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最新8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最新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了解时代背景及、赋

1、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全部工程秦灭亡时犹未完成。阿房者,一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四阿旁广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先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2、赋

何为赋?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

中间是赋的本身;

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三、学习重点

1、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建宫背后的巨大背景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布局。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荒淫、奢靡。宫中生活

三层(余下各句)从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珠宝陈设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的罪行。

横征暴敛,挥霍无度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以致众叛亲离。

纵欲纷奢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秦皇无道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勿蹈覆辙

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

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

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

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

写建筑

全貌

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

细绘极尽铺陈夸张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写建筑、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

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

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

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

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

“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

“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

外观

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精巧工致)

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精巧。繁多)

内部歌舞盛况

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灿”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4、问题,此处说暧后来又为何说冷?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①由“暖响”引起“春光融融”的感觉,由“冷袖”引起“风雨凄凄”的感觉,这是一种“通感”的现象,这样来理解是大家同意的。

②有人回答第一个问题,说用“冷袖”,是因为古人常用“舞袖”来咏“雪”,或用“雪”来“舞袖”,如:“舞袖回雪,歌声遏云”(舒元舆诗句);“据似飞燕,袖如回雪”(张衡诗句)。

③我的看法是,前一句的“歌台”、“舞殿”和“暖”、“响”,实际上均为互文见义,写“歌”时同时包括“舞”,写“舞”同时兼指“歌”。后一句的“气候”,不是现代汉语的“气候”,在古代常用来指“节令”,或用来指环境气氛(均见《辞海》)。这两句合起来,意谓:在一个宫中,正在演奏欢快的歌舞,在另一宫内,则正在演奏凄冷的歌舞,这就给人一种“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节令不同或环境气氛有异的感觉。

④还是以歌舞盛况写宫殿宏伟

读并体会其中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四、词语、句法,等基础知识探讨

1.指导自读课文1、2两段。

要求反复研读三遍。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仔细自读,着重点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读完后,教师对一些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进行点拨;

第二遍,借助教师提供的内容提纲仔细自读,着重点是弄清两段各自的内容层次,读完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第三遍,借助教师提供的韵脚轻声朗读,着重点是通过朗读体味文辞的优美和骄散兼行的和谐韵律,读完后,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关于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的点拨。

重点词语:

“廊腰缦回”——“缦”的本义是没有文来的帛,又通“慢”,“慢”有“宽缓”、“迟缓”等义;这句的“缦”,注释为“索绕”,是由“宽缓”义引申而来,下文“缦立远视”的“缦”,注释为“久”,是“迟缓”义的引申。“回”,注释为曲折。按“回”,《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它的本义是“转”、“掉转”(“回车叱牛牵向北”),引申义有“旋转、回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曲折、迂迎”“回转、返回”(“碧水东流至此回”)、“取回、拿回”(“添酒回灯重开宴”),等等,要仔细分辨。

①两段分别从哪一方面描写阿房宫?

②两方面又各从哪些方面铺陈夸饰?目的是什么?

③从思路看,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两段分别写

宫殿建筑、

所铺陈夸饰的一些方面,是要极力写出亡秦统治者所追求的,是规模的宏大壮伟,楼阁廊檐的精妙密集,长桥复道的美丽冥迷,歌台舞榭的繁多美盛,而这一切,是不惜倾“六王”的财富,“四海”的人力、物力来兴建的,可见他们“纷奢”到了什么程度。

宫内生活,

主要写宫人,其次写珍宝。写宫人,所铺陈夸饰的,是要突出她们来源之众广,生活之空虚,命运之悲惨,来反映秦皇荒淫的罪恶到了什么程度;写珍宝,所铺陈夸饰的,是要突出秦皇奢糜的罪恶到了什么程度。这两段属于“体物”部分,是后面议论部分的基础,它的作用,是为秦皇荒淫奢靡自取灭亡这一中心思想的揭示预作铺垫,给读者以充分、具体、形象的感受。

关于这两段的押韵情况。

先提示两点:

①基本上按上面两段内的层次(即提纲所列要求要点)押韵,其所以不完全按层次用韵,是因为还须兼顾骈散结合相比喻、排比的运用等具体情况;

②所用韵脚依据的是中古音韵,不是明、清以来的音韵,和现代语音更有区别;押韵的方法也和律、绝句诗不同,不是一韵到底,而是中途转韵。

具体用韵情况如下:

