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案(精选9篇)

好的数学教学教案很有意义的。教学设计是老师对每一课时做的特定教学方式的规划,是一个老师对他的工作尽职尽责的表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9篇初三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全章教案 篇1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重点是对二次根式的性质1和性质2的理解及应用,难点是性质1和性质2的区别与联系,上完本节课后,我的反思如下:

1.由于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的内容,是一节新授课,而且所有学生没有教科书,因此如何在没有教科书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在备课时我就按照目标让学生明白、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总结的指导原则进行认真备课,尤其对例题与练习题也进行了精心的挑选,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顺序安排,并且认真制作了课件,便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难点的解决。

2.在实际授课中,在让学生明白了本节学习目标后,通过以下步骤让学生认识、理解、并掌握本节知识:(1)让学生回顾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概念,并且通过一个思考栏目的四道题,得出二次根式的定义后又复习了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2)通过练习掌握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二次根式的条件,并经过例1掌握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3)通过练习让学生得出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进而掌握公式的一般推导方法;本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让学生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特别是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在做完思考题之后,学生自己就初步得出了结论,而且通过其他学生的补充越来越完善。

4.让学生自己找出性质1和性质2的区别与联系,虽然不够系统和完整,但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5.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课堂时间把握不精确的问题,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以致有深度的练习没时间完成,结束的也比较仓促。在今后教学中,应注意时间的掌控。

6.在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和互动学习方面还有欠缺。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探索求知进行了引导,并且鼓励大家自己得出结论,但在互动方面做的还不够,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立思考,很少与同学合作交流,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样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通过这次公开课,使我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学习好的一面,对不足之处进行改善,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首先师生一起来复习上节课点的轨迹的概念及两层含义和常见的点的轨迹前三种。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点的轨迹?它的两层意思是什么?请结合讲过的常见点的轨迹解释两层意思。

2.上节课我们讲了常见的点的轨迹有几种?请回答出其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点的轨迹的三种,我们教科书中有五种常见的轨迹。本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常见点的轨迹的后两种。教师板书“点的轨迹之二”。

(二)整体感知

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点的轨迹的定义,解释由定义得到的两层意思,提问学生来解释上节课常见的三个轨迹的两层意思。

圆是图形——这个图形是轨迹。

它符合的两层含义:圆上每一个点都符合到圆心O的距离等于半径r的条件,反过来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r的每一个点都在圆上。所以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解释线段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两层意思,然后正确地回答出这两个点的轨迹。

在复习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了解其它的两个点的轨迹、由于第

四、第五个点的轨迹学生比较生,这样还要指导学生复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特别是在两条平行线内取一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点的取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在学生学习常见的五种轨迹的后两种轨迹没有感性、直观的印象之前,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复习已有的知识:点的轨迹的定义、定义的两层意思、前三个常见的轨迹等,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三个轨迹来解释定义中的两层意思。这样对后两个点的轨迹的教学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提问:已知直线l,在直线l外取一点P,使P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这一点怎么取,具有这个性质的点有几个?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来完成。由师生共同找到在已知直线l的两侧各取一点P、P′,到直线l的距离都等于d.教师再提出问题,现在分别过点P、P′作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l

1、l2,那么直线l

1、l2上的点到已知直线l的距离是否都等于已知线段d呢?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时反过来再问,除直线l

1、l2外平面上还是否有点到已知直线l的距离等于d呢,学生一时并不一定能答上来,经过学生讨论研究,最终学生还是能正确回答的,这就是说到已知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点只有在直线l

1、l2上。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第四个轨迹,教师把轨迹4板书在黑板上: 轨迹4: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并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d的两条直线。

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已知直线l1‖l2,在l

1、l2之间找一点P,使点P到l

1、l2的距离相等,这样一点怎样找?有前面问题的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都能找到点P,再过点P作l1的平行线l,这时提出问题:

1.直线l上的点到直线l

1、l2的距离是否都相等;

2.到平行线l1,l2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否都在直线l上?有前一个问题的铺垫和前四个基本轨迹的启发,学生很快地回答出第五个轨迹的两层意思,而且回答是非常肯定的。总结归纳出第五个轨迹:

轨迹5:到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接下来为了使学生能准确的把握轨迹

4、轨迹5的特征,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练习题:

1.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轨迹;

2.已知直线AB‖CD,到AB、CD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对于这两个题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画图探索,然后回答出点的轨迹是什么,学生对于这两个轨迹比较生疏回答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要从规律上和方法上指导学生怎么回答好一些,抓住几处重点词语的地方:如轨迹4中的“平行”、“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两条”,或轨迹5中的“平行”、“到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相等”、“一条”。这样学生回答的语言就不容易出现错误。

接下来做另一组练习题: 判断题:

1.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直线。

( )

2.和点B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轨迹,是到点B的距离等于2cm的圆。

( )

3.到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等于5cm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的平行且距离等于5cm的一条直线。

( )

4.底边为a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轨迹,是底边a的垂直平分线。

( )

这组练习题的目的,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这组习题的思考,回答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之间互相评议,找出语言的问题,加深对点的轨迹的进一步认识和规范化的语言表述。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主要讲了点的轨迹的后两个。从知识的结构上可以知道:

从方法上能准确地回答点的轨迹和能把所要回答的轨迹问题辨认出属于哪一个常用的基本轨迹。

从能力上学生通过旧知识的学习,学生自己能归纳出五个基本轨迹,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对于基本轨迹的应用还要逐步加深,特别是在今后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时要用到这些知识。所以常见五个基本轨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五)布置作业 略 板书设计

九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降次”化一元二次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学会用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ax+b)2-k=0(k≥0)的方程。

3、引导学生体会“降次”化归的思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ax+b)2-k=0(k≥0)的方程。

难点:通过分解因式或直接开平方将一元二次方程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p=1,q=1,则pq=l(),若pq=l,则p=1,q=1();

(2)若p=0,g=0,则pq=0(),若pq=0,则p=0或q=0();

(3)若x+3=0或x-6=0,则(x+3)(x-6)=0(),

若(x+3)(x-6)=0,则x+3=0或x-6=0();

(4)若x+3=或x-6=2,则(x+3)(x-6)=1(),

若(x+3)(x-6)=1,则x+3=或x-6=2()。

答案:(1)√,×。(2)√,√。(3)√,√。(4)√,×。

2、填空:若x2=a;则x叫a的,x=;若x2=4,则x=;

若x2=2,则x=。

答案:平方根,±,±2,±。

(二)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由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你能想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吗?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降次”化一元二次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给出1.1节问题一中的方程:(35-2x)2-900=0。

问:怎样将这个方程“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

(三)探究新知

让学生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再利用“复习引入”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按课本P.6那样,用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将方程(35-2x)2-900=0“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

(四)讲解例题

展示课本P.7例1,例2。

按课本方式引导学生用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引导同学们小结:对于形如(ax+b)2-k=0(k≥0)的方程,既可用因式分解法解,又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步骤是:把方程化成一边为0,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本节课主要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形式,然后使每一个一次因式等于0,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两个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直接开平方法的步骤是:把方程变形成(ax+b)2=k(k≥0),然后直接开平方得ax+b=和ax+b=-,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注意:(1)因式分解法适用于一边是0,另一边可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形如(ax+b)2=k(k≥0)的方程,由于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规定k≥0,当k<0时,方程无实数解。

(五)应用新知

课本P.8,练习。

(六)课堂小结

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通过“降次”,把—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哪些?基本步骤是什么?

3、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什么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七)思考与拓展

不解方程,你能说出下列方程根的情况吗?

(1)-4x2+1=0;(2)x2+3=0;(3)(5-3x)2=0;(4)(2x+1)2+5=0。

答案:(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和(4)没有实数根;(3)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通过解答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三种情况。

布置作业

九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根据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能对方程解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猜想、探讨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通过对方程解的合理性解释,培养学习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难点

找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方程。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从实际问题引入的基本概念,学习方程的基本解法之后所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最后一节的实践与探索,都是为了给与学生都创造一些探索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学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从实际情景寻找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过程与互动设计

(一)温故知新

1、请同学们回忆并回答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

第二步: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第三步:根据这些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简称关系式),从而列出方程;

第四步: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第五步:在检查求得的答数是否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后,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步骤一样。

我们先来解一些具体的题目,然后总结一些规律或应注意事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

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

(1)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

1米吗?

