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里是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精选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介绍作者及九叶诗派。

2、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祖国人民深切的挚爱,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诗人赞美的是什么。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美国,大学教授,现代九叶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是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二、朗读:

方式:1、放录音带让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2、由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生字生词)

三、理解:

方式:在师生一起诵读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一节:

1、站在历史的高度描写中国人民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2、表现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

3、表达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第二节:

通过一个农夫表现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惯于隐忍安于现状的特点,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节:

1、表现祖国人民多灾多难。

2、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第四节:

赞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过渡: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四、鉴赏:

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再做总结。

1、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本诗没有固定的句式和篇章构结,形式自由活泼,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定。

2、不讲究音韵,但有诗歌内在的旋律。

本诗没有押韵的特点,但有内在的诗歌的旋律,读来生动感人。

3、宏大的包容性。

诗歌以铺陈的手法,描绘了密集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环境。

4、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诗人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回响,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力。

五、主题:

方式:由学生思考讨论再做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五、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鉴赏:

一、环境、灾难、挚爱一、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二、勤劳、隐忍、顽强二、没有音韵,但有旋律

三、贫困,饥寒、同情三、宏大的包容性

四、灾难,赞美,顽强四、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高一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领会《世间最美的坟墓》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绘中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赞美。

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量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简介作者和托尔斯泰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自幼喜好文学作品。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示范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在客观描写坟墓的句子下面画横线。

四、概括课文要点

1、文中哪些句子对托尔斯泰墓进行了描写

明确:(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4)“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2、体现了托尔斯泰墓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 :自然、普通、朴素、、宁静

(板书) 朴素 远离尘嚣 没有装饰 没有墓碑

3、作者认为朴素的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呢?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没有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4、这种朴素对到他安息地来的人又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明确:“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纪念。” 这种对内心的强烈震撼引发的是一种崇高的敬意。

(板书) 感人

扣人心弦

朴 打动人心 敬

素 剧烈震撼 意

最美

五、综合课文,探究分析

作者为什么将这位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的坟墓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分几个小问题进行探讨)

其所以美,正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这坟墓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建成的,它深深地打上了托尔斯泰人格的印痕。或者说它直接呈现了托尔斯泰的一种人格——平民化的朴素。声名盖世的托尔斯泰苦嗜朴素,朴素是他人格的呈现和象征。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所以说这座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1、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墓地?

明确:我感受到晚年的托尔斯泰在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

他儿时听到关于幸福的古老传说,就和哥哥在庄园里亲手种树,多么天真无邪,多么富有童趣。而饱经忧患、历经磨难的托尔斯泰晚年回想起这些往事,突然觉得“自然、宁静、远离世俗”才是幸福的,于是他愿意将自己埋骨于此处。要理解这段话其实并不很难,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其中的一些语言信息,比如:“远离尘嚣”“饱经忧患”等,再结合我们对托尔斯泰生平的了解。

2、我们再来看一看夏天、冬天墓地的景物描写,说出这两幅画面的意境吗?

明确:宁静、轻柔、和谐、静穆、温煦。

3、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明确:“风儿”“俯临”“和暖”“嬉戏”“温柔”。

4、这些词语多么温情,让人感到这位伟人安睡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幸福,享受到了一种宁静、自然、和谐的幸福。哪位女生给大家读读这段文字?用自己有声的语言来表现这种意境,传达其中的感情。

明确:这种自然宁静、远离世俗、不为名声所累的境界,正是托尔斯泰毕生的追求,同时也印证了他生前的选择。

5、“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由此,作者想到了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墓冢,并进行了比较,你怎样看待这种比较?(幻灯片显示名人墓冢)

明确:三位伟人的墓是一种庄严的美、华丽的美。这种“美”与他们“伟人”的名声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符合常人心理的,伟人死后,人们会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而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美与他淡泊名利、追求平民化的生活也是和谐统一的。因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让人体会到这幽暗的小土丘的“宏伟”,才能让人感到托尔斯泰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

六、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简单谈谈, 学习完本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例:许多人的一生把大半时间和精力花在设计、精修、雕琢自己的墓碑上,但他们不知道:活着用在墓碑上的精力越多,死后他的墓碑损坏得越早,如果你生前没有为人类作出多大贡献,那么死后你的墓碑再宏伟、再壮观,也只是废石一块,最坚固的墓碑是立在后人心中的,即使它是砂石一堆,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感人的碑石。

七、总结

墓地的远离尘嚣、没有装饰、没有墓碑的朴素美,透视了托尔斯泰内在的人格美。

附:板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托氏墓总印象 宏伟、感人

情 坟墓介绍 远离尘嚣,长方形土堆,孤零零 感人至深

世间最美的坟墓 逼人的朴素

高一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文章,从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他“针砭时弊”,“揭示病根”的务实文风,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骨气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应该是可以贯穿和落实到鲁迅先生所有文章的教学中。

