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教学反思【精选8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实心球教学反思【精选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理解教学;反思型理解;对话型理解

理解教学,指教师和学生在相互理解、理解自我以及理解文本的同时不断发展自己,以提高自身素养和生命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当前,理解在教学中的价值被高度重视,“为理解而教”(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的时代悄然来临。理解是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的有效统一。教学中的理解不仅包括人的自我反思,也包括人与人、人与文本的对话。由此,理解教学主要有反思型理解、对话型理解两种课堂实现形式。

一、反思型理解

反思型理解是指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的反省与感悟,它包括自我理解和理解自我两个方面。“自我理解就是主体消除误解与障碍实现自我发展”;[1]理解自我是个体基于自身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思维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内在体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理解自我揭示出理解教学的内在本质。本文的反思型理解主要是指师生的理解自我,它是师生对自我的反思性诘问,是师生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内化并沉淀了的经验和思想等的不断追问。理解自我是师生内在的本能需求,因为“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的存在物”。[2]此外,师生内心所特有的矛盾或困惑是理解自我发生的前提。因为师生如果不具备反思精神、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没有矛盾和困惑推动师生去思考问题、探究缘由、理清事物间的联系,那么师生的理解自我也不会发生。

(一)教师理解自我

根据反思主体不同,理解自我分为教师理解自我和学生理解自我两个层面。教师理解自我的实质是教师对自我的反思与追问。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是困扰教师反思性理解的两大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太多值得反思的问题。哪些问题成为教师的反思对象,是教师进行反思的前提。因为只有厘定反思的着眼点,才有反思的方向。教师反思的内容不外乎教学定位、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如教师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吗?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合理吗?教学效果怎样?

课后自我反思是教师理解自我的常见形式。尽管教师理解自我有课前自我反思、课中自我反思、课后自我反思三种形式,但多数教师还是习惯课后自我反思。课前自我反思指向未来教学,课中自我反思指向教学过程,而课后自我反思往往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整体地评判与回味,比如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的反思。通过反思,查漏补缺,使未来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教师教学素养不断提升。例如,一位数学教师为让二年级小学生认识概率的初步概念“可能”和“一定”,特设计了一次“有奖摸球”的游戏活动。尽管预期教学目的基本实现,但却有一点疏漏,事后该教师积极反思自己,终于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达到更完美的教学效果。

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从装有三个黄球和三个白球的盒子中摸出一球,让学生感受“可能”──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然后再分别让学生从装有六个黄球(没有白球)的盒子中摸出一球,让他们感受“一定”──一定是黄球。游戏开始前我规定:如果学生摸出的是白球将会得到一个很好玩的小奖品。第一次,我指名一个男生上讲台前摸球。我问:“他摸到的是什么球?”学生1说:“黄球。”学生2说:“是白球。”学生3说:“可能是黄球。”(用了“可能”一词)结果是黄球。第二次,是一个女生摸球,结果是黄球。第三次,又是一个女生摸球,结果还是黄球。第四次,是一个男生摸球,结果又是黄球。后来我把盒子打开,里面全是黄球。同学们顿时哗然,有个男生悄声说:“上当了。”我说:“上当了?是!这是老师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这个盒子里面装的都是黄球,可能摸出白球吗?”众生回答:“不可能。”我说:“从这个盒子里面摸出一个球……”学生1说:“百分之百是黄球!”学生2说:“一定是黄球!”(用了“一定”一词)我板书“一定”。[3]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课堂教学比较成功,实现了预期教学目的。但学生的回答却引起该教师的反思。为什么学生认为“上当了”,教师“坑人”呢?教师“坑人”会对这些低年级的孩子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如何避免?因为在他们心中,教师是可亲可敬的,这种形象怎能和“骗子”联系到一起?通过反思,该教师决定在另一班级上同一堂课时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做这个游戏时,教师换上商店老板的外套,而在学生说是“坑人”时,教师脱掉外套,并且说:“同学们,教师来了,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如此,一件外套将教师形象维护起来,还这次游戏本来面目。该案例说明,教师理解自我一般运用“反思—实践—感悟”的反思模式,对教学问题进行课后反思。在反思中,回味教学、内省自己,使教学逐步完善,自身素质逐步提升。

(二)学生理解自我

学生理解自我即学生的自我反思,它同样涉及反思什么,如何反思问题。由于学生在遗传、家庭背景、生活经历、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反思意识、反思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自我反思的具体内容、意向、深度会有一些不同,但教师讲授的新知识应是他们的主要反思对象。学生常常反思:老师的观点是否正确?我是否真正理解了老师讲授的所有内容?这些知识对我有用吗?老师的教学方式合理吗?

学生理解自我的常见形式也是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学生对已经结束的事件进行的内在体察。通过反思,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慢慢将新知识与原有内在的经验、思想进行融合、改造、重组,生成新的意义,使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和完善。譬如,学生在学习《永生的眼睛》一文后思考:这个标题是最合适的吗?能否换用其他题目?用“美好的心灵”为题不行吗?通过不断地思考,学生会慢慢理解题目的含义。课文之所以用“永生的眼睛”为题,是因为“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则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而“美好的心灵”则不如“永生的眼睛”寓意深刻。紧接着,学生可能会继续反思,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学习文中六个生字?将来也要捐献人体器官?通过自我问答,学生将体悟到学习本文的真正目的应是培养个体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就是在这种不断反思中,学生掌握了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解了文中的寓意,使自身不断走向完善。

学生理解自我常用的反思策略有:(1)自我提问。是学生就课堂教学中的疑问而采用的自问自答的探究方法。(2)自我纠错。是指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错选取问题来纠正错误的方法,有益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3)自我总结。是学生把某个疑问解决后,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的总结,目的是寻求思维规律。(4)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的分析与评价。当然,这些策略不为学生理解自我所独有,教师理解自我时,也会用到某些策略。

二、对话型理解

当前,倡导平等对话以增强相互理解日益为广大师生所认同。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课堂实现形式,即对话型理解。所谓对话型理解主要是指以对话作为表现形式及实施手段的理解教学形式。它是师生基于个人内在经验与人及文本对话而进行的既冲突又合作的新意义生成过程。对话型理解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式理解、生生对话式理解、生本对话式理解。

(一)师生对话式理解

师生对话式理解是指师生之间通过相互对话、相互倾听、相互尊重,达到彼此理解从而实现意义创生的过程。“对话是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4](131-132)师生理解的实质就是师生对话。通过对话,师生之间精神相遇、心灵沟通,在彼此“敞开”和“接纳”过程中,师生相互理解对方,在理解中创生出新的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言:“整个世界的意义不是说被理解后才呈现在理解者面前,而是随着理解被展开;不是说理解发现了这些早已存在于某处的意义,而是随着理解的展开‘生成’了意义。”[5]师生对话式理解的发生是师生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应然要求。以往的“教学远离了人的教育,几乎完全成为制造考试机器的手段,课堂则成了制造考试机器的车间”。[6]师生之间缺少对话,缺少理解。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把学生当做“人”看待,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得到发展。

