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案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 1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欣赏,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激发对春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有关春天的课件,练习卡片。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音乐CD《小燕子找春天》。

学生听音乐观看大屏幕,体会春天的美。讲讲歌词,小燕子的春天是怎样的?

2、师:小燕子找到的春天多么美丽啊!让我们也去田野里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

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问题:

孩子们去干什么?他们找到了什么?让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吧!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讨论这两个问题,把结果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教师给予肯定。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课文。

2、师:想一想,春天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课文呢?

学生讨论,总结出朗读的语气(高兴、欢迎、欢乐)。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学生自荐朗读,然后齐读,体会春天来了的欢乐。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面对美丽的春天,我们孩子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来读第二自然段课文?(指名读文)

2、师:几个孩子是怎样去找春天的?

学生自由读文,小组内讨论,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3、师:孩子们是这样的着急寻找美丽的春天?谁能说说这一段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谁愿意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回答,自荐朗读课文。

4、师:谁能来表演一下?

学生自我推荐表演。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齐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这一段。教师适当的点播。

(四)学习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1、春天的景色真美,孩子们都找到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用彩色画笔画出来好吗?

学生自由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用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选一组代表板演)

2、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3、观看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

4、小组内研究讨论完成连线练习:

5、齐读连线练习题。

7、师:早春的一切都是嫩嫩的,谁能用嫩字组词?出示卡片。学生自由组词。

8、看板画试背这一段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自然段

1、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呢?自由说。

2、读一读第八自然段课文,用你的笔画一画春天在哪里?(学生在书上画词、画句子)。

3、师:我们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

在大屏幕上打出练习题,学生补充完整。

4、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谁能帮老师把线连上?大屏幕上打出连线题,学生回答。

5、观看课件试背课文。

四、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指名配乐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

2、观看课件背诵课文。

五、演读课文,扩展领悟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戴上头饰演读课文。(比一比,看哪一组表演得好?)。

六、总结,布置作业

师:春天来了,春天真美,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到田野里去找一找吧。

《找春天》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本文包括一篇短文、9个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和两道课后题。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娕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本文呼唤着我们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天无处不在。我们读着课文,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二、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4、培养学生善于积累与运用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读中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去的情趣。

四、教学难点

读中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去的情趣。

五、 教学准备

a) 多媒体课件

b) 师生共同搜集关于春天的资料

c) 音乐《春天在哪里》

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学习短文,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寻找春天,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读中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去的情趣。

在学习短文的同时熟记本课的生字。

二、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三、教学重点

1、识字

2、 读中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去的情趣。

3、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运用的习惯

四、教学难点

读中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去的情趣。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共同搜集关于春天的资料

3、自制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课前:齐唱《春天在哪里》,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一) 导入课题

春天在哪里呢?你找到春天了吗?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

学生自由发言。(衣服…小河里的冰…)

看图:这么多的小朋友也要和我们一起去找春天!他们找到春天了吗?

(二) 课内预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启发:你想怎么读?

(自读,同位读,四人小组读,可以齐读,也可以几个人轮流读等。)

看谁能把字音读准确,试着把句子读通顺。

师注意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确,试着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要认识的生字:

(1) 组长带领同学识记生字

(2) 展示识记方法(在识记的过程中有没有� )

识字提示:

a、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认识“遮”、“掩”、“躲”、“探”。

b、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

c、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组词等方法识记。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三) 学习课文

1、 学习1、2、自然段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可高兴了,大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

出示:第一段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出示2、3、页的图,图上标有1、2、段的话:

哪位小朋友愿把这几句话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边看图边听。

你听出了什么?

指导带有感情的读:师示范“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你能不能把这种高兴、激动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

2、 学习第3段

先以过渡的方式引起下文的学习,学习下文的同时感悟春天像个害羞的下姑娘。

师:可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小朋友们仔细地找阿,找阿,他们找到了吗?

自读3—7段

3、 学习3—7段

他们找到了吗?自读4-7段

指名读。

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

出示冬天图:这时一幅冬天的图画,把你找到的画在这幅图上,让大家感到冬去春来了。

学生画画师指导。

让同学上台展示这幅画面,并把自己找到的春天说一说。学生点评

(1) 第四段:a你为什么讲草画的这么小呢?

B两幅图画比较,�

春天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像什么?(眉毛)

(2) 早开的野花很少,像春天的眼睛(点评)

(3)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点评:嫩芽,小小的嫩嫩的

师: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就像跳动的——?(音符)

(4)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丁丁冬冬的声音告诉大家什么?(春天来了。)

发挥想象

指导朗读:同学们画的这么好,读的肯定会更好,自读4—7段

重点指导第一句:指名读,比较读,小草垛像春天的眉毛啊!

自读后三段,指名读。

配乐读4-7

你觉着春天怎样?

(美,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4、学习第八段

(1) 过渡: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一起读

(2) 放课件:你想不想亲眼看看春天的美景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吧!

现在,你想说什么?