具体到本文而言,我们认为,应将重点放在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在引导学生阅读本文时,深入思考,探讨分析,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则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本文的主要目的及所要领会

的中心。

二、自读全文,划出叙述个人生活经历中列举的典型事例,勾画出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的句子。

三、完成课后“练习”。

阅读指导内容与步骤

基本思想:《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阅读练习

一、理清思路,掌握全文结构。

提示: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两层:1.总写(第1自然段);

2、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两层:1.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二、按拼音完成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词义。

(zhì)铺(zú)业久(wéi)

不(míng)一钱不(dàn)于前驱

愤(mèn)反(xǐng)

三、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提示:“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高一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体味“足球”与“人生”的类似点。

2、学习通过联想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自己的感受。

3、学会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与现象,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想作者思路,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比较,从而在日常生活的事件中获取感悟的。

2、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学会观察生活。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联想比较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世界杯”的轶事

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导发现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很多人的生活,从而使“球迷”一词成为普天之下很多人共同身份的认同,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劳动人民。你是球迷吗?你对“世界杯”有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爱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见机引导:

刚才大家谈到了球迷在世界杯上的疯狂表现。有些人对于这样的现象只当作一场笑谈,但有些人却善于思考,把世界杯带给人们的激情与疯狂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与认识。你们有没有想过两者之间的联系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作者萧燕的思索与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思考可以转化为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动力。

二、赏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边听朗读边思考:

(1)用横线画出不会读、不会记、不理解的词句。

(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即作者概括“足球”与“人生”的关系的句子。

2、教师范读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刚才两个问题,解决本文的生词教学,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内容。

(1)余音袅袅、前途未卜、东山再起、欲速则不达(见课文注释)

(2)咀嚼:A、细嚼;B、喻体味。

徘徊:A、来回地走;B、喻犹豫不决

转瞬即逝:一眨眼就消失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或事物的速度非常快。

琢磨:A、雕刻玉石,使之成器物;B、喻精益求精。

奢侈:挥霍财物,过分享受

企盼:踮着脚看,希望。形容急切希望、盼望。

3、结合学习本文生词,完成课后练习[基础训练]一、二。

(此举在于学经练结合,归并同类项,把相同的知识放在一起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生品读课文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要求他们带着如下问题边朗读边思考:

(1)划分课文段落,思考足球与人生有哪些相似点。

(2)作者怎样描述场上球员的境遇?又描述了赛场上哪些情况?请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

读完了这些描写,你联想到了哪些人生现象?

参考答案:

(1)课文段落:

第一部分(1、2)借友人的话引出话题。“足球太像人生”一语统领全文,激发读者的联想,引导读者将足球与人生作比照。

第二部分(3——8)审视足球赛的特点,印证“足球如人生,人生如赛场”。

第三部分:(9——10)总结全文,提出应该把人生当作一场足球赛那样拿出来审视,将会更好地体会到生存的意义,也更能感受到足球的魅力。

足球与人生的相似点:

人生有如一场足球赛:要努力,要奋斗,也许后面还有机会;不要计较,重在参与,重在体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具体句子去感受、思考、体味,不能脱离文本只讲答案,教师的讲授绝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过程。)

(2)作者的描述见书上划波浪线部分。

(联想到的人生现象,略。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大方地讲)

3、引导学生重点朗读第7、8、9段。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教师:作者通过描述赛场上球员的种种表现,与人生的种种境遇联系起来,阐述了很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除了作者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外,还与作者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分不开。请大家重读课文,找出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

学生朗读、讨论、交流,老师概括如下:

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与反问。(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

运用反问与设问,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情色彩鲜明。

运用正反论证的写法:如课文第四段的划线部分。

提示:教师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来讲,一边读一边体味。

二、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足球与人生》与《足球与人性》两篇文章。引导学生体会两篇文章在选材立意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以足球赛为由头,借助联想展开议论。

不同点:《足球与人生》旨在开掘足球赛的象征意义,阐明人生如足球赛:要努力,要奋斗;不要计较,重在参与,重在体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此作者在选材上着重于赛场上的直观景象,通过具体描述,折射出人生种种境遇,引导读者去思考、比较。

《足球与人性》旨在开掘足球赛本身的意义,阐明看足球赛,不但要懂得欣赏它在美学、政治学上的意义,更要懂得欣赏它在体育人类学上的意义,使足球赛成为消弥人类的攻击性,增进团结、友爱、和善与公正的一种有益活动。因此,作者在选材上着重于人类学的有关研究,以及足球赛的组织形式与它的效应。

三、学了本文,你能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口才。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和睿语。

2、做《基础训练》第二题。

教学后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