问答式是师生对话式理解的常用形式,它分为言语问答和无声问答两种形式。言语问答是理解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常见形式。西方苏格拉底式对话和我国古代孔子式对话是典型的言语问答式的师生对话。在这种问答式对话中,师生心灵沟通,彼此敞开和接纳,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了各自的素质。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穷人》一课时,先让学生迅速阅读全文,然后让他们提出疑问。然而,面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教师始料未及。此时,该教师没有恼羞成怒,拒绝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在倾听、引导中,把学生这种及时的未定事件当做宝贵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思维火花,在师生对话中理解了文中寓意,师生双方都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问:“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我觉得‘温暖’和‘舒适’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能说说不够准确的原因吗?”生:“渔家的小屋里只有一个没有熄的炉子,外面寒风呼

啸,在里面听得清清楚楚,说明屋子是漏风的,怎么可能是温暖的呢?渔家的屋子是小屋,厨房、餐厅、床等都挤在一起,怎么能舒适呢?”师:“是啊,小屋是漏风的,又如此拥挤,怎么可能是温暖、舒适呢?你们敢于向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提出质疑,真令人敬佩。能再读读课文吗?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会有新发现!”……师:“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生:“我觉得‘温暖而舒适’用得准确,因为小屋跟外面相比是温暖而舒适的。”师:“能具体说说吗?”生:“外面狂风怒吼,又黑又冷,而小屋即使漏风,也不会有太大的风,更何况小屋里还生着火炉。所以跟外面比,家里还是温暖的。桑娜的丈夫一大早就驾着小船出海,与大海风浪搏斗着。而桑娜坐在家里补帆,不是很舒适吗?”师:“你自己解决了疑问,这可是了不起的发现啊!”生:“其实托尔斯泰这样写是别有深意的,文章表面上写渔家‘温暖而舒适’,实际上反映了生活的艰难和贫困。”[7] 无声问答是理解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师生言语问答的补充。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热闹的对话情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也必不可少。在教学时,教师时常会遇到学生突然“插话”或“抢话”这样的事,这其实是学生“问”的形式,貌似肯定,实质上是一种询问。对此,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处置方式,有的置若罔闻,有的大声训斥,有的微笑着凝视学生并轻轻摇头或颔首。只有最后一种方式才是理解学生的表现,它意义深远。假若学生说的有道理,则是对学生的肯定;假若没有道理,则是对学生的一种暗示:你的理解有误或请遵守课堂纪律。教师悄无声息地倾听、回应学生“独白”的方式就是一种无声问答,这种无声“对白”使学生理解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师生之间很容易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达成默契,形成共识。再如,在教师讲授《飞夺泸定桥》一文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播放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从铁索上向对岸奋勇爬行的电影片断,目睹着有的红军战士从高高的铁索上跌落到波涛汹涌的江河中,学生们鸦雀无声。在这种无声的师生“对白”中,学生感悟到当时战斗的惨烈和战士们舍生忘死的无畏精神,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之情。而这种感受是师生之间用千万句语言对白所难以获得的。

在理解教学中,依靠言语问答和无声问答两种对话方式,师生彼此认识,相互理解,并加深了对问题的认知、理解,生成新的意义。因为理解会“带来个人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增长,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有价值的意义世界”。[4](49)

(二)生生对话式理解

生生对话式理解是学生之间基于对话而达成的理解,是学生之间就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所展开的交流与合作,是师生对话式理解的补充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生生对话式理解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有的教师认为,生生对话很容易导致学生之间随意地闲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浪费学生的时间,阻碍学生个体发展。在笔者看来,这是对生生对话式理解的误解或偏见。合作理论认为,生生对话式理解是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表现。没有教师参与,学生会感到放松而毫无顾忌。每个人都敢于充分展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在相互交流、倾听、接纳和讨论中,碰撞出灵感,探究出问题解决的思路或策略,由此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快,在合作中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哲学诠释学认为,生生对话式理解是学生之间通过对话相互理解并生成新意义的过程。“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对这问题提出问题。理解一个意见,就是把它理解为对某个问题的回答。”[8]理解是相互问和答、攀谈和对话的关系。生生对话是为了彼此更好地理解,“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9]因此,生生对话式理解不是浪费时间的表现,而是学生生成新意义必不可少的方式或策略。

小组学习和小组交流是理解教学中生生对话式理解的两种常见形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教师依据学生的座次、兴趣、性别、智力等因素把学生合理分成不同小组,在小组中,学生共同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学,遇到问题时向本组其他成员请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学生就有了交流的欲望。在小组内,各成员就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然后共同肯定、否定并修正。在平等对话、相互交流中,通过讨论、争辩、问答等方式,各成员既充分展示自己的心得,又获得新的感受,生成具有共识性的意义。

生生对话式理解的常见策略有:(1)问答。主要针对复杂问题,在学生有问有答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最后达成共识。(2)质疑。面对独特、新颖的观点,提出该观点的学生难以说出所以然,其他学生也不明真伪,在全体小组成员提出疑问、共同释疑过程中,逐步明晰,达到理解。(3)证伪。主要针对明显偏颇的观点而进行的求真性对话策略。(4)辩论。对于歧义性问题,持正反立场学生之间展开的相互驳斥的对话策略。(5)探讨。是学生间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意见、思想等展开的探究,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促进。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策略不局限于生生对话式理解,有的策略同样适用于师生对话式理解。

(三)生本对话式理解

生本对话式理解主要是指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等使学生与本文的对话成为可能。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文本真理性思想的理解,揭示出文本新的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言,“理解和解释的任务就显然不是重构或复制原来的思想,而是阐明和揭示具有真理性的思想”。[10]

生本对话式理解是学生和文本的视界融合过程。学生有其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在其学习作为教学内容的文本时,学生不能任凭自己的视界去曲解文本,而是应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地捕捉文本的真理性内涵。而文本也有其特定视界,如此,学生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将会发生交流与冲突,这就是视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文本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化而生成新的意义。因为“解释者在理解中,不仅重新规定了他的精神世界,也给作品开拓了作品可能造成的意义世界”。[11]

生本对话式理解又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生成新意义的过程。教师指导下的生本对话,容易生成教师、学生以及考试标准共同认可的文本的意义。学生为顺利升学或找一个理想工作不得不习得这些新意义。但学生毕竟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体验、文化资本。因此在生本对话中,又很容易产生富有独特见解和个性化的意义。在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过程中,学生依靠原有知识或经验不断地建构着具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新的文本意义,同时,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也被不断地改造和重组。

