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这里是可爱的小编山仔给大家整编的5篇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写给祖国母亲的歌。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因为所描写对象的不同,诗歌前后两部分词语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从而把较为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诗歌的描写对象虽多,但读起来却并不芜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灰烬、锦幛、蓬蒿、憔悴、蝼蚁”等词语;

2、进行诗歌美读训练,在美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感情的变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不管艰难困苦坚持爱国信念的精神;

3、理解诗中“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地图而引发联想的构思,体会诗歌不同形象对比的作用;

4、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现代诗的特点,培养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词语积累;

2、诗歌美读训练;

3、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

教学难点:

品读赏析诗歌语言,培养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的突破:

1、美读训练,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技巧示范为引领,小组合作练读为基础,最后达到全班赏读品悟的目标。

2、词语积累以及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拟通过以下教学环节完成:

首先,布置预习,完成个人词语摘抄;

其次,课堂听写字词;

再次,将听写内容用大屏幕打出,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梳理;

最后,借用大屏幕显示的诗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对诗歌构思以及情感变化的把握与理解。

教学难点的突破:

找出诗中典型句子,从词语选择(炼字)、修辞运用、艺术再现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美读教学法:在较为理性的诵读指导中,引领学生感悟诗歌之美;

2、小给合作探究法:在小组范围内,借助同伴的帮助,完成对诗歌的赏析;

3、讲解点拨法:创设情境及恰当问题引领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现代著名诗歌《雨巷》的开篇。彳亍、徘徊、彷徨、凄婉迷茫,如梦如幻的“我”;冷漠、凄清、惆怅、寂寥静默,如烟如雾的“雨巷”:这一切让当时略显寂寞的现代诗坛为之倾倒,也让当时尚属无名之辈的戴望舒一举成名。丁香、雨巷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符号,让他从此成为大家所熟悉的“雨巷诗人”。

然而,奇怪的是,戴望舒本人似乎并不喜欢这首让他一举成名的诗作,在他早年的自选集中,这首诗甚至没有被他选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另一首代表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起来品味、探究。

二、美读初品

1、启发指导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中的这段话,是我国古典诗论中有名的一段文字。它不仅精辟地揭示了“诗歌主情”的本质,而且暗示了我们诗歌的美读之法:原来,古人的诗,是要说出来,叹起来,唱起来,歌起来,甚至于要手舞起来,脚跳起来,辅之以鲜明而得当的肢体语言的。具体而言:

既主情,朗读时需“倾注情感”,也即与诗人产生共鸣;

既嗟叹,朗读时需重视叹词,注意它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既咏歌,朗读时需把握节奏和旋律,甚至于力度,速度,音色等。

这些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作为声音的感觉特征,因人而异,无法改变。除此之外,朗读时诗句处理,力量的强弱,语速的快慢,重音的有无,拖音、颤音的使用,都是可以自行调节,可以自己把握的。

同时,就整首诗而言,情感的起伏如何处理,也需用心思考!是水平,高起高落,低起低落;还是上行,低起高落,抑或另外的呈现,高起低落?朗读的旋律更不可忽视,它是美读得以最终实现的整体规划。

既手舞足蹈,朗读时需设计动作、表情,借肢体动作来以视觉冲击来强化朗读效果。

其实,美读并不神秘啊!它的实现是有章法的。现在,让我们先听本课的朗读录音,初步体会情感,领悟诗意的同时,揣摩朗读者对诗句的美读处理。

2、练读品味

美读本身就是朗读者基于自身积淀的再创造。下面,我们也要进行美读的设计与尝试了。请听老师的安排:

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美读的设计和尝试;

推荐一人朗读,为朗读者;其余三人设计,为策划者;

可以模仿录音朗读,更提倡突破录音,读出自己的特色来,体现个性化的朗读再创造;

先在小组内试读,倾听,改进,5分钟后,一起分享。

3、品读欣赏

讨论很激烈,朗读也很投入。现在,哪个小组主动分享你们的合作成果?

