解答过程中,我与老师有一系列对话,十分有趣,我们一起来把它念一念,男生做老师,女生来读我的部分。我来充当旁白部分。
很好,这里一连问了4个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他紧接着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啊?
求知欲非常强,非常迫切想要知道答案。
我和老师的对话,让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3.引出人是怎么来的?板书:人?
我们这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老师的解答却并没有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最后知道了吗?找一找,我最后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
4.激发想象力设想“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答案。板书:想象、思考得出答案
带领学生根据板书回顾整个发现的过程,可以由学生起来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着黑板,来回顾一下,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来说一说。
四、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过度:这么非凡的发现,经过这么多努力得来的发现,却被老师误解,使我被赶出了教室,这是多么郁闷的一件事情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写了我被老师误解?
1.误解的段落
“又过了三四年。风险”(14-19)
2.误解的原因
大家想一想,我为什么会被误解呀?
我在老师给我们上生物课时,想到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
我笑出了声,老师是什么反应?
瞪,狠狠(从这两个字的程度体会老师生气的程度)
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这一段,大家注意他们的表情。可以请学生尝试表演一下,瞪,睁大眼睛,狠狠地瞪,脸色苍白的感觉
为什么老师会这么生气呢?我们回到课文中再来仔细地看一看,这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讲课是一本正经的,然后她在讲的是什么啊?人的发育与发展。这一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因此啊这位年轻的女老师以为我的笑是不怀好意的笑。所以她才这么生气。
3.被误解时的心情
其实我们都知道,作者并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由老师讲的知识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于是情不自禁地笑了而已,他的笑其实是带着自豪与骄傲的笑。同学们想一想,要是你们,自己的发现不被理解,还被老师赶出教室,一个人站在走廊上,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困窘,羞愧,愤怒
所以啊,在这样的心情之下,忿忿难平,但是又不得不自我安慰道: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你觉得他读得好吗?
被老师误解时是愤懑,不满的,而又不得不进行自我安慰,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
让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遍,把我的这种愤懑,不满而又无奈的心情给读出来。
很好,我们再来想一想,为什么我会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呢?你能想到世界上还有别的重大发明、发现受到驱逐和迫害的事情吗?
哥白尼,伽利略等。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这里作者把自己的发现和世界上重大的发明,相提并论,说明了他的什么呢?
幽默,对自己的发明很自豪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我是在幻想?
我有了这个非凡的发现之后,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开心,高兴,自豪)请带着这样的心情把这段话读一遍。(学生齐读!)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想象“我”研究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
教材简析
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部分又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叙事中,作者的意识在飞快地流动但脉络清晰,所叙之事也环环相扣,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知识的渴求,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是一篇向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基本读懂课文。
3、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板书“发现”,提出问题:老师昨天跟隔壁班的同学聊天,他们告诉我,小时候他们发现过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同学说,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有同学说,我发现下雨过后天空会有彩虹;有同学说,我发现了云在天上不会掉下来;同学们,你们曾经发现过什么?
2、板书“童年”,谈话: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的趣事!我们的童年曾有过多少的发现啊!
3、板书“的”,齐读课题,我们一起读课文,仔细的思考,读完课文以后,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只有用心地读课文,用心地思考课文,才能够提出问题。不要怕人笑话,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问问题,不仅是学习态度问题,也是学习方法问题。
二、合作交流:
1、用小黑板出示学生预习课文时提出的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
2、小声读课文的方式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之后选择自己还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纠正读音、解释词语)
三、品读体验:
1、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2、“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5、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6、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小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丽,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给自己这样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我们的学习是那么的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就会有新的发现,能有新的发现总结!
四、巩固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2、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起因: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经过:胎儿再现了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结果:面临受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
《童年的发现》课件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惊喜、新奇……)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
◇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想象“我”研究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①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
二、联系生活,向往“发现”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比如:
(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的含义。
3.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胚胎、绞尽脑汁岂止、困窘天赋”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三、《童年的发现》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通读课文,自学字词。
2.熟读课文,写出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童年生活的资料。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胚胎、绞尽脑汁岂止、困窘天赋
(二)我知道: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2.结合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画波浪线。
(三)我疑惑: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四、《童年的发现》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
1、从课文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童年生活发明的快乐?
2、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画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提出�
2、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点,再和同学交流。
3、反复品读,读出感情,体会童年生活发明的快乐。
(三)精讲精读,升华主题:
细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五、课堂检测:
(一)我会写
( ) ( ) ( ) ( )
胚胎 绞尽脑汁 岂止 困窘天赋
(二)我概括:
从课文的那些事例中可以感受到童年生活发明的快乐,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
(三)我阅读:
1、每天夜里做梦我————,我对————,只要————,————,就能————飞向空中。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六、板书设计:
8、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
请教老师
想象研究
思考推算
(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