生本对话式理解主要有指导式和自主式两种形式。指导式是指在教师辅导下学生学习和理解文本的方式。这种理解形式主要适用于各级学校必修课的课堂教学,它是生本对话式理解的最主要形式。自主式是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学习文本的理解方式。这种理解形式主要适用于各级学校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是指导式理解的辅助形式。无论哪一种理解形式,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扫描。学生对文本快速浏览,以理清文本中的障碍,总揽文本大意。(2)质疑。对于文本中的基本问题作初步思考以求解决。(3)咀嚼。学生反复体会文本中的细节内容,以探究其所蕴涵的深层意义。(4)回味。这是对文本内容的“反刍”,以从整体上探究文本涵义,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

综上所述,理解教学主要有反思型理解和对话型理解两种实现形式,但这两种实现形式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对话中有反思,反思中有对话。在相互交融中,形成综合性的理解教学实现形式,丰富现代教学理论,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理解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2):16—20.

[2]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3]华应龙。记我的一次反思性教学经历[J].人民教育, 2004,(22):23—26.

[4]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6.

[6]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65—69.

[7]唐光超。闪现灵光的对话教学[J].教书育人,2005,(Z1):68—70.

[8]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82.

[9]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1.

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 高校体育篮球 存在问题 创新构思

一、引言

篮球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共同课的一个重要科目,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传统的篮球课教学,大多以技术与技能教学为主,突出基本动作教学,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今,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体育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广泛兴趣,充分发挥篮球课程的优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策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是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高校体育篮球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指导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一致性。

高师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为体育工作培养专门人才。今后的体育专门人才应该符合新世纪实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受教对象综合能力的培养,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突出健身性则是一个核心。受传统教学思想和竞技篮球训练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思想强调大而全,篮球普修课只注重对学生技战术的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为技术规范和战术方法而教,使学生为应付技术考核和理论及格而学,忽略了全面育人的教学目的,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技术、战术方法,只能照搬教材,不能适应社会多向、多层次的需求。传统教学过程重竞技、轻健身;重模仿、轻创新;重传授技术、轻培养兴趣。此种模式的教学,过于强调篮球运动的正规性与技术、战术规范性,而忽视或轻视了篮球运动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与健身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基础性教育,更谈不上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很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或者说二者之间产生了错位。现行的这种教学目标不加以调整,培养的人才将不能适应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且会严重阻碍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

篮球课程是将职业化和正规化的技、战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传统模式进行。当学生毕业后,将此内容和方法,用于学校运动队的竞技训练或许还能有所作为,但如果用于体育教学,就显得缺乏针对性和不切实际了。普通学生无法通过时数有限的体育课,掌握本应属于职业或专业球员所具备的运动技能,更无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有限简单技术进行教学比赛。即使可以比赛,也是低水平的。学生参加这种低水平、低质量的比赛,尽管身体可以得到一定的活动,但这种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心理满足感是可想而知的。这说明现行的篮球课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3.教学手段单一,现代教学技术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运用不够。

现行篮球教学一般都以教师亲身示范、讲解和图解为主。而体育教学是一项模仿性极强的教学,要求直观、形象、生动得体、动作表象的建立和动作概念的形成,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由于受年龄、身体素质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时很多技术动作难以做到标准规范,学生对动作表象和动作要领不能清晰完整掌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克服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某些难以言表和教师不能直接示范的动作技术等,有时一些较难的动作可以通过反复播放慢放或定格来学习。从信息学理论来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反馈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观察、分析、归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向学生反馈,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的注意力较分散,学生很难得到及时、准确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在练习时,对自己的动作心中没有底,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就不利于教学。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通过教学媒体及时将信息准确反馈给学生,以强化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提高运动技术。

4.教学模式没有跳出传统的圈子。

在传统的教学指导观下,篮球普修课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项技术能为主;教学内容涵盖了篮球运动的全部,从各种技战术到规则和裁判法;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书本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考试项目为中心”;成绩的考核以技术规范和专项达标为依据。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教,而淡化了学,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机械地为动作规范而练,为应付考试而学,结果造成了学生能做不能说,能做不能用,这与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不尽相同。

三、高校体育篮球课程的创新构思

1.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面对高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局面,应该重新审视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从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个性需要实际出发来设置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教学内容应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运动练习方法、运动动机、活动方式、运动经验”为中心转移,教学内容的深度应突出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自觉地参加篮球课学习,掌握篮球练习方法,养成自我锻炼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以坚持篮球项目为主要健身运动的锻炼习惯。因此,对于篮球课程内容改革必须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与方法,即对庞杂的篮球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使之更方便他们进行健身活动。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基本技术动作教学,在技术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只重视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基本技术动作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基本动作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如适当安排一些教学比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动作及协调配合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实践练习与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打破过去理论课与技术动作教学相脱离的现象,突出基本技术原理及其分析方法,强调简单战术的运用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进行一些简单战例分析,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实践中,掌握篮球战术的具体运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实践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篮球课程教学方法。

篮球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关键在于加强实践练习,在移动、对抗中运用技术、开发智能、加强合作,提高竞争意识和能力。因此,改革篮球课程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突出技术组合练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增加攻防技术练习的比重;教学重点应侧重技术、战术意识与运用,注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战术运用方面的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创新意在结合篮球运动特点,采用大量的比赛法和实践练习法培养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竞技项目,该项运动的突出特点是在攻守对抗中具有集体性、多变性、激烈性和综合性。教学创新就要结合篮球运动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多种品质和体育意识。篮球的集体性表现在篮球运动要求参与者在实践练习或比赛中,必须齐心协力和密切配合、互相帮助,这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拚搏精神。篮球课程教法创新和教学创新一个突出点就是通过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与技战术分析,培养学生竞争协作能力,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战术分析能力,以及组织与管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形式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心理相容性等因素,按均衡、自愿的原则进行教学分组,并在竞争与合作的动态过程中再实行重新分组,这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运用教法时,应广泛采用比赛法并通过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创新与拓宽篮球课程教学手段。

传统篮球课的教学手段通常是以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以及教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等固定教学手段进行周而复始的教学过程。在高校体育教育新形势下,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将语言与动作、动态与静态动作、分解与完整动作加以完美的结合,也难以使学生的感官系统充分得以调动,不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和分析动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实践需求。对此,为提高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和清晰性,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各种感官及感觉功能,以便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使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加快掌握动作技能。要创新和拓宽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入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摄像、放像、幻灯、投影和多媒体课件作为篮球课程辅教学,在设计CAI课件时,应重点突出各动作环节的三维效果,采用动画的形式,从前、后、侧、俯不同方位向学生展示清晰、准确和逼真的动作过程,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之不足。

