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旅鼠之谜》教案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课《旅鼠之谜》教案 篇1

旅鼠之迷

山西省 灵丘二中 张杰

教学目标 :

1.  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  学生能从文章中学会思考,并能给自己以启示。

3.  让学生了解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4.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写作短小篇章。

教学重点:写作观察小文章。

教学难点 :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还有更奇的,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莫非要招引天敌来吃掉自己?还有更奇的,要是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将下去,这叫“旅鼠死亡大迁移”。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研究好几个世纪了,至今还没有解开迷团。这篇《旅鼠之迷》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个奥秘。

二。简介作者

位梦华,1940年出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

1991年6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深入到啊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以后,在对北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的北极考察事业奔走呼吁。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95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默读课文

2.  根据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1)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2)       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象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3)       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四。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1.  默读课文

2.  你能否说说文章中值得你思考的地方,并与你的组员交流一下。

3.  想想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表达出的思想。

4.  归纳归纳文章所能给予我们的启示。

如:(1)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

(2)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迷。

(3)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定内打破生态平衡,就会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4)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三大奥秘,默读课文。

二、了解文章写法。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1、  记叙的要素衡量: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2、  通篇几乎都是“我”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是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

3、  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4、  吸引读者,适合阅读心理,让人喜欢。

三、观察小短文写作

1、可见文中人物都是喜欢观察而且喜欢探究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应该学习他们,我们也应该养成平时多留心我们周围的事物的习惯,作一番研究,请有这样习惯的同学保持你的风格,而没有这种习惯的同学,现在就请开始吧。

2、布置小短文写作:观察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并试着去了解它,写一段文字,尽量给人带来新奇感。

四、作业 布置

1、完成语文作业 本中的相关练习。

2、可以继续你的观察作文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篇2

【教学步骤】

一、多角度感知

1、多媒体播放电视纪录片《北极纪行》片段。

2、伴随各种“旅鼠”图片,播放课文的音频朗读,学生听,思考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3、将感受用“从……看,这是一篇……的文章”表达出来。

提示:可以从内容、构思、表达方式、写法、主旨等方面说。

如:从内容看,这是一篇介绍旅鼠之谜的文章。

从构思看,这是一篇通过对话展开内容、表达知识的文章。

从表达看,这是一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知识性和趣味性完美融合的的文章。

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特点的文章。

二、多侧面探究

1、探究文体特点:

有人说,这是一篇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特点的文章,我们就分别将其作为记叙文、说明文来读,从记叙的要素、说明的方法两个侧面来探究。

⑴读记叙文,找出记叙的要素。

提示: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⑵读说明文,体味说明的语言。

典型的说明性语言示例:

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用作比例、列数据的方法使要说明的道理准确、严密)

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物遍布北极草原,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还是地广鼠稀,不可能发生严重的饥荒。“啮齿类动物”“每公顷250只”都显得非常严谨科学。

⑶小结:

这样看来,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2、探究文章启示: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请从不同角度思考。

点拨:

⑴“旅鼠之谜”“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明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⑵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⑶美国的丹尼斯、中国的位梦华等科学家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⑷“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⑸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⑹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三、多方式积累

1、提要式:可以用概括提要的方法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如:旅鼠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旅鼠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2、摘要式:

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3、感悟式:

将自己读文章后的所思所感记下来。

如: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学者先要会疑,这篇文章的标题充满神秘色彩,引人入胜,可以尝试以标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质疑,进而阅读,从而释疑,并且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教学步骤〗

1、欣赏旅鼠图片导入。

2、围绕课文的标题多角度质疑;在文中寻找疑问的答案。

3、再读课文,就课文其他部分进行再次质疑。

4、讨论释疑,给出答案。

5、总结学法。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 写作手法。

2、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这一特点。

3、锻炼我们的研究能力。

4、自我复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难点: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说明文的杂交体);

多角度理解本文给人类的启示。

[课前准备]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媲美 挑衅 笃信 啮齿 迷惘

2、解释下列词语

鼠目寸光: 吵吵嚷嚷:

前赴后继: 相辅相承:

[课堂导学]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你知道旅鼠的“谜”有哪些吗?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

2、除了文章里边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其实旅鼠身上还有许多的谜,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提出你的疑问。

(1)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2)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3)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呢?

