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阅读中自由感悟。通过自读读准字词,理顺文章脉络,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接着,我就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情感变化上,通过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点拨学生围绕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深入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抓住文章的主线,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阮恒献血前、献血时动作、神态的句子。我想让学生从阮恒的献血前、献血时的表现来感悟阮恒的心情是怎样的,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并归纳:阮恒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是害怕自己濒临死亡,另一方面为了朋友又坚决地要献血。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阮恒在抽血中内心的痛苦,更好地感受阮恒害怕但却坚决献血救朋友的美好心灵,我引导学生对这三句话中描写阮恒哭泣的词语进行一次梳理: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再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随着血液一点一点被抽出,阮恒感觉自己离死亡越来越接近,所以害怕越来越明显。这样,在理解了句子所表达的内涵后,再来让学生模拟想象阮恒的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有了前面理解的铺垫,后面的语言说话训练就显得顺理成章,让学生把内心的触动通过感情朗读宣泄出来,深化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中,我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还不够,如学生思路打开后,要讲的很多,我没有那种收放自如的`机智,导致授课时间不足,有些重点部分只是匆匆收场,也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在备课过程中对学生的预设太少了,另外,板书过于简单了。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发生在孤儿院的一个故事。孤儿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小伙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伙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查看、休克、迫在眉睫、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有关抽血、输血的常识。
教师:课件(课文插图及主要段落、教学主要环节要求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提起朋友这个称呼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总会有一些小伙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那么今天老师也要请咱班的小朋友谈谈他和朋友之间的事。
2、一个请同学说说和和小伙伴之间的美好回忆。
3、那么今天我们也要共同探讨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师板书课题,同时用红色粉笔写“她”和“我”,用绿色粉笔写“朋友”)
二、自学课文,出示三步预习法,复习预习的要求: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查:借助工具书,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查课文的相关资料。
三思:抓住课文后的练习题(对于阅读课来说就是抓住课前导读中的提示),明确思考重点,试着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文中做以批注。
三、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如果发现学生不认的生字,多读几遍加以强调。
2、交流自己记生字的方法,交流时注意渗透字理识字法,如按形声字的规律识记:用会意字的规律识记: 强调难写字:
3、提字,同桌对改,教师抽查,兼顾好中差,反馈默写情况。
4、检查生词认读情况,把生词放到课文中读。
四、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在读中边正音,边处理生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真能干,把词句读正确了。老师还想考考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老师板书。(战争时期 阮恒 一个受伤的小姑娘 输血)我们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来概括。
五、指导学生抓住课后题进行学习、思考,把感受记在旁边,并就不懂的地文提出疑问。
1、和学生一起看课后题,明确自学的任务。
2、根据课后题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疑问,学生解决其中较为容易的,对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它放到讲读课文时重点解决,而不要急于作肤浅的回答,免得学生一知半解;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可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学习活动,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去发现,去探索。对于那些能够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大加表扬,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还要鼓励其深入思考,最好能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讲故事发生的起因。
是啊,情况如此危急,医生告诉我们如果……(引读书上的句子。)小姑娘在生死边缘上徘徊着,扎挣着。就在这迫在眉睫之时,阮恒举起了手,愿意为她输血。
二、嚼读,体验“忍痛”之“勇敢”。
1、阮恒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献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
课文5-11小节中那些描写阮恒的语句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许多同学在上节课中就已经划出来了,并记下了自己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再次细细地读,说说打动你的理由。
2、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和提问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三个重点句:
(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
(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感受。
3.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让他坚持着?
“她是我的朋友”,这短短的六个字激励着他,支撑着他,克制着他对死亡的恐惧。朋友对阮恒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在生与死的选择当中,阮恒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这一切的一切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悟读,体会“舍生”之勇敢。
1、同学们,对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输血是是可怕的,所以阮恒他啜泣,他呜咽,他哭泣。但他却一直勇敢地在掩盖自己的痛苦。阮恒的行为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可是,你知道吗?他啜泣,他呜咽,他哭泣,不仅仅是因为疼痛啊。请你轻轻地用心地读读文章结尾这段话,相信你对阮恒的勇敢会有新的认识!(出示结尾一)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2、你读懂了吗?
是的,原来阮恒是以为输血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呀![板书:生命可贵]然而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即便是这样,即便是只有一次的无比宝贵的生命,他还是勇敢地把血输给了小姑娘。他是准备着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小姑娘呀!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崇敬,再回到课文中去读读那些曾经打动你的句子吧。我相信这一次的读你会有另一番感受。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阮恒,感受他的勇敢。(出示课文文字,想象说话)
(1)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想_______,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他又想_______,所以他又放下去,可是他又想______,然后又举起来。
(2)过了一会儿,他想_______,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3)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他想到_______,但是他又想_______,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5、看哪,孩子们,他在颤抖地举起手的时候,就以为——
当他躺到草垫子上时,他也以为——
当针扎进他血管的时候,他更以为——
当鲜血汩汩外流的时候,他的确以为——
所以他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掩盖他的痛苦。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失,死亡的恐惧也越来越深,但阮恒却一直在克制。孩子们,这是一份怎样的勇敢啊!这是一份连生命都可以舍弃的勇敢,这是一份连死亡都可以战胜的勇敢,这是一份把爱默默地潜藏在心底的勇敢。[板书:勇敢]
四、品读,感悟“朋友”之涵义。
1、敢于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换得别人的生命,这份勇敢让所有的人为之动容,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么做呢?是一种怎样巨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勇敢呢?想知道吗?(出示课文结尾二,师深情朗读)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2、没有高大伟岸的理由,没有惊世骇俗的回答,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她是我的朋友。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要给她输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要救� 是的,生命诚然可贵,但朋友却是无价的呀![板书:友情无价]
3、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然而又不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们再次来读读它!
4、那么,输血到底会不会死人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咱们搜集到的关于输血的知识。
5、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来安慰安慰他吧!如果你是医生,你会用怎样轻柔的声音来安慰他呢?想象医生和阮恒之间的对话,练习说话。
5、交流
五、延伸,升华主题
1、课文学到这儿,相信大家对朋友这个词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究竟什么是朋友呢?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说,那就写下来吧。播放《朋友》这首歌,学生写话 。
3、总结升华:同学们,你们说的多好啊!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你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人,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遭到挫折需要鼓励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遇到危险需要救助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在一切需要你的时候,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吧,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让我们记住这种爱,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种这种爱,相信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获一份这样的爱!
六:拓展阅读:《平分生命》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朋友”二字都看得很重。著名的爱死斯坦说(名言用课件出示):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美〕爱因斯坦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孔子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
看来,“朋友”是一个很温暖的称呼,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去体会“朋友”的真正含义!
看老师写课题 。18 她是我的朋友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词。
过渡:课前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课文大家能读通这个故事吗老师觉得课文里有几个词语不太好读,你们觉得呢?
擦拭 捂着
是否 拳头(是否比较容易读错)
啜泣 呜咽(这两个词容易读错,教师及时正音,但到读课文的时候还是出错)
竭力 迫在眉睫(“竭”容易读成xié)
(在学生读正确的情况下,可以不再强调)
谈话:老师很高兴,这些词语你们掌握地很不错。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将来我们才成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二)、了解课文大意
除了难读的词语,老师还想看看大家对故事的内容了解了哪些。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姑娘 阮恒
他们围绕着什么问题发生的故事呢?(在学生提到“血”字的时候,导下:)
(三)、检查带“血”的读音。
1、读句子
过渡:这样词语就读准确了,看下面的句子你能读通顺吗?
(1)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2)输血迫在眉睫。
(3)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他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4)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5)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读这些句子的时候,“血”的读音读错的很多。出示这五个句子是不是太多?)
2、对“血”进行正音。
过渡:在这些句子中,有一个字多次出现?它就是“血”。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xuè”,一个读“xiě”不管读哪个音,意思都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课件展示:
在这些词语中,都读“xuè”:输血 血型 血管
在这些词语中,都读“xiě”:献血 抽血 流血
失去的血 所有的血
3、再认真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用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我知道啦,课文写了这样一件事儿:
一次战争中,一位小姑娘生命垂危,输血 ,阮恒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给小姑娘 ,她说小姑娘是 。
三、感受阮恒献血的过程
(一)、了解事情的起因,理解“迫在眉睫”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情况?教师配乐诵读2.3自然段。
小姑娘正处在生死的边缘,此时他最需要的是什么?输血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的3.4两个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句子能够看出小姑娘急需输血。
学生读找出的句子,教师整理出示:
如果不立刻抢救,她就会因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如果他们不能不足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齐读句子。
(学生找到“如果”和“死去”,有的学生还说出了“血”,如果提出这个字,应怎样恰当处理?)