4.构建篮球课程新的考核方式。

篮球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和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篮球考核系统,通过考核对学生篮球课程学习作出合理、准确的学习评价。篮球课程考核主要有以下几点构想。

(1)公布考核办法

开课前,向学生公布篮球课程的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以及不同级别和成绩的相关学分,让学生知晓篮球课必须通过的考核内容。

(2)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内容

在体育课考核时,学生可以选择篮球项目不同的内容进行考试。在设定考试标准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设定不同的考试级别及其标准。教师应通过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的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多项内容学习和多项锻炼,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培养多方面体育兴趣,达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体育考试成绩。

(3)设定相对宽松的考试时间

对学生技能与素质方面的考试和测试,可以不设定固定时间,在整个学年中均可为学生提供考试时间,只要在篮球专项开课内,学生就可在不影响专项教学的前提下,请老师为其进行专项技能和素质的考试与测试。

(4)充分运用网络系统进行专项考评

教师可在网络上设立理论考试题库,题库可以信箱形式设置在学校的网页上。学生可以通过信箱选择相关的专项理论考试题,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然后以邮件方式交卷。教师可通过网络档案检查和统计学生在专项技能、素质方面的提高情况,统计学生参加篮球专项学习状况及运动时间,并将其作为教师评比考核成绩的参考。高校篮球普修课教学改革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以社会的发展为依据,在篮球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考核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红萍。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体育科学,2006,(1):71-73.

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3

【摘  要  题】高校思政

【关  键  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意识

一、国际意识的基本内涵

(一)宽广的宏观意识。这就是说,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对当代中国、当代世界问题的阐述、理解、思考上具有宽广的视野、宏观的意识,这是国际意识的最重要内涵之一。宏观意识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局观的问题,时代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考必须要有一个大局的观念。古人很早就指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客观地说,我们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也不善于从现实的大局与历史的长远看问题,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存在一个用宽广眼光观察历史、现实、未来的大局的问题。

从纵向来看,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进行纵向前后相联系的深远眼光,把历史上发生的问题,与现实出现的问题,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用理性的思维线索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可否认,当代的许多大学生是缺乏前后联系的深远眼光的,不善于从历史中去分析问题的根源,好像所有问题都是因为现实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所导致的,从而忽略了现在的某些社会弊病,如腐败、“法轮功”邪教、社会黑势力等,实际都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遗贸物。由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从身边的人物、身边的事件中追溯到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这种现实与历史前后联系的深远眼光,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横向来看,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将历史、现实、未来视为一个发展整体的世界全局眼光,总揽古今,总揽世界全局,把国家、民族的问题视为世界的问题,养成将国家、民族的问题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的习惯。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既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更是一个彼此密不可分、联为一体的世界,世界之中有民族和国家,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在民族、国家的思维习惯里不能没有从世界的全局对本民族、国家进行全方位思考的意识。历史的发展证明,有些民族、国家之所以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是因为这些民族、国家从上层的决策者到下层的实践者,都没有世界的全局发展眼光,坐井观天。我们现在之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全局眼光,是因为我们已经从封闭中走了出来,而且我们还要在更开放、更为整体的世界环境中求得我们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繁荣。近来年,我国领导人对全国人民的视野问题的培养与教育高度重视,如对培养全国人民纵横视野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历史科学,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就非常重视,一再强调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

(二)开放的心态与意识。这里所说的开放的心态与意识,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与意识:今天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程度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具有极其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该具备一种开放的心灵或心态(open  mind),也就是必须具备作为智力支撑的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首先指大学生们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对别的民族、国家的新鲜感和敏锐的反应力。而这种新鲜感和敏锐的反应力得以保持的重要前提,是国际关系平等意识的建立。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对别的民族、国家的文明与制度没有平等的理解、认同、尊重、宽容,而是以一种俯视的目光藐视地球上其他文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存在,其发展的前景只能是夜郎自大式的封闭。

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还指我们的大学生对别的文明、制度要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新世纪,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只有勇于开拓、善于开放、敢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国家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切的基本前提是善于向别的民族、别的国家学习。当今的时代,既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又是知识互通的时代,只有善于从别的民族、国家中学习,才会使我们这个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此外,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还指我们的大学生要学会从更广阔的视野里去理解自己的历史发展、自己所处的位置,看待和分析自己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一个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人类发展的命运,与整个地球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可能成“大器”。我们要塑造的,我们要培养的,就是懂得从我们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人类共同发展的大趋势中去奋斗、去拼搏的大学生。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应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具备的主要精神要素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国际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狭隘观念和偏见,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加深以平等、公正、和平和自由为基础的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间相互理解与合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三)遵守国际基本准则的意识。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缺乏规范意识。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中,“旧者已亡,新者未立”,因此,社会出现了一些“规范”的“真空”地带,或存在衡量事物的“双轨制”标准,这造成人们或不知所从,或言行不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越来越开放,中国也越来越加速融入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给大学生带来了开放、创新、融合等现代社会意识,如WTO制订的多边协议和规则不仅要求我国在经济层面融入世界,更要求我们在体制和机制层面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来办事,不论是政治、经济、科技,还是思想文化,都有一个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的问题,国际意识与规则意识将在全社会成为共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和规范意识的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而这没有长期的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是不可能实现的。应当说,这也是国际意识的基本要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从无规则到有规则,从无秩序到基本有秩序的过程。在以国家、民族为基本单元的地球村里,规则与秩序是发展的前提之一,我们老祖宗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使我们的国家、民族在世界上有所作为,就必须使我们的大学生树立起遵守国际规则的意识。

二、培养国际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主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收到实效,很大程度上看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能否跟上时代。跟上时代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随着世界越来越向中国开放,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跟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用世界眼光来把握时代潮流,激励大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需要跟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

,引导大学生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跟上全球化时代问题的提出必然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新理念,注入新内容,远用新手段。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塑造大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它涵盖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要求,对此,过去多集中于爱国主义、科学的世界观、理想教育等方面,今天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必须立足现实需要、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确立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笔者认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应该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这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在称谓上有时称为“世界意识”,有时称为“全球意识”,但其内涵应当是一致的,都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而构造一种民族的、国家的思想意识。目前,世界的高等教育由于国情不同,呈现出很多的发展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我们的邻国日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四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际和提高国际意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将国际意识提到优先的地位,这是因为其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国际的力量。日本地小人口多,自然资源匮乏,离开了国际社会,它是很难发展的,所以它特别强调对新一代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