第1段:“毕、一、兀、出、日”押韵;“阳、墙”押韵;“阁、啄、角、落”押韵;“龙、虹、东、融”押韵;“凄、齐”押韵。

第2段:“孙、秦、人”押韵;“妍、蔫、年”押韵;“营、英”押韵;“年、山、间”押韵;“石、砾、惜”押韵。中间“明星荧荧”至“查不知其所之也”六个分句是一组排比句,迭用“也”字代韵,增强了排比一气呵成的气势。

④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灿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

2.指导自读课文3、4两段。

这两段难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读。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读完后教师提出若干词语、文句来考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略作点拨;

第二遍,默读、轻声朗读、断续朗读均可,边读边体味结构思路和表现手法,读前教师提示用韵情况,读后教师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解答,并略作点拨。

关于词语、文句的考查和点拨:

“锱铢”、“庾”、“九土”、“独夫”、“举”、“族”——这些词语,文言中常用,课本中均有注释,要牢牢记住。其中“锱铢”、“庾”要注意写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国,源出《尚书》中大禹治水后巡行天下,分天下为九州的记载。“独夫”,语出《孟子》,特指众叛亲离的残暴君主;“族”,作“灭族”解,是封建时代的一种严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尝不这样。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多;“纷奢”合用,指豪华、奢侈。“念”,顾念。按“念”,《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思念”,引申为“念头、想法”、“惦念顾念”等,这两句是紧承上句具体说明。

“南亩”——即“田亩”。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注家谓古时农田多在南面向阳之处,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亩”代指“田亩”。

“架梁之椽(chun)”——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注意“椽”的读音和写法。

“管弦呕哑”——“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呕哑”,形容乐声嘈杂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暇”的本义是“闲空”,文言中常用“不暇”来表示“来不及”。“哀”,哀叹、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注意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悲哀、悲伤”,引申为“怜悯、同情”(“君将哀而生之乎”)、“哀叹、悲悼”。4个“后人”均指秦亡以后的入,但第三个“后人”是指另三个“后人”更后的人。后一个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为鉴戒,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的自取灭亡。

关于这两段的押韵情况:

第3段:“奢、家、沙”押韵;“女、缕、语”押韵、“怒、固”押韵;“举、炬、土”押韵。

第4段:“人、秦(拒秦)、人、君”押韵。典型地反映初期“文赋”特色的一段文字。从内容上看,作者从“宫人”、“珍宝”两方面对秦皇荒淫奢靡进行了充分的铺陈夸张的描绘。这种铺陈夸张的手法,表现在句法上,是基本上采用了骈文的四言句式(骈文主要是交替使用四言、六言两种句式),但又不像骈文那样讲究严格的对仗,句与句间只有跳跃性,而是具有散文的意脉,一气贯通,文意鲜明,有时又参用纯散文句法,如虚词“也”、“焉”的运用和用少量长句来收束铺陈,加上灵活的用韵、换韵,这就使语句既具骈文的铿锵音调,又使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具有散文灵动多变的特点。表现在修辞上,不但用语凝练,而且灵活,综合地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特别是用“明星”来比喻妆镜的繁、多,用“绿云”来比喻头发的美感,用“烟横雾斜”来喻指香烟的浓郁,不但奇特新颖,而且能给人以充分的美感。由于具有上述句法、修辞、押辞、押韵等方面灵活运用的特色,全段文字虽极力铺陈,却不显得枯燥;虽极力夸饰,却不显得浮靡,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反复诵读,就会体会到作者运笔行文的美妙。

2.指导自读课文3、4两段。

这两段难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读。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读完后教师提出若干词语、文句来考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略作点拨;

第二遍,默读、轻声朗读、断续朗读均可,边读边体味结构思路和表现手法,读前教师提示用韵情况,读后教师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解答,并略作点拨。

关于词语、文句的考查和点拨:

“锱铢”、“庾”、“九土”、“独夫”、“举”、“族”——这些词语,文言中常用,课本中均有注释,要牢牢记住。其中“锱铢”、“庾”要注意写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国,源出《尚书》中大禹治水后巡行天下,分天下为九州的记载。“独夫”,语出《孟子》,特指众叛亲离的残暴君主;“族”,作“灭族”解,是封建时代的一种严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尝不这样。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多;“纷奢”合用,指豪华、奢侈。“念”,顾念。按“念”,《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思念”,引申为“念头、想法”、“惦念顾念”等,这两句是紧承上句具体说明。