鼓励学生把心里想说的赞美春天的话说出来。

配音,朗读全文

(3)你还在那找到春天的足迹了呢?请你继续画在这张纸上。(播放音乐)

板书设计 1 找 春 天

小草 春天的眉毛

野花 像 春天的眼睛 美

树木的嫩芽 春天的音符

小溪 春天的琴声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指导书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二、学习目标

1、会写9个生字,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独立读贴写字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运用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写字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字卡。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

2、指导背诵课文

3、复习生字

读会认的字,组词。

(二)学习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本课的字的结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除“野、解”外,其余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3、举一例讲解左窄有宽的字的写法。

4、 重点指导:

“躲”:要注意提醒第七笔撇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

“探”: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

“溪”字右边比较复杂,也要作细致的指导。

(三)找找说说,看谁组词多。

(1)做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2)照样子,填一填。

遮掩 遮遮掩掩 认真 ____________

躲藏 躲躲藏藏 ____ ____________

资料提供者:柳杨

找春天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春天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在“感受阅读的兴趣”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真真切切地开启学生智慧的心灵,引领他们走进春天、融入春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经有了切身的感受。他们能够把自己对春天的体验带到文本中并和文本中描写的春天产生共鸣。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用心感受春天,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激发热爱春天的情感,愿意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

【教学内容分析】

《找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首篇课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让人读着读着不仅怦然心动,仿佛春意盎然、色彩斑斓的春天出现在眼前;自己仿佛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仿佛自己已寻找到了春天的脚印,聆听到了春的信息,饱览了春的景色,进而感受到春天这个大自然带来的惊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会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

【教学策略】

一、走进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看课件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通过个性化阅读,读中感悟,感受春天的美、语言的美。二、超越文本。利用唱春、画春、颂春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在春天的大课堂里主动学习,使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媒体】

录音磁带、CAI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启动

1、播放课件。

师(面带微笑):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录像吗?让我们一起快快走进录像中的画面。注意看时要做到: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心去体会。

[播放《春天来了》课件]

师:谁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2、交流生活体验。

春天刚到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谁结合自己对春天的体验说一说。

(教学预设)

生1:天气渐渐热起来,妈妈让我脱掉了棉袄,换上了毛衣。

生2:我和爸爸去公园玩,看见小草儿发芽了。

生3:我在上学的路上看见路边的枯枝上有黄颜色的嫩芽。

生4:春天是悄悄地来的。每年春天来的时候,妈妈都领着我去湖边看发芽的柳树。

师(喜悦):说得真好!你们都是爱观察、善思考的好孩子。是的,春天来了。它的脚步轻轻的、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如果我们不留心观察,还发现不了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找春天吧!

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利用多媒体识字课件请学生读生字词。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

4、相互交流识字方法,利用自己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5、教师检测学生识记生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四、全班交流,珍视体验

(教学预设)

(片断一)

师:课文中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1:他们是怀着急切的心情找春天。

生2:我从“冲出”、“奔向”这两个词中感受到他们的动作很快。

生3:他们是怀着高兴的心情找春天。我是从插图中小朋友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来的。

师(伸出大拇指):你们通过抓重点词和看插图体会到了他们找春天的心情,真会读书、真会学习。

(片断二)

师: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体会出了什么?

生1:春天不是容易找到的。

生2(纠正):说得不对,春天刚来时不容易找到。

师:你真会倾听,真会思考。

生3:春天是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来的。

生4:春天里的小草、柳枝发芽,如果不仔细看发现不了。

生5: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仔细地、认真地找春天。这样,你才会发觉春天已经来了。

师(喜不自禁):你们真是一群聪明又伶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片断三)

师(绘声绘色):“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多么优美的词句呀!小朋友们你们读懂了吗?

生1:我读懂了。春天小草发芽,花儿开了,树木发芽了,小溪里的冰化了。

生2:小溪水丁丁冬冬的声音,就像弹奏的琴声。

生3:人们都很喜欢春天,把春天当成了人,所以说小草是春天的眉毛,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师:你真不简单,真的读懂了。你们能学着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吗?

[学生同桌互说]

生1: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那是春姑娘的发夹吧?

生2:微微轻轻地吹,那是春天的小手吧?

生3:桃花红红地开着,那是春天的火把吧?

生4:小燕子在空中快乐地飞着,那是春天的电报吧?

师: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美丽的句子啊!你们个个说得太棒了,老师也想说几句了,你们想听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小燕子穿着晚礼服在天空中飞,那是春天的使者吧?迎春花在树枝上露出嫩黄的小脑袋,那是春天的小喇叭吧?

[学生打断老师的话,一个个又接二连三地说起来。]

五、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师:小朋友们,春天就像一幅美丽的画,春天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让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把春光的美好,大自然的情趣,读出来吧!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最后师生一起朗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我真想高歌一曲,赞美春天。

生:老师那就让我们唱一唱《春天在哪里》,好吗?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教室里师生共同演唱。]

师(顺势而导):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教学预设)

生1:我想为春天跳个舞。

生2:我想为春天画幅画。

生3:我想给春天照张像,把我也留在像片里。

生4:我想回家打开电脑,把那些春天优美的图片下载下来给同学们看。

师: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你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我建议,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下周的语文课上咱们来一个“春天大荟萃”行不行?

生(齐呼):行!