……

3.同学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二、内容探究

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提示:文中的这些数字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

三、品读课文

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是因为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那它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记叙的框架:

对话的方式:

说明的方法:

四、拓展迁移

1、收集或观察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示例:危地马拉多基萨地区有一种特产蜘蛛,当地土著居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织窗纱的能手”,又 有人叫它彩蛛,是因为它拉出的丝在阳光下闪出红、黄、蓝、青等多种色彩。彩 蛛结网讲述很高,先吐出粗粗的经纬线,然后,顺着经纬线吐出细细的丝,织成一张密密的连蚊虫也钻不进的彩色网,把整个窗框封得严严实实,一般三天就能完 工。晚上有趋光虫扑到窗纱上,它就爬过去捕捉。

2、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北极昆虫的绝技

①在北吸地区,由于环境严酷,气候恶劣,昆虫的种类要少得多,总共也不过几千种,主要有:苍蝇、蚊子、螨、蠓、蜘蛛等。其中,苍蝇 和蚊子的数量很多,占昆虫总数的60%~70%。

②大的动物和鸟类,可以靠身上的长绒毛抵御严寒,但昆虫却永远只能赤身裸体。那么,它们怎样才能度过北极严酷的冬季呢?实际上,绝大多数昆虫,在一年当中大约有9个月的时间身体都处在冷冻状态,它们存在于土壤、泥巴或沼泽里,和周围物质冻在一起。我们知道冰是一种晶体,但是,如果昆虫的身体结晶的话,就有可能扭断它的脉管从而破坏其肌体。为 了防止这一点,北极的昆虫们演化出了一种绝技,就是它们能够自动地将其细胞中的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有效地避免结晶。还有北极的牛蝇,是一种极可怕的寄生昆虫,它将卵下在驯鹿的绒毛里,孵化出来之后即 钻进驯鹿体内,顺着血管周游全身,长大之后又回到驯鹿的脊梁骨附近,穴没而居,而且开了一个天窗,以便呼吸新鲜空气,直到长成之后钻出驯鹿体外,进行 新的一轮繁衍生殖。按理说,小驯鹿细嫩鲜美,又无防御能力,是最好的美食佳肴,但牛蝇却从不攻击它们。因为如果牛蝇在小驯鹿身上产卵繁殖,虽然要容易得多,但却有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蝇本身也就难以生存下去了。小小的牛蝇,竟早在人类数十万年之前就懂得如此深奥的道理,不得不引起人类去深思。不仅如此,牛蝇在每群驯鹿中下卵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它们使受卵驯鹿的头数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也尽量避免在同一头驯鹿身上下卵 过多。如果在一群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 可能导致整个驯鹿群的灭绝。而如果在同一头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其死亡,或者由于体弱而被天敌吃掉。这样,它们的后代也就会随之同归于尽了。

③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毕竟北极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昆虫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和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而人类所用的红外线控测器,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不仅庞大笨重,而且所显示出的图像还模模糊糊。若与小小的蚊子相 比,人类落后了不知有多少个世纪。至于那些蛾子和蝴蝶们,是怎样相距遥遥就能谈情说爱,就更使生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④在北极的陆地上进行野外工作,最可怕的东西是黑蝇。它们有非常灵敏的嗅觉,老远就能闯到人的气味,便立即成群结队地飞来,“嗡嗡”叫着,轰炸机似的,使人心惊 肉跳。因为即使你穿再厚的衣服也没有用,它们那钢针一般的嘴,连脚上的老皮也能叮透,然后深深地扎进你的肉里,吸食你的血液。与此同时,还吐出一种毒液。被叮咬之处,凸起一个大泡,肿胀疼痛,甚至溃烂,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⑤在北极,昆虫的世界就是这样奇妙。

1.生活在北极的大多数昆虫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们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如此深奥的道理”指的是什么?这一点对人类有什么启示?

3.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例子:

4.从文中介绍的北极昆虫绝技中,我们可以得出一条什么自然规律?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篇4

一、 教学设计说明

1、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提醒人类已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本课《旅鼠之谜》就深刻反映了人类的无限制繁衍所带来的问题。课文虽是自读课,但带给人们的反思却是深刻的。本文内容浅显,极易理解,但本着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2、整体思路

(1)轻松的话题导入 。

(2)在分角色朗读课文后,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3)通过追问,分析课文其次部分。

(4)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带给人们的启示。

(5)分析本文与其它说明文的区别。

(6)讲述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奇异的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二、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极有趣味的说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说明文。文章叙述“我”与丹尼斯的交谈,“我”时而怀疑,时而“惊讶”,时而“迷惘”,时而猜测,进而疑惑,最后还有一出滑稽戏,结句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亦庄亦谐。采用这种方式讲旅鼠之谜,具有艺术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解人疑惑,发人深思。本文的重点,不是在给人们讲述故事,而是在于引发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此文十分感兴趣,这是个极好的切入点,并且课文也十分浅显,因此,对于教材的理解问题应该不大。但学生的见识短浅,思路狭窄,因此,还是应该简单的查找资料,开阔视野。另外,本文对人类的启示是个难点,学生想的也许不够全面和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