同学们再去读句子,注意两个“如果”和“死去”,看你能明白什么?(学生能说出小姑娘的情况比较严重,如果不立刻输血,她就会立刻死去)
所以说输血——迫在眉睫。
读了“迫在眉睫”这个词语,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呢?(一发千钧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教师总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小姑娘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立刻输血,她就会死去。这种情况就叫“迫在眉睫”。
带着我们的理解来读这个词语。
把这种紧张的感觉带到句子中去读出来。指生读。齐读。
(这个环节设计不太紧凑,学生的回答零散,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通过动作、表情感受阮恒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
1、 过渡:可怜的孩子们,战争让他们惧怕了鲜血,他们都觉得流血就意味着死亡!面临生命的选择,阮横……
出示句子: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得举起来,然后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问题提出来了,那该怎么解决呢?同学们可以试试这种方法:透过几个动作,走进人物内心。我们试试看。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得举起来。(他想:————)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把后面的问题直接直接回答出来,这个地方不太会处理。举起来,然后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一起出来就行。)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读读后面的,先想一想,再和同位交流。
出示:然后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举起来。(他想:————)
过渡:通过这几个动作,同学们一定读懂小男孩的内心了,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心声吧!班内交流。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示:是“颤抖”地举起来的。并引导到“她是我的朋友”。
小结:在朋友遇到危险时,热情的帮助,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真挚的情谊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朋友”的真情吧。指生读。
评价:我仿佛看到那只颤抖的小手了。我好像看到阮恒那矛盾复杂的神情了。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8-10自然段。
过渡:刚才同学们抓住了“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读懂了小男孩的内心。读书就要这样,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也用抓重点词的方法来学习8-10自然段。
阮恒痛苦的的选择主要只通过什么动作表现出来的?请大家找一找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词语。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在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引导学生说出:害怕、痛苦
小结: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所以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哭声就越来越大了。是啊,他还是一个孩子呢,他多么希望自己能长久地活着!可是,为了朋友,他还是
坚持给小姑娘献血,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感动啊!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自然段。自由读。
师生接读。学生读黑色字体,老师读蓝色字体。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四、总结中心 感情升华
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诵,让我再一次从这些精彩的词句中,从这些细致的刻画中,看到了一个令人敬畏的男孩!
1、她是我的朋友。
多么朴实,多么感人的一句话呀!但愿每个人都有好朋友!
2、小姑娘终于醒来了,她听说了阮恒给她献血的整个过程,来到阮恒的身边,对他说:——————
(注意关于友情的评价语言)
用质疑的方式结束课堂。
【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情,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3、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加深对“朋友”一词理解;
4、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2、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质疑
1、同学们,许多英雄模范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令我们感动,他们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今天,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生命去挽救朋友生命的,竟是一个小男孩。大家想不想了解他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相信学过之后大家一定会对“朋友”这个词有新的理解。
二、默读全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师:说说初读课文之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口头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提炼后给BBS论坛发新帖子)
2、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这回你们可以大声地朗读,还可以与同桌讨论,共同来给刚才的问题回复帖子。(生回帖后全班浏览)
3、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急需输血、冒死献血)
4、小结:是啊!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急的关头,终于有一个小男孩愿意为小姑娘献血,他就是阮恒。
三、理解重点语句,探究人物心理
1、阮恒给小姑娘献血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呢?在这一单元的导读和本课的预习要求中都提到了要抓住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语句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学习方法(师板书:神情、动作、内心活动),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画“~~~~”,从这些句子中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多读几遍,还可以在书上及时把自己的感悟以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自学重点语句的情况:
①你找到的是哪一句?(生说一句,师在电脑主机上点击哪一句画“~~~~”)
②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把你的内心感受读出来。
3、提问:同学们,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
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4、小结: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献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
5、引读: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让我们一块儿把这些令我们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愿意做动作的可以站起来读。
好,下面老师读表示时间的词,请同学们读表示阮恒神情、动作的。句子。
师引读下列句子:
师:抽血过程中——生:阮恒一动也不动……不说
师:过了一会儿——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捂住脸
师:但过了一会儿——生:他又开始呜咽……痛苦
师:接着——生: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竭力制止抽泣
6、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令你感动?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和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四、继续学习课文,体会高尚品质
1、这个时候,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对阮恒说些什么?阮恒又会说些什么?
老师课前对“输血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可以进入“网上资源”,查一查老师给你们收集的“输血知识”,还可以结合你们自己课前所了解到的输血知识,练习扮演医生劝劝阮恒。
2、假如老师就是阮恒,你们会怎么来安慰我,让我立刻停止了哭泣呢?指名说。
3、是啊,阮恒是以为自己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后自己会死去,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阮恒是怎么回答的?(全班齐说阮恒的回答:她是我的朋友)
听了阮恒的回答,你们觉得阮恒是个怎样的人?(阮恒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牺牲自己的生命。)
师:阮恒对待朋友舍己救人、无私奉献。(板书:舍己救人、无私奉献)
五、利用网络,读写结合
1、教师在网上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任务。
课内任务1:点击“时光邮箱”,把你学过课文之后想对阮恒说的话发送E—mail给阮恒;
课内任务2:先进入“友情小站”自由选读感兴趣的材料,再点击“心意小屋”,在电子卡片的空白处用一两句话写下你对“朋友”这个词语的理解。
2、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3、布置课外任务。
课外任务1:收集关于“友情”的格言或中外故事,制作一个以“伟大的友谊”为主题的班级专题网站;
课外任务2:进入“轻松聊聊”,把你学过课文之后的感悟在聊天室中与同学交流;
课外任务3:试着自学其他写“朋友”的文章,说说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注:“友情小站”内容为大量的与“朋友”有关的诗歌、散文、格言、成语以及朋友之间相处的感人故事等。采用“确定展示方式——完成电子作品——自由访读作品——推荐展示作品——上传电子作品”的形式进行网络学习与发布)
六、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深化总结
俗话说:“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友情,是人心灵深处最温馨的港湾。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珍视友谊、珍惜朋友!
当朋友有困难时,让我们像阮恒一样,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关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爱心、充满友谊!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
2、根据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词句,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同时让学生懂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词句,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教学媒体:
电脑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题、读题。
1、老师有很多朋友,你们猜猜我的朋友有那些?
2、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18课《她是我的朋友》。(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求同桌一起互相解决字词读音)
2、想想课文中的“她”是谁?“我”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课文中哪里告诉我们情况很严重?
三、再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悟美好心灵。
(一)、自由朗读课文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阮恒动作、表情的词句,划上横线。
2、仔细想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在书上画上“?”,你读懂了哪一句,在书上画上“★”。
(二)、汇报、交流
1、质疑。
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哪一个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还可以猜一猜阮恒心里是怎样想的`。
语句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沉默”说明他在思考,在犹豫;“颤抖、放下去”说明他对死忘很害怕;“举、又举起来”说明他虽然很害怕,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然坚持要献血。)板书:举、放、举、犹豫
语句2: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很快”说明他毫不犹豫;“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说明他心理害怕、紧张,但又怕影响献血,强忍着不表现出来。)板书: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害怕、紧张
语句3: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啜泣”说明他以为自己要死了,很伤心。“全身颤抖”说明他非常害怕死;“迅速、捂住脸”说明他为了献血的正常进行,在掩饰自己的痛苦,不让医生发现。)板书:啜、泣、捂、害怕、掩饰
语句4: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又呜咽、再一次试图掩盖”说明他一想到会死,他又更加害怕、痛苦得哭了起来,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竭力掩饰。)板书:呜咽、掩盖、更加害怕、竭力掩饰
语句5: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不时的啜泣、持续不断的哭泣、用牙咬、竭力制止”说明随着抽血的进行,阮恒以为自己的血一定快抽尽了,快要死了,他越来越害怕、痛苦,已经很难掩饰,但为了朋友,他仍然在拼命地掩饰。)板书:哭泣、咬、非常害怕、拼命掩饰
语句6: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①引导说话:为什么男孩会镇静得这么快?医生到底跟他说了什么?
