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这次为您整理了《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最新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自学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史铁生的图片和地坛的图片,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人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二)字词
展示部分重点难点字词如下:
妥帖 熨帖 (用字用词帖切,妥帖;心里平静) 请帖 熨烫
碑帖 坍圮 亘古不变 隽永 恪守 猝然
炫耀 窸窣祈求 安详 嘈杂 遐想 瑕疵自顾不睱 铤而走险 肄业
埋头 临近 嘈杂 保障 专心 邻近 纷纭 保证
(三)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感知,列结构提纲
(四)讲解学习第一部分
1、前半部分追寻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在地坛对人生做的思考)
我该不该去死 我为什么要出生 我应该怎样活
2、生交流阅读感受
3、阅读文中第一段与第五段第一句话,谈谈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作者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怎样?
4、第五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心境
(2)、这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静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思考与解读。
4、生反复朗读“怎样活的问题”一段,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并且分析了第一部份,大家要对字词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加工,能够自己列出结构提纲,着重体会作者在地坛所做的思考。
三、作业
阅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的感受(不少于一百字)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资料
于是,我便想起了史铁生。他是一位我无比敬慕的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但让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他的《我与地坛》。最初读《我与地坛》是在一个黄昏,凄冷的夕阳弥漫在窗前,那深深的红里有一种悲壮的色调。我沿着文字翻动书页,我的泪水也悄悄涌满了眼睛。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母亲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
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儿子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指地坛)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二、读第二部分 讨论交流
1、为什么作者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
2、母爱是如何表现的?
不幸的母亲、坚韧的母亲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
写母爱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 自己心灵的对话
3、作者的痛悔之情是怎样体现的?(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4、16段中“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应是希望作者探索自尊、自重、自强的人生之路
读最后一段
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进了孩子的心里,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但是作者反复在惋惜“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让我们听着这首“懂你”来体味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作者的痛悔之情。
小结:文章到此我们就学完了,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几遍,注意体会母爱是怎样体现的。那么我们也想一想,我们是否也真正懂得了母爱,我们了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一切还都来得及,去做我们该做又能做的事吧。
三、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
1、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掌握阅读散文的一些方法。
2、探讨地坛与母亲在本文中的精神价值。
3、教导学生坚强面对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母亲、地坛在文中的精神价值。
2、散文的一种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母亲、地坛与我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信息量;课堂提问直奔重点而去,提高效率;散文的阅读,方法很多,就本篇而言,找过渡句带动全文,找议论句挖掘思想,体会意图。(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概况,熟悉文章内容,大致把握文章情节思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电脑播放贝多芬钢琴曲:《命运交响曲》
教师简单介绍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可这位音乐家却在29岁时就不幸地患上了失聪的毛病,在他32岁那年,他完全地丧失了听力,面对这样的噩运,贝多芬并没有放弃,相反地,他坚强地面对苦难,“我要卡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将我压倒。”从而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同样地出现了一个勇敢地同命运做斗争的,扼住命运喉咙的人——史铁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作品《我与地坛》
二、整体感知,筛选主要信息。
1、文章中哪一句话贯串全文?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承上)(启下)
三、局部挖掘,体会议论句的价值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1、提问:文中几次写地坛?请找出来并朗读。
明确:三处(景物描写)
第三自然段“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第五自然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
第七自然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蕴帖而微苦的味道。”
2、在几处地坛中体现出地坛的什么特点,地坛有何价值?
明确:A、荒凉的建筑,茂盛的植物
B、小动物的动态,草木生长
C、园子形体在改变,精神不变,生命树常青
地坛启发了史铁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史铁生双腿残废,精神不衰败。两者相通。
3、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发?
明确:生,无需辩论。死,顺其自然。地坛回答了他“该不该死,为什么要出生”两个问题,可以说,地坛让作者看透了生死。
『方法点拨』找议论句,地坛给作者的启发,实质上就是地坛本身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影响了作者的思想,使得他考虑事情,看待生活也受到地坛精神的影响。而议论性的句子正是作者思想观点的体现,是作者受地坛影响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相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该不该死?
为什么出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怎样活着?
议论句:“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4、那么史铁生的第三个问题是谁回答了他呢?
明确:母亲。(由这个问题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
母亲的形象美
1、找出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
明确:第2、3、8自然段
2、这三个段落中母亲的形象怎样体现?
第二自然段:“知道……知道……知道……知道……知道……只是不知道……”,直接回忆了母亲当年的心理。
第三自然段:“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那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无法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呢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第三自然段:“我”上地坛母亲“无言地准备”、“目送”——理解
第四自然段:“我”在地坛母亲“担忧”、“找”——悲苦、坚忍、关爱
母亲形象: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理解、宽容、毫无抱怨的爱……(答案供参考)
3、寻找课文中间接描写母亲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象?明确:对比描写:儿子对母亲的行为:“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可以说,作者当时对母亲是不理解的,这更反衬出母亲的坚忍、宽容、无私的爱。
4、总结母亲形象
明确:聪慧、坚忍、苦难、伟大、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对儿子无私的毫不张扬的爱……(仅供参考)
5、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张扬的,那么这篇文章是不是只是为了赞美母爱呢?