(2)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

【答案】①底端将滑动1米多

②提示:先利用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

2、【探究活动】1.某商店1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3月份的利润达到3000元,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精确到0.1%)?

(1)学生讨论:怎样计算月利润增长百分率?

【点评】通过学生讨论得出月利润增长百分率=月增利润/月利润

例8 某商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56元降为31.5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分析:若一次降价百分率为x,则一次降价后零售价为原来的(1-x)倍,即56(1-x);第二次降价的百分率仍为31.5x,则第二次降价后零售价为原来的56(1-x)的(1-x)倍。

解:设平均降价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

56(1-x)2=31.5

解这个方程,得

x 1 = 1.75,x2=0.25

因为降价的百分率不可能大于1,所以x1 = 1.75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要求的是x=0.25=25%

答每次降价百分率为25%。

【跟踪练习】

某药品经两次降价,零售价降为原来的一半。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一样,求每次降价的百分率(精确到0.1%)。

【友情提示】我们要牢牢把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①整体地,系统地审清问题;②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③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某商品原价200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148元,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

A)200(1+a%)2=148 (B)200(1-a%)2=148

(C)200(1-2a%)=148 (D)200(1-a2%)=148

2、为绿化家乡,某中学在20_年植树400棵,计划到20_年底,使这三年的植树总数达到1324棵,求此校植树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四)达标测试

1、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100万元,第一季度的营业额共80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则所列方程应为()

A、100(1+x)2=800 B、100+100×2x=800 C、100+100×3x=800 D、100[1+(1+x)+(1+x)2]=800

2、某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两年内植树面积由30万亩增加到42万亩,若设植树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根据题意列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某农场的粮食产量在两年内从3000吨增加到3630吨,平均每年增产的百分率是多少?

4、某小组计划在一季度每月生产100台机器部件,二月份开始每月实际产量都超过前月的产量,结果一季度超产20%,求二,三月份平均每月增长率是多少?(精确到1%)

5、某钢铁厂今年一月份的某种钢产量是5000吨,此后每月比上个月产量提高的百分数相同,且三月份比二月份的产量多1200吨,求这个相同的百分数

五、课堂小结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5

- 九年级数学《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并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法、学法和辅助手段

情境引人,游戏探索,游戏体验,拓展新知。 学

参与活动,发现新知;探究合作,体验新知;抢答活动,巩固新知;听故事,拓展新知。 教学辅助手段

红、白球若干,不透明盒子两个,骰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彩票吗?中过奖吗?

师:我们来模拟买彩票中大奖,请你们在纸上写出一个� 学生写好后,展示开奖结果。

师:有中奖的吗?请举手,我为中奖的同学准备了奖品。 (为个别中了奖的同学发奖品,安慰没有中奖的同学) 师:买一注彩票一定能中奖还是可能中奖? 生:可能中奖。

师:我们这个游戏中一定要中奖,你能算出至少要买多少注彩票吗? (少数同学在算,很多同学不知道怎样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年级数学(上)《概率初步》的学习,《概率初步》会告诉我们怎样计算。我们今天就学习第一节《随机事件》。请打开教材。(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分组活动)问题1:

5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笔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笔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 (1)小军首先抽到的号共有几种可能?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 (3)抽到的序号会是0吗? (4)抽到的序号会是1吗?

问题2 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

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 (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 (3)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 (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

1、学生猜测以上问题的结果,并判断以下三事件是什么事件:(师点评) (1)出现的点数大于0。 (2)出现的点数是7。 (3)出现的点数是4。 三、

抢答游戏,应用新知 例1、判断以下事件是什么事件。 ①

袋中只有5个红球,能摸到红球。 ②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动画片

袋中有3个红球,2个白球,能摸到白球。

将一小勺白糖放入

水中,并用筷子不断搅拌,白糖溶解。 ⑤

测量某天的最低气温,结果为-150℃ ⑥

任意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

一个鸡蛋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从六层楼的阳台掉下来, 砸在水泥地面上,没有摔破。

例2、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16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再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从袋中摸出一个球。 (1)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

(2)如果两种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3)你能摸出红球吗? 四、拓展新知

思考:小明和小刚在玩掷骰子游戏,二人各执一枚骰子。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奇数,小刚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共同完成本题。 五、反思小结,回味新知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体会到了什么?

