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
25 杜甫诗三首
山东省寿光市王高一中 刘广福
☆目标聚焦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
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 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
☆教学设想:
(一)、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二)、强调朗读。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三)、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整理,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增删,但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背景介绍。
◆一诗四读,理解诗意。
(一)吟读 ,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二)译读,以诗译诗,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古诗,译出来的现代文最好也要押韵。
《望岳》:学生读原诗,教师示范译诗: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这些青山耸立在齐鲁间。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黄昏清晨不一般。
云层翻滚荡涤着我的心胸,
注目飞鸟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
举目纵观傲视群山。
《春望》:教师读原诗,学生译诗。
山河依旧而国都已经破残,
春天的京城荒树野草蔓延。
感念时事看见花草就想落泪,
痛惜离别听到鸟鸣倍觉心寒。
战火接连从去年三月烧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书抵换万两黄金。
白头发已经越挠越稀,
简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译
《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诗的写作思路,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赏读
教师示范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极力写出了难得和珍贵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
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
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设计选题,课外探究。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2.反衬是诗歌常使用的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请分析。
研究方法:
①搜集关于《春望》的资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注释、选讲、赏析、评论、背景资料等。
②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包括生平、年谱、思想、背景资料等。
③仔细研读这首诗,获得自己的感悟。
④参阅各方面的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
推荐书目:
《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孙育华主编《唐诗鉴赏词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词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陶道恕主编《杜甫诗歌鉴赏集》,巴蜀书社,1993年10月第一次第一版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蒋兆和先生的名画《流民图》中《西望长安》,二胡名曲《江河水》缓缓响起。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将诗歌读熟。教师要特别强调要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中人物的感情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场面的气氛和诗歌的意境。
理解词语,复述课文
◆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1.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2.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同学们学过历史,请结合课下注释,谈谈这场战争。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Yè)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
3.是战争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艰难。老妇人一家仅仅是生活贫困吗?他们为这场战争还付出了什么?(二子战死沙场 一子苟且偷生 孀妻弱子无依 老妇自请应役)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在语境中落实字词。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4.“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可这儿连老妇人都要去应征到军中作饭,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残酷。有唐史为证:
陈陶之战,四余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
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邺城失利,郭子仪等率领的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这时唐王朝急需补充兵力,重整旗鼓,诗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吏夜捉人)
5、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
“捉”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 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6、夜:为什么夜间出动?
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7、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凶恶残暴,如狼似虎)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个军队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过是一个下层的小军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夕保。
8.这场战争不仅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象石壕吏这样的下层军官带来了深深的恐惧。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生活贫困,劳动力急剧减少,“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只有1690万强,比玄宗天宝十三年减少近十分之七。战乱之后,唐朝由极盛转向衰弱。
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战争期间,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写了一组诗,这就是有名的“三吏”“三别”。《新安吏》中泪眼婆娑的母亲送走未成年的儿子,《新婚别》中结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别》里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送走已七十多岁的老伴……
统治者的荒淫和昏溃招致了战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诗人杜甫带来了痛苦。安史之乱前,杜甫的身体是比较健壮的,据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八月枣熟,日上树千回摘枣”。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从长安到凤翔投奔肃宗,只有四十五岁的他,骨瘦如柴,衣杉褴褛,光脚登一双麻鞋(《述怀》)。杜甫在战乱中生活贫困,流离失所,战乱结束了,他的身体也完全垮了。他患有消渴症、肺病,进而半身不遂,以至“右臂偏桔”,聋的是左耳,牙齿落掉了一半,视力衰退,脚也不灵便。写这首诗时,杜甫只有四十七岁,却已经象一位老人了。人民蒙受的痛苦,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刺痛着杜甫的心灵,他伫立在风中,望着前方,他忧郁的眼睛在诉说……
◆自我选题,推荐作业
1.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地联想,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
2.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提示: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名师点评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 孙辉)