②角色扮演。
((三)、小结
阮恒,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大家赞美吗?让我们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赞美一下阮恒吧!
四、总结升华
是啊!阮恒一直认为献血会使自己死去,但他却仍然坚持着,即使害怕、痛苦,也毫不动摇。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她是我的朋友”。(点题师生齐读题)可见,在阮恒的心目中,“朋友”一词是多么的珍贵啊!这个感人
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阮恒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也感受到了朋友之间这种真挚的友谊。(板书:舍己为人真挚的友谊)
(第一个课时的教学,就这样让学生在自渎、感悟、汇报、交流和老师的引导、点拨中攻破了难点,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阮恒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相信一定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同学的心中,这节课,让我们带着阮恒对朋友的这种真挚情感,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二、朗读课文,回味感人故事
三、活动:小记者采访阮恒
四、总结拓展
(一)、总结:刚才的采访,让我们觉得阮恒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近了每一个同学,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能像阮恒对待他的朋友一样,互相帮助,这才是朋友之间真正的友谊。
(二)、拓展
1、这个故事以什么为题?想想还可以以什么为题?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怎样才是真正的朋友?
3、选择一件你与朋友间感人的事情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继续完成作文,然后把你写的故事读给家人听,让他们说说感不感人。
板书设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内心活动
举、放、举犹豫
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害怕、紧张
啜、泣、捂害怕、掩饰
呜咽、掩盖更加害怕、竭力掩饰
哭泣、咬非常害怕、拼命掩饰
舍己为人——真挚的友谊
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简谈我执教的三年级《她是我的朋友》这节课的一点体会和感受。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救受伤的伙伴,还是既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医生问他为什么要鲜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阮恒鲜血时的神情、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优良品质。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按照三步走:读通、读懂、读情,这样一个步骤,带学生走进这个故事,走入这一文本。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阮恒鲜血前的复杂心情,我抓住重点句:“一阵沉默之后……”这个句,在读中学生找到描写阮恒小手的动作的词语有: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来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命。在感悟中进行指名读、比读、表演读、以加深体验。有了这些铺垫,请学生找找描写阮恒鲜血是的动作或神态的句子,再反复地读一读,从“啜泣、捂、呜咽、掩盖、哭泣、咬”这些词中去体会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最后我还安排了欣赏《友谊天长地久》在他们充满激情的演唱中再次感悟提升对‘朋友’这个字的认识。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我觉得在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和感受时,时间不够充分,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就更好了。我还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不够,就如学生思路大开后,要讲的很多,而我没有那种收获自如的机智。总之:“课堂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今天我又一次深刻领悟到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愿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宝贵意见中,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中,不断地向这门艺术攀登!
教学目标 :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等词语。
2. 有感情朗读课文。
3. 抓住描写阮恒鲜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难点:
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一, 激趣导入 。
出示图,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有一名小姑娘伤势严重,她正处在生死尤关的境地。此时却发生了令人十分感动的一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18课《她是我的朋友》。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读第2-4节,进一步了解事情的起因。(一个小姑娘在炮弹中受了重伤,输血抢救迫在眉睫。这就是事情的起因。)
四,读第二段,学着提问,边读边思考:
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为那位受伤的小姑娘献血的?献血前,他有哪些动作和表情?这些动作和表情反映了什么复杂的心情?
1.读第5自然段: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想一想,再解答:当女医生问孩子们谁愿意献血的时候,出现了“一阵沉默”。“一阵沉默”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几个没有受伤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献还是不献,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阵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的时候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这一“举”一“放”,又一“举”,反映了什么内心活动?(阮恒的小手举起来“颤抖”,说明他愿意献血,但由于情绪激动、紧张,小手不由地抖动起来。一“举”一“放”又一“举”,反映他先愿意献;因为紧张、害怕,又不愿意献了;接着想到为了朋友,还是要献的。说明内心献与不献的思想斗争很激烈。)
2.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3、重点 句2
(1) 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3)小结。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重点句3
(1) 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小结:从这两个自然段的描写不难看出,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内心是非常激动的。从平静到紧张,再从紧张到痛苦,失望。但这种紧张、痛苦和失望不肯表露出来,同时,又没法掩盖、制止。
4.这两段描写用了不少描写“哭”的词:“啜泣”、“哭泣”、“抽泣”、“呜咽”,想一想,它们的意思各是什么?为什么用表示不同的哭的词?
(“啜泣”和“抽泣”是抽抽搭搭地哭;“哭泣”和“呜咽”是低声哭。后两个较前两个哭得厉害些。哭的情形不一样,要表现得准确就要选择最准确的词语,还可以避免用词重复单调。)
5.阮恒在献血时这样紧张、痛苦,是因为针刺痛了吗?读一读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打破这个疑问。
“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这里,没有说明医生安慰他的内容,能不能猜测出医生安慰阮恒的话是什么?假如你是医生,怎样用轻柔的声音安慰小男孩?试试看。写一写。
(医生会告诉小男孩:“阮恒。输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更不会有生命危险,只会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伙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6.写阮恒献血时感情的激动和变化,集中在第8~11四个自然段。从开始平静得“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到“痛苦”到“持续不断的哭泣”,最后,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生动地表现出阮恒复杂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注意表现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第三段。
1.提问,思考并议论解答: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是在医生问是否有人献血,一阵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的时候就产生了。之后,阮恒献血过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一直到“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竭力制止抽泣”为止,这一段时间,这种想法始终在困扰威胁着他。也就是在课文第9、10两个自然段所描写的情节之中。)
2.由此可见,阮恒在献血过程中表现出的痛苦,不是因为针刺痛了他,而是以为自己怎样了?
(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阮恒献血时“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尽管他很痛苦,为什么还坚持让医生抽自己的血呢?
(“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阮恒为什么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还愿意这样做呢?
(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3.总结:
小男孩阮恒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的,可是为了救活自己的好朋友,还是愿意这样做的。尽管献血过程中,由于思想斗争的激烈而感到很痛苦。这种行为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什么高尚的品格,可贵的精神呢?让我们议一议。
(感受中应肯定高尚的品格是无私奉献,可贵的精神是舍己救人。)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然而阮恒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相信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能够互相帮助。
1.这个故事可以什么为题?课文为什么用阮恒的话作为题目?你从阮恒的这句话想到了什么?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3. 请同学们选择一件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附:板书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 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设计理念:
1、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力求实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单,教学内容简洁。
2、课内外有机结合,实践大语文观。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表达真情的文�
3、注重学法渗透,逐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课文是蓝本,是范例,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一目的。在课文学习中不断总结方法,逐步渗透学法,提高学生自能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迫在眉睫、啜泣、呜咽、抽泣”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逐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的行动中体味真情。
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态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二、复习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课题中的“她”指谁? (师板书:小姑娘)“我”指谁?(师板书:阮恒)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
3、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抓关键词,感受“危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把描写小姑娘伤得很重的两个句子画出来,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2、谁来读读你画出来的句子。(生读)(“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 ” “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
3、情况多危急呀!书上用了一个词说明了输血的紧迫性,是哪个词? (迫在眉睫)
4、“迫在眉睫”怎么理解呢?(迫,紧急,紧迫;眉,眉毛;睫,睫毛。事情很紧急,都来到眼前了,需要马上解决) 文中说什么事情迫在眉睫?(输血)
5、让我们一起读读具体描写输血迫在眉睫的两个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小姑娘伤得很重的两个句子)
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迫在眉睫”这个词语。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真好!我们今后要注意运用。
四、抓重点句,感悟真情。
(一)感悟颤抖句,体会矛盾心理。
1、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啊!就在这迫在眉睫的关头,一个小男孩出现了,他是谁?(阮恒)谁愿意把文章的第5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生读)
2、读完这段话后你能感受到什么?(阮恒很害怕;举手很犹豫。)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颤抖”可以看出他害怕。从“手举起有放下……”可以看出犹豫。)(生交流)
3、联系前面的内容想想,阮恒和小姑娘都是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孤儿,他们朝夕相处,没有其他的亲人,孤儿院的朋友是他们最亲的人啊。
4、是啊,阮恒害怕输血,因为他毕竟是个小孩儿。可是,犹豫过后,他还是举起了手。因为——(指课题,示意学生齐读)——她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这个纯洁、无私的小男孩当时复杂的心情,体会同伴间的真情!