3、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作业:教科书习题25.1第1题。 教学设计说明 (一)设计思想:

1.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习。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学习。3.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学习

可编辑

九年级的数学教案 篇6

声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

阅读自学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1)自由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

(2)观看相关的录像;

(3)讨论对以上的应用例子怎样归类

在此基础上,老师综合学生所举的例子和初步的分类方法,进行总结性的讲解。

1、声与信息:

计算: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高山多远?(当时气温是15℃)

学生算出结果后,清楚回声可以测出距离。

(1)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2)介绍声呐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现代声呐技术的应用方面。

(3)介绍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

(4)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

2、声与能量:

介绍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超声振动除结石。

超声波洁牙。

课堂小结:

声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课后作业: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相关内容

九年级的数学教案 篇7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 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 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 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 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 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 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中学数学九年级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通过复习可直接化成x2=p(p≥0)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入不能直接化成上面两种形式的解题步骤。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讲清"直接降次有困难,如x2+6x—16=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2。难点与关键:不可直接降次解方程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化为"的转化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解下列方程

(1)3x2—1=5 (2)4(x—1)2—9=0 (3)4x2+16x+16=9 (4) 4x2+16x=—7

老师点评:上面的方程都能化成x2=p或(mx+n)2=p(p≥0)的形式,那么可得

x=± 或mx+n=± (p≥0)。

如:4x2+16x+16=(2x+4)2 ,你能把4x2+16x=—7化成(2x+4)2=9吗?

二、探索新知

列出下面问题的方程并回答:

(1)列出的经化简为一般形式的方程与刚才解题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呢?

(2)能否直接用上面三个方程的解法呢?

问题2: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场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1)列出的经化简为一般形式的方程与前面讲的三道题不同之处是:前三个左边是含有x的完全平方式而后二个不具有。

(2)不能。

既然不能直接降次解方程,那么,我们就应该设法把它转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方程,下面,我们就来讲如何转化:

x2+6x—16=0移项→x2+6x=16

两边加(6/2)2使左边配成x2+2bx+b2的形式 → x2+6x+32=16+9

左边写成平方形式 → (x+3)2=25 降次→x+3=±5 即 x+3=5或x+3=—5

解一次方程→x1=2,x2= —8

可以验证:x1=2,x2= —8都是方程的根,但场地的宽不能使负值,所以场地的宽为2m,常为8m。

像上面的解题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可以看出,配方法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1)x2—8x+1=0 (2)x2—2x— =0

分析:(1)显然方程的左边不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因此,要按前面的方法化为完全平方式;(2)同上。

解:略

九年级数学全章教案 篇9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的概念,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应用。

复习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利用这个所学知识探索一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他的运用。

重点

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难点

区别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一、复习引入

1.(老师口问)口答: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什么性质?

(老师口述):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学生活动)作图题。

(1)作出线段AO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2)作出三角形AOB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延长AO使OC=AO,延长BO使OD=BO,连接CD,则△COD即为所求,如图所示。

二、探索新知

从另一个角度看,上面的(1)题就是将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因为OA=OB,所以,就是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后与它本身重合。

上面的(2)题,连接AD,BC,则刚才的关于中心O对称的两个图形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AO=OC,BO=OD,∠AOB=∠COD

∴△AOB≌△COD

∴AB=CD

也就是,ABCD绕它的两条对角线交点O旋转180°后与它本身重合。

因此,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学生活动)例1从刚才讲的线段、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外,每一位同学举出三个图形,它们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老师点评:老师边提问学生边解答的特点。

(学生活动)例2请说出中心对称图形具有什么特点?

老师点评:中心对称图形具有匀称美观、平稳的特点。

例3求证:如图,任何具有对称中心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也是对应点间的线段中点,因此,直接可得到对角线互相平分。

证明:如图,O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根据中心对称性质,线段AC,BD点O,且AO=CO,BO=DO,即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因此,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三、课堂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2.应用中心对称图形解决有关问题。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70页习题8,9,10.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