这是一堂较为典型的和谐教学的示范课。教师对作者和作品驾轻就熟,了然于心,对课文的赏析看似不经意而为之,其实用心良苦。教师非常巧妙地由“出入无完裙”切入,引导学生逐层认识到战争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给石壕吏这样的下层官吏带来的巨大恐惧,给作为诗人的杜甫带来的严重的身心创痛,由此串起整个故事情节。在激活练习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揣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试图从中寻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沉淀积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情,同学们的掌声正是对这种崇高精神的赞美与肯定。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符合和谐教学的模式,更体现了时代追求的创新精神。石壕吏固然有着凶恶的嘴脸,可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换位思考,透过其凶恶看到的是战争的残酷无情和下层小官吏的无奈恐惧。诗歌一方面揭露了兵荒马乱、酷吏横征暴敛、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现实,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忍辱负重、慨然赴国的高尚情怀。“天意须君会,人间有好诗”。战乱固然使诗人写出了大量光照千古的诗篇,但战争对诗人灵与肉的摧残,对千百万生灵的涂炭,作为人民的诗人,其心灵又是何等的伤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宁可不要这一段历史,也不愿我们的人民经历战火,颠沛流离。这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气魄。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尊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过程和方法
1.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1.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设计】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岱宗( ) 决眦( ) 溅泪( ) 搔( ) 簪( )
逾墙( ) 邺( )戍( ) 老妪( ) 幽咽( )
2.杜甫是唐代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被称作诗圣。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其诗作被称作诗史,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
“三吏”是指杜甫写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指他写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安吏》中泪眼婆娑的母亲送走未成年的儿子,《新婚别》中结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别》里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送走已七十多岁的老伴……
二、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望岳》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2.五言古诗。(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3.初读全诗,领略到诗人蕴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
二、配乐朗读,合作探究
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三、知识内化,个性展示
1.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
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出示古筝、笛子、琵琶这三种乐器(多媒体显示),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乐器来配合这首诗。并说出:为什么你要选这种乐器?来一个个性大展示。
3.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诵兴趣,我又组织全班同学分组竞赛朗读,。
四、拓展深化,即兴创作
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岳》改写成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在悠扬的笛声中学生文思泉涌。
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
《春望》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坊至于岐、陇都曾遭到叛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石壕吏》
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蒋兆和先生的名画《流民图》中《西望长安》,二胡名曲《江河水》缓缓响起。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Yè)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三、质疑探究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杜甫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
(可从对老翁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官差如狼似虎的愤恨、对朝庭黑暗无能的批判、对朝庭捉丁平叛的矛盾等角度进行思考。)
3.《石壕吏》以陕州(今河南陕县)东的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课堂小结】
以视频形式(选自《唐之韵》之诗圣”杜甫)再一次深入地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及杜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接视频解说词的最后一句:因为他们是弱者):但是,作为弱者的杜甫,并没有逃避现实的痛苦,他用满腔的热血倾注了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注,用嘶哑的声音撕开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忧国忧民,呕心沥血,用诗歌唱出时代的最强音,这就是杜甫之所以伟大之所在!
《新安吏》(节选)
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8.解释词义:
①更: ②次:
19.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0.“借问新安吏”这句诗省略了主语,�
21.“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18.(1)岂 (2)挨次
19.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故只有母亲送行。
20.客即杜甫
21.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以“鸡声茅店月”为上句,选出能与之组成对偶的下句( )
A、燕语似讥人 B、野旷天低树
C、人迹板桥霜 D、郝郎明月夜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
【使用说明】
1、 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 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
一、预习点兵。
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请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1)归纳整理关于杜甫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
(2)了解三首诗相关背景资料,特别要了解《石壕吏》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回顾学过的历史,结合课文下面注释,了解这场战争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3)杜甫“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诵诗歌。
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
4、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 (2)决眦入归鸟 眦( )
(3)白头搔更短 搔( ) (4)浑欲不胜簪 簪( )
(5)老翁逾墙走 逾( ) (6)三男邺城戍 邺( ) 戍( )
(7)如闻泣幽咽 咽( ) (8)老妪力虽衰 妪( )
5、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 (2)阴阳割昏晓 阴: 阳:
(3)会当凌绝顶 会当: (4)浑欲不胜簪 浑: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墙走 逾: 走:
(7)急应河阳役 应: (8)独与老翁别 别:
二、整体感知
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深入探究。
1、阅读赏析《望岳》与《春望》。
(1)两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3)《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赏析《石壕吏》
(1)老妇人对战争的态度怎样?
