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春晓16篇

宝宝学唐诗不仅让孩子认识了很多的汉字,而且孩子能够自主进行文言文方面的学习,学唐诗还能够增长孩子的见识,在为孩子讲解唐诗的过程中,孩子能够了解更多的内容。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中景象的图片一幅,多媒体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古诗《清明》,请全体幼儿一起朗诵1—2遍。

(二)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有没有记得《清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啊?(春天)

2、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地上和河里的花瓣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会落下来的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了早晨的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教师播放课件)

(四)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小朋友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

4、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五)幼儿学习朗诵。

1、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2、幼儿师范朗诵诗3—4遍(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朗诵等)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参考资料: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诗教学设计《春晓》 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积累咏春的诗句。

4.巧妙记忆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

5.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准备:

录音带、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的情景。那春天拂晓在作者笔下是

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些古诗。

二、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1.学生试读古诗,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知 晓 眠 闻 落

2.根据拼音试读生字,学生自己指出在读音时应注意的问题。

3.检查认字情况。(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抽出学生读。

4.只认识这些字还不够,还要记住字形。在记字形时要讲究方法,同学们有哪些好方法请说出来。

5.记往了这些字形,那就要会写这些字。教师在黑板上写这些字,

学生仔细观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晓、 闻、 眠、 落、

三、朗读指导。

1.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然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老师出示课文插图,并播放配乐朗读的录音进行示范。学生听一次后,请想想你联想到了什么?

2.在朗读时,语速成稍慢,学生跟着朗读诗歌。

四、扩展活动。

永春的诗不少,学完《春晓》后,请再积累几句写春的诗句。

等闲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第二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一首写春的。诗,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唐诗《绝句》。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出示课文插图。

同学们,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3.学生试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应特别注意哪几个字的读音?

丽 泥 沙 暖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的?

3.认读并练写这几个字。

4.老师指导在田字格中练写。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刚才同学们从画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诗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那么就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喜欢、赞美)

2.还要注意诗的节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五、总结课文。

1.这首诗中写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风 花草、 冻土、 燕子 鸳鸯

2.从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热爱春天的感情

古诗诵读:春晓 3

教学目标:

1. 认识五个生字。

2.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3. 通过诵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体会春天的美。

4.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体会春天的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百花齐放,到处都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诗人孟浩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 初读古诗。

1. 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准。

2. 小组内互读,纠正读音。

3. 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4. 指名读古诗,评读,纠正读音。

三。 看图,理解意思。

1. 图上画了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2.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指名读。

分组读。

齐读。

(读后评议)

四。 指导背诵。

分组、分男女生比赛。

板书:             春    晓

古诗诵读:春晓 4

教材分析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是教师以优美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听了这优美的旋律,老师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听,窗外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着。多好的享受啊!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画面,看看哪位同学观察地最仔细,想得最深入(播放有关柳树的画面,目的让学生感受柳树是春的使者,带来春天的信息,春天充满生机)师:看完了这段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生:交流,谈感受初读古诗,了解大意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想知道檀老师在想什么吗?此时此刻,老师就想把唐朝诗人贺之章写的《咏柳》推荐给大家。(边出示诗句,边朗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多美的柳树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让人喜爱?你准备怎样读这首诗,让别人听了确实感到很美。自由练习,你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换气、轻声、重音)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你自己认为那里读得最好。(老师可以帮助点评)师:�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再听一遍古诗,请同学们将眼睛轻轻闭上。

师: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我们一起背诵,不会的就看书朗读。默写,同桌对改,订正,集体反馈:错在哪儿?课外延伸:春风多好呀,它吹绿了柳树,吹出了勃勃生机,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背给大家听。其实,还有不少的散文、对联、童谣、歌曲也是描写春天的,你知道吗?

