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是人生意识日益觉醒、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多彩的岁月,是以挑战者姿态迎接一切的年龄,是人理性地追问生命旅程方向的季节。十六七岁更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成长的欢乐与烦恼,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在这里汇成了一支独特的青春旋律。处在青少年阶段的高一学生,应该在青春旋律的歌唱中,感受生命的多彩,编织人生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家人们分享的7篇高一语文教案参考,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新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分析讲解课文,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第一步: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第二步:分阶段讲解。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无乃……乎 成 伐 服 去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 问 养 吊 贺 送 迎 去 补。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 更 吊 卑事 广运 帅 蕃 饩 摩厉 辍 节 亿 旅进旅退 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 视 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思考题: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环境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远在春秋时期军事家是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的。
《三十六计》简介,包括总说、计名、分类等,可板书计名。
依先易后难、先明显后隐蔽的顺序找出具体的策略。
1 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结论:美人计。效果:缔结和约,吴国撤军。
美人计讲解: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分析: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取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个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喜否,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在此时被送给了吴王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获得喘息之机。
2 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结论:苦肉计。效果:骗取了夫差信任。
苦肉计讲解: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分析: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吴王夫差放松对勾践的警惕。 很显然,勾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吴王夫差得病时,曾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历史上应用苦肉计的著名战例有要离断臂刺庆忌、周瑜打黄盖等。
3 第3~5自然段:越王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分析:此为暗渡陈仓之计。此计原文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形式,渡陈仓是目的,示敌以假象,暗行秘密之实是本计的要旨。越王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是他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制造了大量要在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以吸引德军注意力,把德军大量兵力牵制在挪威,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举改变了欧洲战局。
4 第2自然段:伍子胥劝谏吴王的一段话,客观分析了吴越地理状况和军事形势,力劝吴王夫差抓住有利时机,一举灭亡越国,以绝后患。可惜吴王夫差拒不纳谏,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伍子胥向吴王的建议是典型的“趁火打劫”之计,即利用敌方遭受危难之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此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原按为:“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本文所述史实即包含趁火打劫的经典范例:越王勾践不断积蓄力量,乘吴国遭受自然灾害,螃蟹、稻谷都绝种之时计划攻取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国内空虚之际,一举攻吴,大获全胜。
第四步总结:
1 从本文可以看出,三十六计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2 运用计谋的关键是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创造制胜条件。
创造性练习: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将本文改编为话剧演出。要求如下:
1 把握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2 人物台词要用现代汉语。
3 允许合理想象,增删台词和情节,以使剧情发展合理化。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体味作者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体味作者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情感。
【知识链接】
1.关于词
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曲词”“乐府”“乐章”“歌词”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分类又分成几种: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二段的叫“双调”,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换头”或“过变”。依据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词有“令”“引”“近”“慢”的分别,“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的引歌;“近”又称“近拍”,相当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
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韵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2.知人论世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员,他们被人称为“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的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诗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他开豪放词之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上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四家”。他的诗词文所表现的豪迈气概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只把词当成一种句读不葺的新体诗来作,对词体的内容大胆革新。他在词里怀古伤今,论史谈玄,抒爱国之志,叙师生之谊,写田园风物,记遨游情态,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清刘熙载《艺概词曲论》)。苏轼打破了“诗言志”而“词传情”的题材分工,拓大了词的歌咏范围,不仅延长了词的生命,并使其获得新的发展,是豪放派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3.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本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词的标题(赤壁怀古)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而词牌(念奴娇)仅是一首词的名称。词牌来历: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故垒()(2)公瑾()(3)纶()巾
(4)樯橹()(5)华()发(6)酹()江月
2、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整体感知
阅读诗词时,我们往往要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为此我们常常要对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概括。比如柳永《望海潮》一词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下片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阅读本首词,说说词的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哪一句是连接整首词的关键句?
二、合作探究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请思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上片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赤壁景观?景物有什么特点?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下片中从哪些方面来写周瑜?他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5.作者从哪些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拓展探究
1.对于词中“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的思想感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积极的情感,有人认为是消极的情感,结合本词的特点及作者人生经历,谈谈你的观点。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维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
2、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觉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2、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诵读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作为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大家并不陌生,但作为一个文人,学者的梁启超又会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重温他的精彩演讲,去感受他的独特之处。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
1、梁实秋
原名梁治华,散文家、文学评价家、翻译家。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2、梁启超
请同学读注释①的相关介绍,教师补充。
学生明确:梁启超是广东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反对袁世凯。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小说”“小说界革命”,早年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著书立说,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
三、板书本课字词
戊戌 wù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篌kōnghóng 蓟 jì
四、具体研习课文
1、提问:梁启超的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原句。)
明确:深刻印象。
点拨: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让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并用线划出。(“过去也有不少显官,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2、思考: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提示:梁任公先生演讲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整理归纳后板书。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演讲特点
声音 -----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内容 -----丰富有趣
表情 -----感情丰富,成为表演
3、通过对梁任公深坑特点的分析,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让人难以忘怀的老师,更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他其貌不扬,却潇潇自信,他学识渊博,文采飞扬,却严谨谦虚,他感情丰富,又不乏幽默睿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外在(身材、外貌衣着)-----平凡普通
人物特点
内在(步履、风神)
神态:生动有趣(谦逊、自负)
语言:幽默、旁征博引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明确: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
4、讨论:梁启超的形象在文中如何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确:在对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5、作者为了反映梁任公忘情的表演,列举了哪些事例?