(二)感悟哭泣句,体会内心真情。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也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多勇敢呀,可是后来他却哭了。九、十、十一这三个自然段中有几个描写阮恒哭的词,找出来,画一画。(生自由读九——十一自然段,边读边画。)
3、你画了什么词语?(啜泣、呜咽、抽泣) 这三个词都是形容什么的?(生交流) 同样是哭,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 (一次比一次哭得厉害。)
4、把这三个词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看看阮恒当时还有哪些动作,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找、体会。)
5、理解“啜泣”句。
谁来读读带有“啜泣”的句子。
(1)(课件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2)读了这句话,你感觉阮恒当时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谈体会,再读书)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
(3)我们大家一齐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他当时害怕的心情。( 生齐读 )
6、理解“呜咽”句。
谁来读读带有“呜咽”的句子。
(1)(课件出示)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2)阮恒此时心情怎样? (害怕,痛苦)害怕、痛苦是因为疼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医生问他疼吗?阮恒摇摇头。) 同学们,咱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心情,你们读描写阮恒的句子,老师读描写医生的句子。
师生合作读第9自然段。
(3)阮恒不是因为针刺痛了他而哭,可是他却哭的更厉害了,谁来把下一段读一读。(生读。)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7、同学们请看图片,这是咱们书上的插图,图上画的正是本段的内容。请同学们看看图上阮恒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生汇报,交流)
8、理解“低声哭泣”句。
他由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哭得越来越厉害了,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段话,体会阮恒更加痛苦的心情。(生齐读)
9、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三个词,充分地写出了阮恒当时的心理活动,用得多准确呀!我们平时也要注意恰当用词。
10、阮恒越来越痛苦,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联系上下文,好好想想,医生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样安慰阮恒呢?
11、的确,人体向外输出适量的血液不会有生命危险,但阮恒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他以为自己会死,那他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 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医生转过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12、小结。
同学们,输血阮恒犹豫再三却又坚定地举起了手,输血过程中又这样害怕,但是,他坚持下来了。因为,他想救――小姑娘, 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这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伙伴之间的真情!
五、拓展延伸,介绍名言,推荐文章。
1、 在众多的中外名言警句中,有很多都在歌颂朋友间的真情,老师从中选出了几句送给大家。(出示)音乐声中学生熟读名言。
患难识朋友。
人在危难时,朋友最可贵。
人生没有朋友,犹如生活没有太阳。
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受,而是奉献爱。
2、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爱的教育》,当中的两篇文章《灾难》,《客船失事》,希望课后好好读读。
板书:
她是我的朋友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情境让学生体会阮恒的形象,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阮恒的形象,通过对其神态动作来体会阮恒的形象.让学生切切实实理解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态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1导语:老师说一个词语――战争。请你在这个词语前加上形容词。谁愿意试试。?(可怕的战争 残酷的战争 恐怖的战争 激烈的战争 )
2那么战争意味着什么?
(战争意味着死亡,战争意味着伤害,战争意味着人民流离失所)
在战争年代的孤儿里又意味着什么。
二 感知课文 分析形势
1是啊,在战争年代,孤儿院里的孩子们没有父爱,没有母爱。炮弹无情,这所孤儿院里当场炸死了2名,还有一个受了重伤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形势危急吗?
2通过朗读,通过多种途径感知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迫在眉睫.
如通过上文:如果不立刻抢救,她就 ,忽然又放下去, 然后又举起来。
2同学们自由读,看看能提出什么疑问?我们一起来解决.
沉默说明这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
阮恒颤抖说明他害怕,又放了下来,还是害怕,怕失去自己的生命.
,《她是我的朋友》
最后举了起来,说明为了救朋友,他愿意失去生命.
3体会阮恒这种痛苦的心情,再读.
四 神态动作 至诚至真
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
1默读,边读边找出描写阮恒动作和表情的句子.
2再读,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句.
边读边分析,阮恒为什么哭泣?阮恒当时在想什么?阮恒为什么去制止抽泣,而不制止抽血来减少痛苦?
一边理解,一边有感情朗读,读出阮恒的痛苦.
师示范读一处描写阮恒动作和表情的句子.
3又读,把四个句子连起来读.
五 拓展延伸 友情真挚
1阮恒的痛苦越来越厉害了.可是,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他马上停止了哭泣.医生会安慰他什么呢?请自由读11至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提.
2阮恒献血的原因简单吗?简单,只有6个字,非常朴实的语言;不简单,这里边有着阮恒为了朋友献出自己生命的品质.
2006年第2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开篇的话中登载了一篇题为《语文课呼唤本色的回归》,文章的开头就写到: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要抛弃浮华,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qing,唤醒童心童真。在周亮老师的这一节课中,我觉得周老师就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舍弃了许多浮华的外表,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兼容性,每一篇课文无不涵盖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涵盖听、说、读、写。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想做到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该从大处入手,《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战争时期,一名孤儿在炮弹爆炸中受了重伤,急需输血。孤儿院的孩子阮恒误以为自己会为此献出生命,但为了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为他为什么要鲜血的时候,他只是简单地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具体地写了阮恒的献血过程,生动地描写了阮恒鲜血时的神情、动作,真情地反映了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在教学时,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今天的教学中,周老师紧扣课文的重点难点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由故事引入,周老师将课文中故事的背景编成了故事,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了当时危急的氛围中,同时也引导学生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然后由一个问题“想知道事情是如何发展的吗?”切入课文,让孩子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周老师通过抓住5句重点句进行研读感悟,围绕阮恒的表现,体会阮恒的情感。整个教学框架看似简单,但是灵活、开放,吞吐量大,即方便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的随即处理,同时也为学生独立地动脑、动口、动手创造了条件。
一堂课的实现,尽管有可整体的框架,但从课的形式上讲,却千变万化,绚丽多姿。这是不同的教师在寻找一堂课的切入口都不一样,即使一样,在课堂上经过师生双边的“三度”创造后,也会以不一样的过程形式体现出来,而这个“切入口”(突破口)选择的准否、好否,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三度创造”。所以当我们从大处着眼抓整体之后,就该从小处着手抓突破口。今天在周老师的课中,我觉得他的操作方法主要有:牵藤、点穴、扣眼、抓读。
(一)、牵藤。藤,即课文的某种行文线索,循着线索,牵藤取果,条理清楚,水到渠成。《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中,周老师紧紧抓住输血过程中阮恒的表现这条线索,通过品味阮恒的动作、表情,以及阮恒动作、表情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对死亡的恐惧一点一点地加深,以及为了朋友不断坚持的复杂心情。
1、点穴:
穴,即课文的要害,是升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锁钥和框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所在。也可以是能辐射全文的重点词句、语段。今天周老师着重抓住了“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忽然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这句话。当小姑娘的生命决定于谁能补足她失去的血液之后,谁愿意为她献血就成了事情发展的关键。二在这一句话中“颤抖举起的小手、又放下、又举起”这些有点矛盾的动作无不暗示阮恒当时害怕、犹豫又无比坚决的心情,理解了这句话,就为孩子们理解献血过程中阮恒的动作、表情做好了铺垫。所以在这里,周老师首先由孩子最关注的“事情是怎样发展的?”引出这一句话,再让孩子自己研读,想想从这句话中自己感受到什么,圈出有关词语。孩子学完之后,周老师并没有马上反馈,而是给了孩子一些相互讨论、交流的时间,因为这毕竟是第一课时,要想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所感悟,就必须给孩子创造足够的条件。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孩子在原有的自己感悟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再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事实证明周老师的等待没有白费,孩子们通过独立探究、同伴合作,已经能够体会到阮恒当时的心情,那就是对死的“害怕”以及为了朋友勇敢地坚持。这不仅为孩子接下去理解后面4句做好了铺垫,也为孩子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学法上的指导,那就是:通过抓重点词语来感受课文的内涵。
2、扣眼:
眼,这里指文章中的关键字眼,它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三年级的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重点句梳理好之后,周老师就开始引导孩子去关注句子中的词语,通过品味这些词语来挖掘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而在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周老师还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理解“啜泣”时让孩子演示。在理解“呜咽”的时候让孩子和“啜泣”进行比较,
这个学习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在帮助孩子积累的过程。就像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的“阅读要带学生从文章中走个来回。”
在抓住这些重点词、句的时候,周老师并没有忽略文本原有的整体美感,将原本内在联系紧密的内容割裂开来。(例:第3句和第2句的教学、第4句的联系后面的课文来感受)而在逐句品味之后,又重新回归到整体,让孩子从整体上再审视阮恒从“无声到啜泣到呜咽到持续的低声哭泣”这一过程,让孩子感受到他不断加深的害怕,以及为了克服害怕的“不动、捂、掩、制止”的不断的坚持。像这样从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就是阅读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3、抓读:
一节阅读课教学是否成功,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体验,是否有创新的欲望。而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顿悟。教师就应该重视读的功能,让孩子在读中领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新课程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今天在周老师的课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读的指导。
⑴ 范读:
周老师的故事引入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一次教师的范读,他在让学生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迅速地把孩子们带入了“迫在眉睫”的氛围之中。除了教师的范读,课堂中还有许多孩子的范读。
⑵ 默读的指导:
默读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更利于思考。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在训练孩子默读。到了三年级,我们还要继续对默读的指导,要培养孩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今天,周老师在引导孩子深入理解阮恒举手时的心情后,让孩子们边默读边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献雪过程中反映阮恒复杂心情的句子,默读前,周老师突出了默读的要求,那就是边读边思考问题,读完后,周老师首先让孩子小组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给了每一个孩子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再来进行班级讨论交流。
⑶ 阅读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中指出“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有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周老师在今天教引导孩子感悟重点词句的时候,基本都经历了:找句子、初读句子、圈词语、谈感受、感情朗读这几个基本过程,是词句教学的层次性。而在教学献血过程这一部分的时候,四句重点句训练重点他又有所不同。第一句“他一动不东地……”这一句,周老师的教学过程是指名读、谈感受、感情朗读。第二句在上一句的基础上,加入了动作演示“啜泣”,第三句在理解阮恒的动作时,加上了通过对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质疑,来了解他内心变化过程,引导孩子联系后面的课文内容来理解,教给了孩子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第四句则让每个孩子都通过演示来感受阮恒当时的心情。最后再把阮恒的献血过程完整地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随着阮恒动作、表情的变化,随着阮恒恐惧的不断加深,周老师的训练也在不断加深,孩子情感的体验也在不断加深。
⑷ 阅读的差异性:引导孩子读课文,教师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见一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快读完之后就无所事事了。在今天,周老师就关注到了这些孩子,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一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读完了,周老师马上进行跟进式的指导:完成的同学可以和周围的同学先交流一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生活中,我们除了需要亲情,更需要友情呀,交流歌颂友情的名言,体会友情的珍贵。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鼓励读的不同: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3、就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读文,自学生字
2、把课文读通,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自己感受深的词句圈画出来, 并作些批注。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初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大致汇报。
4、提出研读目标:�
四、再读课文,读后交流,各自怎样读课题。结合:强调“她”“我”“朋友”这三个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体会阮恒对朋友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体会情况的危急
1、指名读,圈画出情况危急的词句,体会。
a、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
b、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c、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
d、输血迫在眉睫。
e、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孩子们处境危险,值得同情,为更好理解阮恒的品质做好铺垫。
二、研读课文,从阮恒的动作、神态去体会阮恒的内心,领悟“她是我的朋友”的内涵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阮恒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a、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b、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c、输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d、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e、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引导学生从阮恒的言行和神态中去体会这儿孤儿是如何抱着“她是我的朋友”,为挽救朋友的生命,抑制内心对献血的巨大恐惧,为那个失血过多的小姑娘献血,感悟阮恒为朋友无私奉献的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思考这段可否省去?体会,“听说”,可见阮恒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被大家传诵,从侧面感受到阮恒的品质感染了大家。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
四、总结。
五、作业。
感受同学之爱,写出自己特别难忘的事。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 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B、用“如果。就。、说话。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A、出示生字词。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
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试图{}竭力{}安慰{}持续不断{}
3、填空。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教材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的理解,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⒉能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
⒈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7课《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
⒉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
⒊抓关键词,了解危急
师: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事情“迫在眉睫”?为什么会“迫在眉睫”呢?(结合课文的句子复习)
(理清事情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是刻不容缓的。)
⒋(过渡)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是谁挺身而出,主动献血?——阮恒。
㈡探究体验,朗读感悟
⒈学习阮恒献血前的动作表情的语句
①师:对,他就是阮恒,他献血前是什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谁来找出这句话?
(出示课件“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②师:全班同学把这句话齐读1遍
③质疑。师: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为什么“颤抖”地举起手?为什么“沉默”后再举?他为什么举了又放下去,又举?等)
④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提了问题之后咱们必须来解决。小组合作先把这句话读一读,边读边想一想,小组交流。
⑤谁来说说,你刚才读懂了哪个问题?(小组汇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⑥指导把阮恒矛盾、紧张的心情读出来。
⑦(小结)师:刚才我们通过读发现了问题,又通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了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阮恒输血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好吗?
⒉学习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
①师:找出描写阮恒输血时的部分(8——11自然段),大声响亮地把它读一读。
(学生读课文)
②师:你能找出描写阮恒动作表情的句子吗?(课件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③通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感受悟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
课件:出示学习方法:⑴读:读出你想交流的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⑵想:从阮恒的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⑶说:阮恒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⑷读:再根据阮恒的心情好好地读。[
④分组汇报交流,指导朗读感悟
⑤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这部分是描写阮恒输血时的部分,通过他的动作、神态,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由开始的紧张、矛盾,变成后来越来越深的痛苦,最后又恢复平静这样的心情。我们把这部分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齐读)(结合板书)
⒊精读阮恒献血的原因(12——14自然段)
①师:自由读,用简练一两句话说说这段讲什么。(阮恒说他献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我的朋友”。)
②师:这也是文章的题目。同学们,假如你是阮恒,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会这样做吗?生答略。(使学生明白这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把后三段多读几遍,深入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生读)(指名读)
④配上音乐,教师用语言进行熏陶感染:“小阮恒的鲜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体内,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将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让她感到了这世界的温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举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战胜面临死亡的勇气。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想一想,假如你是文中的医生,是站在旁边的的孤儿,是苏醒过来的小女孩,你会对阮恒说些什么?
⑤结合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对待朋友的?
⑥播放周华健的《朋友》,让学生再一次在歌声中领悟朋友真挚的感情。
㈢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小男孩阮恒,而且懂得了朋友的真正含义。另外,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渲染气氛。
1、出示战争图片
师:这张张战争图片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战争年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可怕。战争时期,有一天,(深情讲述第二自然段)图片定格到受伤的小姑娘,这小姑娘到底伤得怎样了?
2、读题,板题,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朋友间的那份真情。
二、读中感悟。
<一>伤势严重
1、快速默读全文,想想:小姑娘伤得怎么样?用_划出相关句子
2、相机出示句子读,感受
3、理解“迫在眉睫”
a、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词?
b、如果不马上给小姑娘抢救,她会怎样?如果不立即抢救,她又会怎样?
c、带着理解再读句子。
<二>、初塑形象
1、可怜的小姑娘就这么等着,静静地等着。难道就这样让她死去吗?孩子,你愿意救她吗?你愿意吗?……。
2、医生和护士也都愿意,可他们都不具有同样的血型,只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他输血。(置静)这时我仿佛看见(出示句子:一阵沉默— 举起来)
a、谁想读?谁:女生读
b、读了感受到什么?他会坚定地举起手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c、带着敬佩再读
3、因为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所以(出示句子:叫阮恒——一句话也不说)
a、谁愿意读?谁:男生读
b、透过这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他会这么做还是因为(她会是我的朋友)
c、带着敬佩再读
<三>角色互换体验害怕
1、抽血过程中的阮恒难道真的一点儿也不害怕吗?(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阮恒?
2、文章又是怎样描述他的害怕?自由读课文第9.10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句子。
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读。
a、每句话中都有表示哭的意思的词,发现了吗?读词。
b、同是哭,你理解哪个?
c、带着对词语的理解读句子。
d、访生:小阮恒,当你坚定地举起手时,大家都夸奖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可为何现在的你又有点啜泣?又有点呜咽?又有点哭泣呢?
小阮恒,当你很快地躺在草垫上时,大家都夸你是个坚强的孩子,现在的� 孩子,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向外输血适量的血液会有生命危险吗?可阮恒知道吗?他想自己再也听不到清晨,林间那婉转的鸟鸣声,再也听不到…… 再也看不到…… 再也不能和朝夕相处的伙伴们……
g、看着在勇敢与善良之中挣扎的阮恒,你猜猜,医生会怎样安慰他?
h、小小的阮恒,在以为献血就会死时,却仍然能坦然地面对,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个怎样的阮恒?为勇敢的阮恒送上钦佩的掌声。
三、情感升华。
1、小阮恒,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可为什么要献血给她?