美国也很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国际意识,它虽然没有类似中国那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这不等于说美国的大学不对它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美国的历史课程在美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特别的作用,一般美国的大学生都必修美国历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过去,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强调美国文明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强调美国发展的特殊性,以激励大学生对美国的自豪感。民族意识增强了,但国际意识却淡化了。随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世界各国对美国挑战能力的增强,美国越来越认识到,缺乏国际意识的大学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所以,现在美国很重视对世界其他文明发展的认同,籍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如年新颁发的《历史课程国家标准》就很强调要通过世界历史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意识的培养是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教育主题,对这样的一个主题,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所作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国际意识问题的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国际意识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看。

从微观的层面来看,国际意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主题的提出,对调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修改我们的培养目标,变革我们的教学内容,深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我们的国情,有我们的制度特点,有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存在着一个与世界的教育思想接轨的问题。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根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理想与道德的合格公民,可是,当今世界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不得不思索让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的问题。培养世界公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导向培养国家合格公民还是导向培养世界公民,既反映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矛盾的一面,也反映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促进的一面。我们不应该将两者对立起来,民族性与国际性是相关联的,民族性越强就越具有国际意义,反之,不走向世界的封闭性并不利于民族性的进一步强化。

我们之所以要为培养世界公民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因为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越来越面临许多需要全球联合方能解决的问题,中国如果要在地球上有所作为,就不能不在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上有所作为。全球问题一般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单独解决诸如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整体性(危机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复杂性(全球问题的各方面紧密相联,并互相渗透,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在不涉及其他问题的情况下得到解决)、深刻性(任何一般性措施已解决不了全球问题)、严重性(全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等特征,鉴于此,联合国通过各种宣言、报告、公约,一再敦促和呼吁世界各国为缓解全球问题而努力,并由此应运而生了关注地球生存的全球教育思想意识。全球教育思想意识的核心是呼唤人们关心全球问题,关心人类的共同命运,并从全人类的利益和命运出发,为缓解和解决全球问题而奋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就定为“学会关心”,就是面对全球问题的严重化,呼吁世界各国要重视全球教育,教育人们要跳出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要关心全球命运,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强调全球合作精神,希望全球所有人的共同携手,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而努力。把对我们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顺理成章地扩展到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意识,应当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世纪的新要求。

其次,国际意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主题的提出,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些层面的实效性是较差的,其中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太切合广大学生的实际。理论上讲,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际出发,在目标、内容、方式、途径上符合大学生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际意识问题的提出,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它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不循旧,不保守;他们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激情,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做事讲效率,有竞争意识;他们注重平等,讲求参与,有法律意识;他们热心社会活动,有公益意识,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这些行为和心理特点,打上了全球化时代的深刻烙印。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和进取的精神来面对开放的世界,这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界而言,如果我们不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还是做纵向的自我比较,或是用基于过去时态的“忆苦思甜”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想像会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4

一、说课的准备

准备一次说课,就是对课标、课本一次再学习的过程,说课者参加说课活动前,应该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本,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原始知识的积累。进入说课实质准备时,应该首先对准备要说的教学内容(某一运动项目),进行粗略梳理,构建说课的框架;其次,确定说课的内容和大致步骤,本次说课想展现的亮点;最后,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体现自己的思想和教学意图,在准备出彩的地方,可以适当做记号。

二、说课的内容

1.“精”说思想

“精”说思想就是说理念,是说课者对体育课程价值的理解,以及课程标准的实际运用。思想的精华通常来自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如说水平四——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析”说教材和学情

“析”说教材和学情,就是说出对课的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依据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和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提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如说水平四——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材学情分析: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其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者顽强拼搏的拼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调控能力。教学目标:学生能知道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方法,了解其作用,学会并做出变向换手运球动作。重点:变向换手。难点:手脚协调配合。

3.“明”说教学策略

“明”说教学策略,就是说出为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说课稿和教案不同,后者重点是“怎么教”、“怎么学”,而说课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指导其怎么学”等。所以说课时要说“明”: 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采取的教法等。如说水平四——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策略:采用讲解、观察、示范、模仿、标志物、降低难度等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主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4.“清”说教学过程

“清”说教学过程就是清晰地说出组织教学的过程,这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个性与风格,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可以看出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课者要“清”晰地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凸显教学理念。如说水平四——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过程:①激发学习动机,通过2人合作熟悉球性练习,激发活动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②学习探索阶段:提出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徒手练习持球练习一对一练习运球突破练习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逐步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异质分组,较好的学生提高难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愿望。③发展体能……④恢复身心等。

4.“巧”说特点与调控

“巧”说课就是要把握好说课的度。说课时要追求一个“新”字,突出一个“说”字,选准“说法”,找准“说点”,把课“说活”,从而充分展示说课教师的个人素养。说课者要因地制宜,说出该课的特点、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指教学策略)。如说课时,可以采用在黑板上板书的方法,画出教与学的组织形式、队形转换、场地器材的准备等。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的视频等。

三、说课后的反思

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5

一、注重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突出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去揣摩学生,用学生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备出学生感兴趣的课。“教案”要慢慢转向“学案”、“导学案”。备课要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尽可能按照学生的思维变化,充分预设课堂,预设学生,尽可能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备课过程能让教师在备课中有学习,在学习中有探索,在探索中有发现,在发现中有创新。因此,备课时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二、注重师生间的交流

课堂呼唤师生民主平等,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俯下身来,与学生面对面。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时,老师精心设计三个不同的摸球游戏,一个袋子里全是黄球;一个袋子里有蓝球、有红球:一个袋子里有黄球、有红球。让学生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理解第一个袋子里一定是黄球,第二个袋子里不可能有黄球,第三个袋子里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在师生互动中,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真正体现出“教师不是中心,而是配角;不是师长,而是朋友;不是呵斥,而是激励”的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境界。

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感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按排了关于物体的两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的知识内容。为了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平移”,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如打气筒打气;国旗冉冉升起;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拉桌子的抽屉等都属于平移,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明白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这改变。讲“旋转”时,让生想像自行车车轮的转动;手中玩的陀螺、风车、钟上时针的走动。告诉他们这些运动是旋转,明白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与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品质。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有这么一题,你能算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

学生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会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如:

生甲:我把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列式为:

12×10=120(平方厘米)

(15-12)×(10-4)÷2=9(平方厘米)

120+9=129(平方厘米)

生乙:我把图形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列式为:

12×4=48平方厘米)

(12+15)×(10-4)÷2=81(平方厘米)

48+81=129(平方厘米)

生丙:我把图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列式为:

(4+10)×12÷2=84(平方厘米)

15×(10-4)÷2=45(平方厘米)

84+45=129(平方厘米)

生丁:我把图形看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去掉小梯形面积就行了。

列式为:

15×10=150(平方厘米)