七、指导写字

【多媒体识字课件】重点指导“溪、掩、躲、解”四个字。

八、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自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读读背背。

3、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教完《找春天》一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用激励评价机制;如果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摒弃繁琐的分析,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就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把学习当成一件非常有兴趣的事,变厌学为乐学。反思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乐于与文本对话,并产生共鸣?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助推器。因此,上课开始,我播放CAI课件《春天来了》,旨在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当学生听到欢快的鸟叫声和潺潺的流水声,看到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冰雪融化等春天来临的景色时,情感一下子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唤起了学生对春天已有的记忆。接下来,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让他们从生活体验中祈盼春天的脚步,渴望春天的来临。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而来。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探究的欲望也随之被激发。

二、摒弃繁琐分析,提倡个性化阅读彰显学生个性。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以往教师的包办代替,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阅读个性,也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课教学,我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不以繁琐的阅读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春天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我设计恰当的富有启发性地提问,以及有目的地引导等,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并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是独特的。他们在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注重朗读训练,有利于学生的积累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当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后,我并没有满足学生对春天的感性认识。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和春天的美好,我播放轻音乐渲染烘托气氛,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再读课文。顿时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情感得到了升华。她们想为春天跳个舞,想为春天唱首歌,想为春天画幅画,想为春天照张相……滚滚的春潮在学生心田涌动,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智慧之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本节课,我的教学始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语言具有亲和力,我不时用语言、表情、手势等信息在情感上和学生保持着心灵的交流与沟通,构建了语文课堂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状态中,学生敢说、想说,有表达的欲望。如“老师也想说几句了”,让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于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同时,我采用激励评价方式,如不时时机地夸奖学生“你们都是爱观察、善思考的孩子”、“你们真是一群富有爱心的孩子”等等,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有了被尊重、被关注的感觉,所以能身心放松,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当学生有了学习成功的喜悦后,自我表现的欲望也就愈加强烈。因此,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体验是深刻的。如片断三中,学生在读懂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脚步吧……”后,心灵之窗被开启,思维被激活,学着说出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那是春姑娘的发夹吧?……”等语言优美灵动的句子。他们完全沉浸在春天美好的世界里,把对春天的认识与理解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情感受到熏陶的同时也享受了审美乐趣。

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是一门资源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要想建立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必须树立大的语文观,打开课堂之门,突破教师、课堂、教科书的局限,把学生引入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去自主探索、大胆实践。本课教学在课开始,我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验春天的美好;课结束时,我又因势利导,安排学生在课外开展寻春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鼓励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会产生更大、更浓的兴趣,随之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找春天》教案 4

教育目的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找春天的脚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活动准备

1、 举行一次班级春游活动,收集表明春天变化的素材。

2、 春游时,爱画画的,准备一个速写本;爱照相的,带上相机;爱写作的,带上笔和本子。

3、 春游回来后要求把画和照片整理一下,写上说明;把记录下来的景物写成文章;会小制作的同学,还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制成模型。

4、 排练好文娱节目:舞蹈《春姑娘》,电子琴小组奏《春之声》,小组唱《春天在哪里》,口琴《春之声》,相声《谁的春天找得多》。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乙上场)

甲: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开展了“找春天”的春游活动,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为了让春之风吹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今天我们举行“找春天”的主题活动。现在,我宣布“找春天”的'主题活动开始!

乙: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重要的季节,春天又是无限美好的。通过春游,同学们收获了很多。今天,就让我们把收获展示出来。

(各小组长分别向大家汇报活动概况)

(各小组表演节目)

1.音乐表演。

(第一组:舞蹈《春姑娘》;第二组:电子琴小组演奏《春季声》;第三组:小组唱《春天在哪里》;第四组:口琴表演《春之声》)

甲:优美动听的乐曲令人陶醉,精彩的表演使人难忘,下面请老师和同学评出优胜奖。(评奖发奖略)

2.书法、图画现场表演和部分书画作品展览。

乙:请小书法家、小画家上场,现场书写和作画。

(各小组派代表表演。略)

甲:刚劲有力的书法,栩栩如生的图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同时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下面请我们的小书法家们、小画家们介绍他们的作品内容,并由老师和同学评出奖项。(评奖发奖略)

3.摄影展。

乙: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对摄影作品进行展览并说明和介绍其内容。

甲:老师和同学们,请你们评选出最佳摄影奖。

(获奖照片向全班同学展示以加深同学的印象,激发同学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写作汇报。

乙:我们请各组的小作家上台表演。

(A同学表演了配乐诗朗诵《春之声》,B和C同学表演相声《谁的春天找得多》。)

甲:欣赏了优美的诗句和精彩的相声表演,下面让我们看看同学们的手工作品。

5.模型展。

乙:我们的同学心灵手巧,制作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模型。请同学们欣赏。(由作者展示作品并作介绍)

甲:同学们的手可真巧,请老师和同学们评选出最佳制作奖。(评奖略)

6.总结。

乙:春姑娘来了!轻轻的春风吹走了寒气,地下的昆虫从睡梦中苏醒了。

甲:小草笑眯眯地伸展了腰肢,小河欢唱着,温暖和芳香又悄悄来到身边。

甲乙合: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播种希望的季节,让我们投入春的怀抱!

