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优秀9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1

活动目标

1、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2、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难点:能根据图标提示较完整的讲述故事情节,尝试讲出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看图讲述的经验,知道狮子是食肉动物。

物质准备:

1、自制看图讲述《狮子和兔子》 PPT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故事

师:今天辛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不过我想请小朋友通过一个谜语来猜一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谜语:此物老家在非洲,力大气壮赛过牛,血盆大口吼一声,吓得百兽都发抖(打一动物)

二、基本部分——讲述故事

(一)讲述图1,引导幼儿分析图1情节,引导幼儿讲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角色的心理活动。初步积累讲清楚故事情节的经验。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情节与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师:(出示图1)

(1)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2)你看到谁?它正在哪,做什么?

(3)狮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结合图标,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方法。

(1)出示ppt,结合图标介绍讲述方法

师:我们已经看明白发生在狮子和兔子之间的故事,我们试试把它们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只要我们按照这张图把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清楚,就能变成一段好听的故事。

(二)讲述图片2,引导幼儿在图标的提示下获得完整讲述的能力。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帮助幼儿看懂故事情节。

师:(出示图2)就在狮子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谁出现了?兔子怎么样?狮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引导幼儿迁移运用图1的讲述经验。

(1)将图标中的发现兔子换成鹿,并提示讲述方法。

师:正在狮子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狮子发现了谁?兔子怎么样?狮子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2)幼儿自主尝试讲述。

(三)讲述图片3、4、5、6,引导幼儿在巩固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基础上连续讲述三到四个情节。

1、教师出示图标,提出讲述任务,提示讲述方法。

师:(出示图3—6)接下来狮子做了什么?兔子和鹿怎样了?最后狮子的结果是什么?狮子心里会怎么想?请你试着按照狮子做了什么、兔子和鹿怎样了、狮子的心里怎么想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2、幼儿尝试按照图标独立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间、幼儿间相互讲述。

4、教师鼓励个别幼儿为小朋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示范完整讲述故事,提高幼儿讲述水平。

2、请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

活动总结

活动的开始环节,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此次故事里的主人公,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看图讲述、看着图去说。图是静止的,但事情的发生是动态的。幼儿通过看图,开始往往只能讲出表面、简单的情节。在开展叙事性讲述活动时,幼儿首先要理解讲述的主题与内�

通常幼儿观察图片都比较零散,在一幅画的讲述时,我通过连贯提问的方式,根据图标和事件发生的顺序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引导幼儿对语言进行构思,连贯的串联起来。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能够借助凭借物,在看图讲述的活动中用完整的语言将事件发展的顺序讲述出来,获得初步的讲述经验。在一日生活中,我也会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将看图讲述的方法内化,用在今后更多的语言活动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猜猜、说说,理解图书中的内容,并尝试运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

2.感受绘本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小狮子在各种环境下的心情与感受,懂得感恩的感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难点:

乐意精读画面,大胆猜想,尝试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

感受小狮子在各种环境下的情感变化,懂得感恩的感情。

活动准备:

《温情的狮子》绘本书 故事课件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情渲染,激发兴趣。

1.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对吗?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谁来告诉大家,请你来说一说。

联系生活经验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亲情的感受。

二、看看、猜猜、说说,理解故事内容。

(一)哆哆和狗妈妈的生活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狮子? (PPT1)

2.狗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呢?(PPT2) 他的身体长什么样?它叫什么?

3.狗妈妈怎样照顾哆哆呢?幼儿自由讲述——看图讲述。(PPT3)

4.(ppt4)播放《摇篮曲》,教师朗诵

5.你们心里觉得幸福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6.现在的哆哆长成什么样子啦?谁来说说看。狗妈妈怎么样了?(PPT5、6)

7.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哆哆愿不愿意离开狗妈妈?