(2)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1、重点拟定原因及怎样落实。

(1)全文围绕旅鼠的三大奥秘展开,后“我”进行追问,使人们对旅鼠有了全面的认识。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学习本文,应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在读书中落实这一问题。全文共二十八个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奥秘的应从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读这一部分,对抓住全文主要内容很有帮助。文章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分角色朗读会更适合本文,学生也会更感兴趣。朗读后,圈点勾画把握内容要点。

(2)难点设置的原因及怎样突破

文章内容虽浅显,但给人们的启示却是极其深刻的。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想通过本文引发人们的思考。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学生难于把握的。因此确立为难点。如果说一个人的智慧是小智慧,那么众人的智慧就应该是大智慧。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们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并吸收他人的智慧,这样看问题就会更深入一些。因此,在朗读完课文之后,我采取让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学难点 ,并且在适当的时机教师加以点拨,相信学生会对这一问题有所认识的。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1、选择哪些媒体?何时用?怎样用?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开始时,展示学生的自读情况一览表。后播放收集到的旅鼠的图片。研究启示时,利用多媒体把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和补充的材料投影其上。

2、如何教?如何学?

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和研讨氛围。对于本文,我采用朗读、点拨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来认识课文引发的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针对群体中的共同任务,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相互讨论补充,增强合作意识。

六、教学过程 设计

1、导入

2、让学生为课文设计一个总体问题。

3、欣赏旅鼠图片。

4、读课文,对问题进行解答。

5、对课文的其他部分进行简单的分析。

6、抓住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7、分析本文与其它说明文的区别。

8、讲述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奇异的现象。

9、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我们学过的文章,大致都有分类,以你所掌握的文体知识,你觉得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的文章?

(1)记叙文。

理由:通篇都是对话形式,又有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2)说明文

理由:全篇讲的是旅鼠的知识,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如果我们把丹尼斯的话抽出来,本文就是一篇说明文。这是这篇文章的特殊之处,用记叙文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

因此,本文文体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体,它的优点是既给人以知识又使人读来饶有兴趣。--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学生再读课文:

思考:1)旅鼠的三大奥秘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列的?2)我们的心理描写和发问的句子有哪些?起到什么作用?3)对话的详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安排? 小结: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趣味性和隽永所以读来很有趣味。

(二)拓展延伸:

A、尽管人类一天也没有停止对大自然的探索,但是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你还能说出一些人类未_的自然之谜的吗?

B、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然之谜的探索文章。

C、本文有许多成语,请将文章中这些成语连缀起来,写一篇文章。

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教案 篇6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从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连想到人类毫无限制的繁衍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从而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关注生态平衡问题。内容前显,但带给人们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1、 图片导入,阅读课文,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带给人们的启示。

3、 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体)。

4、 讲述自然界还有那些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5、 课堂练笔:把你这堂课的收获、感想写下来,注意推敲词句。

教学目标

1、 概括北极旅鼠三大奥秘。

2、 多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3、 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说明文的杂交体)。

4、 培养学深热爱科学,用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5、 课堂练笔。

教学重点:

1、概括旅鼠三大之谜。

2、多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教学难点:

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访旅鼠图片)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他们的奥秘。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会产生探索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1、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写了旅鼠的三大之谜。这些内容集中在课文的那几个段落?7至17段,这三大之谜是通过丹尼斯和“我”的对话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这几个段落。朗读时要注意旅鼠之谜的句子。

2、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旅鼠三大奥秘,要求语言要准确、见解。三大奥秘(1)繁殖能力惊人,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约百万只后代。 (2)能控制繁殖,一旦过多,就停食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3)周期性死亡大迁移,汇成数百万的队伍,葬身大海。

三、讨论、探究

1、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 作者写作本文只是向人们介绍旅鼠的奥秘吗?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美国35年就增长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2) 想一想,说一说在本文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启示?

1、A、 自然界本身就有调节剂制,一旦被破坏,会相新的平衡转化。B、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C、 从位梦华、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D、探索奥秘要有创新思维,敢于吃苦的精神。E、 大自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于人类去研究。

2、 把思考的结果拿到小组交流、讨论。

3、 找代表发言。

四、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

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学过的文章,大致都有分类,以你所掌握的文体知识,你觉得这是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并说说你的理由。

(1) 记叙文。理由:通篇都是对话形式,又急需的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经果--“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果--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自己的感想。

(2) 说明文。理由:全篇讲的都是旅鼠的知识,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特殊之处,作者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因此,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体,它的优点是既给人以知识又使人读来饶有兴趣。五、拓展,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旅鼠的奥秘,科学家研究了几个世纪,至今也未解开谜团。大自然神秘莫测,尽管人类一天也没有停止对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你还能说出一些人类为_的自然之谜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