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你为何还要献血给她?
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可为什么仍然要坚持献血给她?
2、是的,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多么铿锵有力的声音!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
3、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当一阵……)读
a、阮恒,你举起的小手为什么会颤抖?最后又为什么要坚定地举起?
b、此时举起的是什么?
c、把感动融入朗读,为阮恒这勇敢的举动再次送上掌声。
4、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叫阮恒……)读
a、小阮恒,你为什么很快的躺?为什么不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b、此时展现于你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阮恒?
c、再次把敬佩的掌声送给他
5、为了朋友,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像这样的朋友,值得我们一生珍惜(出示句子,读)
6、友爱是真诚的,你为朋友做过什么?
7、出示朋友的名言
8、走进课文,我们认识了阮恒,从他身上知道了朋友的真正含义,走出课文,让我们记住这种爱,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中撒播友爱收获感动。
对《她是我的朋友》这节课的认识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校级行知课堂我组周老师讲课前的研讨,第二阶段是自己参加语文课程达标过程中的尝试。
设计教学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但以前我却从不敢丢开现成教案,总是大量借鉴名师点子,东挪西凑拼成基本属于自己风格的设计。研讨过程中,我第一次尝试独立设计教学设计,与周老师同备一节课。
首先,我反复阅读这篇课文,探寻文中的知识点,结合三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在基于对课标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把目标设为如下几个方法,读准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渗透习作方法、树立正确朋友观。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是重难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读了一篇课文后能够简单说自己的体会,但是如何从关键词句入手理解更深入些,却是难点。课后习题第二题是“我们来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并说一说他当时是怎么想的”,这题不就是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吗?于是,在教学环节中就有了这样的一个设计,“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想一想他都在想些什么?”看似贴合编者意图,符合课标要求,但却在实施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每句话都交流体会,浪费了太多时间,而且这些句子大致都在反映阮恒内心痛苦、恐惧,谈体会时学生很难发现阮恒内心的变化,教学过程显得冗繁复杂。能不能以第一句表情或动作的� 课后与组内老师讨论,如何更精简些,提高实效,教给学生自己分析文章的方法。反复又读了几遍文章后,发现文中多次写到哭,这几个词语虽然都是表示“哭”的意思,但却表示不同程度的哭,哭的程度不同与阮恒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于是,我们再次修改设计,“默读课文9、10自然段,找出描写哭的词”,然后以第一个哭所在的�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其他三个哭所在的句子,使用“我从哪个词中读懂了什么”来交流读书体会。在体会中渗透习作方法,在小结中引导“哭”的程度与内心的关系,升华情感就在这其中潜移默化的达到。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我觉得比较得意的地方。
我的这堂课遗憾的地方也不好。导入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迫在眉睫”的意思,同时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但是情况的紧迫,为理解下文做铺垫。阮恒在沉默中颤抖的举起小手,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这一连串的动作不禁引发大家的质疑,为什么举起来又放下去又举起来,此处尊重学生的质疑,但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并不能把三个动词放一起理解。“为什么要举起来”?(救朋友)“为什么又放下去”?(害怕,哪个词也让你感受到他此时害怕?引导学生感受对死亡的恐惧)“为什么又举起来”?引导中,把一个问题拆分为三个问题,在交流过程初步体会到阮恒为了救朋友的勇敢和无畏。初步渗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学生回答到害怕死亡时,我由于讲课时的紧张,漏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稍微对抽血有点了解的都知道,抽血并不会导致死亡,但是阮恒此时害怕死亡,“你是从哪里读到这么重要的信息的呢?”这一问题的漏问,导致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很迷茫,也缺失了一次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引导。这本来是在教学设计之中的。
在课堂中,自己对课堂的把握还是很欠缺的,非常深刻的记得,有一个孩子在回答“谁来汇报第一个哭所在的句子”时直接说“啜泣”,我并没有引导孩子做进一步的思考,还有一个孩子在说他的体会时,我一时语塞,直接让他读课文,避开尴尬,学生自己少了一次和老师交流的机会。
小结习作方法时的语言拖拉、看图说话时的引导不当、回应课题时的朗读指导……种种遗憾徘徊于心。
总是以为公开课中可以不顾学生的学习状态,殊不知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机智是学不来的,而是要在平日的每节课中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课堂中的随机应变是在足够了解学生、足够熟悉教材、足够明晰学习环节的设计目的上实现的。跟同组的周老师交流教学体会时,我曾轻描淡写地说:“只要明白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其他引导语神马的随机发挥即可。”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说法。没有足够的预设,课堂中怎么会有灵活的应变。
感谢冯校长赛前的指导,才有了我在深夜中一遍又一遍空讲的动力,才有了把课堂预设熟记于心的成效。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力而为,更何况是要展现给孩子们的课堂。我会再接再厉!
下文是《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
篇一:《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课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人物深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学习的范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1、情境的创设
在一开课,通过配乐描述回顾课文,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更好投入到课堂,更快进入文本,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从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本课着力于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但是并不是把这些重点词句都拿出来给学生分析,而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读句子,画词语,从个性化的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我抓住一个例句,让学生默读,自主感悟句子,接下来通过朗读把个人的体会读出来,通过引导他:“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理清自己的从哪里感受到的,从而归结出,刚才是从读当中重读了某些词语,就是抓住了重点词句体会人物,这个学习方法是在学生的学中总结的,从引导当中水到渠成的,并适时评价“你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3、学生在每个句子中不断运用这种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
当教师创设好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通过加强默读、自读自悟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文章读通了读透了,这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也会水到渠成。
篇二: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这学期开学学校就提倡各位老师要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提倡先学后教,预习先导,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课堂不可占用过多的学生时间。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呢,我也琢磨了好久,无论备课还是上课,如何向自己的课堂要效率,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的困扰了我好久。经过一个月的上课摸索,经过多次的观摩同行的课堂教学,通过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研讨,我终于有种如梦方醒的感觉,这中感觉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之后更为明显。
一、精心设计课前预习。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课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人物深刻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再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这篇课文呢。我在设计预习上下了一番功夫。我深入地分析了教材,把重难点定位在通过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我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熟读课文,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而且让学生根据文章的重点句子发散思维。这个表格看似简单但是包涵了课文的重点,通过心理活动的揣摩,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课堂凸显以学生为主体。
这篇课文的讲解我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取学生汇报的形式。让学生找出在献血前描写阮恒的表现的句子,在这个环节我交给学生体会句子的方法是通过抓重点词语进行体会。学生能很准确的找出阮恒的表现的句子,学生从自己找到的语句中自己感悟阮恒这个人的品质,揣摩他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找到重点句子都动情地读,认真地品,而且重点词语学生抓得都不错。学生的想像力也是很丰富的,学生能把自己想象成阮恒舍身处地想。但是为了朋友,如果我不给她输血她就会死,我一定要救� 但是我好害怕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而且课文的重点把握也非常的好。看着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互相交流,争论。我作为主辩方与孩子们展开了讨论。我故意说阮恒是胆小的孩子,不勇敢,我举出了课文中的句子,孩子们跟我争得面红耳赤,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今天正是个有矛盾冲突的环节,因此我也因势利导地用上了辩论。真理往往是越辩越明,在我和孩子们的辩论中孩子们掌握了文章的重点,认识了阮恒这个勇敢的孩子。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
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基于这一� 题目就是:阮恒我想对你说……学生在争辩的情绪中自然有很多话想对阮恒说,因此他们此时都集中于对阮恒的说话的情境中。这一个环节看似不经意设计的,其实我是想了很久的,孩子们不是肤浅地对阮恒说几句话,在孩子们的话语中看出孩子对真善美的崇尚,对奉献的崇尚,对人物品格的再认识。如果我们的语文课都能够坚持对学生写话的训练那么我们的孩子的写作能力一定提高很快。
存在不足: 这节课中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由于辩论的时间有些长我为孩子们没有准备课外阅读,时间也不足了,以后课上的时间还得压缩,使课堂的节奏快些,孩子们得到多些。
篇三:《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简谈我执教的三年级《她是我的朋友》这节课的一点体会和感受。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救受伤的伙伴,还是既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医生问他为什么要鲜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阮恒鲜血时的神情、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优良品质。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按照三步走:读通、读懂、读情,这样一个步骤,带学生走进这个故事,走入这一文本。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阮恒鲜血前的复杂心情,我抓住重点句:“一阵沉默之后……”这个句,在读中学生找到描写阮恒小手的动作的词语有: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来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命。在感悟中进行指名读、比读、表演读、以加深体验。有了这些铺垫,请学生找找描写阮恒鲜血是的动作或神态的句子,再反复地读一读,从“啜泣、捂、呜咽、掩盖、哭泣、咬”这些词中去体会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最后我还安排了欣赏《友谊天长地久》在他们充满激情的演唱中再次感悟提升对‘朋友’这个字的认识。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我觉得在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和感受时,时间不够充分,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就更好了。我还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不够,就如学生思路大开后,要讲的很多,而我没有那种收获自如的机智。总之:“课堂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今天我又一次深刻领悟到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愿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宝贵意见中,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中,不断地向这门艺术攀登!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这是新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环节一:创设问题情境,置学生于问题中
师:同学们,你是怎么对待朋友的?