8.小结:哆哆觉得虽然妈妈老了,可是和妈妈在一起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了。

(二)哆哆离开以后的故事

1.(PPT7—PPT9)哆哆和狗妈妈发生了什么事?狗妈妈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到了晚上,哆哆会想念妈妈的什么呢?(PPT10)

3.哆哆做梦梦到狗妈妈,它的心情怎样,从哪看出来的?它会怎么做?

(三)哆哆和狗妈妈相遇

1.(PPT11—PPT14)哆哆做了什么事?

2.哆哆的速度怎样啊?那又是什么力量让他飞起来的呢?

3. 什么叫做奄奄一息吗?看看狗妈妈的样子,请你说说看。(PPT15)

4.分开那么久,如果你是哆哆,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5.就在它们抱着对方的时候,警长来了,它下了什么命令?(PPT16、17)你看到开枪了,此时你想对警察说什么?心情怎样?

6.(PPT18):图上画的什么?

在讲述中,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画面,无形中渗透阅读方法。

根据图片信息的交流,让幼儿分段理解故事,大胆讲述哆哆的成长经历,感受哆哆在各种情景下的情感和心情变化,既让幼儿学会关注画面细节,增强阅读意识,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完整欣赏,感受故事主人公的情感。

1.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这本书的名字叫《温情的狮子》。(PPT19)

2.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最感动?

3.小结:我们应该学习哆哆这种有情有义的精神,去回报爱我们的人。

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体验哆哆和胖墩的情感牵挂,懂得要学会感恩。

四、延伸活动:

1.将《温情的狮子》投放在图书区供幼儿活动时观看。

2.在家中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温情的狮子》。

3.让幼儿在家中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学反思

《温情的狮子》这一绘本,就讲述了一个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故事。绘本是由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柳漱嵩先生所作。讲述的是一只失去亲生父母孤苦伶仃、成天打着哆嗦的小狮子在狗妈妈的养育下健康成长,最后成为马戏团里的大明星。可是他念念不忘狗妈妈,直至用生命保护她。在善良的狗狗的关爱下,本是凶悍的狮子,变得有情有意,知恩图报。我读到这本绘本时就想到我们大2班的孩子在看了这本绘本之后能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又能不能学会如何爱别人,以及怎么样回报别人的爱?带着这么多的'疑惑,邱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这一绘本《温情的狮子》。

带着之前的疑惑,我们翻开了这本书第一页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狮子?孩子们一下子说出了小狮子很可怜。尽管孩子们不认识字,但是孩子们对图片的观察很细致,他们可以从狗妈妈以及小狮子的表情中发现他们的特点。在看到图片狗妈妈在喂小狮子喝奶时邱老师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孩子们就觉得这个狗妈妈这是一个善良的妈妈,有爱心的妈妈,对小狮子倾注了自己全身心的爱。故事逐渐展开,孩子们也随着故事慢慢的紧张起来。接下来狗妈妈与小狮子分别的场景,邱老师也分别以围绕狗妈妈和狮子哆哆的心理的提问,让幼儿深入场景进行猜测与表演,来体验他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心情。

大班的孩子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见解。在最后的结局中作者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们班的孩子对此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狮子和狗妈妈已经死了,他们被猎人送到了别的地方;有的小朋友认为狮子会飞,带着狗妈妈飞到了别的安全的地方,然后永远一起生活在一起;有的小朋友认为狗妈妈为了救小狮子牺牲了自己,不管哪种结局,都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3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或实物,让幼儿了解狮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描述事物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绘画狮子,并能用色彩和线条进行装饰。

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狮子的威猛和力量,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狮子的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

绘画材料:白纸、彩笔、油画棒等。

音乐:一段描述狮子特性的音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一段描述狮子特性的音乐,让幼儿猜猜这是哪种动物。

展示狮子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狮子的特征(如:金黄色的皮毛、浓密的鬃毛、锋利的牙齿等)。

感知体验(深入了解)

引导幼儿观察狮子的图片或视频,并讨论狮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习性(如:狮子是群居动物,喜欢在夜晚活动,以捕猎为生等)。