明确:不是,母爱是文章的一个方面,而文章最重要的是母亲对我的启示。
『方法点拨』寻找文章中的议论句,在母亲去世之后,作者所感悟到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爱,更是母亲的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如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6、那么母亲对作者到底有什么启示,对他的成长有何价值?
明确:母亲教会了我怎样活着,教会了我面对挫折的正确人生态度。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是母亲的苦难和母亲在苦难中的坚韧给了作者最深刻的印象,深深地影响着作者。母亲对待生活,对待苦难的态度启示作者走出困境,重塑自我。
四、总结全文
提问:地坛、母亲和我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地坛和母亲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
明确:三者联系:地坛、母亲伴随着我精神的成长。
本质上的联系:默默无言却昭示着生命的意义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10自然段末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本质上的联系可以结合母亲和地坛两者的精神价值来回答。
五、比较鉴赏
讨论:文章以“我与地坛”为题好不好?可不可以改为“我与母亲”、“地坛我母亲”?
明确:a、文中写的是地坛和与地坛有关的几组人物。
b、母亲和地坛的内涵相通,某种意义上,地坛也是我的母亲,母亲与地坛都给了我生活的启发。
(答案是开放性的,可以从文章的题材、风格、语言、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考虑。)
六、拓展延伸
播放《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生死离别的电影片断。
教师总结:生命是脆弱的,一座冰山就可能毁灭成千人的生命,但生命也是坚强的,在冰冷的大海里,Rose凭着对生命的珍爱,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与他们的死别相比,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又是那么的渺小,与史铁生在风华正茂时失去双腿相比,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又怎么不能克服呢?生命是可贵的,生命过程中的挫折、苦难也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要直面挫折,绝不回避;珍视生命,勇不放弃!以此与全体同学共勉!
七、作业布置
课后观看教育片《懂你,母亲》,写一篇评论。
教学目标
1体悟作者以对母亲的感情并感爱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掌握生命启示的方式
3、注意情景交融
教学流程
字词
1、沧桑(cāngsāng):沧海桑田”的略写。喻世事变化很大。
2、剥蚀(bōshí):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侵蚀。
3、坍圮(tānp):坍:倒塌;圮:毁坏。因倒塌而毁坏。
4、亘(gèn)古不变:自古以来一直都没变化。
5、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
6、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7、落寞:寂寞;冷落。
8、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
9、纷纭:多而杂乱。(指言论、事情方面)。
10、恍惚(hung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11、恪(kè)守:严格地遵守。
12、焦灼(zhuó):非常焦急。
13、熨(yù)帖:心里平静
一、整体把握
1、本文写了哪几个对象,按照何线索来写
地坛--(明)地坛的博大,宽广以及作者的成长
母亲--(暗)母亲的无私,伟大,通过他们之间的相同点突出主题
2、作者和地坛的关系经历怎样的过程体现何种精神状态
等待---理解---依恋(精神寄托)
颓废---豁达---顽强
3、作者为何来地坛?
宁静可以调整自已的心情
可以逃避一个世界
可以得到生命的启迪
自已必地坛有相似之处(都是被抛弃的,荒芜但并不衰败,残疾但并不残废)
4、作者如何从地坛中得到启示
①第三节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记生命显露本真的模样,以便看到人生的真相(在满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已的身影)
读并分析
理解,将环境时间个人的遭遇紧联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不逃避不懦弱的而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②第5节,每一个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生命的生生不息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自已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荒芜但不衰败)
读并分析
③6节启示是什么,回答了生命的什么问题?
坦然面对生死,顺从自然(为什么活)
二、细节把握,体会句意
1、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2在满园弥漫的沉静鼗芒中,一个更容易看顾到时间,并看到自已的身影。
3、一下子就理解了它手意图
4、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5、这却不是在就像是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
三、怎么活?
(一)、学习第7节
1、用偏正短语概括这一节手各景物对象
夕照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松柏
雨中的泥土气息
秋风中中落叶的味道
2、这些景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视听嗅
3、有何人生的启示,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并用你的语言来概括
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手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理解,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已的方式坚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人生的味道。热爱生命,奋发有为。
(二)、感受母爱
除了从地坛得到启示外还从何处得到启示(母亲)
1、母亲
2、找出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怀感变化?
绝望迷惘沉思抗争成功
3、出我对母亲情感态度的变化
带来难题理解惭疚报答怀念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四、作业
教学目标 :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 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 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学生自己品读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⑤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⑥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与死?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⑦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
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
三、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课下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读本)全文。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新课推进:
(一)研读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精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分组探讨,结合自身体验)
明确: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二)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母亲形象)
(三)提出问题,交流探究(以下提供了解读第二部分12个问题,教师可加以选择应用)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
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课堂小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课下拓展: (可任选一个或两个拓展,作为课下作业)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 回家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