三、再读赏析

1、听写字词

2、倾听、朗读、反复的揣摩中,想必大家对诗歌的情感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形象的艺术。那么,就让我们从意象入手,进一步来赏析这首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听写的这些词。

残损手掌、土地、灰烬、血泥、湖、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芬芳、荇、藻水、微凉、雪峰、彻骨、水夹泥沙、水田、新生、禾草、细软、蓬蒿、岭南、荔枝花、寂寞、憔悴、渔船、苦水无限的江山、血和灰、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爱、希望、太阳、春、苏生、永恒

1、这些词语或短语,它们的排列,并没有打乱,而是与诗行中出现的顺序完全吻合,现在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审视观察这些词语。

从词性的角度,它们大概分为哪两类?

明确:形容词和名词

2、请找出其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明确:名词性词语有:手掌、土地、灰烬、血泥、湖、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芬芳、荇、藻水、雪峰、水夹泥沙、水田、禾草、蓬蒿、岭南、荔枝花、寂寞、憔悴、渔船、苦水、无限的江山、血和灰、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爱、希望、太阳、春

3、这些事物充满了鲜明的地域色彩!那么,它们的所属地分别在哪里?请大家根据诗歌内容来回答:

明确:

湖——西湖,诗人的家乡

雪峰——长白山,吉林省东北

水夹泥沙——黄河流域,中原一带,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水田(蓬蒿)——江南,长江以南

荔枝花——岭南,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部和海南全境

苦水——南海,中国领土最南端

除了诗中所提到的这些明确的地点之外,诗中还有一些模糊的表示地点的说法,比如“灰烬”,在哪里?在“这一角”。“血和泥”在哪里?在“那一角”。“太阳”和“春”,“爱”和“希望”在哪里?在“辽远的一角”,在“那里”。

随着诗行的展开,我们也思绪如飞,从东北到中原到江南到南海,由北而南,这一角,那一角,辽远的一角,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

明确:一幅中国地图。让我们回到诗题——“我用残损的手掌”,我们常说“我用铅笔写字”,“我用圆规画圆”,“我用手掌拍蚊子”,显然,诗题并不完整。那么,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人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端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描述,诗人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当然也有视、听、嗅的感受。这样,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把较为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线索上,显示了构思的巧妙。(板书:构思巧妙)

词语不仅有其地域属性,还有其不同的色彩呢!抛开语体色彩不说,从词的感情色彩来审视,这些词语大概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明确:两大类:褒义词,也即积极、暖色调的词;还有贬义词,也即消极、冷色调的词。

其中消极、冷色调的词有:残损灰烬血泥微凉雪峰彻骨水夹泥沙蓬蒿寂寞憔悴

渔船苦水血和灰;积极、暖色调的词有: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芬芳、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爱、希望、太阳、春、苏生、永恒

再从诗中内容观照,这两部分的分界线在哪里?具体在哪一诗行?

明确:“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也即写到“那辽远的一角”时,情绪陡然一变。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两则资料:大屏幕展示。

背景资料1(诗人经历)

戴望舒是我国新诗的探索者之一,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背景资料2

1942年,日军侵华的炮火弥漫在中华大地,大片国土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也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从背景资料中不难得知:

“这一角”,写的是沦陷区,放眼望去,只有灰烬,血和泥,满目凄凉,一片衰败,诗人流露出深深的忧愤,所以,“荇藻”和“水”“微凉”、“雪峰冷到彻骨;所以“水田”里只有“蓬蒿”,“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南海”尽是“苦水”。

“那辽远的一角”写的是解放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爱、希望、太阳、春、热情地描绘,“牲口一样地活”,“像蝼蚁一样地死”,两个比喻,更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来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表现出作者无限的向往和真情的赞美。

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情,表现出深广的忧愤。

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是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解放区的向往与憧憬,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前半部分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

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区,从虚处入手,用亲切温馨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诗歌的前两部分从用词到情感表达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鲜明对比)

是的,诗歌主情,诗人内心洋溢着切肤的沦亡之痛,又涤荡着热切的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之情。但是,诗人情感又不是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上,这就是诗歌用形象说话的特点。诗人自己也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隐藏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对于诗歌的鉴赏,之所以要从形象、意象入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四、品读赏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从远古先民的劳动号子到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从汉时源自民间的乐府到晋时文人创作的古体诗,再到后来的近体诗、格律诗,也即律诗和绝句,终于发展到唐代的璀璨鼎盛,群星耀眼。初唐四杰,盛唐李杜,中唐白居易,晚唐小李杜,成就斐然,难以胜数。到了宋代,诗歌的没落,却又带来词的兴起,元代曲的形成。到了清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门被强行打开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文学上的革新。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振聋发聩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吸收外来的先进形式,汲取民族的丰富营养,至此,古典诗歌的时代结束,现代诗歌的时代开启,郭沫若、穆木天、冯乃超等人从此将新诗的写作推向了高峰。