古诗教学设计《春晓》 5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5个生字,认读3个生字。

2.初步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对美的鉴赏力。

3.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 挂图、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春晓》(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孟浩然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这首诗写出了春雨后早晨的美丽景色。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演示电脑课件(画面: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枝上唱歌,地上落满了花瓣。)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夜:yè,8笔,要注意写好下面部分,不要少写一点。雨:yǔ,8笔,下面部分左右都是两点。声:shēng,7笔,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知:zhī,8笔,左右结构。左边的第5笔是点不是捺。少:shǎo,4笔。多音字,又读shào。

五、课堂练习

1.数笔画数,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雨 来 春 知 声 闻 夜

7画(来 声) 8画(雨 知 夜) 9画(春 闻)

2.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二、导读课文,理解大意

指名学生朗读后,逐行导读。

第一行:眠,就是睡觉。不觉晓,不知不觉就天亮了。这句话连起来讲是:春天夜晚睡得很熟,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第二行:处处,到处。闻啼鸟,听到鸟的叫声。这句话连起来讲就是:一觉醒来,到处可以听到鸟的叫声。

看图:图上有哪些鸟,想象一下,它们在怎样叫?(有的在枝头昂首欢叫,有的在空中边舞边唱,叽叽叽,啾啾啾,唧唧唧,喳喳喳喳,它们在欢快地歌唱。)

作者从鸟叫很自然地会想到什么?(从鸟语想到花香。或者从鸟叫想到天晴,从天晴想到昨晚刚下过雨,由下雨想到落花。)

第三行:想起昨夜又刮风又下雨。

第四行:风雨过后,不知道花儿被打落了多少。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的意思。

三、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自由说,互相评议。教师小结:这首诗描绘春天雨后的一个早晨,到处有鸟儿啼叫,风雨过后,花儿落了些,而树木却抽出了新芽,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喜爱和珍惜的感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诵读要表达出作者爱惜春光的感情,要注意停顿(用斜线表示)和重音(用下划线表示)。

春眠 / 不觉晓,处处 / 闻啼鸟。

夜来 / 风雨声,花落 / 知多少。

指名背诵全诗。

六、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习题4,填空:

春眠不觉晓,( )闻啼鸟。

( ),花落( )。

2.扩大阅读: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春晓》一课,描写作者早晨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作者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遵循学生识记规律,先初读,再理解,后记忆。教学中,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同时注意加强课堂训练意识,培养学生写字和朗读能力。

春晓古诗教案 7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爱国深情。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这四首诗都表达了每位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学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味诗中的爱国深情。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熟读诗歌。

2.四人一小组,组长分配任务。利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并收集有关诗人及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录音机(配乐朗诵)

一。新课切入

1.出示话题“爱国”,围绕这一话题,自由发言,说自己想说的话。

2.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爱国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由此导出诗人及诗题)

二。听诗中的深情

1.播放四首古诗的配乐朗诵,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听两遍:第一次注意正字正音、节奏等,要求学生边听边作好标记;第二次重在感受诗的情感气势。

2.谈听后初感,确定每首诗的感情基调:《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3.自由朗读,加以体会。

4.齐读感受。

三。说诗的故事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春晓古诗教案 9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教时

第一教时《春望》《泊秦淮》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三、学习第二首诗《泊秦淮》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樊川诗集》。此诗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3、思考:

⑴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为什么?

⑵“犹唱”一词有何含义?

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歌女献唱,是需要有人听赏的,那些不顾国家安危,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演唱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泊秦淮》中多年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而艺术表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以抒情,让人悟到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被誉之为绝唱。

4、当堂背诵诗歌。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教时

一、 学习第三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注意字音、字形。

2、释题

讲述: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3、理解诗意

指名朗读,讲述,然后把意思贯串:年老力衰,只能在荒僻的小村里僵卧着,但是壮怀犹在,还希望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呢。夜深了,大风雨的声音,激起无限的思绪,为了拯救国家,连梦境也是骑着铁马奔向北方去啊。全诗写出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豪情。

4、朗读。

5、明确诗歌主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也饱含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这首诗语言朴实明快、豪放流畅、通俗平易;表现方法上采用“寄情于梦”。

二、学习第四首诗《过零丁洋》

1、解题。

文天祥,字宋瑞,庐陵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2、教师范读后指导学生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4、结合学生质疑疏通诗意。