(2)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被捉的老妪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
四、拓展学习
1、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把《石壕吏》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对诗中的情节进行具体的描述。
【自主练习】
(一)石壕吏 (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3.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14.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新安吏》(节选)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检测】
1、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
【学习反思和总结】(提示: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25 杜甫诗三首
一、1、“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三男邺城戍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1、(1)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
(2)、《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3)《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诗风转变:激昂豪迈——沉痛忧伤
(转变原因:《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
2、(1)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具体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具体表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拓展: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2)能进行合理想象即可。
自主练习(二)
(1)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所以只有母亲送行。
(2)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三收拾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
3、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能力目标:
1、指导朗读教学,加强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导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合适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恋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事故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透过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吟诵把握诗歌内容。
2、教师点拨引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3、引导学生想象联想。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春望》、《石壕吏》。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早期的作品《望岳》,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高昂的情调。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后期的作品,理解赏析这两首诗,体会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
二、写作背景
1、《春望》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眷恋亲人的思想感情。
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春望》一诗属于五言律诗。
2、《石壕吏》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式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的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三、诵读诗歌,感知诗意
1、学生四人为一组,以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力求形式多样,有所创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诗的情调和韵味。)
2、欣赏配乐朗诵《春望》《石壕吏》,感受诗的情感。
3、师生齐读这两首诗。
4、学生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四、深入欣赏,领悟诗歌
《春望》赏析
(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
问题引导:《春望》一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
首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春天也业已降临,可是人去楼空,乱草遍地,使人满目凄然。
颔联:写了花和鸟两种形象,花和鸟是“感”“恨”的主体,那娇艳的花因“感时、伤别”而流泪,那无忧无虑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
诗人是“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颈联:写了烽火和家书两个形象。自开春以来,战火持续不断,因而与家人难通音讯,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这时的一封家书抵得上“万金”啊。
尾联:写的是诗人苍老的形象。目睹眼前国都破败之景,心念远方家人的安危,不觉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已到了“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其伤痛愁苦之情可以感知。
(二)品味诗歌,体悟感情
1、品字
古诗词中可以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字字都是诗人心血的结晶”并非夸张之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说说哪些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使人满目凄凉。准确地描绘出国都沦陷后惨败荒凉的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两个动词,不仅用字新鲜,而且还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品句
这首诗中的句子耐人品味,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你的理由。
比如:我喜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切心情,这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我喜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是诗人触景生情,或是诗人移情于物,其感情都是相通的,都表达出诗人感时伤别的情怀,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3、体验情感
诗言志,古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吏》赏析
1、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问题引导: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内容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是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尾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不幸:(17—20)句老妇人自请应役。
2、品字品句
诗歌的语言精练而又有丰富的内涵,再次朗读这首诗,列举你喜欢的用词和句子,并作赏析。
明确:“吏呼——何怒!妇啼——何苦!”一“怒”,一“苦”一“呼”一“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人的感情。
“有吏夜捉人”夜字表现出差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
“老妇出门看”看字表现了老妇的机警,为老翁出逃作掩护。
“急应河阳役”急字既表现老妇想快些让家人脱离危险的心情,也表明前方战事吃紧。
“独与老翁别”独字按时老妇人已被抓走,儿媳不得出面,只有与逃回的老翁告别,表现出家庭残破的凄凉景象。
3、感知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引导: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人的痛苦申诉,目睹了一幕凄惨的故事,你体察到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明确:在这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中,一方面,对饱受战乱之苦的劳动人民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蛮横残暴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唐朝的平乱战争,盼望希望能取得最好的胜利。这正是诗人思想的矛盾所在,也是他一生忧国,心系百姓情怀的再现。
4、辨析比较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明确:杜甫的诗歌风格发生变化,乐观自信、奋发向上的浪漫主义诗风,逐渐变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
5、课堂练笔,想象改写
运用想象,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细致刻画出人物各自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还要补充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情节。
学生改写范例: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寒冷的北风似乎要把整个人吞没掉。
这是战乱的岁月。暮色笼罩着一个边远僻静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
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突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心他的性命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差吏吆喝着,挥动皮鞭往里闯。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这哭声在旷野上飘荡……
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别。
五、课堂总结
欣赏三首作品,杜甫获得“诗圣”这个有浓厚道德意味的称号,其原因不言而喻,儒家的人生哲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却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他的琴弦弹奏出来的总是忧国伤时的深沉音调,忧国伤时构成了他诗歌的主旋律。杜甫是伟大的诗人。是真正的诗人。
目标聚焦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
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 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2、强调朗读。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3、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整理,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增删,但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背景介绍。
一诗四读,理解诗意
一、吟读 ,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二、译读,以诗译诗,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古诗,译出来的`现代文最好也要押韵
《望岳》:学生读原诗,教师示范译诗: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这些青山耸立在齐鲁间。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黄昏清晨不一般。