(最后齐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歌声中主持人宣布主题活动结束。)

《找春天》教案 5

【教学要求】

回想起小学的识字教学,我们不免要埋怨,我们就象抄写工具,不停地在抄写和听写的交替中记生词。于是,从小,我们就讨厌记生词,甚至成了我们不喜欢学习的根源。当然,随着我们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小学识字的启蒙教育也越加重视,于是,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和识字教学都有所进步。可是,众多的实践中不乏千篇一律的现象。如,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对象,把掌握生字作为最终的目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仅仅是开火车),而且众多的生字,教师都忽略了学生的先前经验,把学生当作相同的个体来教,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降低了学生的识字效率。作为一个学习的整体,很多教师也没有发挥集体的作用,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上很少体现合作教学的思想。老师一直在课堂上起着灌输者的作用,一直在唱主角,而没有注意到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定的识字经验,而且有丰富的联想能力,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在教师的启发性的问题的引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程介绍】

《找春天》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教材中画面景物丰富、色彩明丽,充满生机蓬勃的春天气息。这样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但能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趁机渗透审美教育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不过,很多教学设计都侧重于把它作为口语交流课,而本设计侧重于识字教学。因为在整课的学习过程中生字是基础,应该在很好的掌握生字并且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课文的意义。

【教学理论分析】

教师的认知与学生的认知毕竟存在差异。教师的认知由于具有先验性,因而是由整体认知分解到局部,然后再回到整体。而学生的认知只能由局部到整体,再经过局部的巩固而上升到一个新的整体。教师的认知往往都具备了全局性、深刻性和细密性,而学生的认知心理都还处在发育当中。对于这样的问题,认知理论中的格氏塔学派是这样解决的:知觉对象是在比较模糊的背景上表现为具有明晰轮廓和结构的形象,知觉的动力原理和学习的动力原理是一致的,知觉结构中的动力关系由不平衡达到平衡,由紧张达到紧张的结束,这就意味着对问题情景有了新的看法,从而将问题解决了。这个原理用于教学,其要点就在于,教材往往比学生认知水平为难,教师要善于安排教材或提问,把关键性的东西放在较为突出的地位,但并不完全显露,以便让学生经过努力自己掌握问题;而问题的难度还可加深”。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对他所认知的事物始终有一种模糊感。这就需要教师从中开展导引的工作,以便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持继承发生认识论观点的奥苏伯尔认为:假如必须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部原理,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习者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总之,原有用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握和处理好了已知与未知,恰当地解决好学生的认知链问题,或许我们既能轻松地进行教学,又能事半功倍地培养整体感知课文心理论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响应研究性学习的口号,课堂上我们提倡独立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从小培养合作意识,让语文成为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课。而且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平时,注意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语文的学习,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教师应该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结果和过程的关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性学习生字的兴趣:

首先低段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上来,对于小学上课的行为和习惯还是有幼儿园时的感觉,因此要让他们慢慢适应过来,产用有趣生动的方式激发兴趣。同时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而运用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引进使识字教学更富有乐趣。利用图画、巧用故事等等都可以激发探究兴趣。

2、运用合作分享,提高探究性学习识字的质量:

合作分享有利于集中大家的智慧,把较好的学习方法、效果展现。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加深理解,练习反馈,拓宽思路,体验情感,照顾差异,激发创新,因此,运用合作分享是能够提高探究性学习识字的质量。

3、引导收集信息,发展探究性学习识字的途径:

时代的发展,高科技的技术应运而生,学会信息的收集是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广播、电视、和网络都是合适的信息来源,多观察,多思考,扩展识字的范围。

【设计理念】

针对这些现状,设计的教案主要贯彻的教学观是:创设情境和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不断的建构中掌握知识。促进合作学习,让学生的个性化和原有的经验在学习中很好的体现,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和想象的能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变成“人人乐学”的课。并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合作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最好能够带学生去走近自然,当然时节最好是春天。让学生产生对于春天的喜爱和热爱之情。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己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生字,并能够合作学习,更好的交流学习方法。课后,能够鼓励学生自学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从小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热爱,培养自学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对于春天的很多“花草类、动物类”等的学习。

〖教具准备〗

整篇课文的ppt;幻灯片生字格;生字相关图片。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的境地,让学生进入主动建构知识的状态。

2、学会生字,新词,让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难点〗

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能够自觉主动地读准字音,学会生字,读通句子。能够灵活并能很好地采用记忆和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春天在哪里》,如果会唱的可以跟着我们的录音机唱哦:

昨天放学后老师带你们去公园逛了一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或者你们看到了什么?

2、同学们都讲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也讲了感受,那来看看你们书中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的发现和他们的有什么不同吗?

二、进入识字阶段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同桌合作,不会的生字互相教一下。

3、巩固“读生字”,开火车游戏。

课堂故障:要是哪一个小组的成员开错了,可以自己主动发出求救信号:如我的车厢出故障了,谁可以帮忙啊?在这样的情境中,可以消除学生的上课的紧张感。也可以培养同学们互助的精神。

4、识字方法交流:

老师知道肯定有很多同学以前就学会了这些生字,那你们愿意交流一下自己的识字方法吗,最好说出你所采取的记忆方法。等一部分自告奋勇的同学说完后,再让那些刚接触这些生字的同学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能想出与他们不同的方法吗。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选记忆方法。并让同学们知道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比较密切的)。

5、联系字意,巩固认字:(表演)

挑选几个同学当演员,把生字中表示动作的生字表演出来。如“躲、遮遮掩掩、探、触”的动作是怎么样的,还有“害羞”的表情。图片展示“喜鹊,符号,嫩绿的小草”等。总之,让同学们合作表演,合作猜字,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6、出示词语搭配连线的ppt。