5、品析鉴赏。

这首诗重在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可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诗人以“山河破碎”感叹国家的危亡,“风飘絮”表现出自己心已破碎;而“身世浮沉”则将个人艰难困厄的遭际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浮沉”与“破碎”,“雨”和“风”等两相呼应。

古诗教学设计《春晓》 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

2、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课时布置:

两课时

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现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身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2、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

3、作者简介“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人称为“诗史”

三、学习课文

1、自身小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看图,说一说春雨的特点

3、指名读第一句,边读边理解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

4、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

5、齐读第一句

6、指名读第二句,边读边理解。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滋润着万物。

7、齐读第二句。

教师范读,同学自身练习。

8、有感情地背诵。

四、小结

这首诗赞美了和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背诵《春雨》。

2、今天,我们还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课题:春晓]

二、学习《春晓》

1、范读课文,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 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 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小结

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局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三、朗读背诵课文。

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请同学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3.请同学背诵课文。

4.指导生字。

(1)复习旧字。

浇 民 耳 帝

(2)请同学说出新字。

晓 眠 闻 啼

(3)指导重点字。

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

5、看图读诗,体会文中意境,注意语气。

四、指导练说。

1、指导同学说话。

(1)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

(3)小动物有什么变化?鸟和自身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

2、教给同学说话方法。

(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春天》看图说话的次序。

(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3、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

(1)单个说。

(2)同位子说。

(3)请同学到前面说。

五、作业

1、让同学通过观察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再让同学练习写一写。

2、收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5 春 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8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11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初步学习古诗。

2、在音乐的伴奏下,按古诗的节律进行朗诵。

3、激发幼儿对春色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60—14,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晓画面。

1、教师:这幅画上有什么?鸟儿喜欢什么时候在树上鸣叫?为什么花瓣落了一地?你知道这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吗?(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小结:古时候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这位诗人写了一首古诗,古诗的名字就叫《春晓》。

二、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

1、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古诗里说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晓”、“眠”、“闻”等)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

3、播放录音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三、学习朗诵古诗,感受古诗韵律。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古诗2——3遍。

2、再次欣赏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录音里是怎么朗读古诗的。

3、教师和幼儿再次按节律朗诵古诗。

4、幼儿集体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12

活动领域:

语言、科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春晓》并感知古诗的意境。

2、观察春天的季节特征。

3、探索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活动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幼儿用书《春晓》。

二、请幼儿欣赏图画,想象古诗的内容

早上醒来的时候,常听到什么声音?

春天的早上,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

三、播放磁带,请幼儿猜一猜听到了什么声音。

四、请幼儿想象一下听到的各种声音,用语言简单叙述声音表达的情境。

区域活动

1、语言活动区

配有图画的故事图书,鼓励幼儿阅读。

2、美工活动区

投放多种美工材料,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如彩笔和纸,幼儿可以绘画;彩色皱纹纸和树枝,幼儿可以撕贴、制作春天的花树;油泥,幼儿可以制作小蝌蚪等。

活动

1、能说出家居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来源。

2、会念古诗《春晓》

春晓古诗教案 13

学会〈春日〉、〈游园不值〉中的4个生字;能借助注释说说〈春日〉、〈游园不值〉的意思,并熟读这两首诗;感受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第一课时

1、看注解

(1)了解作者。

2、自渎课文,要求:

(1)自学生字。

(2)读通诗句。

3理解诗意。

(1)读诗。

(2)读注解2—6。

(3)指名逐条讲注解。

(4)指名连起来说说第1、2句诗的意思,集体评议,补充或矫正。

(5)教师针对学生试讲中的问题进行指点。〈这两举诗写的是诗人春游时看到的景色: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沿着泗水河边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看那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下子都换上了新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这两句诗。

(7)指名连起来说说第3、4句的意思,评议,矫正。

(8)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点。〈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抒发的感受:在春游中那么容易的就看到了春风的面容,百花吐艳,万紫千红,原来就是春天美丽的化身!