云层翻滚荡涤着我的心胸,
注目飞鸟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
举目纵观傲视群山。
《春望》:教师读原诗,学生译诗。
山河依旧而国都已经破残,
春天的京城荒树野草蔓延。
感念时事看见花草就想落泪,
痛惜离别听到鸟鸣倍觉心寒。
战火接连从去年三月烧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书抵换万两黄金。
白头发已经越挠越稀,
简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译
《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诗的写作思路,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赏读
教师示范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极力写出了难得和珍贵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
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
1、“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设计选题,课外探究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2、反衬是诗歌常使用的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请分析。
研究方法:
⑴ 搜集关于《春望》的资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注释、选讲、赏析、评论、背景资料等。
⑵ 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包括生平、年谱、思想、背景资料等。
⑶ 仔细研读这首诗,获得自己的感悟。
⑷ 参阅各方面的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
推荐书目:
《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孙育华主编《唐诗鉴赏词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词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陶道恕主编《杜甫诗歌鉴赏集》,巴蜀书社,1993年10月第一次第一版。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蒋兆和先生的名画《流民图》中《西望长安》,二胡名曲《江河水》缓缓响起。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将诗歌读熟。教师要特别强调要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中人物的感情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场面的气氛和诗歌的意境。
理解词语,复述课文。
〖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1、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2、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同学们学过历史,请结合课下注释,谈谈这场战争。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Yè)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
3、是战争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艰难。老妇人一家仅仅是生活贫困吗?他们为这场战争还付出了什么?(二子战死沙场 一子苟且偷生 孀妻弱子无依 老妇自请应役)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在语境中落实字词。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4、“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可这儿连老妇人都要去应征到军中作饭,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残酷。有唐史为证:
陈陶之战,四余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
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邺城失利,郭子仪等率领的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这时唐王朝急需补充兵力,重整旗鼓,诗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吏夜捉人)
5、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
“捉” 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6、夜:为什么夜间出动?
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7、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凶恶残暴,如狼似虎)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个部队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过是一个下层的小长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夕保。
8、这场战争不仅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象石壕吏这样的下层长官带来了深深的恐惧。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生活贫困,劳动力急剧减少,“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只有1690万强,比玄宗天宝十三年减少近十分之七。战乱之后,唐朝由极盛转向衰弱。
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战争期间,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写了一组诗,这就是有名的“三吏”“三别”。《新安吏》中泪眼婆娑的母亲送走未成年的儿子,《新婚别》中结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别》里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送走已七十多岁的老伴……
统治者昏溃招致了战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诗人杜甫带来了痛苦。安史之乱前,杜甫的身体是比较健壮的,据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八月枣熟,日上树千回摘枣”。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从长安到凤翔投奔肃宗,只有四十五岁的他,骨瘦如柴,衣杉褴褛,光脚登一双麻鞋(《述怀》)。杜甫在战乱中生活贫困,流离失所,战乱结束了,他的身体也完全垮了。他患有消渴症、肺病,进而半身不遂,以至“右臂偏桔”,聋的是左耳,牙齿落掉了一半,视力衰退,脚也不灵便。写这首诗时,杜甫只有四十七岁,却已经象一位老人了。人民蒙受的痛苦,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刺痛着杜甫的心灵,他伫立在风中,望着前方,他忧郁的眼睛在诉说……
〖自我选题,推荐作业
1、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地联想,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
2、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提示: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名师点评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 孙辉)
这是一堂较为典型的和谐教学的示范课。教师对作者和作品驾轻就熟,了然于心,对课文的赏析看似不经意而为之,其实用心良苦。教师非常巧妙地由“出入无完裙”切入,引导学生逐层认识到战争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给石壕吏这样的下层官吏带来的巨大恐惧,给作为诗人的杜甫带来的严重的身心创痛,由此串起整个故事情节。在激活练习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揣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试图从中寻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沉淀积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情,同学们的掌声正是对这种崇高精神的赞美与肯定。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符合和谐教学的模式,更体现了时代追求的创新精神。石壕吏固然有着凶恶的嘴脸,可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换位思考,透过其凶恶看到的是战争的残酷无情和下层小官吏的无奈恐惧。诗歌一方面揭露了兵荒马乱、酷吏横征暴敛、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现实,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忍辱负重、慨然赴国的高尚情怀。“天意须君会,人间有好诗”。战乱固然使诗人写出了大量光照千古的诗篇,但战争对诗人灵与肉的摧残,对千百万生灵的涂炭,作为人民的诗人,其心灵又是何等的伤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宁可不要这一段历史,也不愿我们的人民经历战火,颠沛流离。这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气魄。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尊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二、近体诗知识
⑴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⑵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⑶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⑷诗歌鉴赏指要
A.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B.基本要领: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 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三、研读诗歌: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问: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问: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结:
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如首联,枫�
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
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
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涵泳背诵。
2.理解诗歌主题。
3.把握诗作风格。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屏显杜甫图片)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
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屏显)。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齐读全诗。
(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屏显)。
(1)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
(2)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
(3)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符合原意)、清晰(顺序合理)、生动(描绘细致)。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
3.第三板块:品析妙点(屏显)。
杜甫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在这三首诗中,� 教师可示例。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昼犹昏。“割”字提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4.自由背诵。
第二课时
一、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第四板块:感受情怀(屏显)。
1.这三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感受出来的?