“南亩”——即“田亩”。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注家谓古时农田多在南面向阳之处,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亩”代指“田亩”。

“架梁之椽(chuán)”——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注意“椽”的读音和写法。

“管弦呕哑”——“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呕哑”,形容乐声嘈杂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暇”的本义是“闲空”,文言中常用“不暇”来表示“来不及”。“哀”,哀叹、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注意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悲哀、悲伤”,引申为“怜悯、同情”(“君将哀而生之乎”)、“哀叹、悲悼”。4个“后人”均指秦亡以后的入,但第三个“后人”是指另三个“后人”更后的人。后一个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为鉴戒,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的自取灭亡。

明确:第3段侧重于揭示秦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

第4段侧重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讽劝“后人”要引为鉴戒。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拓展、推论。

(2)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写法不同?

明确:第3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

第4段则纯为演绎、推断。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写就成赘疣,话说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叹。

(3)第2段是怎样紧承上两段的?句法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明确: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文赋”的特点更为鲜明。

(4)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壬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3.指导通读全文,归纳、拓展。

关于思想内容。

提问: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与《六国论》比较,有何共同特点,各篇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点拨: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二篇的

共同点,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朝要引为鉴戒。

不同点:

②苏洵《六国论》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作者没有像旧时代许多作家那样,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而是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③《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但议论的成分就占了一半,可以说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独创性;其次,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色的。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希腊的灿烂文化。

2.分析作品结构,揣摩作者情感。

3.领会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尊重历史的真谛。

【教学重点】

1.领会尊重历史的真谛。

2.掌握本文视角独特、联想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古代文化的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有云:“历史是写在石头上的。”古代希腊文化是世界古典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希腊民族文学在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尤其是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马克思经典作家曾经对古希腊文化给与高度评价,称赞古希腊文化艺术的杰作至今“还继续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仔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本和不可企及的规范”。但是,历史毕竟太久远了。再灿烂的文明也经受不住时光的侵蚀,古老的文明在破损、在消失。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古代的文明呢?面对“古希腊的石头”,作家冯骥才遐想万千。今天,让我们沿着作家的足迹,走进希腊,走进希腊的石头堆,走进希腊的文明。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本

1.走近作者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2.背景介绍

冯骥才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他似乎对古代文化情有独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凭借反思历史、反思传统文化的《神鞭》《三寸金莲》等一系列小说而蜚声文坛。几年前,就在自己文学创作最旺盛的阶段,他停下了创作,转而致力于文化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当来到古希腊遗址,站在雅典卫城上,冯骥才有了惊人的发现,有了对古希腊神像与中国古代神像的简单的比较和联想,比较的结果让人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

3.题目阐释

文题用借代的手法点明了写作的对象----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的石头”,指的是作为宗教崇拜出现的雕塑。在冯骥才的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神交”,可以触摸d奥真实的历史。

古希腊的石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反映了古希腊的文明,让他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于是他喜欢上了“古希腊的石头”。作者借古希腊的石头,浮想联翩,将古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联系在了一起,把希腊人文物保护的态度和方法与国人的做法对照起来,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对历史遗迹保护的深刻思考。

4.文本品读

古希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冯骥才通过写这些记载着历史文明气息的石头——雕像、石碑、石柱等来歌颂古希腊人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的古希腊文明,进而歌颂现代希腊人珍惜古希腊文明,保护并尊重文明遗产的做法,即不改变它的原貌、原状,让历史文明受到绝对与纯正的保护

5.知识积累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

粗糙庇护泯灭苍劲聆听隧道神谕亢奋篝火坍塌

葱茏呵护磨砺甬道掰开兀自暧昧战战兢兢

炯炯有神龟裂扎针挣扎包扎剥落

⑵字形

神采焕发暧昧坚不可摧脉搏斑驳气宇轩昂神驰万里

凹凸残垣败壁震撼精美绝伦悲痛欲绝隐蔽

⑶词语

庇护:袒护,保护。

暖昧:

①(态度、行为)含糊,不明白。

②(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

朦胧:模糊,不清楚。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神驰:心思飞向(某种境界)。呵护:爱护;保护。

炯炯有神:形容目光明亮。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也作“器宇轩昂”。

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战战兢兢:

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悠远·幽远

悠远:离现在时间长。

幽远:幽深,多指山水、树林、宫室等,如意境幽远。

三、自主探究,细加揣摩

1.冯骥才为什么喜欢“古希腊的石头”?