(4+10)×(15-12)÷2=21(平方厘米)

150-21=129(平方厘米)

对于多种解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证明,这样既让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五、注重教学反思

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篮球教学 篮球意识 培养方法

篮球运动是一项相当普及的体育运动,大到世界级篮球赛,小到校园的小型对抗赛。篮球比赛的特点是素质、技战术、智慧、心理意志的全面对抗,在消耗之中拼搏取胜,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双方对抗,相互攻守转化。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在比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变化往往在瞬间,具有突然性。可见,对中学生篮球意识的训练、培养和全面衡量就成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核心。

一、所谓篮球意识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的总称。简言之,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比赛规律客观实现的主观反映。篮球比赛的特点是攻守转换频繁,场上对抗争夺激烈。因此要求运动员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及应变能力,在能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并及时采取恰如其分的应变措施,即合理运用篮球意识能力。这一意识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是比赛中指导正确行动的活的“灵魂”。

二、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方法

1.在技术训练中渗透篮球意识,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1)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门窗,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中学生视野范围的大小决定观察效果的优劣,视野宽阔,接受各种方向、角度、距离、速度的各种刺激就愈多,反射速度就会不断加快,“正确意识”形成的范围就愈宽广,球场经验积累就愈丰富。在这里特别强调,提高余光观察能力,提高前后距离的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2)培养中学生的眼、手、脑并用的能力

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视野的广度,反应的速度(对方意图的判断,个人技术运用的合理性),战术的运用(个人、集体攻防战术的变化策略和反应)等方面。对每个队员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训练中眼、手、脑也是分不开的,应从理论上去提高、去认识、去培养、去锻炼,才能具有很强的能力,才能使体力、智力得到发展。

(3)掌握真假技术动作与“正确篮球意识”的关系

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常常要求中学生在运用技术动作时,根据不同情况做到动作上的真假变化,以求迷惑对手。这种要求实质上是为了培养中学生在激烈的攻守对抗过程中具有“篮球意识”中的“空间差”、“时间差”和“位置差”,这能使中学生更好地主动制造攻击机会,增强攻击效果,增强运用与应变技术能力。

2.通过战术训练强化篮球意识。

技术是战术的基本,战术是技术的运用。一套完整的战术是由多种基本配合所组成的,在战术的教学训练中,要使中学生掌握战术组成的结构特点和配合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求中学生掌握运用战术的时机,要知道什么情况下采用何种战术,明确该战术路线、位置、职责、运用的时机,参加战术配合的人数、方向、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同时还要在战术训练中培养队员独立作战的应变能力、攻击能力。在比赛中既要有规定的战术打法,又要有灵活运用与应变的技战术能力,这是中学生是否具有良好意识的标志。在训练过程中鼓励中学生勤思考,学会用头脑打球。比如一个局部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种打法,一条路线。一个动作可随场上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提高在激烈多变的对抗争夺中斗智斗勇,随机应变的意识。赛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球员脑后,要经过思维立即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技战术行动,才能赢得场上的主动权。球员建立起牢固的技术,必须具有运用意识,如没有战术意识,仍是一盘散沙。在战术意识的培养中,教练要主动引导队员领会和明确战术意图,全面贯彻战术意图,还要根据比赛的实战情况,实行应变战术。这种战术思维和实战能力主要通过观摩和实践来培养。所以,培养中学生的篮球意识是一项耐心的而长期的过程。

3.通过心理训练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的篮球意识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篮球意识是随着在教师的技、战术训练下而逐步形成的,加上认知训练、意志训练和心理调整训练等一般心理辅助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篮球意识结构要素的心智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为篮球意识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心理辅助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觉的反应速度。而专门化知觉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应在训练中加强学生的球感和临赛感觉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创造临场时的良好心理环境,为在正式比赛中的正确意识活动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利用校与校之间或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友谊赛,在比赛期间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即通过赛间、临赛的心理训练,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的状态,保证学生在比赛中能在正确的篮球意识支配下采取正确的行动。

4.狠抓作风训练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保证。

在比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仅要面对比分的落后和领先,而且要面对比赛中的焦灼纠缠,这就要求中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技术和牢记团队战术配合外,还要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及过硬的比赛作风,领先时不骄傲,落后时不气馁,比分平着时头脑冷静,正确处理突发事件,运用正确的技、战术,赢得比赛。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曾提出“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十六字方针,它既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发展方向。十六字方针既反映了我国中学生具备的和将要培养的特点,又深刻反映了正确篮球意识、良好作风和精神风貌。

5.多进行直观性教学和训练,观摩高水准球队间的比赛。

教学和训练中可利用挂图、录像等一些直观性的资料进行分析讲解。在方式上,可让学生们参与讨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在分析商讨中求得共识。另外,临场观摩高水平球队间的比赛,对学生们自身篮球意识提高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篮球意识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篮球界的普遍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运动水平的提高。篮球意识属于运动心理学范畴,但它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与技术、战术、心理训练、作风训练多方面相结合。所以,只有提高篮球意识,才能够真正提高高中学生的篮球实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红建。心理训练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2001,(1).

[2]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67.

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全球公民教育;学习目标;公民教育

背景

自从2012年联合国“全球教育第一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推动全球公民教育作为三个首要目标之一。而2015年出版的《全球公民教育:话题与学习目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全球公民教育的第一本教学指南,也是全世界各地的专家的研究与合作成果。这本教学手册,是在《全球公民教育: 助学习者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一书及联合国的三次相关重要会议的成果基础上修订而成。定稿之前,教育者们还在全球各区挑选了一些国家用这本手册进行实践尝试,以探讨在不同的地理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适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Qian Tang这样描述有关全球公民教育的第一本教学指南的意义,“当下国际社会面对和平、繁荣、可持续和健康等问题的挑战下,该指南能帮助成员国确保不同年龄层和背景的学习者发展成为有信息获取能力、批判认知能力、能深入社会、具有伦理意识和懂得参与的全球公民。”[1]

全球公民教育的定义

全球公民教育这一个概念来源于西方传统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始于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以苏格拉底和第欧根尼(苏格拉底的学生)为代表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提出城邦下的公民的概念,并且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和独立思维能力,能主动参与民主和社会活动,具有责任和权利意识的城邦公民。

而之后,西方的思想家们都不断的在丰富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内涵。康德对公民进行了三重地位的划分,即私人、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与这三重地位划分相对应的是三种公共权利,即国家权利、国际权利与“世界公民权利”。康德主张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兼容,认为通过教育实现对世界和国家的责任的统一,从而建立和谐社会秩序并实现世界和平。哈贝马斯,作为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世界公民社会”的概念。[1]他将民族国家之后的政治体制成为“后民族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关键在于培养一种能够包容所有“世界公民”的全球政治公共领域,即“世界公民社会”。

