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8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大声诵读课文,默写课文。
3.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理解生字、难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分析。
3.结合课文向学生进行在学习上事业上要想成功,就要经历磨难或者挫折。
4.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发”“举”的意义解释引入
先从“发”“举”两个词义该怎样解释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一开始就紧扣课文,激发学生思考,旨在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待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我又话锋一转:同学们表现不错。“发”“举”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找到答案。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找疑难,老师辅导
在这段时间里,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走下讲台,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随时给予辅导解答。
2.让学生齐读课文
(1)老师在读课文前明确读的要求:
a.读准字音;
b.读出停顿;
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老师范读,尤其应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读的环节相当重要,它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而放声朗读则是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使他们心无旁骛的最好方法。通过这几轮读,学生对全文的内容已基本上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为随后的“知”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读第1段
第1段的内容和写法前面已有分析,教读的程序是:
1.指定让一个男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符合老师所提出的朗读要求,后进行评价。
2.齐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从中悟出文章列举6位名人的意图。
3.让学生提问,引导启发学生解答。
4.老师归纳性提问,引导学生抓本段重点。
开头这段作者一下子列举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这6个人有些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渐渐明确:
①他们出道之前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吃过不少苦头;
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
③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
④给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范例概述。
(二)教读第2段
这一段是名句,反复地读、熟读成诵是重点,而熟读成诵了,就收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效。
1.指名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后发表评论。
2.全班女生读,依然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读出古文的美感。
3.老师引导男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4.提问,培养发现问题(质疑)的能力。共3页,当前第2页123
5.老师启发性板书:(附文后)
6.让学生合上书本,看黑板,读出课文第2段,共二遍。
7.老师擦掉板书,让学生背诵第2段。
8.师:以后,每当我们在学习上、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困难,都要怎么样去做?(引导学生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三)教读第3段
教法同第2段,抓住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说,最后熟读成诵。(具体过程略)
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陶醉其中,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悟到了读古文的美感,明白了:以后面对困难一定不能泄气,而要勇于面对,并设法克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国家,若要生存发展,都必须有忧患意识,适度的忧患意识;同时也渐渐懂得: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
(战国)孟 轲《孟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特别注意通假字“曾、衡、拂”和使动词。理解介词“于”的用法(相当现代汉语的介词“在、从、给、由于”等)。积累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
2.理解本文用事实分析、归纳论点的说理论证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文章充溢的雄辩气势。
3.真正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课文提示】
1.本文是孟子游说诸侯的一段言论。题目是选者加的。
2.孟子的散文长于雄辩,善于引导对方的思路,使对方不得不顺从他的观点。孟子的散文说理淋漓尽致,常常从多方面阐述一个问题。孟子的散文好用排比句,气势磅礴。本文一口气列举6个事例,为后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实的事实论据。
【正音正字】
1. 舜shùn 畎quǎn (傅)说yuè 鬲gé 拂(乱)fú 拂(士)bì
2. 辨析通假字:
曾:同“增(zēng)”,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士):同“弼”,辅弼。
【初学课文】
1. 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词典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中的历史人物,了解课文内容。
2. 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分三部分:
①第1、2段,举例阐述忧患能造就人才的道理。这部分用归纳法。
②第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
③第4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朗读课文】
【要点指导】
使动用法,是指有些词本来没有“使令”意义,而在一定结构中才含有这种意义。
动词、形容词、名词、数词都可以活用为使动词。
使动词的翻译公式是:使动词+宾语=使+宾语+使动词。如:
①苦其心志: 使……困苦。
②劳其筋骨: 使……劳苦。
③饿其体肤: 使……饥饿。
④空乏其身: 使……贫困匮乏。
⑤行拂乱其所为:使……颠倒错乱。
⑥动心忍性: 使……震动。 使……坚忍。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 完成“学习建议”。
2. 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 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翻译: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那里获释后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登上相位。
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的行动颠倒错乱,使他的内心震动、使他的性格坚忍不拔,(以此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如果内部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一个国家就会灭亡。
原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才知道由于忧患会使人生存,而由于安乐会使人灭亡。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先举例,再说理,最后归纳中心论点。
第1段,以六个出生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证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这六位名人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排比,强调他们都经历了磨难。6个事例并举,为论点提供丰富充足的事实论据。
第2段,概括前一段,从理论上证明“生于忧患”。从前一段的众多事实,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成就大业,必须在各方面受磨练。“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接上下两段,把前一段的具体人物作了概括,由事过渡到理,由个别推向一般。“必先苦其心志”六句,有力而且详尽地指出艰苦的磨练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上、肉体上、生活上、行动上。这就使议论有了丰富的内涵,而不只是简单的推导。
第3段,由个人的成长谈到国家的治理,正反结合,阐明受磨难使人生存发展,图安逸使国家灭亡的道理。这一段是上文的引申和发展。“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一层引申意。然后再从个人推论到一个国家,这是又一层引申。“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反面假设。劝说君王要有忧患意识,这是孟子游说诸侯的目的。
第4段,自然作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结论用对偶形式,高度概括,对照鲜明,醒目易记,具有深刻的哲理,成为千古警句。
本文论证层层深入,逻辑性强。先列举事例,再从个别带一般,推及到一类人,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而排比、对偶,又增强了说理的气势。排比句如“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对偶句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使文章平添气势,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 上天用以使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方法是什么?(用课文词语回答)
2. 作者认为“而后作、而后喻”的前提分别是什么?(用课文词语回答)
3. 作者认为“国恒亡”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词语回答)
4.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5. 各段大概写些什么?段与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6. 第1段列举6个事例,是否重复?为什么?
7. 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是怎样得出来的?