7、回到课文中,再次默读课文,指导写字,让比较有把握的同学上来到田字格写字,让同学们自己评论,(如按照结构归类),当然,老师要加以指导。

三、布置作业

1、布置学生把生字放到课文背景中去理解,读通课文。

2、拓展课外知识:

同学们还想知道关于春天的景物、动物吗?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查阅资料。最好能把班级里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把查阅到的资料组合起来。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资料多。当然,可以多渠道找哦,问问长辈,去查阅书籍,上网找资料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仔细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并且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春天画面的图片。

〖教学重点〗

在体验课文的同时有自己对于美的理解。

〖教学理念〗

摆脱传统束缚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在自己的理解上记忆课文,真正用心体会文章,而不是老师诱导其认同传统意义上的美,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就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一起去找春天,而且我相信很多小组课后都去找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找到了些什么,小组成员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二、进入课文

1、再掌握了生字的基础上自己朗读课文。

(可以默读,也可以读出声)

2、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然后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并说出你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特别感兴趣,如果�

3、小组一起来比赛读自然段。

4、自告奋勇复述课文或背诵课文,基本大意记忆下来就行。

三、拓展课文

1、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说出更多的关于景色的句子吗,或者更好是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景色。(老师可以引导一下,如我又从校园/田野里找到了春天……)还可以是如我最喜欢秋天,我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到秋天等。

2、动手画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也可以唱关于春天的歌曲,总之,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用各种方式演绎春天。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在学习了《找春天》这节课后,学到了你以前不知道的哪些知识啊,大家试着总结一下,最好是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教学反思

本教案的设计原则是在建构主义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设计的重点就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就象奥苏伯尔所说的,我们要在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在这个知识来源丰富的年代,我们的小学生也是在不断进步,甚至课文中的生字他们都有接触过,所以我们教师在识字教学的时候就不能把学生看成是等同的个体了,固然,做到这些很难,可是总是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才可以归纳出很好的方法。

在识字方法交流上让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且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让集体这个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而且让学生用表演的方法加深对于生字意义的理解,与现实生活建立一定的联系,利于记忆。在整篇课文的理解上从整体出发,分解为局部,最后回归总体。这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而且在第二课时对于课文的理解上,提出稍高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让问题具有启发性,是问题提问技术的一个要求。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一味接受老师的见解,在我们这个创新的年代,就要培养小学生的独立和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观念,用自己的方法去演绎美丽。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课文正是这一点的体现。而且我们对于学生没有严格标准上的评价。对于记忆方法和对于春天的演绎上只要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便是好的。最后的布置作业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合作学习和引导信息收集,让我们的小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这个信息化和分工合作的社会。

找春天公开课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吴玉楼,是湖北省的一个中学生,这是他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一等奖作文。他以简短的抒情散文的形式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乍一看,文章表面描写的好像是盲童,要用手去触摸,来感知春天,但是用心品味我们发现“触摸”这个词耐人寻味,它包含着一种情感深意——母亲触摸孩子,农民触摸禾苗……我们也会发现,拥抱虽热烈。但触摸则多了一份珍惜,谨慎和用心,是更深沉的一种爱。文章的题目其实已经蕴含着文章的主旨——盲童对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爱。文章有两条主线:一是安静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创造;一条是作者的感受。从惊叹到感动,再到对人生发出感慨: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学生情况

虽然班级的学生中间并没有盲童,但却有很多“心理上的盲童”。他们对生活中的美好视而不见,表现在语文方面,就是不喜欢看写景的文章,不喜欢写写景的作文,如果有精彩的语句也大都是从作文大全中搬来的陈词滥调。叶老先生说:“语文即生活。”文思的枯竭就是生活的枯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发现生活的美是我们语文老师迫在眉睫的事。在这个时候《触摸春天》刚好可以让我们引导学生去得到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拥用一双用心发现美的眼睛。

设计理念

看图说话,引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和概括主要内容,初步学会理解关键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中年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因此,设计上贯彻好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注重在理解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从文字背后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即理解奇迹。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是教学的重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感悟作者揭示的道理,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初读课文

1、看图说话:学们看这幅画,你们熟悉吗?请观察图画,说说图画的内容;

2、初读课文:我们走进课本,打开课本第82页,走进故事,看看我们所说的是不是正如作者所要表达的,读准生字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读了课文,你们现在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从看图说话引入,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自己对图画的解读到课文内容之间毕竟会有偏差,正是这偏差能让学生进行对比,从内心里产生了对安静的惊讶;同时,贯彻好对学生表达概括能力的培养。同桌互说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

二、学习生字,理解运用

1、学习生字:开火车读准生字,并要求学生组词;

展示生字词语朗读;

学生分析容易写错的字,教师指导写字:“瞬”

读词语盘点上的词语

2、理解运用:听写词语:“流畅、磕磕绊绊、瞬间、花繁叶茂”用前面两个词语讲讲文中的安静。如“流畅”:安静在花园里走得很流畅。大家可以看书,但是说的时候不要对着书读就行。后面两个词语自由造句。

【设计意图】在生字学习中注重高效率的掌握,同时贯彻词不离句的学习方法,通过说句加强对词语的理解运用。

三、再读课文,理解“奇迹”

1、再读课文:请再读课文,说说安静最让我们震惊的是什么?