生1:相互信任。
生2:真诚友爱。
生3:相互照顾。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如何对待朋友的文章《她是我的朋友》,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朋友有更深的理解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她是谁的朋友?
生2: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3:课题为什么叫《她是我的朋友》?
……
师:大家很善于提问题,下面让我们带着各自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老师有个要求,读书的时候要做到三个“不”:不漏、不添、不错,能做到吗?
(生自由读书、指名读课文)
师:读得真是不错!刚才提出的问题都读懂了吗?
生1:她是阮恒的朋友。
生2:阮恒为小姑娘输血的故事。
生3:阮恒为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朋友。
……
师:古人说得好:“读书贵在有疑”,通过刚才的读书,你又发现什么新问题了吗?
生1:我想弄清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
生2:我想了解阮恒是怎样为小姑娘输血的?
生3:我关注的是事情的结果怎么样?
……
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有了想法可以和你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读书)
[本环节的设计,完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环节二:注重过程,注重体验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小姑娘为什么需要输血?
生:因为小姑娘在战争中流血过多。
师: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即抢救,就 看来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课文中哪个词最能说明这一点?
学生异口同声:迫在眉睫。
师:是呀!如果不马上输血,小姑娘就一定会死去,这种紧急情况就是“迫在眉睫”。同学们,在这种情况下,当医生问谁愿意献血时,阮恒是怎样做的呢?
生:“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课件出示文字)
师:谁再来读?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
生2:我体会到阮恒心里很犹豫,但最终还是勇敢地举起了手。
生3:这一句话写出了阮恒的矛盾心理,他害怕献血,所以举手时是颤抖的,在害怕中又快速地放下手,随后再举时态度是坚决的,手不再颤抖了。
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呢?
生:我是从“举――放――举”体会到的。
师:是呀!正是这一举、一放、又一举,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阮恒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那么谁能通过读来表现出来呢?
(生读)
师:在输血的过程中,阮恒又有哪些表现呢?谁来读一读有关的段落和句子?
生1:(出示文字)
生2:(出示文字)
师:请同学们再用心读读这两段文字,看看阮恒在输血的过程中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生1:他的哭在变化。
生2:他的表情在变化。
师: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生:我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
师:其他同学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也体会出他的心里害怕。
师:是呀!能不害怕吗?他毕竟和我们一样,也是个孩子呀。既然他这么害怕,为什么还要极力掩饰自己的痛苦呢?
生1:因为他怕自己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
生2:因为他怕让医生看到自己很痛苦,不让他给小姑娘输血了。
……
师:(出示当时的画面)大家看,这就是当时的情况。多么坚强的孩子,谁能通过读表现出来?(生读、师读)
师:阮恒自己认为救朋友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还这样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时,他是怎样回答的?
生齐:“她是我的朋友”。
[本环节教师没有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过早的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的存在。]
环节三:关注人文,关注情感
师:是啊!阮恒的一句话回答了上文的所有问题,因为是朋友他才毅然举起了手;因为是朋友他才竭力抑制心里难过;为他人甘愿牺牲自己, 同学们,你从“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中想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来。(放背景音乐)
生1:以前我从不愿交朋友,以为只要自己学习好,有没有朋友都可以。现在我明白了,危难时朋友是可以为你撑起一片蓝天的人。
生2:我的朋友很多,有时吵,有时好。今后我要珍惜友情,与朋友友好相处。
生3:朋友就是一面镜子。
……
[上述的一系列活动,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为主线,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观点的过程中,学习文章的内容,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了人生有益启示,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让我们珍惜友情,广交天下朋友吧!
总评: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觉、体验和理解。
一、题空间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本课教学,从课题质疑,然后在浅层次的解决中,再次质疑,从而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欲望。
二、创设平等氛围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完全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充分通过反复读文,畅所欲言。教师没有以权威的面孔出现,去告诉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给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三、注重过程,注重体验
让学生说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角色心理的体验;让学生讲清获得知识的国,思维过程,方法,步骤。不仅限于说出答案就行。本课教学,通过人物的神情分析人物的心理时,就是在让学生理解,体验。
一、谈话导入
朋友(板书)你们有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和朋友是怎样相处的?
(板书)“她是我的”。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她是谁?我是谁?我和她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自渎课文
a、 带着疑问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音;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理解的打上“?”。
3、解决疑问:她是谁?我是谁?我和她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b、 交流:1、词语
抽血 献血 血型 血管
竭力 捂住 擦拭 迫在眉睫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2、解决疑问
她是谁?我是谁?我和她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
a、 当时小姑娘的情况怎样?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
1、“经过检查小姑娘伤的最重……如果……就会休克或失血过多而死去。”
什么是休克?
最重 立刻 如果……就…… (看出情况的危急)
怎样用朗读来体现呢?
2、“她一定会死的……”一定(说明救她只有一条路输血。)
3、能用一个词概括当时危急的情况吗?迫在眉睫,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意思?
师小结:为救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请你用朗读来展示你的理解。
(朗读“战争时期……献血”)
b、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谁愿意为生命垂危的小姑娘献血?——阮恒
请你仔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阮恒在献血时的动作、神态的句子、词语,并想想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并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展示。
1、“一阵沉默之后,颤抖地举起来,然后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
颤抖?为什么颤抖?而又为什么举起?
举起又为什么放下?放下又为什么举起?
(从中可以看出阮恒激烈地思想斗争死亡与救朋友之间挣扎,最后还是举起手来,阮恒为救朋友无私奉献的精神)
展示朗读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啜泣 是怎样地哭泣?这里为什么颤抖?
①既然不是针扎疼那哭泣什么?
②为什么用手捂住脸?
③阮恒心里怎样想?
展示朗读
3、“但过了一会儿……呜咽,并再次掩盖……”
呜咽是怎样?跟上文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展示朗读
4、“……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从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
为什么咬拳头?
竭力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竭力制止抽泣?
展示朗读
(出示以上四句)读了以上四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啜泣→呜咽→持续不断的哭泣→抽泣 说明什么?
(恐惧一步一步加深, )
怎样用朗读来展示这恐惧一步一步加深?试一试
c、 读到这里你想对阮恒说些什么?
二、升华
是呀,多善良多坚强多伟大的小男孩!我相信阮恒那为朋友牺牲自己的美好心灵所放射出的光芒已经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是呀,有一种爱(出示小诗)齐读
板书: 18、她是我的朋友
啜泣
失 献 呜咽
小姑娘 ---------→血←---------阮恒
←-输------ 哭泣
抽泣
一、我会写,看我写的字多美。
jiǔ jīng yǎn gài zhì zhǐ pò zài méi jié
二、辨音大师。(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呜咽(yān yè) 颤抖(chàn zhàn)
咽(yān yè)喉 打颤(chàn zhàn)
三、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写一写。
医生问小男孩:“你为什么这样哭呀?”