通过故事或绘本的形式,讲述狮子的故事,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狮子。

绘画创作(实践探索)

教师示范绘画狮子的方法,重点讲解狮子鬃毛的画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线条和色彩组合。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狮子。

创作完成后,让幼儿互相欣赏并评价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引导幼儿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

讲述一些动物保护的故事或案例,激发幼儿对动物保护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狮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分析和描述事物的能力。同时,通过绘画创作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狮子的威猛和力量。此外,通过情感升华环节,让幼儿认识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4

【活动背景】

六、七岁正是幼儿换牙的时期,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牙齿的话题。孩子们在互相谈论时发现,牙齿有黑黑的、黄黄的;有长牙洞的,有的完全不成样子了,龋齿问题在幼儿中也严重存在。针对各种各样有病灶的牙齿,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疑问。我们向家长进行了对幼儿牙齿爱护情况的调查。发现多数家长都知道孩子的牙齿应该注意保护,饭后要刷牙。但对孩子们拒绝刷牙的行为并没有过多的指正,而是任其发展,长大了自然会好。而且睡觉前幼儿乱吃东西的现象占据大多数。同时,对如何指导6岁前幼儿正确的刷牙,使用什么样的牙刷等缺乏专业的指导。为此我们聘请了唐山市口腔医院儿童牙齿保健专家为家长举行了一场讲座。并结合这场讲座设计开展了 "爱牙行动"。此节活动只是"爱牙行动"的一部分。

【活动目标】

1.知道各个牙齿的名称,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及生长特点。

2.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3.培养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牙齿模型6个

2.幼儿自备牙刷、牙膏、小镜子、水杯、一盆清水

3.每人一份牛肉、饼干、黄瓜

4.课件(一):《狮子拔牙》的故事、课件(二):《保护牙齿》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课件(一):《狮子拔牙》的故事,引出课题。

①.师提问:孩子们,看完这个故事,谁来说一说,狮子为什么会牙疼?

幼儿:因为它吃了很多糖,糖会损坏牙齿,所以它的牙会疼。

幼儿:吃完糖不刷牙,它的牙就会痛。

②.师提问:那我们的牙齿是什么样的呢?

(请小朋友对着小镜子笑一笑,露出牙齿,并用手指敲一敲感受牙齿的硬度)幼儿:牙齿是白颜色的。

幼儿:牙齿敲起来感觉很硬。

2.请幼儿品尝食物体验牙齿的作用。

①.利用生活经验讲述牙齿的作用。

师提问:你们知道自己有多少颗牙齿呢?小朋友可以对着镜子数一数。(幼儿对着镜子数牙齿,并将结果告诉老师)

师导语:这么多牙齿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幼儿:帮我们吃东西。

师提问:怎样帮我们吃东西?

幼儿:牙齿可以将食物嚼碎,嚼碎了我们才能将吃的咽进肚子里。

师提问:每颗牙齿都能将食物嚼碎吗?

②.为幼儿提供食物,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不同牙齿的作用。

体验活动:请幼儿对照镜子仔细观察,咀嚼食物时,哪些牙齿作用最大?食物是怎样被一点点嚼碎的?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观察和体验食物嚼碎的整个过程。)●师提问:哪位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吃的是什么?它是怎样被嚼碎的?

幼儿:我吃的黄瓜、饼干,是先用前面的两颗门牙咬断,再用后面的牙齿一点点嚼碎的。

师提问:前面的两颗门牙长什么样子?

幼儿:扁扁的、直直的、平平的。

师提问:还有谁来讲讲你吃的食物是怎样被嚼碎的?

幼儿:牛肉不好咬,我先用尖尖的牙齿使劲扯断后,用后面的牙齿使劲才嚼碎的。

师提问:尖尖的牙齿长在什么位置?它挨着谁?

幼儿:(幼儿露出牙齿指给老师和小朋友看)它挨着门牙。

师提问:你们是用哪颗牙齿嚼碎食物的?