2、理解“奇迹”:“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学生有感情朗读,你要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2)感受盲人的黑暗世界:让学生通过闭眼睛寻找台面的东西;

3)角色转移,想象画面:你们就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你们现在就在花丛中,你们的前面有一朵美丽的月季花,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请随着老师的朗读,做出相应的动作,体会“拢”的动作;

4)感悟理解句子:通过品读第1、2自然段,通过角色情景体验,让学生以“安静”为第一人称,通过抓住“整天”“流连”“穿梭”“流畅”“没有一点儿”“极其准确”等词语感受安静对春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体会到安静是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命的人。

引导学生阅读链接,体会海伦凯勒等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他们的触觉、听觉、心灵会更敏锐,他们同样在欣赏着这美好的世界。

整天:(从早到晚)她在这干什么呀?X安静在花香中走来走去,漫步,玩耍,她在花香中玩啊。——这个小女孩,不喜欢呆在_____,喜欢从______到____在______玩,她对_________恋恋不舍。

“流连”的近义词:“恋恋不舍,流连忘返”——一个盲童,她不愿意整体呆在家里,喜欢外面的世界,渴望感受这美妙的春光。所以她天天留恋此中。

“流畅,没有一点儿”——其实,她曾经一次又一次的_______,一次又一次的________,但是,她太__________,她凭着自己的__________,熟悉了这里,把花园藏在了_____。

因为“喜欢”,使安静有了非常奇妙的的聪明与智慧,而睁着眼睛的蝴蝶也仿佛知道了安静的心思,它心甘情愿地乖乖地让安静抓住,它想让安静感受到什么呢?

5)体会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从没体验过的地方”这地方是怎样的?看大屏幕,蝴蝶飞舞,阳光烂漫,春色满园,谁说一说她看到了什么?她的心灵正经历着什么?)

6)朗读中升华:现在,让我们也来走进安静的内心,充满感情的读一读这一段,和安静一起触摸春天。

总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将为你开启一扇窗”安静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却感受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多么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拥抱呀。作者也像我们一样充满感触,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阅读体会、角色体会、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朗读中让学生走入安静的心灵,用心体会到安静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爱,安静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词语,家听;

2)把课文朗读给家长听,并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和荣获2011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的书《活着已值得庆祝》。

【设计意图】在巩固基础知识上,让学生积累拓展,通过阅读获得更多对生命的体验与珍惜!

找春天教学设计 7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有着春天的图片、生字卡片、投影片、录音和磁带。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春天的脚步是那样的轻,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才会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遮、触”是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un。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付)

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

自编谜语识字:羞(歪尾巴羊骑着牛)

嫩(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文两边坐)

4.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感知早春,体验发现的快乐。

(1)引导学生感受“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急切、向往、激动)。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从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找”春天的快乐。

(3)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指导学生用富有童真童趣的声音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2.指导书写“野、解”两个字。

(1)出示范字,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以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生交流时要注意的地方。

(3)老师范写,重点强调“野”的右半部分笔顺为“フマ予”,“解”的右半部分是“刀+牛”。

(4)学生练写两遍。

(5)选写的好的展示一下。

五、配乐朗读,深化发现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倡导发现

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校园里,操场边,田野上,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春天的足迹,更会发现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展示

1.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小朋友们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2.展示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1)词:读读说说,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用得好?

(2)句:出示句子,让学生边读边记。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她在__________上荡秋千,在__________上摇啊摇,她在__________、__________嘴里叫,在__________、__________枝头笑……

二、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字组词或造句。

2.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脱、冻、溪、棉、探、摇、躲”。

(1)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2)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探、躲”,“探”的右半部分要一笔一画细致分析、指导,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躲”字的第七笔撇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

(4)学生练写和范字比较。

三、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一读。

寻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咚咚

2.找找说说,看谁组词多。

(1)做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2)照样子,填一填:

遮掩遮遮掩掩躲藏__________认真__________

3.选读课文,自主积累。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读读演演或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组内练习背诵,介绍记忆方法。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板书设计

找春天

看到了小草野花树木

听到了小溪喜鹊杜鹃

闻到了花香春的气息

触到了荡秋千摇啊摇

找春天教学设计 8

一、导入:

一年级学习的时候,我们学过有关春天的课文,还唱过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现在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让我们走进春天,让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发现,让我们找春天去吧!

二、初读。

1.借助下边的拼音,自己读课文。读完后圈出生字,然后练习读读。

2.指名说圈出了哪些生字。

3.检查生字:

(1)ppt出示生字,生齐读:探、嫩、符、鹊、羞、躲、掩、遮、触。

(2)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组词)

(3)师找生上台指生字(师读生字,生指)

4.再读课文。读完后和同学交流:你从课文中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发现了什么(同时可以让同学读句子)

5.分自然段读课文。

6.师生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自由读喜欢句子;指名读喜欢的句子。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这句多有意思,它是怎么探出头来的?(指生在老师身后“探”出头来)

(2)齐读“解冻的小溪叮叮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里除了小溪的叮叮冬冬声,还有哪些声音?(师:这多像琴声)

2.要是春游回来,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3.多美的语言,试着背诵课文。(方法:一段段背诵,相互背诵)

四、写字

1.这九个字,在写法上需要注意什么?