联合国所提出的全球公民教育思想不仅沿袭了西方的公民思想传统,同时也参考了当代知名的一些进步思想家。玛莎・纳斯鲍姆作为一名西方女权主义者和教育哲学家,在对如何基于西方通识教育的传统培养具有人文思想和全球意识的学习者有深入的研究。她在谈及全球公民意识培养时,主要聚焦了四方面的内容:1)质询思辨的能力、2)尊重和理解不同文明和传统、3)反思自己所处文化、4)基于自身文化的全球公民意识。思辨能力、跨文化的理解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全球意识是纳斯鲍姆有关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培养能力。思辨、理解和反思是西方通识教育一直传承的核心素养。[9]这里对跨文化的强调和全球视野意识的形成是在传统人文教育思想上,对全球化下挑战的一种的反应,成为全球公民教育的必要部分。

联合国的全球公民教育的大纲中,对全球公民教育的目的定义为,“培养学习者具备基于尊重人权、尊重社会正义、尊重多元文化、尊重性别平等和尊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最终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全球公民。”其中,对尊重和责任的重视与纳斯鲍姆等西方教育哲学家的思想一脉相承。并且,对当下重点人类发展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全球化下的时代特征。

大纲中还明确给出了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鼓励学习者对当下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寻求创造性和革新性的解决方法。

2.支持学习者重新审视主流话语中的观点,认识和关系,思考那些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现状。

3.聚焦参与性的个体和集体行动,从而带来变革。

4.将多重利益攸关方纳入参与行动,社会和本地社区的组织等相关方,共同行动通过。

基于这些教学目标,联合国的大纲中给出了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原则[2]: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公民教育在联合国看来是一个要求个体独立思维并参与行动,结合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基于民主开放的学习交流方式,立体和全方位的开展的一种旨在推进全球家园和人类共同体价值形成的教育倡议。全球公民教育的基础是个体,是独立思维、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并且有行动能力的个体。在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和公开平等的平台框架下,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个体通过彼此的学习和交流,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是希望实现一个在本地或者本国文化归属基础上的共同价值和共识。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然少不了具备这些能力和素养的一代人的培养。

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法内涵

联合国《全球公民教育》一文中也明确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指南。这些内容参照布鲁纳(Bruner)等认知教学理论的思想,将教学法的进行分为三个方面: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3]也就是说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开展,需要从知识理解到情感体悟,最终达到实践和行动。因此,需要明确的是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课堂的授课和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价值和情感的共鸣,以及最终形成一种世界公民的参与意识,实现对个体意识和行为的转变。

从认知层面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不只是对国际性问题的了解学习,而是一种将地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相关联的认知。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很多地方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全球性影响,同时也会引起全球性的关注。比如,叙利亚战争导致的本地文化古迹的危机和大量难民涌入欧洲。而难民涌入欧洲又引发了欧盟内部就危机解决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的讨论,从而引发有关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精神矛盾的反思。而在我们国家,由于中国的巨大国际影响力,地方性的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政策都会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气候变化的讨论以及经济发展的走向产生影响。因此,地方性的问题也需要有全球性的视角来看待;而当我们用全球性的视角来审视地方性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似乎得以提升,我的行为不仅关于地方,也关乎全球发展。

从情感方面来看,重点是在形成价值共识,或者说是一种共同体的情感共识形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或者社群定位。从种族、性别、阶层、宗教和性取向等不同区分方法,我们都会属于各自不同的多个社会群体。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和自己有共同属性的伙伴待在一起。全球公民教育提出的情感能力是基于移情和感同身受,跳出自己的社群限制,去感受不同群体人们的文化,从中去寻找差异,并最终构建差异尊重和价值共识。

从行为能力方面来看,全球公民教育并非仅是停留在课堂,而是一种需要诉诸行动的教育。这也符合杜威等提出的“学习即生活”的参与性和实用性的教育理念。认知和情感是为学习者形成动机和意愿,并为行动打下基础。如果没有行动,全球公民教育对全球共同未来的责任承担就无从谈起。参与和行动是21世纪每一个地球人对自己所处家园的一种责任。而这种责任的承担可以从地方的行动开始,从简单的身边开始。少开车,减少垃圾,组织本社区的公益活动等都是一种全球公民参与的行为,不仅具有改变当地生活环境的意义,也具有应对全球性共同挑战的价值。当不同地方的行为都联系起来,互相讨论和学习,探索共同发展和尊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地方行为的意义得以放大。

该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公民教育:话题与学习目标》中教学法内容的总览

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特点

从教学实施的方法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结合了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并融合强调参与性的教学方法。美国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家罗杰斯(Rogers)在90年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能够愉快并创造性的学习。巴西的弗莱雷(Freire)为代表的批判教学法则引领了从成人到学龄儿童,以自我意识觉醒,参与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教育教学革命。[4]全球公民教育的一些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反映了这些重要的教学理念,试图从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入手,来推动变革。

总的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实施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终身性、全方位性、多元教学法、广泛适应性。[2]

终身性是指教学覆盖的人群广泛,并且是个体从儿童到成年延续的过程。作为一名地球公民,我们的存在会对所处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因此,全球公民教育意识的形成对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意义,而相关的行动则是孩童到成人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去进行。地球家园,人人有责。我们选择何种方式的存在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的重要决定。

全方位性是指教学实施的空间和时间可以超越课堂,多种方式的存在n外活动或者生活中。我们谈及教育,往往注重课堂和学校。而学校的课程已经被赋予太多的内容和任务。全球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最终投射到行动上的教育思想,通过做去学,通过经历去学,结合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去开展,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全方位的理念也为全球公民教育开展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想象空间。

多元教学法是指对现有一些流行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联合国的教学指南中提及了“对话式(dialogic)”、“质询式(enquiry- based)”、“合作式(cooperative)”和“参与式(engaged)”教学法。这些教学法都是希望对学生的思维观念进行启蒙,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和互相的协作,共同去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尝试去行动,为问题解决进行努力。因此,这里的认知是结合情感培养的,绝非相关知识的机械学习。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去尊重,才能去实现跨文化交流。只有有体会和情感,才有去行动的动机。

最后,广泛的适应性也是为全球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适用空间。联合国的指南中提出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可以是独立的课程,也可以是融入先有的课程教育中。比如,社会研究课,地理,文化和环保等课程可以作为平台去引入全球公民教育的思想,让学生对社会、国界、文明和环境的思考拥有一个更加广泛的维度,并试图将本地或本国的情况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结合,反思区域问题的全球性,全球性问题的区域性。