幼儿纷纷说:最后面的牙齿。

3.结合牙齿的作用认识牙齿的名称。

①.观看课件,掌握牙齿名称和作用。

师导语:刚才小朋友说的门牙、尖尖的牙齿和最后面嚼碎食物的牙齿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名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

(演示课件(二)的第一部分:牙齿的自我介绍)知识储备:上、下牙齿由中间依次向两侧为切牙、尖牙、磨牙。切牙的作用是将食物切断、尖牙的作用是将食物撕裂,而磨牙的作用是将食物磨碎。

②.幼儿分组观察牙齿模型,找出上下牙齿中切牙、尖牙、磨牙的具体位置。

③.幼儿对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与小朋友互相观察,再次确认三种牙齿的具体位置和名称。

(教师分组指导,巩固认识牙齿的作用。孩子们非常有兴趣的在牙齿模型、自己的牙齿和小朋友的牙齿中比较着寻找着。)

4.通过实践,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

①.发现问题:食物残渣留在牙齿上。

师导语:刚才小朋友照镜子的时候发现牙齿上有好多东西,那是什么呀?

幼儿:是刚才吃东西时留下的。(幼儿边照镜子边回答)

师导语:食物为什么会留在牙齿上?

幼儿:因为牙齿和牙齿之间有缝。

幼儿:因为饼干有点粘。

②.查找原因:牙齿上有食物会怎样。

师导语:这些东西留下来,牙齿们可不高兴了!谁知道是为什么?

幼儿:太脏了!

幼儿:会变臭的,有的人嘴里有口臭就是因为这样!

幼儿:我的牙齿变黑了,妈妈说是因为吃完东西不刷牙才会变黑的!

教师小结:牙齿上残留的食物残渣,如不及时清除,会引起蛀牙,牙齿变黑、变烂。

③.解决问题: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引发幼儿想刷牙的愿望。

师导语:那我们怎样才能将牙齿上的食物残渣清除掉呢?

幼儿:吃完东西要漱口。

幼儿:吃完东西要刷牙

师导语:你们会刷牙吗?

(幼儿讲述自己刷牙的经验和有趣的事情。)

④.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幼儿练习刷牙。

请幼儿用牙齿模型体验刷牙的正确方法。

请幼儿用自己的刷牙工具练习刷牙。

(教师在指导幼儿刷牙过程中,首先让幼儿漱口,观察吐出的食物残渣能使一盆清水变污浊,引发孩子坚持刷牙的积极性。)

5.掌握更多的保护牙齿的方法。

师导语:孩子们,再照照镜子看看我们的小牙齿怎么样了?

幼儿:变干净了、变白了!

师导语:除了漱口、刷牙,你还知道哪些方法保护我们的牙齿?

幼儿:少吃糖,否则会像狮子一样,牙齿全坏掉。

幼儿:睡前涮完牙后不吃零食。

师导语:下面请我们的"牙齿小博士"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如何保护我们的小牙齿?

观看课件(二)第二部分:《保护牙齿》了解龋齿的形成和如何避免外来因素对牙齿的伤害。

6.活动延伸:请幼儿自己设计记录表"你漱口了吗?"、"早晚要刷牙",实行自我监督保护牙齿计划。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明白爱护牙齿的道理,但在行动上却不是那么主动。设计活动时我始终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动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借助多媒体设计的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引起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活动分成三个大环节:

一、通过实践体验掌握牙齿的结构、名称和功能;

二、通过亲身感受发现问题,引发幼儿主动刷牙的愿望,并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结合生活经验和牙齿博士的讲解,了解保护牙齿的基本常识。

三个环节分工清晰,环环相扣。充分让幼儿了解牙齿,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去保护牙齿。活动采用了经验交流、实物观察、亲身体验、了解原因、表述总结等教学方式,让幼儿多方面地感知、感受,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幼儿的主动行为,活动的效果良好。