(1)“溪、冻”,一个是三点水,一个是两点水;

(2)“探、摇”,都是提手旁的。字;

(3)所有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边两行是左窄右宽。

2.师范写:溪(下边是“大”字);“解”:有三个部件,左右结构,把位置摆好。

五、拓展:

(1)除了春天里的发现,课文后边还有什么发现?

(每个字可以和别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野花、野草、柳树、树枝、柳枝)

(2)ppt出示春天的小诗文。(自由读;指名读)

“春天来了,喜鹊叫了,桃花开了,柳树吐出了嫩芽芽,冰雪化了,北风躲了,小草探出头来了”

“小喜鹊像是害羞似的,在林子里叫着,遮遮掩掩的,让我看不清他的样子。我很喜欢喜鹊,我到林子里找它们,我想告诉它们,我是它们的好朋友,我想触摸它们的羽毛,但我不会伤害它们。”

《找春天》教案 9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发现春天的特点,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惊奇地发现春天“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特点,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并想象春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春”字引入,春意盎然

1、出示“春”字:认识吗?轻声读。

2、能用“春”字组词吗?(春天、春风、春雨、春花……)

3、能说说有关“春”的成语吗?(春暖花开、春光明媚……)

4、小结:春天多美呀!今天我们一同去寻找春天好吗?

引出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春”文,读得“正确”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想象:

(过渡语:这篇课文老师很想把它读给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因为,他们会一边听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文中的画面,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

2、学生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课文写得真美……春天真可爱……

老师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

3、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文中需要认读的9个生字。

4、把圈出来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5、指生汇报在文中哪句话中找到了哪个字:

如:我在“春天象个害羞的小姑娘”这句话中找到了“羞”字……

6、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组成了哪9个词呢?请用直线画出并和同桌一齐读一读。

7、大屏幕出示9个新词,练习读准确:“音符、嫩芽、杜鹃、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触到、喜鹊)”

8、这些生字从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它吗?

指生读字卡上的生字。

9、这些生字换地方了,你还能读准吗?

大屏幕出示:

一把遮阳伞。

害羞的她躲在门后探出头来。

喜鹊站在嫩绿的柳枝上歌唱。

我会用标点符号了!

10、交了九个生字朋友,让我们再来观察本课需要写的生字,和同桌交流这些生字在结构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1、学生汇报观察中的发现,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

12、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两类字。

(左宽右窄:“野”;左右均等:“解”)

13、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练写。

三、再读“春”文,读得“流利”

1、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过渡语:我们结交了生字朋友,可别让“找春天”的小朋友等得太久了,让我们再回到课文,这一次读文有生字朋友的帮忙,一定能读得更连贯流畅。

2、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过渡语:找九名同学每人读一自然段,其它同学不要甘当听众,我们认真地听她们读,在心中随着读,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式 。

3、分组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品读“春”文,读得“有感情”

1、小朋友们“找春天”,看到、听到了什么?

快速浏览课文把相关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结合课文中的句子):

如:看到了小草发芽了,课文中写: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3、随机进行美训练:

如:读出小草的可爱……用“丁丁冬冬”的声音读“小溪”这个自然段……

4、象“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这样的句子把春天写活了,小朋友们多富有想象力呀!这样的句子你能再说出几句吗?如:(柳条随风摆动,那是春天的小辫子吧?)

5、学生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6、指生背诵展示。

7、师生分工合作,美读全文。

五、推荐“春”文,读得“广泛”

在朱自清的笔下春天是个刚落地的娃娃,春天是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找来《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想象文章画面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指导书写剩下的六个生字,完成课后田字格的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

五、布置语文实践活动

唱春天的歌,画春天的画,作春天的诗,写春天的文章,开一个春天的汇报会

《找春天》教案 10

【背景描述 春的序曲】

《找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春天为主题的。

翻开课本,轻轻地读,发现这是一篇极美的文章,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读着读着,我感觉到自己就是那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会有一种跃跃欲试、按捺不住的惊喜。我想,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更是要激励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主动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

怎奈,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很迟。昨日,对面的山上居然还出现积雪。否则,和孩子们一起倘徉在春天的校园里,一边观赏,一边吟诵着“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该是何等的惬意啊。

沉思之后,我决定把《找春天》的教学分为两大块:第一,用好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孩子们从记忆的仓库里提取春的印象,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语言的美。第二、超越教材。开展一系列有关春天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并在实践中积累、提高。

【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一、在被激活的状态中踏上学习旅程

记得小时候听越剧《红楼梦》,林黛玉初到大观园时,园里惊喜的声音此起彼伏:“林姑娘来了!”“林姑娘来了!”“哎呀你们快来看呀,林姑娘来了!”……我听了,不由深受感染,眼前似乎浮现出那迎接的热闹场面。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灵机一动,何不用多媒体制作这样先声夺人的一个片断,渲染氛围呢?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进教室坐好。忽然,教室里弥漫着鸟叫声,流水声,小孩的欢呼声,还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只见孩子们睁大眼睛,转着小脑袋四处张望,连嘴巴都是半张着的。那激动的心情简直无以言表。

音乐渐小。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表达的欲望,小手如林,小眼放光。有的说,我听到了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有的说,我听到了泉水叮叮咚咚的声音;有的说,老师,这声音真好听,我觉得自己很激动耶;有的站起来说,我知道,春天来了,小孩子们去找春天了。

那我还等什么,快和他们一起去找春天吧!带着一颗颗被激活的心,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二、在童话般的情境中阅读感悟

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入手,我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害羞”的理解,引导学生抓住初春的特点,体会课题中的“找”。

(教师播放课件:早春图)

师:你们发现春天这害羞的小姑娘藏在哪儿了吗?