(9)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全诗。

1、看注释(1)了解作者。

2、自渎课文,要求:(1)自学3个生字。(2)读通诗句。

3、释题。借助注释(1)理解题目的意思。指名试讲题目的意思。(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4、理解诗意。

(1)读诗。

(2)读注释2—4。

(3)提出不懂的字词,讨论它的意思。

(4)指名连起来说说第1、2句意思。评议,矫正。

(5)教师有针对性的指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小径上的苍苔,怕人家进去时木鞋把它踩坏,尽管诗人轻轻地敲那柴门,敲了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这两句诗。

(7)指名连起来说说第3、4句的意思,评议、矫正。

(8)教师有针对性地指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来。这两句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形象的反映了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并蕴涵着一个道理:一切富于生机的东西是关闭不住、禁止不了的,它能冲破束缚,茁壮成长。这一� )

(9)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全诗。

4、作业

(1)熟读古诗。

(2)做作业本上第3、4(1)题。

春晓古诗教案 14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四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爱国名人名言或事迹。

知识与能力: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1. 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 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品读感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重点:

1. 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历史上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不仅有满腹的经纶,更有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你知道他们留下的爱国名言名句吗?听说过有关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举手发言。

ppt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

二、感知品读:

1.师范读 ,要求学生思考: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ppt展示问题: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

参考:《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资料:《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樊川诗集》。此诗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文天祥,字宋瑞,庐陵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 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分别会怎样吟诵这四首诗呢?

(2) 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可播放背景音乐)

(3) 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

明确:《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5.重放配乐朗诵,学生跟读。

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三、拓展提高: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学生活动:

1.思考。

2.交流、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四、自主小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情感,背诵四首古诗。

2.准备一首课外的爱国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品味名句,体会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

二、品味名句,体会深情。

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参考: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学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5.集体朗读一遍。

三、 能力迁移: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1.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四、 拓展提高: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四首。

思考: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五、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

六、布置作业:

1.背默四首古诗

2.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首,写一写学后的感受。

春晓古诗教案 15

1、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2、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3、熟读背诵

一、导入:

【诗人简介】杜甫:字子美,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而被称为“诗圣”和“诗史”。其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为现实主义诗人。

【创作背景】本诗属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年757年,当时杜甫46岁,时值安史之乱,他羁居在沦陷后的长安。

二、学习诗词的切入点?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

三、朗读理解

杜甫:忧国伤时,催人泪下

安史作乱,长安沦陷,大唐王朝盛极而衰。诗人杜甫目睹长安人民的惨祸,想到自己一家的遭遇,不禁潸然泪下,万般感慨,融于笔端,挥笔写下千古传颂的《春望》。

这首诗从“望”写起,以“愁”作结。前四句写春望之景,后四句抒春望之情。首联从大处落笔,总写眼中所见。上句蕴含山河依旧、国事全非的深沉感慨;下句极写城池残破、满目疮痍的荒芜景象,深切表达了诗人沉痛的心情。颔联两� 然而诗人却见花开而落泪,闻鸟语而惊心,春光愈是烂漫,内心愈是伤感。这里色感相连,声动相应,景随情移,情随景生,匠心独运,感人至深。颈联则更深一层写春日所感,直抒胸臆,自然真挚。尾联正面描绘诗人自我形象,收束全篇。通过白发日稀、频频搔首的外在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深广忧思。四、作者的感情

触目伤怀、忧国思家

一、【诗人简介】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创作背景】《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城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七绝。二、朗读理解

杜牧:讽刺辛辣,悲痛深沉

杜牧的诗伤时忧国,洒脱俊爽,境界廓大,含义深刻。《泊秦淮》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融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点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次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由歌曲之靡靡,引出“不知亡国之恨”。这两句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可谓讽刺辛辣,悲痛深沉,感慨无限,堪称绝唱。

三、作者的感情

借古讽今,对时局的忧愤。

一、【诗人简介】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号放翁。一生最大抱负就是收复失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创作背景】此诗为陆游68岁所作,此时年老体衰、闲居故乡。