活动突出之一:教师的语言。对于每一个活动环节所需解决的问题,都是由教师的问题引导着幼儿来发现和解决的。例如:在"了解牙齿的作用、名称"的环节部分。我首先尝试了让孩子们利用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提问时用到了"这么多牙齿能帮我们做什么呢?"、"怎样帮我们吃东西?"、"每颗牙齿都能将食物嚼碎吗?" 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着牙齿的作用而提出的。问题的设计又完全是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情况而定,加之使用的词语简练,语气方面有所侧重,从而使孩子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幼儿的回答才更完整和准确,为下一个环节的过渡做好了铺垫。

活动突出之二:改变了以往"先认识牙齿名称,后了解牙齿作用"的教学顺序。我选择先由幼儿品尝食品,对照镜子观察牙齿的不同作用;其次让幼儿描述出这些牙齿的形态,使幼儿明确不同作用的牙齿形态也不同。这样,孩子们就会非常容易的记住牙齿的名称。这种"倒序"的教学方法,更多的为幼儿提供了自主体验、观察、交流和学习的空间。

活动突出之三:在孩子的亲身体验和操作中,我们给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建立了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让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例如:"学习如何保护牙齿、掌握正确刷牙"的环节部分。首先,让幼儿在对照镜子时发现问题:牙齿上有残留食物;其次提出问题:这些残留物在牙齿上会怎样?;然后请幼儿结合经验谈谈平时是怎样保护牙齿的?借此幼儿之间有了一次刷牙经验的交流,对不经常刷牙的幼儿有了一次触动。最后,孩子们在刷牙的过程中又深深体验到牙齿中的残留物有多脏,使孩子们对为什么要刷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结尾部分,通过动画形式,从医生的角度让孩子们更清楚地了解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促孩子们养成主动刷牙,自觉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活动后又继续开展了"醋蛋实验",了解龋齿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为自己的"爱牙行动"做记录。表一:《你漱口了吗?》--幼儿每嗽一次口就在自己号数后的格子里做一个记号。表二:《早晚要刷牙》--幼儿早晚刷牙就给相应的图案上色。培养幼儿的习惯,不是纸上谈兵,应该是落实于行动中。通过记录表让幼儿实现了自我监督,从而也使活动有头有尾,真正达到保护牙齿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5

设计意图:

舞狮子是中国民间用于欢庆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我园五十年大庆中由战士杂技团表演的舞狮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这可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看舞狮。回班后孩子们都三三两两地模仿舞狮子,为满足孩子的需要,让他们能亲身体验舞狮子乐趣,故设计此活动,并引导幼儿感受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多彩与独特风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创编狮子舞及狮子戏球的动作,并分别在A、B两段中表现出来。

2、启发幼儿配合乐曲自由表现狮子的神态和动作,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喜庆的气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舞狮子的影碟,录音带《舞狮子》。

2、与幼儿人数相当的狮子头饰、手偶狮子、绣球各一个,图片狮子、绣球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律动《狮王进行曲》进场。

(1)引导幼儿模仿狮子威风凛凛的神态以及走路的姿势。

(2)师:“狮子作为百兽之王,本领可大了。我想听听小狮子们都有些什么本领?”启发幼儿回忆园庆舞狮的情景。

2、欣赏影碟《舞狮子》。

(1)师:“原来狮子还有会跳狮子舞,玩绣球来庆祝节日的本领呢。从前,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舞狮子来庆祝节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快乐。”

(2)播放影碟,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狮子的动作和神态。

3、学习游戏《舞狮子》。

(1)熟悉游戏音乐。

①操纵狮子手偶和绣球,启发幼儿回忆影碟内容,并配放《舞狮子》音乐。

②引导幼儿了解乐曲AB结构,并分别用狮子及绣球图片表示。

③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观察教师操纵手偶进行表演。启发幼儿创编A段狮子的。动作及神情。