男孩哭着说:“____________。”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
四、读句子,根据课文填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沉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颤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又放下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是我的朋友》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渎课文,下面我将怎样上这一节课的想法说一下。
一、说教材内容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紧急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表现了阮恒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写作方法上,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具体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针对以上内容,我提出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阮恒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品质;
2、熟读课文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3、体会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二、说教学步骤
为完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具体过程这样安排。
1、激兴导入。
导语:我们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朋友。有人说过“朋友是一种财富。”有的歌中也唱过“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师想问,你们有朋友吗? (生:有!)你们之间互相帮助吗?给老师讲一下怎样?(生:讲自己的故事)在同学们答完后,教师总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1课《她是我的朋友》 (板书)看看文中小阮恒是怎样关心自己的伙伴的?好不好?
2、升华兴趣
在同学们很愿意去读课文的基础上,师问:“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课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接着问“这一课怎样学?”教师引导学生去自己学习,然后提出要求:第一步,读课文,利用字、词典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第二步,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做记录。(小组能解决的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留下,等待向教师提问。)第三步,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为完成以上三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A、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广泛的听取他们的意见;B、要和学生交流看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C、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3、延续兴趣
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我计划这样做:
A、要求把你遗留下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在黑板上记录。针对提出的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B、如学生没有提出写作方法上的问题,教师要提出。(找出有关小阮恒动作描写的句子。提问他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样想的?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语言、动作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C、教师总结全文。(多媒体课件)
她是我的朋友
/ \
/ \
/ \
/ \
/ \
/ 失 献 \
小姑娘------》血《---------阮恒(奉献)
(迫在眉睫)
三、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本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有自主性;合作学习得到了加强,使学生养成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以上过程,反映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以及尊重学生的意见上)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时间安排
课时 ------------------ 一课时
导入 ------------------ 05分钟
自学 ------------------ 20分钟
师生探讨 ------------------ 15分钟
总结 ------------------ 05分钟
共计 45分钟
最后,我就用本节课的结束语来结束这次说课吧!“朋友是一种财富,愿�
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前、献血时动作和神态的句子,通过把握关键词和合理想象,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研读──献血过程,体悟美好心灵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发言。
2、了解献血原因。
(1)、师:因为相同的命运,小姑娘和阮恒住在了同一所孤儿院里,孤儿院是什么地方?学生说说对孤儿院的了解。师:是啊!他们没有父母,也没有一个亲人,孩子们在这里,同伴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相依为命。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在这些可怜的孩子当中有一个小姑娘更可怜,为什么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2)、课文用一个什么词形容当时的情况?(迫在眉睫)教师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瞧!小女孩的血流了一地,她伤得很重。生:输血迫在眉睫。
师:小女孩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昏迷,就会永远的闭上她的小眼睛。生:输血迫在眉睫。
师:如果没有人及时补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的。生:输血迫在眉睫。
你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迫在眉睫的理解吗?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生命垂危,随时可能会死去。她已经失去了父母,难道还要失去唯一的生命吗?难道她的命运就这么悲惨吗?(学生不由自主的回答“不”,老师问为什么?)
3、感悟献血过程。
默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阮恒是小女孩的朋友,可以画出有关句子或词语。
学生选择画出的句子读出来,师生共同研读、理解、朗读。
(一)献血前的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 (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把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字或词体会到的。 (老师重点指导体会三个动词)强调: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人物心情,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指名读。老师范读。
(3)全班齐读。教师小结:是啊!朋友就是危难时刻伸出的小手。
(二)学生继续找出其他的句子。(课件出示几个重点句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这几个句子,对比一下,你发现什么?有什么变化?
教师主要抓住四个表示哭的词语、两处颤抖的不同以及两次掩饰自己的动作来体会阮恒内心的变化。
总结语: 多么朴实的想法、多么令人感动的做法,为了朋友既使自己疼痛也忍耐着,这是一种比友谊更深的兄妹情啊!
阮恒手臂的疼痛哪比得上他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能不怕死呢?可是阮恒在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时,他愿意牺牲自己,挽救小姑娘,这是多么艰难的抉择啊!
阮恒能不怕?他并不懂得献血的知识,他误以为自己会死,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是一个令人同情,更令人敬佩的孩子。
(三)想象表演
师:在整个抽血过程中,医生一直都很关心阮恒,不停安慰着他,医生会说些什么,阮恒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联系上下文或发挥想象,同桌进行表演。
师:(她是我的朋友)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千言万语。为了她,阮恒愿意面对痛苦,仅仅因为——生:她是我的朋友。为了她,面对死亡,阮恒也毫不畏惧,仅仅因为——生:她是我的朋友。
4、师: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阮恒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善良、勇敢、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小男孩的形象。
5、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再次体会一下阮恒的美好心灵吧!
师生配合读课文。
6、过渡:当阮恒的血缓缓的流入到了小姑娘的身体里,奄奄一息的她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过一段时间她又能恢复往日的活泼和健康,时此时此刻,小姑娘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幸运、幸福、快乐…….)
三、总结──升华文章思想感情
1、多么幸福的小姑娘,能有阮恒这样情同手足的朋友。从小姑娘的遭遇中,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的无情,但是,从阮恒的身上我们又看到了朋友间那份真挚的友情。(板书:友情)
2、创作小诗《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什么?我觉得朋友就是摔倒时扶你的一双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你带来温暖。
朋友是——(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诗一样美的语言来讲讲)
出示课件:朋友是摔倒时扶你的一双手。
朋友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朋友是雨天的( )。
朋友是( )。
3、总结:老师要送给每一个需要真心朋友的人一句话:“真正的朋友不是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是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到一切办得到的事。——(俄)别林斯基”希望你们能交到这样的朋友,也能做别人这样的朋友。
一、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朋友”一词已非常熟悉,但对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却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数学生不能树立真正的友情观。另外,学生对献血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这就为教学提高了难度。
三、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练习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及感受的能力
3、养成默读思考,轻读品味,朗读表达的读书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激趣引入:
1、齐读课题。
2、师:题目中“她”指的是谁?“我”指的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试着说一说。
3、生自由说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对小女孩和阮恒又有了哪些了解?从哪儿了解到的?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汇报。
2、学生交流对小女孩了解的过程中
(1)、你能说说“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吗?
(2)、读读课文,说说迫在眉睫的是什么事?(在这里出示小女孩的图片,画面上的小女孩受了很重的伤,很痛苦,无助,以唤起学生的同情。)
(3)、为什么说这件事迫在眉睫呢?能找出书中的语句读出来吗?
(4)、指导朗读。
四、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学生在交流对阮恒的了解时,可能会说到他是一个勇敢的人、高尚的人、为朋友着想的人等等,这时,教师可引导:你是从哪儿知道的?从而进入课文的重点进行学习。)
1、师:请同学们默读5-11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阮恒的表情与动作的词语,画完后读一读,再想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学生汇报(抓住以下几个重点环节进行指导)
第5自然段: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读一读这句话,画出表示阮恒动作的词语。
(2)为什么阮恒的手举起来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呢,这时候他都会想到些什么呢?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出示练习: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举起来。
填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地举起来。(3)指导朗读。
3、学习第8、9、10自然段描写阮恒表情与动作的句子:
生画出句子:
a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b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c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1)读一读,说说阮恒这时在想些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边读边思考在整个献血的过程中最让小阮恒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呢?
(3)那么阮恒在什么时候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呢?你能把阮恒害怕的心理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4)阮恒就是带着恐惧的心理接受了医生的抽血,那么在献血过程中,阮恒又是怎样做的呢?再读读这几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了?
(5)阮恒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没有因为恐惧而退缩,而他却是在竭力地掩盖着,不让别人知道,还这样勇敢,能读出来吗?(再次朗读句子后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做呢?他还想到什么了呢?再次读全文,找到答案。
4、学习第11自然段。
师:小阮恒虽然害怕,但是他还是为了朋友,勇敢地选择并面对了献血的整个过程,在文中还有描写小阮恒的语句吗?
(生画出句子)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医生对阮恒说些什么?阮恒为什么不害怕了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放映一段有关献血知识的幻灯片内容)
看了这段内容,你的问题解决了吗?(学生的答案可以是多元的)
5、师:“她是我的朋友”,多么简单而又挚朴的回答呀,但是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震憾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让我们把这感人的情景记在我们心中吧!自己再来读一读5-11自然段的内容。
五、创设情境,练习表达
1、师:“小阮恒的鲜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体内,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将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让她感到了这世界的温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举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战胜面临死亡的勇气。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最想说些什么?快快写下来,一会读给大家听。”
六、回归“朋友”,提升认识
师小结:朋友,随着你对人生感悟的增加,你对朋友的了解还会更多更深。希望大家珍惜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乐于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