思路点拨:“古希腊的石头”承载着古希腊的历史。通过分析,进而把握冯骥才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参考答案:在冯骥才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石头”(雕塑)反映了古希腊的文明,或者说让冯骥才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神交”,可以触摸到真实的历史。

2.冯骥才对古希腊石头的欣赏,也就是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从文中看,作者真正关注的是什么?

思路点拨:进一步理解作者对古代外国文化的深刻思考,其真正目的是中国当代文化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作者当然不会简单的一门心思的沉醉在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中,他更加关注的是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关心的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并存。所以,站在雅典卫城上,冯骥才有了惊奇的发现,有了对古希腊神像与中国佛像的简单的比较与联想,比较的结果让人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冯骥才在“古希腊石头”上最为温馨的遐想。

3.对“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路点拨:该题考查句子的含义。这类问题的理解把握除了句子本身的含义之外,还要结合全段乃至全文去理解,以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参考答案:古希腊的石头是古希腊历史的见证,所展现出来的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脚步,站在他们中间就如同站在时光隧道中,可以发现人类历史的过程。

4.希腊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措施很奇特,我们应如何看待?应从中学些什么?

思路点拨:这是发散思维的题目,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大胆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他们对于历史的严谨的保护态度令人感动,这是一种高度的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样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正是作者所说的“高层次的文明”。

5.作者为什么要致力于文化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

思路点拨:从作者现实的行动中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感受一个负责任作家的历史使命感。

参考答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从不为美丽而耽搁,因失去而忧伤;它没有拖泥带水的留恋也不肯做搔首弄姿的回望。历史与古老的文明只有留给后人去苦苦追寻了。然而,“永恒是达不到的”,“石头并非坚不可摧”。历史会因为久远而模糊,文化会因失传而断层。“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希腊人的石头已经满是裂痕与缺口,有的只剩下一些残块和断片。“现在这些残块和断片”固然还向我们传达着那个时代零星的信息,但如果任其损毁,不加保护,很快,我们就再也无从找到历史的蛛丝马迹了。

冯骥才应该比谁都明白这一点。远在几年前,就在自己文学创作最旺盛的阶段,他停下了创作,转而致力于文化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他组织人力、物力,尽其所能地给天津的老房子、老建筑等文物拍照、录像,搞文字整理,陆续出版的关于老房子的照片的图书和经由他的多方奔波而最终保留下来的老房子、旧建筑都在见证着他的努力。

6.文中说,古老的石头“各自不同的形态都是历史的表情”。你是怎样理解“历史的表情的?

思路点拨:理解句子中词语的特殊含义。一是要注意词语本身的意义;二是要联系上下文,把握具体的语言环境。有的词语还要注意分析其比喻义。

参考答案:“每一块看似冰冷的古老的石头,其实并没有死亡,它们犹然带着昔时的气息。”“石头上的残痕则是它们命运的印记与年龄的刻度。”这些都是对历史的最真实的记录,也正是今人对历史沧桑感的一种真实的认识。

四、主旨感悟

本文通过游览古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拉奥雷斯·帕果斯山上的雕像,以及迈锡尼遗址和海神庙,通过对古希腊“石头”的描写,阐释了自己对古代历史遗迹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物保护的态度和方法。

五、布置作业

你的家乡有什么古代文化遗产?对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现状怎么样?请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走访调查,写一个调查报告,字数在1000字之内。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3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语言鉴赏:

(1)朗读第4、5、6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镜头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师生共同探讨:整个画面景色素淡静谧和谐,有一种朦胧之美,明确是借景抒情,“宁静”之外境,显“颇不宁静”之内心;受用“宁静”之喜悦,向往自由之人生。

教师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一是“通感”,二是“比拟”,三是叠音词,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说明。

(3)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充分体会文辞的优美。

2.文学层面鉴赏

让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描写荷花的名句,联系古代文人如李白、周敦颐、杨万里等人的咏荷诗文,明确荷花在文人笔下一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体会作者笔下荷花寄寓之意,体会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