补充背景。
(1)《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喻的年轻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间,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一时期写的。诗人的背后是一个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诗里便投射了足够的“盛唐气象”。
(2)《春望》。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约757)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的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目睹一片萧条、破败的长安城,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3)《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成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讨论明确。
(1)《望岳》。
抒写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思想抱负。
(2)《春望》。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3)《石壕吏》。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带着诗人的感情去读每一首诗,要读得入情入境。指生读,再指生读,齐读。
二、整合总结
1.辨析比较。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它们还有哪些不同点?
提示:内容、诗人关注的焦点(自我抱负——国家、百姓命运)、语言风格(豪迈激昂——沉郁悲怆——沉郁顿挫)等。
2.由学生的有关辨析比较内容作结。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郭沫若)诗人在年轻的时候抱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志向。年轻时候的诗作就充满了昂扬的气势。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也使诗人更多地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时时地为国而担忧,他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息息相通,诗人的心与时代、国家的命运息息相通。他的诗歌由前期的豁达开放而变得沉郁顿挫,充满了深深的抑郁,但他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将彪炳千秋,永放光芒。
3.背诵比赛。
三、课下作业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组织演出。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
【资料宝藏】
1.古诗库杜甫诗全集
2.杜甫图片以及《春望》书法作品
3.杜甫一生及其伟大诗篇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秋兴八首
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3,近体诗知识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4,诗歌鉴赏指要
(1.)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基本要领: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 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二,研读诗歌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
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问: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结,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三、德育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4、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背诵3首诗。
(2)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1)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1.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
2.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3.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4.中间两联须对仗。
5.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见练习册)
(二).精读《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
(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 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第二课时《咏怀古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1)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3、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首联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第三课时《登高》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古人推崇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二。补充背景资料: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三年之后他病死于湘江途中。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萧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5、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3首诗,深入体悟诗情诗境。
2、完成“研讨与练习”。
3、认真完成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 (2)决眦入归鸟 眦( )
(3)白头搔更短 搔( ) (4)浑欲不胜簪 簪( )
(5)老翁逾墙走 逾( ) (6)三男邺城戍 邺( ) 戍( )
(7)如闻泣幽咽 咽( ) (8)老妪力虽衰 妪( )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
(2)阴阳割昏晓 阴: 阳:
(3)会当凌绝顶 会当:
(4)浑欲不胜簪 浑: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墙走 逾: 走:
(7)急应河阳役 应:
(8)独与老翁别 别:
3.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
6.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二、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
望__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 )
(2)齐鲁青未了( )
(3)造化钟神秀( )
(4)会当凌绝顶( )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10.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11.《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
12.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二)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3.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14.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新安吏》(节选)
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8.解释词义:
①更: ②次:
19.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0.“借问新安吏”这句诗省略了主语,�
21.“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
22.结合对杜甫现实主义诗篇的理解,将《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1.(1)dài (2)zì (3)sāo (4)zān (5)yú (6)yè shù (7)yè (8)yù
2.(1)聚集 (2)山的北面 山的南面 (3)终当、终要 (4)简直 (5)多么 (6)越过 跑 (7)应征 (8)告别、离别
3.(1)唐 子美 诗圣 诗史 《杜工部集》
(2)《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独与老翁别
4.(1)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2)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3)妇啼一何苦
(4)如闻泣幽咽
5.(1)√ (2)√ (3)×
6.(1)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定会显得渺小
(2)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3)差役吆喝得多么凶恶,老婆婆哭泣得多么悲苦
(4)活着的姑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
7.(答题思路)题中想像应确定在“有人认为”吏一步步对老妇的逼问上。两人的表情应根据文中提示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根据展开。
二、(一)8.(1)泰山 (2)不尽 (3)指天地、大自然 (4)登、乘
9.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 雄心和气概
11.远 近 朝 暮 望 登
12.泰山 衡山 华山 泰山
(二)13.老翁逾墙走 存者且偷生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14.a
15.三男邺城戌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新战死‖……无完裙。‖……
第一层:三男全被征。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17.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三)18.(1)岂 (2)挨次
19.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故只有母亲送行。
20.客即杜甫
21.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三、22.(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能力目标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德育目标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流程:
(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设疑自探
(一)学始于疑
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3、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
1、景物?