生1:在大地上,小草长出来了,花儿也开了。

生2:还有,树木发芽了。

生3:冰融化了,小溪在向前奔跑。

师:和她们打打招呼吧!

(课件演示那秀眉一般的小草,欣然眨着眼睛的野花……卡通、动态的画面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生1:嗨,小草你好!让我们握握手吧。

生2:小花你好!你真美丽。我们交个朋友吧!

生3:小溪小溪,你到哪里去啊?

生4:小树你好!你真精神。

师: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也很友好。看得出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们。现在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课文,用我们的声音来描绘美丽的春天吧!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展示)

师: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生1:我觉得春天和小朋友一样,也喜欢捉迷藏,要我们去找她。

生2:我知道为什么说春天是害羞的小姑娘了。因为春天刚刚来到,还不明显。

生3:春天太美了,我喜欢春天。

生4:春天来了,大自然悄悄地改变,热闹起来了。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吧!

三、在诗一般的意境中进行言语实践

为使学生能在读懂课文后形成独特体验,也使思维进一步发展,我引导他们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感受。

师(沉醉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早开的野花……”多生动的比喻啊!小朋友们也能学着说一说吗?

生(刚买了一个发夹):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那是春姑娘的发夹吧?

(多形象啊,孩子们自发地给予掌声。)

师:你真会联想,一点也不比作者差。

(受到鼓舞,其他孩子又蹦出了许多美丽的句子)

生1:小草短短的,那是春姑娘挺着的鼻梁吧?

生2:风儿轻轻地吹着,那是春姑娘的小手吧?

生3:小雨轻轻地下,那是春姑娘薄薄的纱衣吧?

师:多么诗意的想象,多么美丽的句子啊!其实我们还可以大胆想象,使我们的比喻更有创意,也可以把句子的形式改一改。

生1:迎春花是春姑娘心爱的小喇叭!

生2:你看,小燕子穿着晚礼服在天空中飞舞,那是春天的使者。

生3:长长的柳枝垂到河里,那是柳树姐姐在和小鱼做游戏呢。

师:老师真是佩服我们班的小诗人。春天已经不知不觉走进我们的心中。作者眼里的春天是害羞的,你们心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春天是彩色的。你看,桃花是粉红色的,梨花是白色的,迎春花是黄色的,茶花是红色的,还有小草小树是绿色的。

师:你眼里的春天真是丰富多彩。

生:读了课文,我觉得春天有时很害羞,有时很活泼。因为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师:说得真棒,真会读书,真会思考!

生:我觉得春天是个美丽的姑娘,穿着花衣裳和绿裙子,走路婀娜多姿。

(众生在笑)

师:多么有诗意的句子啊,你真会比喻。

生:我可以朗读自己写的小诗吗?

师(惊喜地):当然可以。

生:春天来了!她在刚睡醒的小草里,在穿着新衣的小树里,她在已经变暖的江水里,在和煦的春风里……”

生:春天来了!她在柳枝上荡,在田野里长,在小树上摇,在小燕子嘴里叫……

学生兴趣盎然地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汇聚成一首首小诗,有声有色地念着,班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沉浸在浓浓诗意中。

我让学生把这些句子写下来,张贴在“小荷尖尖”园地里,他们有着说不出的得意。

【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在春天的大课堂里主动学习

再看看我们在课外开展的寻春系列活动吧。

1、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

这些都是孩子们可以脱口而出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百花齐放、莺歌燕舞……

2、阅读描写春天的文章:

有《春的消息》《春在路上》……除了指定篇目,孩子们还自主阅读了不少。

3、找春天的脚印,并作记载:

于是,便有了“今天,我发现田径场中间的草坪上,尖尖的小草长出来了,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层绿豆”“今天,学校里的玉兰花开了,像一盏盏壁灯。真奇怪,玉兰花是先开花再长叶的”这些有着真实印迹的语句。

4、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景色。

5、感受生活:

于是,天气好时,有人会说“春暖花开”。下雨了,有人会说“春风化雨”。气温突降,又会有人说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一阵又一阵的寻春热,一股又一股春的气息。孩子们热情不减,似乎也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词“春华秋实”。

【教学反思 春的回响】

教学《找春天》,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这里有惊讶、有欣喜、有展示时的成功感,学习成了一件非常主动、快乐的事。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反思教学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收获: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兴趣的诱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新课程致力追求的新理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需要老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新奇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由于气候的关系,我没能事先带着学生去观察春天,但我利用多媒体为他们模拟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境地,使他们兴趣盎然,为接下来的学习调好了情感基调。“找找春姑娘藏在哪儿”“和它们打打招呼”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参与的兴趣。

二、营造宽松的氛围,平等对话,个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本案例中,无不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在潜心会文后,谈及对春天的感受时,更是折射出多元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灵性飞扬。正因为教师创没了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学生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处处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三、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课标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巧妙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融合课内课外,把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的指引下,我引导学生课内吟春颂春,课外寻春赏春,多次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以致生活走进了语文,语文走向了生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