结论

2012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通识课,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做才好》放到了互联网上。桑德尔教授带学生讨论电动汽车推广难题、买卖器官、堕胎、同性婚姻合法化等备受争议的话题,拿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启发辩论,引导学生理解边沁与功利主义、康德与自由、罗尔斯的正义观念等文献经典,揭示公民的责任和公共讨论的重要性。桑德尔教授在TED演讲《辩论-一项失落的民主艺术》中提到他的愿景:有机会让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坐下来讨论同一个问题。看看同样的道德问题在不同的文化、社区中会得出一致还是不同的判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很多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问题既有其地域文明特点,也有一定的全球影响力。桑德尔教授正是通过互联网作为载体,应用对话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然后试图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和讨论。一定程度上,这是全球公民教育和伦理哲学课堂的结合,同时让民主参与和批判思维的习惯得以形成。全球公民教育虽然在当下国家利益至上的世界格局中仍然面临实施的诸多挑战,但我们作为人类社会21世纪的构建者,应该有全人类和全球性的思维框架。诸多现实危机和挑战的解决都需要从这种人类命运共同的畅想开始。畅想的实现需要依赖教育,数十年的教育的实施。当下可能就是这一转折的开始,未来的人类社会和地球家园是何种模样,这将取决于我们如何去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国家公民和地球公民。

参考文献:

[1]UNESCO: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Topic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2015.

[2]UNESCO.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Preparing Learners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Paris, 2014.

[3]布鲁纳。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弗莱雷。 被压迫者教育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5]万明钢。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全球教育与世界公民培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99-100.

[6]陈以藏。全球公民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0,(03):65-69.

[7]汤一介。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7-15.

[8][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8

论文摘要: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中学生灵活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篮球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在篮球比赛中起着决定胜负的重要作用,它的形成需要长期从篮球技术训练、篮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作风训练等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训练,是在训练或比赛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所建立的条件的反射。

篮球运动是一项相当普及的体育运动,大到世界级篮球赛,小到校园的小型对抗赛。篮球比赛的特点是素质、技战术、智慧、心理意志的全面对抗,在消耗之中拼搏取胜,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双方对抗,相互攻守转化。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在比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变化往往在瞬间,具有突然性。可见,对中学生篮球意识的训练、培养和全面衡量就成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核心。

一、所谓篮球意识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的总称。简言之,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比赛规律客观实现的主观反映。篮球比赛的特点是攻守转换频繁,场上对抗争夺激烈。因此要求运动员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及应变能力,在能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并及时采取恰如其分应变措施,即合理运用篮球意识能力。这一意识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是比赛中指导正确行动的活的“灵魂”。

二、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方法

1.在技术训练中渗透篮球意识,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1)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门窗,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中学生视野范围的大小决定观察效果的优劣,视野宽阔,接受各种方向、角度、距离、速度的各种刺激就愈多,反射速度就会不断加快,“正确意识”形成的范围就愈宽广,球场经验积累就愈丰富。在这里特别强调,提高余光观察能力,提高前后距离的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2)培养中学生的眼、手、脑并用的能力

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视野的广度,反应的速度(对方意图的判断,个人技术运用的合理性),战术的运用(个人、集体攻防战术的变化策略和反应)等方面。对每个队员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训练中眼、手、脑也是分不开的,应从理论上去提高、去认识、去培养、去锻炼,才能具有很强的能力,才能使体力、智力得到发展。

(3)掌握真假技术动作与“正确篮球意识”的关系

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常常要求中学生在运用技术动作时,根据不同情况做到动作上的真假变化,以求迷惑对手。这种要求实质上是为了培养中学生在激烈的攻守对抗过程中具有“篮球意识”中的“空间差”、“时间差”和“位置差”,这能使中学生更好地主动制造攻击机会,增强攻击效果,增强运用与应变技术能力。

2.通过战术训练强化篮球意识。

技术是战术的基本,战术是技术的运用。一套完整的战术是由多种基本配合所组成的,在战术的教学训练中,要使中学生掌握战术组成的结构特点和配合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求中学生掌握运用战术的时机,要知道什么情况下采用何种战术,明确该战术路线、位置、职责、运用的时机,参加战术配合的人数、方向、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

同时还要在战术训练中培养队员独立作战的应变能力、攻击能力。在比赛中既要有规定的战术打法,又要有灵活运用与应变的技战术能力,这是中学生是否具有良好意识的标志。在训练过程中鼓励中学生勤思考,学会用头脑打球。比如一个局部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种打法,一条路线。一个动作可随场上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提高在激烈多变的对抗争夺中斗智斗勇,随机应变的意识。赛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球员脑后,要经过思维立即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技战术行动,才能赢得场上的主动权。球员建立起牢固的技术,必须具有运用意识,如没有战术意识,仍是一盘散沙。在战术意识的培养中,教练要主动引导队员领会和明确战术意图,全面贯彻战术意图,还要根据比赛的实战情况,实行应变战术。这种战术思维和实战能力主要通过观摩和实践来培养。所以,培养中学生的篮球意识是一项耐心的而长期的过程。

3.通过心理训练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的篮球意识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篮球意识是随着在教师的技、战术训练下而逐步形成的,加上认知训练、意志训练和心理调整训练等一般心理辅助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篮球意识结构要素的心智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为篮球意识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心理辅助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觉的反应速度。而专门化知觉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应在训练中加强学生的球感和临赛感觉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创造临场时的良好心理环境,为在正式比赛中的正确意识活动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利用校与校之间或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友谊赛,在比赛期间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即通过赛间、临赛的心理训练,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的状态,保证学生在比赛中能在正确的篮球意识支配下采取正确的行动。

4.狠抓作风训练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保证。

在比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仅要面对比分的落后和领先,而且要面对比赛中的焦灼纠缠,这就要求中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技术和牢记团队战术配合外,还要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及过硬的比赛作风,领先时不骄傲,落后时不气馁,比分平着时头脑冷静,正确处理突发事件,运用正确的技、战术,赢得比赛。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曾提出“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十六字方针,它既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发展方向。十六字方针既反映了我国中学生具备的和将要培养的特点,又深刻反映了正确篮球意识、良好作风和精神风貌。

5.多进行直观性教学和训练,观摩高水准球队间的比赛。

教学和训练中可利用挂图、录像等一些直观性的资料进行分析讲解。在方式上,可让学生们参与讨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在分析商讨中求得共识。另外,临场观摩高水平球队间的比赛,对学生们自身篮球意识提高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篮球意识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篮球界的普遍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运动水平的提高。篮球意识属于运动心理学范畴,但它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与技术、战术、心理训练、作风训练多方面相结合。所以,只有提高篮球意识,才能够真正提高高中学生的篮球实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红建。心理训练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2001,(1).

[2]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6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