①播放A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演,鼓励他们自由发挥。

②师:“狮子是怎么随着音乐跳舞的?请小狮子们一起来表演吧!”引导幼儿随音乐摇头、摆尾、抖动、跳跃,充分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氛围。创编B段狮子舞。

①教师随着音乐讲述小故事:小狮子们正在玩耍,突然飞来一只漂亮的绣球,小狮子们可喜欢了,都抢着要玩,结果抢来抢去谁也玩不成。于是大家决定一起玩,轮流玩,大伙玩得真开心。

②教师舞绣球,引导幼儿跟着绣球一起做动作。

③启发碎步小跑、抢夺绣球、躲闪、跳起来扑绣球等,鼓励他们发挥想象,丰富动作。

(4)听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提醒幼儿在A、B两段做不同动作。

(5)完整游戏,逐步减少提示。

活动建议:

此活动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系列教育活动之一,配以其它民间艺术形式逐步进行。

活动反思:

体育活动—舞狮,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激励程度,幼儿参与的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烈,这就使得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比较容易忘乎所以,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激动情绪,在加上体育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发挥、自由活动,在这其中,我们老师也无法完全预料到活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舞狮活动时,一定要多观察幼儿的行动,再给予适当的提醒。比如,我们小朋友在游戏时经常发现小朋友们之间总不免有你推我,我撞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其实很危险,我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让全班的孩子一起来评价,一起来解决,怎样才能玩好舞狮的游戏。因此我在体育游戏“分角色”解决了以上问题,让孩子们明白狮子表演不能掉队,走路时不推不挤,还能有秩序地一个跟着一个走。又如:结合大型玩具游戏舞狮,大型玩具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玩的,在玩之前,我们先检查了一下大型玩的安全性,但在玩滑滑梯过程中,发现小朋友们喜欢从下爬到上,再倒滑下去,而且是头朝下地滑。发现了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做的事情是制止,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及录像来给小朋友们一起看,让孩子们知道身上的任何部位碰伤,出血了都很疼痛,而且有可能会有发炎、发烧或是有更加危险的事件发生。由此,小朋友们被录像中的小女孩的疼痛感受到:玩滑滑梯时更要注意不能倒滑,不能从高往下跳等。我们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提醒教育中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6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诙谐有趣的意境。

2、能有节奏的学习儿歌,并用普通话正确、清晰地朗读儿歌。

3、学习儿歌,尝试区分相似音。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重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尝试区分相似音。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清晰、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每人一本、图卡:狮子、虱子、小孩、石子、柿子、梳子、扇子;图片:傻子和狮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儿歌中出现的形象及物品,感知相似音。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讲述。

今天老师带来几张图片,我们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顺序:傻子、扇子、石子、柿子、狮子、梳子、虱子)

2、教师逐一把这些物品名称对称的写在黑板上,请幼儿看看这些字的发音有没有共同点。(翘舌:sh的'发音)

3、感知并尝试区分相似音。

这些都用sh来发音的词组我们把它叫做相似音。想不想来读一读这些有趣的词组。

这几个词语放在一起可以编成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

二、欣赏儿歌,感受《傻子和狮子》的诙谐幽默的情境。

1、出示图片,观察《傻子和狮子》的画面。

这首儿歌就藏在这个图片里,谁愿意来说一说图片里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猜测儿歌内容,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3、教师朗读儿歌,幼儿完整欣赏。

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来编编这首有趣的儿歌?

三、学习儿歌《傻子和狮子》理解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用正确、清晰、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1、根据图片用诙谐有趣的语气、语调将儿歌朗诵2~3遍,请幼儿讨论:儿歌中的内容与小朋友讲述的是否一样?儿歌里是怎么说的?(解决歌词)

2、有节奏的拍手朗诵儿歌。

这次我们加上拍手来练练这首儿歌,还能跟上吗?

3、逐一藏图、验证。(按情况重点指导幼儿学习这些相似词的正确发音,并练习。)

图片藏起来,还能边拍手边念出来吗?