9. 找出本文排比句和对称句,它们有什么作用?
10. 简要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学习小结】
《密室日记》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了面对民族迫害时的感情。
《你是我的辞典》用日常小事,展现主人公面对生理缺陷时的精神世界。
《生命之线》通过生活片断和插叙,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面对事业艰难时的积极态度。
《石缝间的生命》运用象征,揭示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外预习】
1. 读几遍《卖油翁》,扫除文字障碍。
2. 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课堂更流畅、动态化,加大了课堂容量,使课堂效果更高效。如多媒体投影适时出示故事,情境导入;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文章论证思路图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论证方法,辩证思路。
本节课全景式展示了以问题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展示、知识生成等一系列活动,完成了预设目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交流、质疑展示,效果较好。
教师适时点拨,唤醒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反思与修正,让学生理解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培养了忧患意识。教师的点拨指导体现了尊重学生生命意识、情感体验、价值形成的理念,彰显了课改“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原则。
教学目标:
⒈巩固常识、背诵课文;
⒉掌握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疏通文意。
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⒋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清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
自学、合作探究、点拨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请走进《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案。
二、 巩固复习孟子相关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是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的思想主要有性本善、施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三、 讲授新课
(一)、完成学习目标一:朗读课文基本成诵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听读课文,注意语气和停顿。
3、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大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完成学习目标二:疏通文意,掌握重点的词语以及用法。
要求:
1、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语句翻译流畅,语义表达准确
方法:
1、先自译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三)完成学习目标三:理解文章内容
1、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清论证结构。
学习指导一:整体感知——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把文章划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不考虑文章的段落、标点)
第一部分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论证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第二部分
第2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
(正面)和(反面)
第三部分
第2段结句: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指导二:细部研读: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作用: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2、孟子认为人才的造就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身处逆境,努力奋发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内有法家拂士
(2)外有敌国外患
4、文章第二段论述了经受磨难的好处,作者从个人的成才说到国家的治理,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正面和反面说理的语句。
5、文章从个人的成才 说到国家的治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
(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
学习指导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以及相关的名言。
事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名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有人说中国处于和谐社会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失去意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从个人或国家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四、课堂小结
现实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注定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于安乐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是幸运,固然令人羡慕,但如果能将劣势化为优势,以忧患为起点走向成功,那将是一种阅历,一份财富,更令人佩服!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经得起生活中的种种考验,在以后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课后回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4份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要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2007年中考课标文言文阅读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苏教版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张筠英朗读)wav音频朗读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2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1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4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3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mp3音频朗读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3份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习要点
这篇文章我们在上学期经典诵读的时候学生背诵过,所以我觉得学起来是比较轻松的。但是事实上,学生对他的题解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节课我开篇介绍了孟子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长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学生积累下来,然后,让学生自己理解,引导学生积累一下名言。我让,我才开始学生这篇文章,我问学生还用疏通文意吗,学生说不用,讲义里都有,于是我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于是我问他们,如果让你来给课文分层,你有思路吗?学生微笑着说,没有思路,于是试着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找一个程度好的'学生来试着说一下,我就带着他们梳理了思路,引导他们思考,文章开头引用了几个例子,学生都找到了,然后,我又问他们,作者举这六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学生纷纷纷说明理由,但是只有一个学生说对了,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可是学生就是理解不出来,这个问题花了很长时间来弄懂它。阐明举例的目的就是文章的第二层次,下面又写了什么,学生们又是一阵探究,最后,理解,作者是为了更深次阐明:磨难才能塑造人才。就如古语说得,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一个人只有在犯错后不断反思,才会努力去改变,这样才会成长。紧接着由个人联想到国家,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坚持法度辅佐君主的大臣。在国外没有与他势军力敌的外患,这个国家迟早都会灭亡的。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迟旱都会消亡。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之后,引导学生古今中外有哪些这样的例子,让同学们去思考学习这两篇文章的收获,把这俩文章的思想进行整合,但是学生思考得没有广度与深度,这一块我说得比较多,然后,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谈学习这两篇文章的收获。让学生来深入理解这两篇文章的内容。
我觉得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讲孟子名言时,没有直接把意思抛开学生,而是慢慢的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今天我控制好我自己的说话的内容及时间,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达他们的观点。我终于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少引导学生多给他们点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去引导,老师在前面挖坑,学生在后面,我觉得那样不利于思考能力的培养。今天我感觉我在这方面有些进步了。再有一点,我觉得我在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名言时,我把这些名言与我们这两天学得孟子二章联系在一起,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了,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教给他们方法。
本节课的一大缺憾就是我没有把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比较阅� 教学思路有时还是不够清晰,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方面还是要注意的,我有时自己也发现,我讲课的一大特点就是随意性太强,有时顾此失彼,让给听课的人一种很散乱的感觉,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需要注意的。还有就是我在教学细节中还是太苛求完美所以对于有些问题的探究就会变得没有意义,而且浪费太多时间,进行大量的无效教学。一味的追问,容易使学生逼近死活同。使教学近入尴尬的境地,这是我在教学中必需要注意的。
有些时候,当我静下来思考时自己的教学时,我会发现我的课存在很多问题,思路不清晰,细节做得不好,没有节奏感,老师说得太多,不给学生思考的,总是给学生挖坑让学生跳。没有真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如果时间倒流,也许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反思教学上,多读书,来丰盈自己的灵魂。没有文化功底,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有一定的难度。
以后严格要求自己,在每个细节中力求做得完美,坚持每节课后都写教学反思,然后第二天努力去改变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成长。
前行的路总是艰辛的。我想我会坚持的!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一、导语设计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
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生命
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
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5、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点拨指导通假字、一字多义、重难句翻译。
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
言。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