、探究:

1.交流活动:根据你的理解为荷塘月色的画面配上适合情境的乐曲,并且轮流上台配乐朗诵4、5、6节,表达作者所要表达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介绍作者及九叶诗派。

2、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祖国人民深切的挚爱,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诗人赞美的是什么。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美国,大学教授,现代九叶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是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二、朗读:

方式:1、放录音带让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2、由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生字生词)

三、理解:

方式:在师生一起诵读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一节:

1、站在历史的高度描写中国人民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2、表现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

3、表达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第二节:

通过一个农夫表现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惯于隐忍安于现状的特点,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节:

1、表现祖国人民多灾多难。

2、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第四节:

赞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过渡: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四、鉴赏:

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再做总结。

1、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本诗没有固定的句式和篇章构结,形式自由活泼,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定。

2、不讲究音韵,但有诗歌内在的旋律。

本诗没有押韵的特点,但有内在的诗歌的旋律,读来生动感人。

3、宏大的包容性。

诗歌以铺陈的手法,描绘了密集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环境。

4、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诗人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回响,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力。

五、主题:

方式:由学生思考讨论再做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五、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鉴赏:

一、环境、灾难、挚爱一、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二、勤劳、隐忍、顽强二、没有音韵,但有旋律

三、贫困,饥寒、同情三、宏大的包容性

四、灾难,赞美,顽强四、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理解诗歌的大意,体味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

3、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意象分析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

2、赏析对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艺术特点并学以致用。

主要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研读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xxx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

1、音频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登高》的朗读。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

1、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xxxx、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议)

1、首联写了那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意象: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意境:雄浑、高远、肃杀、凄凉

感情:孤独无依、漂泊痛苦

2、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面对此景,杜甫产生了怎样的感慨?

答:景:落木无边萧萧下,长江不尽滚滚来

境: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情: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壮志未酬

3、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暮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四、引导学生拓展创新(创)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苦”、“恨”是什么意思?“艰难”一词,你的理解?

明确:

(1)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他两鬓斑白了。

(2)苦、恨——极其遗憾。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从而非常遗憾,壮志难酬。

(3)艰难——羁旅之愁、身世之悲、家国之痛。

五、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不是对仗的一项是()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答案:C

2、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答案:C

六、课后延伸、温故知新

1、理解性默写

(1)杜甫的《登高》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的千古名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登高》中写国事艰难、壮志难酬、人生潦倒、愁恨无限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写了哪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解析:第一步:找意象——-写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四个意象。第二步:描绘客观画面,联系主观情感——“片云”在空中飘荡,如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孤独,我也孤独。第三步:概括意境特点——“片云”“孤月”意境凄凉,“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第四步:分析点明情感(或情景交融的意境)——“片云”“孤月”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孤清)的意境。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6

使用说明: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完成学案。

学习目标:

1、欣赏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深入理解诗意。

3、适当拓展阅读,学习诗人情怀。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1925年之秋:国共合作,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湖南、广东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此时,毛泽东由韶山赴广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

2、同学少年:毛泽东1911年到长沙,进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常和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到橘子洲一带游泳,畅谈人生国事,慷慨激昂;1915年袁世凯称帝,毛泽东与同学开展反袁斗争;1916年,毛泽东领导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的斗争,同学参加者众多;1919年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成员多为第一师范同学;1920年7月,毛泽东回湖南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建党的一支力量,骨干多为同学。

二、自主学习:

1、熟读全词以下的字不容易读准确,注出拼音:

2、诵读中设想自己就是诗人,我发现,描写诗人行为

又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发展线索的是这几个字:

()—()—()—()—()—()

三、合作探究:

1、诵读上阕:

(1)“独”立“寒秋”,诗人的情感本应该是()的,但是,诗人却“看”到了这样一幅湘江秋景:

(注1:读诗方法之一展开想象,把诗句化为散文句子,展现出诗中景象。)

(2)置身于这样的湘江秋景中,我感到这境界充满了()。

(注2:读诗方法之二体会景象,感悟其氛围与特点。)

(3)再次诵读,用声音表现出景象的特点。

(4)置身这样的景象之中,诗人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请详解“怅寥廓”一句:

2、诵读下阕

(1)上阕结尾诗人发出惊天动地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回答了吗?怎样回答的?把诗人的回答明确写出来,应该是:

(2)细读“同学少年”一节,我感到,这真是一群()的人。

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诗人()的情怀。

(注3:读诗方法之三体会人物形象特点,并且从中领悟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

(3)结尾句中,蕴涵着诗人的呼喊,把它写出来,应该是:

3、再诵全词

(1)从情与景的关系看,这首词和许多词一样,上阕(),下阕(),这种情况叫做();

上阕的景象中蕴涵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这种情况叫做();

下阕结尾一句是一幅画面,其中蕴涵诗人深深感情,这种情况叫做()。

(注4:读诗方法之四体会情景关系,判定抒情方式。)

(2)上阕的湘江秋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如果把它理解为当时大革命形势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如果把它理解为祖国壮丽河山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如果把它理解为波澜壮阔人生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其实,还可以把它理解为()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注5:读诗方法之五对诗中的意象意境作不同的合理解读,可以读出诗的多重意义。)

四、当堂检测:

准确填写空格中的字词:

()子()头层林尽()百()争流万类霜天()自由怅()

()岁月风华正()挥斥方()万户()浪()飞舟

五、课后作业:

中国古代,写秋的诗很多。

1、请诵读下面三首诗,并简要分析:

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衰。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总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分析:这三首诗写的秋景,其特点可以用这些词概括:

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有这些:

2、再诵读下面两首诗,并简要分析: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分析:这两首诗写的秋景,其特点可以用这些词概括:

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有这些:

3、最后诵读课文后毛泽东三首诗,用下面的格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话,表达一下你读了这些诗以后的感悟:或许,我的人生也会遭逢“独”立“寒秋”的境况;但是,我不会;我要。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原文阅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荷塘月色》同步训练

1.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

2.分别选出与下列词语加粗字的意义[    ]

(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A.欲盖弥彰

B.弥天大谎

C.弥补过失

D.弥留之际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A.彩陶文化

B.光彩夺目

C.五彩缤纷

D.兴高采烈

2.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C.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选出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    ]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②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光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③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A.①拟人、比喻②比喻③拟人、反问、反问

B.①拟人、拟人②比喻③拟人、反问、反问

C.①拟人、暗喻②比喻③拟人、设问、反问

D.①拟人、暗喻②拟人③拟人、反问、反问

4.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表转折

B.表停顿

C.表解释说明

D.表递进

5.对《西洲曲》一诗分析恰当的一项[    ]

A.此诗是北朝乐府中的名篇。

B.诗中采用了夸张、顶真、比喻、借代多种修辞方法。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为的是描写莲花高过人头,莲子清如水的特点。

D.此诗的写作特点是寓情于景,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情思缠绵宛转,音节和谐流畅。

6.下面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宛然凝碧的波痕。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袅娜地开着的。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D.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英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7.《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8.《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8

一、教学设计思想

1.本单元主题是“成长如蜕”,关注成长中的心理与情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几篇小说,理解其主题,把握其人物思想感情,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铸剑》篇幅虽长,但情节简单,教学时重点分析少年眉间尺的性格变化。

2.传授学习方法,诱导学生自我质疑解惑,积极激活学生思维。以文后“相关链接”为实践引导,启发学生对作品主题进行多角度思考与解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习惯。要求学生评价文中人物,明确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借助媒体重现小说情节氛围。学后,安排探究性写作实践。

4.安排两课时。

二、教学目的

1.理解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展示出的性格。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理解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梳理情节,理解眉间尺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性格的变化以及黑色人的性格特征。

2.比较眉间尺和黑色人的性格。

教学难点:

黑色人身上“复仇”精神的理解。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本文最初发表于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原题为“眉间尺”。后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时改题为“铸剑”。在这篇小说中,鲁迅沿用了中国古代有关眉间尺的故事框架,赋予了它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使之成为鲁迅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梳理小说情节。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学生简述故事梗概。

(2)学生评价并补正。

(3)浏览课文,明确情节:

开端:戏鼠明仇,铸剑丢头。

发展:寻仇遇阻,复仇献头。

高潮、结局:智取王命,鼎中啮头。

尾声:三首俱葬,臣民祭头。

过渡:由小说三要素知识转入人物形象分析。

2.眉间尺形象分析(重点突破)

(1)思考:请从文中找出刻画眉间尺性格的内容,并说说眉间尺有什么性格?