点拨:孔尚任《桃花扇》-----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教师补充:我们听这样一个人的演讲,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景仰与敬佩、爱戴。因为他那颗真性情,炽热的爱国心是不变的!
五、课堂总结
他有一篇《少年中国说》,同学们一定很熟吧。学生齐读此段,来感受梁启超的豪情。
小黑板出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 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六、布置作业
梁实秋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讲。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位老师的一节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笔描述出来。
[板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演讲
(特点)
声音 -----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内容 -----丰富有趣
表情 -----感情丰富,成为表演
肖像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外在(身材、外貌衣着)-----平凡普通
人物
(特点)
内在(步履、风神)
神态:生动有趣(谦逊、自负)
语言:幽默、旁征博引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黄鹂”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生通过对诗人其他诗作的比较阅读,了解徐志摩诗的特点。
【教学设想】
徐志摩这个名字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可以通过留预习作业--“走近志摩”,让学生走近诗人,搜集徐志摩的资料,了解他的主要经历。(上网、到图书馆查阅)从《黄鹂》入手,拓展阅读,比较《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三首诗在意象、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黄鹂》。
(一)简述诗歌内容
诗歌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梢,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一个怎样的群体,可以想象),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二)分析意象
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不十分清楚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在诗中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
引导题:
1被起坑泻翁氐悖
(1)“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中,“掠”“颜色”表现了黄鹂的什么特点?
(2)“不作声”能看出黄鹂什么特点?
(3)如何看待诗人“艳异”的感受?
(4)两次出现“春光”“火焰”“热情”含义有何不同?本体、喻体有何不同?
2蹦憔醯谩盎起俊毕笳魇裁矗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
引导题:
(1)“我们”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在期待什么?
(2)“怕惊了它”表现“我们”怎样的心理?
(3)结尾中“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诗人感受如何?
(4)这首诗言终意犹未尽,试谈谈诗人还有哪些未尽之意。
(四)讨论
师生以上述问题为引导,主要理解下面三个问题。
1被起坑泻翁氐悖
抓住“掠”“颜色”“艳异”等词语可以看出,黄鹂迅捷、惹眼,这是黄鹂在一瞬间给人的视觉感受,充满灵性、给人带来意外惊喜;“不作声”又多了几分神秘,引人向往;前一个“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比喻黄鹂,使人感受到它充满生机、活力,热烈、冲动、张扬,引人向往。
2蹦憔醯没起肯笳魇裁矗
《黄鹂》是一首象征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诗中两次出现的“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这是一种理想的破灭,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等等。
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
学生展示预习作业“走近志摩”的材料。
举例: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练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
诗人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
由是观,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
3北硐至耸人什么样的情感?
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
二、印发材料,比较徐志摩诗作三首《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为要寻一个明星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像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
缝,一点
光,一分
钟。
(一)思考
1北冉先首诗意象的特点。
2碧柑刚馊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二)讨论
1北冉先首诗意象的特点。
(1)《雪花的快乐》
“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欢快、无拘无束、轻松自由)
“认清我的方向”(目标明确)
“飞扬,飞扬,飞扬”(坚定执著、矢志不渝)
“她”--“有朱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理想的象征)
(2)《为要寻一个明星》
“明星”--理想、美、信仰或者爱情
“瞎马”--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凭借物
“荒野”“昏夜”--黑暗的环境
骑手--诗人自比
(3)《阔的海》
“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表现出诗人追求光明的可怜、卑微和顽强执著。
2碧柑刚馊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1)《雪花的快乐》
这首诗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雪花的旋转、飞翔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阅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关注到,这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现实中他的灵魂也许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2)《为要寻一个明星》
“为了寻一个明星”,这“明星”是什么?意象的隐喻是不确定的。但你可以感受到它与寻求者之间的严峻关系,黑绵绵的昏夜是对明星的一种严丝密缝的遮蔽,而执著的骑手却寻求它的敞亮,这中间隔着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骑手的胯下却是匹拐腿的瞎马。想往和可能之间的紧张关系就这样构成了。至于这种意象,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填充”好了:理想、美、信仰或者爱情。“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理想和希望有一点影子时,主人公已没有机会看到。从中我们体会到诗人追求理想过程中美丽的挣扎。
(3)《阔的海》
徐志摩在他为数并不算很多的诗文中多次描写过“飞翔”,“飞翔、飞翔、飞翔”,然而,此刻,作者竟宣称放弃所有这些壮观和逍遥,宣称无疑象征自由的“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而只是奢望“一分钟”的时间,“一点光”的明亮和“一线天”似“一条缝”的希望。一个“小孩”,当然是纯真、新鲜的,生命刚开始,希望刚萌生,绝对应该拥有更多的光明,更美好的希望、更开阔的自由与更长远的生命。而却“在一间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这里面,满溢着诗人理想幻灭的几许沉重和悲凉。诗中,一个天真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希望显得如此的卑微、渺小而可怜。
从这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三首诗都是以浪漫主义的抒情笔调抒写自我的“灵性”,都是在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透示出了对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恼。
三、本课小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2、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
2、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了解本文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四、教学手段
