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优秀8篇)

备课程大纲,使其明确掌握本调和的教学目的、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等)、本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核心技能课,还是为实现核心技能课目标打基础的或起辅助作用的课)。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单位换算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学环节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80cm=80÷100=0.8m

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米45厘米=米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三、实践应用

第50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1.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3.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一、生成情境

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80厘米=80÷100=0.80米=0.8米

或者:80厘米=80/100米=0.80米=0.8米

二、自主探究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2、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3、从左至右是低级化高级,那么从右至左呢?90厘米=0.9米,0.9米=90厘米。

4、0.9米=90厘米是怎样换算出来的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

0.9米化成多少厘米,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应该是乘以进率100,因为1米=100厘米,也就是说1米相当于100厘米,那么0.9米是100厘米的90/100,因此,0.9米=90厘米。

5、学习例2.

(1)学生独立阅读。

(2)0.95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3)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6、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7、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我觉得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三、实践应用:第50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单位换算 篇2

一、导学:

(1)生成情境

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80厘米=80÷100=0.80米=0.8米

或者:80厘米=80/100米=0.80米=0.8米

(板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

2、出示教学目标

(1)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3)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二、自主探究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2、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3、从左至右是低级化高级,那么从右至左呢?90厘米=0.9米,0.9米=90厘米。

4、0.9米=90厘米是怎样换算出来的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

5、学习例2.

(1)学生独立阅读。

(2)0.95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6、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二、学生自学

学生按自主探究中的问题要求看书、自学例题。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好的方法及时表扬、奖励星章一枚,同进注意多关注后进生。

三、小组内互学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讨论积极的小组及时表扬、全组奖励星章一枚,多关注出现困难的小组。

四、展示

1、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并提出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其它小组作补充、质疑。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教学,归纳总结。

五、测评。

第50页“做一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0页。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板书课题)

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过程。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如:全册内容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有余数的除法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

时间单位:时、分、秒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三、整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

(2)填空: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1页第1题,然后交流。

2.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千九百八十数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七百数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2)写出3408后面的三个数和3001前面的三个数。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5页第3题,并交流填的结果。

3.读写方法

(1)读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1题。指名读,然后说一说:怎样读万以内的数。(特别强调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2)写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4.大小比较

(1)写出下列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说一说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做教科书第136页第5题。

5.较大数的估计

一个数比400大得多,比2000少一些,这个数可能是:(在正确的数下打?)999138019005000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1.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知识。

一年级的学生,现在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预习复习整理学过的知识与内容。形成清晰的知识构架。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找朋友”“开火车”“闯关卡”等,都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3.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复习阶段,教师重总结,少讲,多让学生去谈去交流,在交流中,识知纠错,提高复习水平。

4.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由于每个月生的家庭背景,学前的教学水平,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学习上的差异。所以应该关注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训练。

在复习的进行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难点,需要在此进行中不断改进和思考。复习不容忽视!

单位换算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 课 一、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米45厘米=( )米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三、实践应用

第50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三、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单位换算 篇7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7及“做一做”练习中的第2、5题,练习三的第2---3题。

二、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

2、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地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地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

2、难点:掌握单位换算过程中的推算过程。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复习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二)教学例7

1、出示: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1)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内交流

2、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巩固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

2吨=( )千克 5吨=( )千克 7吨=( )千克

问:把吨换算成千克,在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000千克=( )吨 9000千克=( )吨 8000千克=( )吨

问:把千克换算成吨,在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口答:(课件出示)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那么是多少吨呢?

一堆钢材6吨,是多少千克?

3、一个粮店运来5吨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前2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后三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单位换算 篇8

1.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得轻松。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和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等旧知识来学习新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3.课件的应用与教学完美结合。能用课件展示名数改写过程中是该除以进率还是乘进率。并且演示了小数点的移动,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了怎样进行名数的改写。这样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的难度降低,为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