4、根据拍手的速度练习儿歌。

四、游戏:儿歌接龙

1、全体幼儿接龙:教师一句幼儿一句。(按情况练习)

2、分组接龙:左边一句右边一句。

小朋友,敢不敢自己挑战一下?

3、个别接龙:老师请到谁,谁接下一句。

五、自主阅读小书郎诵儿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7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直观的图片和影像更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掌握所学的知识。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欣赏狮子及其范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2、通过听故事、画狮子等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中抓住狮子的特点,并能够进行适度的发挥。

难点:狮子头部鬃毛特征的表现。

活动准备

《狮子王》动画片片段,雄狮和小狮子的。几组对比的图片,表现狮子的范作,卡笔、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用《狮子王》这部动画片真的一些片段来激起孩子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请你们仔细看看它是谁?(教师播放动画片)

师:动画片播完了,小朋友们知道它是谁吗?(小狮子)

板书课题——狮子大王

(二)分析师子的特征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动画片小朋友是否看出大狮子和小狮子之间的区别,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狮子大王的特征:有鬃毛、吊眼、鼻子大、嘴巴大、牙尖、耳朵圆等特点。

(三)学习绘画狮子的鬃毛

教师讲解狮子王很爱漂亮,所以也有不同款式的鬃毛。教师展示树叶、向日葵、太阳鬃毛的画法。此外,教师还用不同的线条展示狮子王鬃毛的画法。

总结:为小狮子添加的鬃毛有直线的、曲线的、折线的,大家都做的很好!

(四)延伸环节

请小朋友用丰富多彩的颜色画一只自己喜欢的狮子。

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主体性,为此本堂课始终坚持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即实现主体与主体的对话、交流。

在具体的备课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是以一个引导者出现,让幼儿自主发现,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及创新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狮子鬃毛的特点,让幼儿自主创新。

将主体间性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即教师和幼儿都是平等、对话的主体。由教师播放影片,然后让学生自主发现狮子的特征如圆耳朵、嘴巴大、牙齿尖等等。由此,进而引导学生用不同线条来展示狮子的鬃毛,教师先演示,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绘画狮子鬃毛的任务,最后由教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

总之,本堂课教学气氛较好,小朋友们都能踊跃发言并基本掌握了狮子鬃毛的画法,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分配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8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理解: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了解狮子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情感与态度: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技能与操作:通过绘画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二、活动准备

狮子图片或视频资料。

绘画材料:画纸、颜料、画笔等。

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狮子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狮子的特征。

提问:“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

2. 主体活动(20分钟)

(1)了解狮子

教师介绍狮子的基本特征:鬃毛、吊眼、鼻子大、嘴巴大、牙尖、耳朵圆等。

引导幼儿讨论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2)绘画狮子

教师示范如何画出狮子的基本形态,强调狮子的特征。

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用色、均匀涂色。

提醒幼儿注意狮子的表情和动态,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狮子。

3. 交流与分享(5分钟)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感受。

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4. 延伸活动(5分钟)

播放关于狮子的儿歌或故事,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狮子的了解。

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寻找关于狮子的书籍或图片,与家长一起分享狮子的知识。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狮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狮子》 9

制作材料:

一张彩纸、 一次性口杯 、易拉罐 、胶棒、 彩笔 、剪刀、 双面胶

制作过程:

1. 把一次性口杯剪成细条。

2. 把剪开的条向上握彩色朝上。

3. 在中间画出鼻子、眼睛、嘴。

4. 在长方形纸的两边粘上双面胶。

5. 用彩纸把易拉罐卷起来。

6. 剪下两个小三角是狮子的耳朵。

7. 把双面胶粘在狮子头的背面。

8. 粘在易拉罐的'一边。

9. 再把彩纸剪下一条。

10. 把剪下的一条粘在易拉罐的另一头,是狮子的尾巴。

11. 小狮子做好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