PPT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云南风景名胜:文山文笔塔、丘北普者黑、富宁驼娘江、砚山裕仙湖、广南八宝田及世外桃源、麻栗坡老山。
有一群人在秦朝时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欣赏完这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无不让人心生向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访桃花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刘子骥(jì)诣太守(yì)
2疏通词句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所从来: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3、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合作完成全文通译。
(三)精读课文,理清脉络
1、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2、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桃花源美在何处?请以“这里美,你看。”为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齐齐。)
3、总结: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美在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4、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5、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总结:桃花源幸福表现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主题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有人说陶渊明的
2、拓展延伸,深化课堂
学生联系现在的生活现实,谈谈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让学生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老师适时补充世界并不太平的数据资料,让学生体会和平安定的生活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渴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富足、祥和。
六、小结作业
作业: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美好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现在人们一般用高科技手段来保存音像。古人没有录音、摄像等技术设备,那么,他们如何保存飘忽易逝的音乐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一篇文章,它用妙笔生花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美。
二、简介作者、作品
《明湖居听书》选自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游记》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中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叙其“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统治下,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鲁迅先生把这部作品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字铁云,江苏人。1888年因治理郑州段黄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买谷赈济北京饥民,后因私售仓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里。
三、赏析“红花”,品读音乐描摹
(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一下:本文写了几处音乐表演?重点写谁?
明确:本文总共描写了三个人的表演:琴师的弹琴,黑妞的演唱和白妞的精妙绝伦表演。重点是写白妞。
既然重点是白妞说书,那么有关白妞的描写集中在那些段落?
明确:第6、7、8自然段。
(二)白妞出场(第6自然段)
明确:外貌:“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眼睛:【品味】“如秋水”侧重写眼睛——“清”,如小石潭的水;“如寒星”侧重写眼睛——“亮”;“如宝珠”侧重写眼睛——“圆”;“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圆润灵动
眼神——一顾一盼,鸦雀无声
(三)赏析王小玉说书(第7、8自然段)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明确:演唱可分为几个阶段?(结合课件)
(1)初不甚大:演唱开始
(2)越唱越高:演唱发展
(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5)人弦俱静:演唱的结束
3、作者是如何描写空灵飘忽的。音乐的?
用通感手法,赋声于形,绘声以色。
用感觉设喻:
“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舒畅
用视觉设喻: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尖细、高亢、有力
“仿佛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险、奇、不断升高
黄山飞蛇:轻快、回环、多变
东洋烟火:形色兼备,多姿多彩
用日常生活中易体会的声音设喻:“花坞春晓,百鸟乱鸣”
写观众的反应:感觉妙——伏帖——畅快——暗暗叫绝——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说唱的音乐转瞬即逝,作者却借助于比喻、通感,把白妞说书的或高或低或缓或急,形象地描摹了出来。从发展、跌宕、高潮、结束,其音乐的过程一目了然,不能不让人赞叹其技艺的精湛。
如果把白妞的说唱比作一朵红花,那么,课文还巧妙地用了一些绿叶作了陪衬,能找出是哪四枚绿叶吗?
四、简析“绿叶”,把握全篇。
明确:戏园盛况、琴师弹奏、黑妞说书、听众评议。
1、戏园盛况
时间早:十点至下午一点
观众多:满满的,人缝里坐下,“顶”着篮子
职业广:官员、生意人、读书人
2、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观众的评论
写琴师用先抑后杨的手法,先写相貌,写小调,再写绝妙的轮指,抑扬顿挫,入耳动听,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设下伏笔。
写黑妞从外貌与演唱两方面,写黑妞容貌、服装,说明她朴实、纯洁,为后文白妞的容貌、服装描写节省笔墨,目的在于为写白妞设伏笔,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然后用观众评论使文章绝路逢生,从而烘云托月,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之高、绝妙。
“水涨船高”、“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四处无一处写白妞,实则处处写白妞,这就是铺垫,就是侧面描写,从而烘托的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整篇课文就是以鲜花样凸现在大家面前,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烘托,浑然一体,鲜明生动。
五、拓展欣赏
艺术是触类旁通的,刘鹗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王小玉说书的精彩情景,大家感觉当代那位歌星能与王小玉媲美呢?
欣赏韩红的《天路》
六、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写白妞高超的歌唱艺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在写演出之前,先写场内热闹场面,先写琴师和黑妞,先写场中的议论,这些都是为突出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作烘托和铺垫的。然后,作者集中笔力,正面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最后,写听众的反应,高度评价白妞说书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1、熟读白妞说书两段,仔细体会其中的通感句。
2、预习《琵琶行》,赏析其中音乐描写的部分。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 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 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 “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 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 请其他同学纠正。
3、 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1、 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 比喻生动形象;
3、 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