2、情感?
3、拓展?
(二)自探要求
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
2、时间三分钟
三、解疑合探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二:——第四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三:——第五组展示(前黑板)
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二组评价
问题二:第六组评价
问题三:第七组评价
答案解析:
问题一: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二: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问题三:
【明确】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作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四、课堂小结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怨愤之情的。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到这里我们都已解决了,大家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提出来。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六、运用拓展
自主编题——我做小老师,我来考考你
小组推荐优秀习题,由出题人领着同学们完成。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作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七、课堂总结:
1、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作点评总结。
2、师总结:我们学了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大家以后也可自己作诗并引用典故
补充修改
“秀出我的风采”——
展示要求:
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
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
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评价要求:
1、评价同学声音要洪亮、清楚;
2、先点评展示同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点评展示的答案,力争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拓展;最后对展示组进行评判打分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
(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此诗就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的景象,黯然神伤,这首诗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三)正音(课件显示)
溅(jiàn)搔(sāo)浑(hún)胜(shēng)簪(zān)
(四)范读,指导朗读,全班齐读课文。(课件显示)
(五)诗歌最主要的阅读能力是联想,给2分钟学生讨论从此诗中联想到什么?学生描绘诗歌画面。(注意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六)课文分析
(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课件显示内容分析)
【教学目的】
1、能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
2、能举一反三地学习更多更好的诗歌。
【教学重点】
对诗歌的吟咏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
【教学难点】
对诗歌的再创造。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杜甫的《望岳》诗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和西岳。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二、整体感知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
2、字词译释:
⑴ 钟:聚。
⑵ 会当:唐人口语,一定要
⑶ 凌:登,乘。(又如:壮志凌云)
三、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两句。
⑴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⑵ 泰山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2、造化两句。
⑴ 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⑵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3、荡胸两句。
⑴ 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⑵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4、会当两句。
⑴ 绝顶,极顶,指玉皇顶。
⑵ 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四、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
背诵、默写本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望》
一、朗读全诗
二、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三、赏析本诗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四、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第三课时 学习《石壕吏》
一、介绍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这番痛苦的经历凝集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这是一首古体叙事诗,用了白描手法,诗人对故事作了客观描述,看似没有主观感情参与,但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读者会感到处处有诗人在,叙事带有明显的抒情色彩。两个一何是诗人感受到的差役的凶暴、老妪的悲苦;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是诗人听说了一家人已为国家作出了多大的牺牲,出入无完裙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是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诗人亲身感受到这一家的悲惨遭遇。
本诗通过一家人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悲惨遭遇,真实的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二、范读课文
1、正音:逾墙走( ) 邺城戍( ) 老妪( ) 泣幽咽( )
2、学生读课文。
三、参看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重点诗语的解释
四、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给课文分段
五、分析
1、这首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2、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3、说说本文的写作方法。
⑴ 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全诗紧扣吏促人、妇诉苦,与这两者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情一概不写。
⑵ 明写和暗写相结合。
⑶ 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六、作业
改写成记叙文。
改写要求:
1、人称:第一、第三都可。
2、变换表达方式:将直接叙述改为人物对话。
3、人物不变。
4、顺序不变。
5、主题不变。
6、联系背景,构建生活场景。
注意事项:
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