这条诗歌的河流,像九曲黄河,奔腾汹涌,有往而无复。如果说,古典诗歌仿佛行进在高山峡谷中,绝少异域文化的渗透与营养;那么,现代诗,才终于进入中原,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海洋了。

以第一单元所学过的诗歌为例,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语言由“文言”而变为“白话”,诗行排列由不讲究、单一而变为“十分讲究且形式多样”,格律要求由“严格的押韵和平仄”而变为“相对自由”,并且,标点符号也成为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方式。

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是截然的断层,诗歌的变革也是在传承中的创新。比如,用形象说话,比如对于凝炼、优美、含蓄的诗歌语言的追求,比如执着于表达准确的“炼字”,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赏析或理解。

学生可能赏析到的句子有:

词语运用方面:

1、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该”是一个副词,“应该”、“也许”、“可能”的意思。这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诗人面对日本侵略者蹂躏下的家乡,那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惨象时,几乎无法辨认的悲愤之情。

2、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苦”是一个形容词,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南海海水本身又咸又涩的特点,又是南海渔民不能正常打鱼,不能正常生活的痛苦与无奈,表达诗人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

3、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轻抚”是一个动词,指“轻轻地抚摸”,这个动词准确写出了诗人对“那里”,也即解放区的深情。

4、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繁花、锦幛、嫩柳枝、荇藻、水,这里既有视觉所见;芬芳,这里也有嗅觉所闻;“水的微凉”,这里还有手的触觉所感。这三句诗,一句一景,各种感官相互配合,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美丽过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家乡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现在无比痛惜之情。

可以赏析的角度还有:

繁花、锦幛、芬芳,这些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与“微凉”,这样消极、冷色调的词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美丽过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家乡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现在的无比痛惜之情。

修辞方面:

1、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当年江南水田里禾草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情形和现在只有飞蓬和野草的荒凉、破败做对比,突出强调了诗人对以往美丽江南的怀恋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荔枝花以人的思想情感,仿佛荔枝花也因为祖国受到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而瘦弱、面色不好看,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对祖国被蹂躏的悲愤之情。

3、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像婴孩手中乳。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和那里,也即解放区的关系比作是恋人和母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想到解放区时那种无比温暖、温馨、美好的感觉,表达诗人对于解放区的深厚情感。

4、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里也即解放区直接说成是太阳、是春,充满了光明、温暖、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憧憬与向往,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热切盼望。

5、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们比作牲口、蝼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们在沦陷区的悲惨的生存境遇,从而也表达诗人对于解放区的憧憬与向往。

小结:是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些句子,或用词讲究,或修辞巧妙,仿佛耀眼的宝石,镶嵌在诗行中间,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最大限度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例,多揣摩,多思考,让语言含蓄、悠远、表意准确且丰富;让文章意蕴深远,表达陌生而艺术化。

研读 篇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归纳点拨:

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归纳:

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四人一组合作,找到诗中有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在师的点拨下,理解诗中具体形象中蕴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仔细读诗,边读边画出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并区别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调,进而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在师的点拨下,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欣赏这首诗。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3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用残损的手掌》。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元第2课。本课是近代诗人戴望舒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被捕入狱后所写的一篇诗歌,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并能准确的背诵;

2.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诗人的情感;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效果。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诵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会品味诗歌,学会有感情地诵读。

能力培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

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当时伤痕累累的中国,从而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介绍诗人戴望舒备受摧残,在炮火纷飞的铁窗下仍铁骨铮铮、坚贞不屈,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听录音。

新知学习:

1.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重点分析残损、摸索、广大的土地。

2.分析诗歌的前半部分(以教师提问为总纲,串联学生的思维),在对史实了解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创作。紧扣文本,通过对具体词语的挖掘,体会作者的情感。分析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朗读、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

3.分析诗歌的后半部分。通过学生朗读、评价找出关键的、传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句子进行分析。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范读。

5.总结巩固

教学重点 篇4

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

(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