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狼鸟】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一、文学常识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人,是我国的文学家。
《狼》这篇课文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聊斋”指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指记录(述),“异”指奇异怪异的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二、通假字
止同“只”,只:只是,仅仅
三、古今异义词
屠自后断其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
四、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名词作动词)
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胁迫。(名词作动词)
狼不敢前 前:向前(名词作动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从柴草堆中打洞(名词作动词)
止增笑耳 笑:笑料(动词作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五、包含“狼”字的成语
狼吞虎咽、声名狼藉、鬼哭狼嚎、豺狼当道、杯盘狼藉、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狼狈为*、狼狈不堪、狼奔豕突、狼心狗肺、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