二、朗读理解

陆游:国忧难忘,炽热情怀

驰骋沙场,光复河山,是陆游一生最大的抱负。在他的诗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永不衰退的爱国主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正是一首雄浑慷慨、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光辉诗篇。前两句写自己虽年老体衰,闲居僻野,但仍不自悲自伤,期待着江山一统。“卧”而“僵”,形体可谓衰惫;“村”而“孤”,处境也属艰难。但诗人并未沉湎于一己之荣辱,念念不忘的还是“为国戍轮台”。其拳拳忧国之心,何其感人!后两句诗气势更为高昂,显出诗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情怀。全诗感情激荡,气势轩昂,成功塑造了一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爱国老英雄的高大形象。三、作者的感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诗人简介】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人,原名云孙,字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抗金民族英雄。有《文山先生全集》

1275年,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次年正月,元军占领了临安,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文天祥宁死不屈。1278年元军再攻,文天祥被俘。元将强迫他写信投降,他将自己所写《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元将,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元将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1283年,文天祥遇害。

【创作背景】被俘押经零丁洋时所作

二、朗读理解

文天祥:舍生取义,千古绝唱

《过零丁洋》是爱国诗人文天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绝不屈膝投降的民族气节的壮丽诗篇。首联两句回顾自己的战斗历程。“寥落”二字既暗示对苟且偷安者的愤激,又寄寓自己孤军奋战、孤掌难鸣的感伤。颔联两句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抒写。四年的艰苦奋战,结果仍不免山河破碎,像狂风吹散了的柳絮一样。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炽烈,读之使人怆然!五六句紧承前句进—步渲染。回想惨痛经历,不禁触景生情,内心备感凄凉。这一联将“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富含感情色彩的地名连用,语意双关,悲凉满怀,可谓诗海绝唱!最后两句豪情满怀,慷慨悲壮,气势磅礴,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坚定决心,从而凝聚成一种超越时空的不朽的民族精神。三、作者的感情?

宁死不屈

古诗教学设计《春晓》 16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2、背诵《春晓》这首古诗。

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2、出示课件,观察。

师:你们真是勤奋好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奖励你们看个动画片,课件示图。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

板书:《春晓》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2、背诵《春晓》这首古诗。

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

三,研探展评一:比正确朗诵古诗

1.师口述学习指导: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3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得最准确。

2.自研共探

a.生自由读古诗,师巡视。 B.小对子互读,正确。

3.学情展示

A.指名读,正音B.小组赛读。

4.师范读。

过渡:古诗要读得有节奏,让我们看着停顿符号,再把古诗读几遍,要求顿而不断。

5.生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四,研探展评二:比会认字

(一)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v gu shi古诗首眠处闻

口述学习指导:同学们先借助拼音自己拼读,然后对子互读,最后小组内齐读。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自学:生自由读2.合作:对子互读。

3.展示:指名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及时正音。五,研探展评三:理解感悟吟诵古诗

1,师口述学习指导: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再大声的读几遍《春晓》边读边想诗人在一个春雨过后的早晨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读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小对子可以交流。3分钟后我们一起交流。 2.学生自读,交流互动。 3.展示

理解诗意:

(1)指名读第一,二两行诗。

(2)读懂了哪些字词?能连起来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这是诗人早晨的所见所闻。

(3)齐读

一、二两行诗。

(4)指名读

三、四两行。

(5)这两句写什么时候的事?昨天夜里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6)齐读这两句诗我们来体会诗人的所想所感:

师: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感情。

(7)让我们带着作者爱春、惜春之情一起来背背这首是吧!(指名背诵、齐背)

六、研探展评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古、声、多”,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笔顺及位置,并书写。

2、生描红、练写。

3、指名上台写。

4、师生评议。

5、师范写。指导:“古”字横要长:“声”字上为“士”字:“多”字上下两部分一样,但要注意写成一上一下,一小下大。

6、生再次练写并组词。

七.归纳总结

《春晓》将一幅雨后的春景图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八:作业

1.背诵《春晓》

2.书写会写的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