(2)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分析。

(3)学生各抒己见。

(4)明确:

①他优柔寡断、怯懦脆弱。 (从他“与老鼠的戏斗”可以看出。)

②他有强烈的复仇思想。(复仇炽烈)

(当他听到“母亲的埋怨”和“父亲被杀”事实后,他“毛骨悚然”,“全身烧着猛火”、“毛发闪火星,拳捏得格格响”。这是他性格的第一次重大转变--决定复仇。)

③他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能力有限。

(杀王行为莽撞;干瘪脸纠缠,手足无措)

④他成长迅速,抉择果敢。

(他正确地选择黑色人帮他复仇,毅然交出自己的头和剑。这是他性格的第二次转变,表明他已经趋于成熟。)

3.黑色人形象分析

(1)学生从文中找出刻画黑色人的内容,并说说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2)学生浏览课文,讨论、分析、表述见解。

(3)根据学生表述情况,教师选择性提问:

①黑色人帮眉间尺复仇的出发点是什么?(难点突破)

②哪些内容可以看出黑色人富有斗争经验?

③黑色人“杀王--自刎--直奔咬王--王死沉底”之行为,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4)明确:

①纯粹“复仇”,不图“回报”,体现出一种“原侠精神”。(锄强扶弱)

②阻止眉间尺莽撞刺王;携眉间尺的头和剑进入王宫;要王近观眉间尺的头在鼎中游动,伺机杀王。(舍生取义)

③与敌斗争坚决、彻底。

4.眉间尺与黑色人性格比较(重点突破)

(1)学生表述意见。

(2)明确:眉间尺--涉世不深、怯懦脆弱,不知世道险恶和敌人残忍。

黑色人--富有经验、斗争坚决、彻底;锄强扶弱,舍生取义。

7.小结:(略)

8.作业:

①情感、价值观体现:你最欣赏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文中主人公是谁?

②学以致用:联系自身,16岁的你能干什么?孝敬父母,独立生活做到了吗?如何处理同学间产生的矛盾?

③知识拓展:比较鲁迅小说《药》《阿Q正传》中的“看客”形象与本文中第二、四节所写的“看客”有哪些相同之处。

附《铸剑》板书设计:

铸剑

鲁迅

铸剑情节:丢头--献头--啮头--祭头

人物形象:

眉间尺:优柔寡断、复仇炽烈、能力有限、成长迅速

黑色人:锄强扶弱、舍生取义、斗争彻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讨论、分析文章主题。

2.分析、品味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分析文章主题

1.思考:课文的“相关链接”(73页)一、二,是著名文学评论家袁良骏、严家炎关于课文主题的针锋相对的评论,链接的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读,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请问: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如果这两种你都不认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2.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除“链接一、二”观点外,可能有学生认为本文是神话或传说,表现了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

4.主题小结:

链接一:《铸剑》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复仇”精神。从《铸剑》的写作背景角度立论。

链接二:《铸剑》是一篇武侠小说,体现出一种原侠精神。从《铸剑》中黑衣人的行为表现角度立论。

同学们可各抒己见,因角度不同,结论可能不同,要求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

1.思考:下面几段话各自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何艺术效果?

①他看见他的母亲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忽然腾沸。

②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③(黑色人)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

④“……向鼎边一摸,然而浑身一抖,立刻缩了回来,伸出两个指头,放在嘴边吹过不住。”

⑤“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

2.学生答疑。

3.明确:

①心理描写。表现眉间尺对母亲的复杂心态,既有愧疚,又有为父报仇的激动。

②动作描写。表现眉间尺行为果敢、壮烈,完全摆脱了优柔寡断的性格。

③外貌、神情描写。表现黑色人的坚毅、冷酷、严峻。

④细节描写募嵋恪⒗淇帷⒀暇?br>

④细节描写。对老臣惊慌丑态的辛辣讽刺。

⑤强烈讽刺。揭露国民无聊、愚昧、麻木的劣根性,引起“疗救者注意”。

4.学生对课文的其他人物描写内容畅谈看法。

5.小结:(略)

三、练习巩固

1.鲁迅在黑色人身上寄托了怎样的人格思想?

2.探究性写作实践:以课文为蓝本编写话剧,要求突出眉间尺的性格。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口皇〕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

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马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

……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车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